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热伤风推什么穴位

小儿热伤风推什么穴位

开天门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额发际处,成一条直线。

手法:施术者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有时宝宝不太配合,或两手操作不太方便,用一个拇指连续上推也可以),如图:

次数:50-150下/次(0.6个月以内的宝宝);200-300下/次(0.6-2岁);300-500下/次(2岁-12岁),每天2-3次。另外如果感冒程度严重,每次也可以多推100-200下。

推坎宫

位置:坎宫(眉弓)是眉头(或印堂/两眉宇中间)至眉梢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弧线。

手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拇指肚)从印堂穴沿着眉毛向眉梢太阳穴方向分推。

次数:50-150下/次(0.6个月以内的宝宝);200-300下/次(0.6-2岁);300-500下/次(2岁-12岁),每天2-3次。另外如果感冒程度严重,每次也可以多推100-200下。

宝宝经常生病怎么办

中医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孩子容易接受,父母也省心。

药浴

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松、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浴的药液由中药配伍而成,包括柴胡、荆芥、青蒿、川芎等经皮肤吸收性良好的中药,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退热的作用。如果孩子高热,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进行药浴,会使药力发挥得更快。

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用这样的方法:用艾叶60克(艾叶芳香,利于疏泄腠理),煎汤泡澡或泡脚,药液温度为39℃~41℃,如果泡脚,药液以浸泡到足踝为度。每晚1次,每次10~20分钟,效果也不错。

穴位贴敷

三伏天、三九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主要针对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中药贴敷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进行科学辨证,再将调配好的中药用具有增强药物渗透作用的热性药的汁配出不同的药,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起到刺激穴位、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优点是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有效保护孩子脆弱的脏腑,而且治疗方便。对偏寒体质、偏热体质的孩子,以及哮喘、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通过系统贴敷可以调节体质,增强抵抗力。

耳压法

人的耳郭穴位很多,可根据情况在耳郭处辨证取穴,如咽喉、气管、肺、大肠、脾、肾、内分泌等穴位。先将耳郭皮肤用75%酒精消毒,取0.4厘米见方的胶布,中心贴1粒王不留行子,对准耳穴贴压,用手轻轻按压或轻揉片刻,刺激穴位,同样可达到增强免疫力、防病的作用。

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早在明清就自成体系,患儿和家长均易于接受。推拿时只要治疗师根据病情辨证,取穴正确、手法熟练、时间充足,就能取得好的疗效。推拿时要求手法要均匀、柔和、流畅、轻重适宜,宝宝皮肤嫩,需事先在手上蘸一些滑石粉,以起到滑润皮肤、增强功效的作用。但在孩子有皮肤病、创伤出血、骨折等情况时则不宜进行推拿治疗。每次以15~30分钟为宜。

小儿腹泻:3岁以下宝宝最易腹泻,其中常见为伤食泻,因宝宝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喂养不当,极易损伤脾胃,造成腹泻。

天河水穴:部位:手掌向上,从腕横纹中央到肘横纹。手法:用指腹从腕横纹中央推向肘横纹中央即可。

清胃经穴:部位:手心向上,大鱼际外侧缘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到拇指根部。手法: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到拇指根部。

运八卦穴:部位:以手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此圆为八卦穴。手法:四指在掌心顺时针方向自然化圈。

还有清补大肠穴、揉外劳宫、揉板门等穴位推拿法,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

咳嗽:咳嗽分几种症型,包括风寒、风热、痰湿,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上最常见的风寒咳嗽,包括鼻塞流涕、发热头痛、怕冷等症状。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手法 穴位加减

1、鼻塞严重者加揉阳池穴10分钟。

2、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3、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4、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半岁婴儿热伤风的治疗方法

1.多注意休息。患了热伤风的人大脑很容易感觉到昏昏沉沉的,而且受到病毒的干扰,所以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个时候如果工作或者学习,往往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使得热伤风更加难以痊愈。

2,多喝水,减少出汗量。很多人觉得热伤风是自己的体质虚弱导致的,所以想要通过大量的运动来增强体质,赶走疾病,但是人在患病期间身体的抵抗力尤为薄弱,这个时候本身就应该大量的补水,如果过量的运动就会导致体内的水分过度缺失,从而使热伤风更加严重。

3,药物治疗。热伤风一般还是需要药物的辅助才能好得更快,一般热伤风就是普通的热感冒,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降温、败火、清除体内湿热的药物,比如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水或者藿香正气软胶囊。

4.得了热伤风一定要注意休息,每天要保持至少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再搭配一些合理的清淡的饮食,多饮水,日饮水量要达到至少1400ml以上这样才能使热伤风好得更快。

