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穴位按摩法 少海穴
头痛穴位按摩法 少海穴
位置:位于手臂肘部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需要屈肘。
功效:该穴具有益心安神、理气通络等功效,适用于头痛、精神分裂症、眩晕、臂痛等症。
做法:用拇指指腹适当用力下按并揉动穴位2~3分钟。
偏头痛按摩穴位
印堂穴。位于眉心处,平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拔山根。
太阳穴。位于眉毛和外眼角的交线处,按摩太阳穴,有提神醒脑,止痛消疲的功效。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用手掌轻轻叩击,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有效果。
合谷穴。俗称虎口,反复按揉可以镇静止痛。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旁开二横指处,艾灸此穴,可以治疗月经性头痛。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
止牙痛的八个穴位
牙痛是最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牙痛多由风火、风寒、胃热、虚火等原因所致。点按一些具有通经活络、解痉活血的穴位,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点按穴位的时候,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前方或微闭,将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然后进行点按。可在牙痛发作期按压,也可在间歇期按压。
掐按合谷穴 用左手的拇指稍稍用力地掐按右手的合谷穴(虎口处),可连续掐按 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手的合谷穴。按摩此穴具有疏风解表、活络镇痛的功效。
按揉下关穴 将双手中指或食指的指腹放在同侧面部的下关穴(耳屏前一横指的凹陷处)上,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感觉发麻为宜。按摩此穴具有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功效。
按压颊车穴 将双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同侧面部的颊车穴 (两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即用力咬牙时,咬肌的隆起处) 上,由轻到重按压1分钟左右。在此穴按摩具有解痉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
按揉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的指尖分别按在脑后两侧的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上,将其余手指叉开后自然地放在头的两侧,然后用双手的拇指用力按揉此穴,可连续按揉1分钟左右。按摩此穴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
掐按少海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侧的少海穴(屈肘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踝连线的中点处)上,用力掐按 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侧的少海穴。按摩此穴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按揉阳溪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右侧的阳溪穴 (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上,由轻到重按揉1分钟左右。同法按揉左侧的阳溪穴。按摩此穴具有通腑泄热、清热止痛的功效。
掐揉牙痛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手的牙痛穴,(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掌横纹约1横指处)上,适当用力地掐揉1分钟左右。依法掐揉左手、的牙痛穴。按摩此穴具有活血止痛、通络解痉的功效。
按揉行间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右脚的行间穴(位于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处)上,适当用力地按揉1分钟左右。同法用右手按揉左脚的行间穴。此穴具有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
养生穴位按摩快速止牙痛
穴位按摩快速止牙痛一按就灵(图)。牙痛属于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 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穴位按摩,可有效止牙痛。
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穴位按摩止牙痛。
牙痛患者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1.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3.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4.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5.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6.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7.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8.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9.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具体穴位内容点击右边链接
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1、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1.2、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1.3、掐牙痛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1.4、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1.5、推行间穴,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痛经按摩什么穴位 气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肚脐下1.5寸,前正中线上,肚脐下约两指宽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培元补虚等功效。主治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腰痛、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形体虚瘦、体质虚弱等症,对于阳气不足、湿邪为患、气体不畅所导致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做法:搓热手掌后按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按揉36次,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晚睡前1次。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促进气血顺畅、肠胃蠕动、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上火按摩哪里有效果
按摩外关
取穴:正坐或仰卧,俯掌,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腕横纹上2寸处,与正面内关湘桂。
按摩方法:
对揉法: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内关,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指揉法:用拇指按揉外关,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3-5分钟即可。
按摩功效:按摩外关可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现代常用本穴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急性腰扭伤等。
按摩少冲
取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取穴时应用正坐,俯掌的姿势,靠无名指桡侧的边缘上即是。
按摩方法:
揉捏法: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腧穴。
指压法: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处,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持续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日2次。
指掐法: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按摩功效:按摩少冲可行气活血,清热熄风,清热醒神,缓解心火上炎导致的心中烦热,口舌生疮,尿黄等症,还能缓解中暑和疲劳,中医常用此穴治发热,昏迷,晕厥,心痛,心悸,胸痛,癫狂等症。
按摩内庭
取穴: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于第2脚趾和第3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取穴。
按摩方法:
点揉法: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点揉内庭穴100次左右。
按揉法:用大拇指按揉内庭穴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内庭是胃经的荥穴,可以去胃火,化积滞,有效缓解因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头痛,口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腹胀,吐酸水,消谷善饥等不适。
按摩少海
取穴: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侧上踝连线的中点处。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按摩方法:
指压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2-3分钟。
指掐法: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侧的少海穴上,适当用力掐按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侧的少海穴。
按摩功效:少海属手少阴心经,有清心安神,疏通经络,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因心火炽盛,热扰心神之癫狂,善笑,心经,失眠,健忘诸症。
按摩劳宫
取穴:劳宫在手掌心的凹陷处,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
按摩方法:
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手掌的劳宫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热为宜。
按摩功效:劳宫善于清心胃之火,对于心火内盛,胃火旺盛,浊气上攻所致的病症,点按劳宫穴可清泻火热,开窍醒神,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1、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1.2、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1.3、掐牙痛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1.4、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1.5、推行间穴,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2、牙痛的原因
2.1、牙周脓肿,牙周组织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脓性炎症。脓肿形成时疼痛剧烈,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在牙周脓肿形成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缓解。
2.2、牙体过敏症,常因牙龈萎缩、牙颈部的牙本质暴露及牙体缺损所致。此时,冷、热、甜、酸等刺激均可出现疼痛,但刺激停止后疼痛即可消失。
牙齿松动按摩什么穴位
1、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2、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3、掐牙痛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牙疼按摩也能治
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