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芡实茯苓粥怎么吃祛湿最好 利尿消肿

芡实茯苓粥怎么吃祛湿最好 利尿消肿

芡实茯苓粥中茯苓中含有大量的钾盐物质,适量吃可以帮助促进人体钠离子的排出,具有利尿的作用;而芡实归肾经,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生活中适量吃一些芡实茯苓粥对于尿液偏少、容易水肿的人群来说,可以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芡实茯苓粥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祛湿

芡实茯苓粥主要是由茯苓和芡实制成的,而芡实和茯苓都是健脾养胃的中药材,两者煮粥吃,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欲不振、便溏泄泻、久泻不止等症状来说,可以缓解其症状,起到一定健脾祛湿、补脾止泻的作用。

芡实茯苓粥怎么吃祛湿最好 益肾固精

芡实茯苓粥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对于由于肾气不足所导致的尿频尿多、虚热消渴、白浊带下等症状,具有一定缓解治疗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是很好的。

夏季胃疼喝什么粥养胃

一、薏米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米、芡实各20克,川萆薢10克,赤伏苓15克,木棉花20克,灯芯花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川革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以上几味煎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米、芡实、粳米煮粥食。每日1料。

功效:赤茯苓能渗利湿热;灯芯花能清热利尿、清心除烦;木棉花能清热祛湿;赤小豆能清热解毒;白扁豆、薏米能健脾祛湿;芡实能健脾祛湿止泻、固肾涩精。诸物与粳米合用,具有清热祛湿、利水固涩之功。

二、木棉扁豆苡仁粥

材料:木棉花(干品)10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粳米60克。

做法:将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尤其适合急性胃肠炎,见有腹泻、肛门灼热、腹痛、口干口苦、口臭的人群或者尿道炎、妇女带下量多等人群食用。

芡实配茯苓有什么功效

益肾固精

芡实和茯苓一起吃,其中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很丰富的,石榴吃具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对于肾气不足所导致的尿频尿多、虚热消渴、白浊带下等症状,有一定缓解治疗的作用。

健脾祛湿

芡实和茯苓都是健脾养胃的中药材,两者一起搭配食用,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食欲不振、便溏泄泻、久泻不止等症状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具有健脾祛湿、补脾止泻的作用。

利尿消肿

芡实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物质,茯苓中的钠元素也比较高,两者一起吃搭配吃,可以帮助促进人体钠离子的排出,具有利尿的作用;其次芡实归肾经,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因此芡实和茯苓搭配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润肠通便

芡实茯苓一起搭配时,其中的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以及矿物质成分含量是很高的,适量吃可以促进人体肠胃蠕动,加速体内毒素以及废物代谢,具有一定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宜便秘的人群进行食用。

南方湿气重 群不同祛湿方式也不同

寒湿者怎么祛湿?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湿热者怎么祛湿?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有祛湿、清热的功效。

老人怎么祛湿?煲祛湿汤时不宜选太寒凉或燥热药材,可加适量补气养血的汤料。可选用党参30克、大枣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30克、生苡仁30克煲粥或煲汤,以起到益气健脾、淡渗利湿之效。

小孩怎么祛湿?因小孩器官发育尚未完全,且脾常不足,煲祛湿汤选料用量不宜过多,宜考虑加健脾消食汤料。可选用淮山30克、玉米15克、芡实10克、山楂1个煲粥,以助消食和健胃、健脾利湿。

一般人怎么祛湿?

一般人如果内湿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的是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以下是两种祛湿的菜谱:祛湿菜谱之一赤小豆煲鸡。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内脏的母鸡1只。制法:将赤小豆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及调味品,食肉喝汤。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肿,对春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及腰部有重坠不适感等症状有效。

祛湿菜谱之二:淮山芡实薏米汤。材料:淮山15克,芡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黄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的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秋季养生首先要祛湿

茯苓

茯苓,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茯苓,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此外,长期食用茯苓还可以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帮助。

赤小豆薏仁茶

赤小豆和薏仁虽是常见的食材,却也是养生的佳品。平时常喝用赤小豆、薏仁、芡实、马齿苋、槐米、淡竹叶、绿茶制成的赤小豆薏仁茶,有利于消除水肿、祛湿清热。不但祛湿,还能养心、养脾胃。