5.服药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大为降低。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藿香、佩兰、薄荷、荆芥等。随着季节的变化,预防感冒的药物亦有所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药物煎煮时间宜短,取其气全以保留芳香挥发有效物质,无汗者宜服药后进热粥或覆被以促汗解表,汗后及时换干燥洁净衣服免再次受邪。

6.饮食起居

感冒病人应适当休息,多饮水,饮食以素食流质为宜,慎食油腻难消化之物。常用食品如葱、大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卧室空气应流通,但不可直接吹风。

宝宝发烧什么情况去医院 小儿推拿退烧手法图解

0-12周岁的孩子,6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效果最好。

位置:眉心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方法:两手拇指指腹面着力,沿着小儿的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50次。

功效:开天门可以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位置: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横线。

操作方法: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

功效: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位置:三关位于小儿双手前臂的桡侧缘,即为阳池穴到曲池穴形成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外侧缘),自腕横纹向肘横纹推约300次。

功效:推三关,性温热,可以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可以用于治疗一切虚寒病症,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小儿发热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但需要注意,外感风热所引起的发热不宜使用。

位置:天河水位于小儿前臂的正中线上,为腕横纹中点与肘横纹中点的连线的一条直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或者将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正中线,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功效:清天河水性凉,较为平和,清热而不伤营阴,可以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连线的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的尺侧(内侧缘),自肘横纹想腕横纹推300次。

功效:可以清实火,退高热。

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的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面着力,从小儿的无名指指尖自推向指根处,连续推100次。

功效:清肺经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治疗效果明显。

位置:风池穴位于枕骨粗隆直下的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可与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拿捏小儿后发际两侧的凹陷处风池穴5-10次。

功效:拿风池穴能够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多可以用来治疗发完头痛发烧等症状。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功效:推脊柱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能够让小儿出汗,从而改善身体发烧的情况。

小儿热伤风吃什么好

鼻塞流鼻涕是感冒之后最常见的表现。鼻子一旦被堵住就会很难受。尤其是婴幼儿宝宝,鼻塞之后让他们出现烦燥不安,哭闹不止。

小孩感冒鼻塞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鼻塞好的快一些呢?

宝宝小时候感冒鼻塞后,医院的护士提供了一个方法,颇为有效。现在拿出来和大家共享。

当小孩子感冒后,你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蘸上滚热的开水拧干(虽然很烫手)后再层层裹好。(注意因为婴儿的皮肤很嫩,千万别烫伤了孩子。大人可以先在自己的身上试一试温度。)然后把层层裹好的布团放在孩子的鼻子根处(即眉心往下一点)热敷。

因为孩子小不太配合,最好的办法是等他刚睡觉那一会儿,他不容易醒,热敷的时间一定要长。可以敷一次换一次开水,多弄几次。

记得其一是一定要把握好温度,温度太低起不到效果,但也不能把孩子烫伤了;其二纱布拧干后一定要层层裹好,千万不能让开水直接触孩子的皮肤。

热敷以后孩子眉心和鼻子梁要红好一大会儿,不过没有关系,不必担心,等他醒后小鼻子就可以轻松了。

也可以将母乳约50一100毫升挤在小碗中,取葱白(连根)1—2根,洗净后放入奶中,隔水蒸5—10分钟(可闻到葱香味),取出待凉后用小勺喂给婴儿,有解表通窍治疗感冒鼻塞的作用。或按压鼻翼两例鼻唇沟中的迎香穴,—日数次,每次10下,能使阻塞的鼻腔通畅,这样孩子吃奶时不易发生呼吸困难。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无论是吃什么药,对于身体都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在此建议年幼宝宝的家长,在宝宝热伤风情况下,不要一味的追求宝宝热伤风吃什么有效,而是多加考虑一些物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也才能将对宝宝的身体损害降到最低。

宝宝发烧怎么办 小儿按摩

三关穴在小儿前臂的外侧,按摩时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横纹向上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对小儿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不退尤为适宜。一般推拿10分钟左右即可,需要注意小儿皮肤稚嫩,力度要适中,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天河水穴在小儿前臂掌侧正中的位置,按摩时将食指中指两指并拢,从宝宝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可歪斜,反复推至5-15分钟即可。此法可清热解表,安神除烦,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小儿发热,哭闹不安等症。

热伤风怎么办

热伤风怎么办?

热伤风应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选用羌活丸、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痛加重。

热伤风不吃药怎么治?有的朋友患了热伤风,不希望吃药,或者是小儿热伤风、老人热伤风,不宜用药。可以用贝母沙参蒸雪梨作为食疗: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6克、沙参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热伤风还可以用按摩的疗法来缓解,可以自行揉按印堂、太阳、迎香、凤池、合谷(孕妇禁忌)等穴位,每次20余下,每天2-3次。便能治疗热伤风。

热伤风除了吃药之外,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适当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未戒烟者此时应戒烟。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更应如此;

2、少吹空调,早晚要通风.

