养生健康

头痛穴位按摩法 少海穴

头痛穴位按摩法 少海穴

位置:位于手臂肘部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需要屈肘。

功效:该穴具有益心安神、理气通络等功效,适用于头痛、精神分裂症、眩晕、臂痛等症。

做法:用拇指指腹适当用力下按并揉动穴位2~3分钟。

偏头痛按摩穴位

印堂穴。位于眉心处,平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拔山根。

太阳穴。位于眉毛和外眼角的交线处,按摩太阳穴,有提神醒脑,止痛消疲的功效。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用手掌轻轻叩击,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有效果。

合谷穴。俗称虎口,反复按揉可以镇静止痛。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旁开二横指处,艾灸此穴,可以治疗月经性头痛。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

止牙痛的八个穴位

牙痛是最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牙痛多由风火、风寒、胃热、虚火等原因所致。点按一些具有通经活络、解痉活血的穴位,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点按穴位的时候,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前方或微闭,将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然后进行点按。可在牙痛发作期按压,也可在间歇期按压。

掐按合谷穴 用左手的拇指稍稍用力地掐按右手的合谷穴(虎口处),可连续掐按 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手的合谷穴。按摩此穴具有疏风解表、活络镇痛的功效。

按揉下关穴 将双手中指或食指的指腹放在同侧面部的下关穴(耳屏前一横指的凹陷处)上,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感觉发麻为宜。按摩此穴具有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功效。

按压颊车穴 将双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同侧面部的颊车穴 (两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即用力咬牙时,咬肌的隆起处) 上,由轻到重按压1分钟左右。在此穴按摩具有解痉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

按揉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的指尖分别按在脑后两侧的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上,将其余手指叉开后自然地放在头的两侧,然后用双手的拇指用力按揉此穴,可连续按揉1分钟左右。按摩此穴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

掐按少海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侧的少海穴(屈肘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踝连线的中点处)上,用力掐按 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侧的少海穴。按摩此穴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按揉阳溪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右侧的阳溪穴 (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上,由轻到重按揉1分钟左右。同法按揉左侧的阳溪穴。按摩此穴具有通腑泄热、清热止痛的功效。

掐揉牙痛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手的牙痛穴,(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掌横纹约1横指处)上,适当用力地掐揉1分钟左右。依法掐揉左手、的牙痛穴。按摩此穴具有活血止痛、通络解痉的功效。

按揉行间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右脚的行间穴(位于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处)上,适当用力地按揉1分钟左右。同法用右手按揉左脚的行间穴。此穴具有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

养生穴位按摩快速止牙痛

穴位按摩快速止牙痛一按就灵(图)。牙痛属于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 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穴位按摩,可有效止牙痛。

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穴位按摩止牙痛。

牙痛患者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1.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3.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4.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5.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6.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7.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8.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9.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具体穴位内容点击右边链接

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1、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1.2、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1.3、掐牙痛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1.4、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1.5、推行间穴,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痛经按摩什么穴位 气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肚脐下1.5寸,前正中线上,肚脐下约两指宽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培元补虚等功效。主治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腰痛、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形体虚瘦、体质虚弱等症,对于阳气不足、湿邪为患、气体不畅所导致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做法:搓热手掌后按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按揉36次,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晚睡前1次。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促进气血顺畅、肠胃蠕动、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上火按摩哪里有效果

按摩外关

取穴:正坐或仰卧,俯掌,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腕横纹上2寸处,与正面内关湘桂。

按摩方法:

对揉法: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内关,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指揉法:用拇指按揉外关,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3-5分钟即可。

按摩功效:按摩外关可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现代常用本穴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急性腰扭伤等。

按摩少冲

取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取穴时应用正坐,俯掌的姿势,靠无名指桡侧的边缘上即是。

按摩方法:

揉捏法: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腧穴。

指压法: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处,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持续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日2次。

指掐法: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按摩功效:按摩少冲可行气活血,清热熄风,清热醒神,缓解心火上炎导致的心中烦热,口舌生疮,尿黄等症,还能缓解中暑和疲劳,中医常用此穴治发热,昏迷,晕厥,心痛,心悸,胸痛,癫狂等症。

按摩内庭

取穴: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于第2脚趾和第3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取穴。

按摩方法:

点揉法: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点揉内庭穴100次左右。

按揉法:用大拇指按揉内庭穴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内庭是胃经的荥穴,可以去胃火,化积滞,有效缓解因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头痛,口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腹胀,吐酸水,消谷善饥等不适。

按摩少海

取穴: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侧上踝连线的中点处。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按摩方法:

指压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2-3分钟。

指掐法: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侧的少海穴上,适当用力掐按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侧的少海穴。

按摩功效:少海属手少阴心经,有清心安神,疏通经络,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因心火炽盛,热扰心神之癫狂,善笑,心经,失眠,健忘诸症。

按摩劳宫

取穴:劳宫在手掌心的凹陷处,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

按摩方法:

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手掌的劳宫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热为宜。