白扁豆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长期食用,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还有助消化、增强食欲。

祛湿芡实茯苓用炒熟吗 芡实茯苓怎么吃祛湿最好

芡实茯苓宜煮粥食用为好,方便身体消化吸收,具体做法可参考以下步骤:

材料:芡实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1、将芡实和茯苓捣碎。

2、粳米淘洗干净。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芡实、茯苓煮软。

4、然后再加入粳米,煮至粥成。

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搭配芡实一起吃,可起到很好的祛湿作用,可用于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材料:芡实15克,薏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芡实和薏米分别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3小时。

2.锅中加适量清水,烧开后下入芡实和薏米,煮沸后转小火,加入冰糖后慢慢熬煮,至米软烂即成。

功效:薏米又叫薏苡仁,其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食用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搭配芡实一起食用,有很好的祛湿作用,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风湿痹痛等症。

材料:芡实,白扁豆各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芡实,白扁豆,粳米分别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

2.将所有食材和泡食材的水一同倒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粥。

3.待米,豆软烂时调入冰糖,至冰糖融化后即成。

功效:白扁豆味甘,微温,归脾、胃经,食用有健脾养胃,利湿止泻的功效,搭配芡实一起煮粥能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可用于脾虚泄泻,带下,暑湿吐泻等症,尤其适宜于脾胃阳虚,经常腹泻人群调养。

材料:芡实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将芡实和茯苓捣碎。

2.粳米淘洗干净。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芡实、茯苓煮软。

4.然后再加入粳米,煮至粥成。

功效: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搭配芡实一起吃,可起到很好的祛湿作用,可用于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祛湿芡实需要炒吗 芡实茯苓粥

材料:芡实、茯苓、大米、盐。

1、将芡实、茯苓磨成粉末状。

2、加入温水将芡实、茯苓冲成糊状物。

3、大米淘洗干净后浸泡2个小时。

4、将大米倒入锅中熬煮。

5、煮开后加入芡实、茯苓粉。

6、搅拌均匀。

7、米粒煮烂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8、盛出食用。

红豆薏米搭配什么祛湿最好

搭配同样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或中药材祛湿功效最好。

红豆,又叫赤豆,其味甘、酸,性平,无毒,有化湿健脾、润肤养颜、利尿消肿等功效;而薏米,又被称之为薏苡仁,其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等功效,两者磨成粉食用可起到健脾胃、利水湿、消水肿的作,推荐搭配同样具有祛湿作用的冬瓜、芡实、茯苓、苍术、扁豆、白术等同吃为好,如自身湿气重的话,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汤进行调理。

湿热体质常喝2款营养粥可有效去湿热

1.薏米红豆粥:

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热祛湿粥: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温热服食。

疗效: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但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茯苓和芡实能一起吃吗 茯苓芡实一起吃有哪些功效

茯苓和芡实都有祛湿的功效,湿气较重有头晕困重、四肢酸懒、精神萎靡,舌苔白厚的症状,可以常食用茯苓芡实粥增强排尿,帮助体内湿气的排除。

茯苓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芡实和粳米也能养胃益胃,脾虚食少者很适合食用茯苓芡实粥,一方面可以排除体内湿气、健脾益气,有一方面可以改善症状,增强食欲。

芡实有益肾固精的功效,芡实配伍茯苓健脾益肾的功效更强,可以用来治疗脾虚久泻的症状。

茯苓芡实粥含有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为人体补充多方面营养,茯苓还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免疫,常食用茯苓芡实粥可以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

相关推荐

芡实和茯苓祛湿的区别 芡实茯苓祛湿的禁忌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芡实能够健脾除湿,肾虚多尿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茯苓和芡实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尿患者食用容易引起血糖上升。 芡实有收敛的作用,便秘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所以不宜食用茯苓芡实粥。 虽然芡实茯苓一起煮粥可有利水除湿、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但也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引发肠胃不适等健康问题。