3、可将醋的瓶盖打开,每天闻闻味道,一天2次,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食醋加热,用来熏房间,也有同样的效果;

4、不要一次吃几种感冒药,几种药一起服用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药物的副作用也会累积,此外,还会引起消化道的损害;

5、如果吃了感冒药之后,3日内没有作用,不应长期服药,应立即就医治疗。

6、请注意自己的身体,适当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

相关推荐

幼儿发烧穴位按摩方法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向肘

治疗小儿发烧巧用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选择】 小儿感冒可选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三关;风热感冒者加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脊柱以清热解表。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100~200次左右。 2、攒竹 【位置】

小儿拿治鼻塞手法

1、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的鼻翼两侧,在鼻翼旁外缘的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按摩方法:进行按摩时将两手指尖螺纹面置于迎香穴处,做旋转揉搓约50-100次。 功效:通利鼻窍、疏风解表、祛风通络、宣通鼻窍、通便止痛。 主治: 鼻塞、鼻出血、鼻窦炎、牙痛、感冒、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2、揉山根穴 位置:山根穴位小儿两目内眦连线的中点上,处于鼻根的低洼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用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按揉两目内毗连线的中点处山根穴约100次左右。 功效:掐山根穴有开关窍、醒目定神的作用。 主治:主治目

小儿拿能治荨麻疹吗

小儿荨麻疹拿手法可以对荨麻疹的病症的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爸爸妈妈在家里就可以给小孩做。 小儿荨麻疹拿手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地捏拿位于小儿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的百虫穴,左右各5次。 2、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左右各操作50~100次。 3、 患者俯卧位,家长以单掌横擦膈俞穴处的肌肉,然后,以拇指及食、中二指捏挤该处,反复操作5~10次。 4、按揉双侧曲池穴各1分钟。 小儿荨麻疹拿手法二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膻中穴1~5分钟。 2、按揉曲池、风池、足

小儿拿风热感冒的方法是什么

小儿拿脊柱穴具体的做法是,沿着孩子的脊柱,从大椎穴开始,往下到尾骨之间的那条直线,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每天100~300遍。其实,脊柱穴是小儿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它是大椎背部督脉的所行之处,贯穿了整个脊柱,而且又与胸腹部的五脏六腑联系密切。 所以,脊柱穴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培元气等强健身体的功能。脊柱穴联络诸经,贯通上、中、下三焦,可用治三焦各部位疾病,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起到温煦、协调、动之作用。所以,小儿脊柱穴,具有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行及疏通

小孩感冒艾灸哪个部位呢

一般艾灸小孩子用的比较少,对于大一点的小孩子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像鼻塞、流清鼻涕、偶尔有点咳嗽、畏寒、没有明显的发热,或者没有明显的流脓涕,喉咙没有那么红,这种是属于风寒感冒,可以用艾灸,取穴位是大椎穴、风门穴或者肺俞,每个穴位灸5-10分钟,以表面温热为主。如果宝宝出现了感冒用艾灸过近,灸得比较近或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或者比较小的宝宝,很小的宝宝用艾灸也会导致皮肤损伤,皮肤容易感染,这种情况是不建议用艾灸的。所以小孩子感冒尽量还是家里不要用艾灸,如果是有特殊希望艾灸的,请到专门的医院中医院的小

婴儿湿疹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小儿湿疹可以拿以下穴位 按揉曲池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拿手法: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揉板门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拿手法: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按揉血海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按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1、按摩治疗 ①印堂:将患儿置于正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用拇指点按印堂穴64遍,再以双手拇指交替印堂至上星穴,反复20多次,最后点按上星穴片刘。 ②额部分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医生凫两拇指自额部发际向两侧额角分,再由印堂穴经眉上方分至太阳穴,并轻缓揉按太阳穴10余次。 ③两拇指点按两侧迎香穴。 ④两拇指揉按风池穴,一指重点大椎穴。 ⑤拿肩井、合谷穴,重按承山穴。 随症增减手法 对于鼻塞、流涕的患者:由山根摩至迎香穴,最后点按迎香穴。 对于发热韵患者:由风池到风府作搓摩法,重点大椎、曲池穴。 对于咽痛

如何治疗感冒

1、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施行中医拿 儿童感冒可选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三关;风热感冒者加脊。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

缓解宝宝感冒症状怎么做

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常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烧,烦躁不安或嗜睡,甚至出现抽搐等。 认准这三穴位 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