按摩功效:劳宫善于清心胃之火,对于心火内盛,胃火旺盛,浊气上攻所致的病症,点按劳宫穴可清泻火热,开窍醒神,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1、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1.2、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1.3、掐牙痛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1.4、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1.5、推行间穴,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2、牙痛的原因

2.1、牙周脓肿,牙周组织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脓性炎症。脓肿形成时疼痛剧烈,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在牙周脓肿形成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缓解。

2.2、牙体过敏症,常因牙龈萎缩、牙颈部的牙本质暴露及牙体缺损所致。此时,冷、热、甜、酸等刺激均可出现疼痛,但刺激停止后疼痛即可消失。

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2、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3、掐牙痛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牙疼按摩也能治

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

相关推荐

如何用按摩减轻爱人的喉咙痛

按摩主穴 点按> 天鼎穴 位置:在侧颈部的喉结约一指宽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天鼎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咽喉部肿块、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 点按> 水突穴 位置:喉结斜下方,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或中指点按水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声音沙哑、咳嗽、气喘等。 点按> 天突穴 位置:颈部,在胸骨上窝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 飞扬穴

位置: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后,昆仑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功效:该穴具有清热安神、舒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眩晕等症。 做法:用食指指腹按揉穴位1~3分钟。

小海穴的定位在哪里

小海的准确位置 小海属于小肠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平齐之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弹拨该部位,有麻感可直达小指。 小海的作用 小海穴具有清热通络,安神定志的功效,如果小肠吸收营养不良,具有造血功能障碍以及贫血等疾病,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让气血循环到脸部,从而使症状得到缓解;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于肘臂痛,肩,肱,肘,臂等部位的肌肉痉挛,以及尺神经痛,颌肿颈痛,头痛,眼睑充血,听觉麻痹,寒热齿龈肿,下腹痛,四肢无力等病症,都具有良好

股骨头坏死按摩方法有哪些

1、平衡按摩方法:适当按揉患肢对侧相对应的位置(即左侧有病治右侧、右侧有病治左侧)如果两侧股骨头都有坏死的问题,则按揉耻骨、小腹和尾骨上的阿是穴(压痛点),骨不连,即两边有病治中间,骨性关节炎。 2、对应按摩方法:股骨头和上臂的肩后相对应,骨坏死,所以按摩上臂后面的压痛点(阿是穴)能直到对骨头的平衡作用,骨折延迟愈合,反之,上臂后面出现病患,骨质疏松症,也可以通过按摩股骨头来治疗。按摩足部的股骨头对应点也会直到一定作用。 3、经脉穴位按摩方法:增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肺功能。应按摩肘部肺经的尺泽穴、心包经的

头痛按摩哪个穴位 头部按摩

经常对头部重要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提神醒脑,还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大脑疲劳、紧张、焦虑感,还能提高记忆力等等一系列作用。特别是患有头痛的患者,更是不能只依靠药物止疼,中医教你按摩头部穴位,健康告别头痛。

头痛的穴位按摩的方法

太冲穴按摩法 位置: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足背第一、二趾缝上2寸凹陷中。 指按法:坐姿,右脚搭在椅子上,右手中指垂直按住穴位处,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 指擦法:坐姿,用右手拇指在右脚太冲穴上、下3厘米左右,从脚前部向脚根部,呼气并慢慢擦揉。 按摩量: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脚穴位各做3~6回。 尺泽穴 头顶痛按摩膀胱经,从三焦至心俞 ,重点在肝俞到心俞,以压痛为准,直至头不痛

股骨头坏死按摩方法有哪些

股骨头坏死的按摩方法: 1、平衡按摩方法:适当按揉患肢对侧相对应的位置(即左侧有病治右侧、右侧有病治左侧)如果两侧股骨头都有坏死的问题,则按揉耻骨、小腹和尾骨上的阿是穴(压痛点),骨不连,即两边有病治中间,骨性关节炎。 2、对应按摩方法:股骨头和上臂的肩后相对应,骨坏死,所以按摩上臂后面的压痛点(阿是穴)能直到对骨头的平衡作用,骨折延迟愈合,反之,上臂后面出现病患,骨质疏松症,也可以通过按摩股骨头来治疗。按摩足部的股骨头对应点也会直到一定作用。 3、经脉穴位按摩方法:增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肺功能。应按摩肘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 风府穴

位置:位于后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功效:该穴具有散风、散热吸湿、通关开窍、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等功效,适用于头痛(特别是后脑勺头痛)、眩晕、咽喉肿痛、项强、癫痫等症。 做法:找准位置后,可稍低头,用大拇指指腹按揉1~3分钟,可有效缓解头痛。此穴位禁止艾灸。 通过穴位按压能缓解头痛的症状,但是引起头痛的因素复杂,如果经常反复头痛,且疼痛剧烈,建议及时找专业医师检查身体。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

1、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膀胱经的京骨穴,以及小肠经的后溪穴、前谷穴。 2、合谷穴 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 3、天柱穴 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与头后部的血管有密切关系。 天柱穴的主治病征为:头后部疼痛,失眠等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

痛经按摩哪个部位

痛经可以按摩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按摩方法: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痛经可以按摩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