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痛风有效果吗
艾灸对痛风有效果吗
痛风一般不建议艾灸治疗。急性期患者关节红肿疼痛,活动不利,这个时候做艾灸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加重痛风症状;缓解期患者可以做艾灸,但是相对于熏蒸或者泡脚等方法,艾灸效果非常有限,并且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不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不建议做艾灸治疗。
痛风的中医艾灸方法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另外,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着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
盆腔积液艾灸哪个部位
方法一
取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
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
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
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
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可以离穴不离经。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痛经如何艾灸
一、艾灸痛经原理
相关专家介绍,艾灸是治疗痛经很常用的一种方法,艾灸痛经原理为:艾叶具有特殊的气味与温热,这种特殊的气味与温热能起到调整人体体内机能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起到缓解女性子宫肌肉反射性痉挛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达到帮助女性朋友月经期间缓痉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即人们常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艾灸痛经原理。需要女性朋友们注意的是,要想通常艾灸治疗痛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选择艾条时一定要注意,最好选择治疗好的艾灸,但是,现如今,市面上的劣质艾条非常多,因此,痛经患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二、怎么用艾灸来治疗痛经
有很多痛经的女性朋友会通过艾灸这种方法来治疗痛经,这种方法主要是治疗那些没有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妇科专家提醒,女性朋友在做艾灸之前,一定要先明确痛经的原因,然后再找准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从而达到对症治疗艾灸治疗痛经的目的,通常取中极穴(在脐上一寸左右的位置)和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在腹部取穴的时候,女性患者可以呈仰卧姿势,把3毫米大小的姜片放在痛经患者的腹部穴位上面,这时再取少量艾绒放在姜片上面,将其点燃以后施灸。
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感觉温度有些高,要移动一下位置,否则会烫伤皮肤,如果采取三阴交穴位,那么可以采用悬灸的方法来进行施灸,通常在痛经患者月经开始的前几天开始做艾灸,一直到月经停止以后再持续灸数日,大家要注意,每个穴位灸20分钟到30分钟。
痛风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以灸痛点为主,和肿胀的部位。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和足三里,肾俞,腰阳关。因为我们不仅仅要治疗痛点,我们还要用艾灸的方式来恢复体能,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用艾灸来升元阴元阳。艾灸的主要功能也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如果患部没有明确瘀络显现,则在该关节基底部周围寻找到瘀络并刺血(刺血的注意事项是预防感染)。刺血后选用针刺疗法,具体用穴为百会穴、神庭穴、曲池穴、合谷穴、神门穴、足三里穴、太冲穴、丰隆穴、内庭穴、阴陵泉穴以及阿是穴。毫针泻法,以期清热利湿、通经止痛,每日治疗一次,5次一个疗程。通常2 ~3次即可直折病势,安神定痛。
对于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可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以预防痛风发作。由于尿酸在体内的异常增高与肾排泄机能下降有关,笔者认为,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应该补益肾气,增加排泄机能。临床可选太溪穴、复溜穴、神门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水道穴等,毫针补法,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也可以长期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改善体质。
艾灸对风湿有效果吗
艾灸对风湿有效果。
1.艾灸有镇痛作用,能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所导致的腰痛症状。
2.通过艾灸加快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血氧饱和度提高,施灸后,施灸部位可出现明显充血,从而加强患处组织修复。
3.艾灸可使血行旺盛,新陈代谢加快,对因血行障碍产生的炎症,肿胀起到良好的疗效。
4.艾灸可以加强组织的吸收能力,加快炎症物质吸收。
痛风按什么穴位
1、痛风的中医按摩方法
1.1、可先轻柔昆仑穴,10分钟后移到膻中穴,同上再按内关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结束时可以对胆经进行按揉。
1.2、可先找到小腿脾经进行按摩,结合肾经的复溜穴一同按摩,来减轻肝脏的负担,然后达到补肝的目的。
1.3、通过对太冲穴的按摩,从太冲揉到行间穴让体内的一些难以排泄的尿酸物质及废物得以排泄。
痛风按什么穴位
2、痛风按摩的注意事项
注意当痛风发作时,按摩的同时用热水泡脚,可以令痹症得到减轻。
作用:通过长时间这种按摩,令那些长时间堆积于关节处的钠盐得到溶解,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令心、肺、肾脏功能恢复,然后达到控制尿酸、消除钠盐堆积、减轻痛风疼痛的目的。
中医穴位按摩用于别的疾病治疗较为常见,而用于痛风只能当作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它的治疗效果一点也不比药物的效果差。
3、痛风的中医艾灸方法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痛风按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另外,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着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
先拔罐好还是先艾灸好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所以说,如果是条件允许,艾灸后也是可以拔罐的,注意应该咨询专业人士,不要自己盲目摸索。
具体分析:
1、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2、如果寒湿重可能会觉得烫或是出水珠,如果风邪重会觉得痒,这些都是邪气外排的好现象,拔罐后连续灸几次效果会更好。
3、如果我艾灸一段时间后,可能到了停滞期,那么近期我就会艾灸和拔罐同上。如果近期很虚弱,那么我就先拔罐,后艾灸,就是先用拔罐来铺垫一下,还是协助通络,治病,然后再用艾灸来补一补。
4、如果近期我感觉上火严重,那么我就先艾灸,后拔罐,这样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灭灭火气。
所以说,艾灸、拔罐是有一定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