炒芡实与生芡实的区别 芡实怎么祛湿最好

建议可以搭配一些祛湿的食材一起。 芡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祛湿作用,如果体内湿气并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单方服用芡实就能起到比较好的祛湿效果了,平时建议可以用芡实来煮粥、煮茶、煲汤喝。 如果想要祛湿效果更好的话,那么建议可以用芡实搭配一些同样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一起来,比如薏米、红豆、薏仁、茯苓等。

芡实配茯苓有什么功效 利尿消肿

芡实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物质,茯苓中的钠元素也比较高,两者一起搭配,可以帮助促进人体钠离子的排出,具有利尿的作用;其次芡实归肾经,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因此芡实和茯苓搭配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湿气重皮肤痒怎么办

湿气重容易引起皮肤瘙痒,那么湿气重皮肤痒怎么办?首先要缓解瘙痒的症状,不用手过度抓挠,着装上尽量宽松,避免摩擦皮肤加重病情。另外,通过锻炼身体、多祛湿的食物、少寒凉食物等,能帮助去除身体的湿气。湿气重皮肤痒的处理办法有: 1、适度抓挠:皮肤痒时通过抓挠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要注意,在瘙痒的地方不要过度的去抓挠,也不要摩擦,更不要用开水烫,避免损伤皮肤。另外,不能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洗浴。 2、着装宽松:不管是内衣还是平时的衣服,都尽量宽松,最好是棉织品,避免对皮肤过于束缚。 3、局部清洁:局部的清洁

红豆和赤豆哪个祛湿

最好是赤小豆。 赤小豆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祛湿利尿消肿,主要用于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等,可以行下,通利水道,有利于人体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还有祛湿的作用,因为脾是化湿气的重要器官,所以适当的食用赤小豆有利于祛湿,而红豆的主要作用是理气通经的作用,主要用于血滞经闭的情况,还可以用于腹痛,所以祛湿最好用赤小豆。

新鲜芡实煮几分钟能 芡实和茯苓哪个祛湿效果好

差不多,区别不大。 中医上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经、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利湿健中等功效;而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虽说两者功效不一样,但用于祛湿使用的话,区别并不大,都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只是从食用口感来说,茯苓的味道比芡实好些,祛湿食用茯苓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肾病患者的科学饮食方案是怎样的呢

食谱一:鲤鱼汤:鲤鱼辅以茯苓、白术、泽泻或鲤鱼辅以黄芪、赤小豆、沙仁、生姜、葱白等煮汤。肾病综合症治疗方法?水肿显然时黄芪宜生用。方法为:鲤鱼去内脏,中药用纱布袋包上,连同姜、葱等人锅内加水适量,不加盐,待水开后文火炖30~40分钟;时拣出药袋,鱼喝汤,可起到消退水肿、消除蛋白尿的效果。 食谱二:鲤鱼(黑鱼)冬瓜汤:黑鱼或鲤鱼一条去内脏后与冬瓜同煮,不加盐。可服食喝汤,有补脾利水作用。 食谱三:山药扁豆芡实汤:干山药、扁豆、芡实、莲子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后加白糖适量服用,每日1剂,5剂为一疗程。有

芡实和茯苓祛湿的区别

祛湿区别并不大。 从中医上来看,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经、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利湿健中的功效,可按两者功效不一样,如日常用于祛湿使用的话,对于正常人来说区别并不大,但从食用口感来说,茯苓的味道比芡实好些,长期祛湿食用茯苓更容易接受些。

芡实怎么祛湿最好

芡实搭配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食材一起食用,可达到祛湿的功效。具体食用方法如下: 材料:芡实、薏米、粳米、食盐。 做法: 1、把薏米、粳米清洗干净,将芡实捣碎备用。 2、把捣碎的芡实、洗净的薏米、粳米一起倒入锅中。 3、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熬制20分钟左右,再转至小火熬煮1个小时。 4、煮熟后,放入适量的食盐即可食用。 材料:芡实、山药、薏米、大米。 做法: 1、把芡实和薏米洗净,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 2、把大米、山药洗净,并削去表皮,切成小段备用。 3、将泡好的芡实、薏米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水用小火煮

体质寒湿怎么调理呢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体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