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多吃鱼孩子减少过敏
准妈妈多吃鱼孩子减少过敏
最新研究发现,准妈妈多吃鱼、核桃和亚麻籽有助于降低孩子日后食物过敏危险。这类食物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孩子肠道发育极其关键。
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肠道免疫细胞对细菌及其他物质的反应,从而降低孩子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
新研究负责人盖尔·布德里博士表示,有关孕期饮食研究日益受到专家及大众的重视。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正在消失,饮食中的鱼油和坚果油脂正被玉米油(完全不同的脂肪酸)所取代。
新研究发现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儿童肠道发育发生积极变化,进而帮助肠道免疫系统更好地发育,使孩子日后罹患食物过敏的危险大大降低。
哺乳期妈妈能吃螃蟹吗
“母亲吃了螃蟹,孩子比较容易腹泻,有的还会出现湿疹。”专家说,螃蟹按中医来说属于发物,准确来讲螃蟹是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蛋白过敏。对于母乳喂养的家庭,妈妈们要更留心自己的饮食,少吃鱼、虾、蟹等含蛋白质高的水产类食物,以及辛、酸、辣等调味品。如果采取牛奶喂养,可适当延长牛乳的煮沸时间,以利蛋白质变性,减轻致敏作用。
专家提醒各位妈妈,一旦母亲吃了螃蟹,孩子湿疹加重或者腹泻,就要马上停止食用螃蟹,甚至说妈妈先“忍住馋”,在哺乳期间最好不要食用螃蟹。
小提示:螃蟹性寒,可能引起小儿腹泻,所以婴儿的乳妈最好不吃螃蟹。
孕期吃海鲜诱发母子过敏体质
过敏是基因决定与海鲜无关
不过,许多准妈咪在孕前深受过敏之苦,怀孕时就想透过饮食,降低宝宝遗传过敏的机会。而海鲜正是民众口中的高过敏原食物,有些长辈会特别告诫孕妈咪,少吃鱼虾贝类,以免诱发过敏。事实上,过敏与否是由基因决定,如果准爸妈本身就有过敏体质,即使远离海鲜类食物,还是无法减少生出过敏宝宝的机率。
当然,如果准妈咪本来就对鱼虾过敏,怀孕期间自然要避免。不过,对于原先就不会对海鲜过敏的孕妈咪而言,怀孕后其实可以放心摄取,这样也才能遵守均衡饮食的原则。
避免诱发过敏遵守吃海鲜3大原则
在适量食用的情况下,孕妈咪并不会因为吃了海鲜而突然过敏,但是必须谨记新鲜、卫生、熟食的三大原则,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如果吃到不新鲜、不干净的食物,就有可能导致准妈咪过敏。
1.食材挑选要新鲜
海鲜当中因含有组织胺,新鲜度会随着时间拉长而降低,最后变质。因此,孕妈咪别忘了挑选新鲜食材,也要趁鱼虾最鲜美时尽快吃完。
2.料理过程要卫生
有了新鲜的材料,还要注意处理过程是否卫生。料理海鲜时,如果没有事先洗手、戴手套以保持双手清洁,或者刀叉餐具没有保持干净,就很容易在处理海鲜的过程中,造成二次交叉污染,造成孕妈咪吃进受感染的食物。
3.完全煮熟再食用
有些准妈咪在怀孕前喜欢吃生鱼片,怀了小宝贝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如果鱼够新鲜,料理过程也很卫生,理论上生食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一般民众在外用餐时,无法确保店家提供的食物绝对新鲜又卫生,因此建议准妈咪还是吃完全煮熟的海鲜,比较安全。
三餐均衡饮食避免吃进过多蛋白质
海鲜营养丰富、滋味鲜甜,许多长辈都喜欢炖鱼汤给孕妈咪补身。不过,突然摄取过多蛋白质,身体不适应,也有可能造成原本不过敏的准妈咪,突然变成过敏体质。
王子南营养师举例,鸡肉跟海鲜一样也富含蛋白质,如果午餐喝了鸡汤,晚餐又喝鱼汤,一天的蛋白质恐怕就超量了。因此,准妈咪在食用海鲜时,也要遵守适量原则,并且注意与其他饮食的搭配,才能发挥海鲜的最高价值。
均衡饮食是怀孕期间的最高守则,只要原本没有对海鲜过敏,并且谨守新鲜、卫生、熟食的三大原则,孕妈咪就可以放心吃海鲜。有了充足营养,准妈咪才能帮助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完全,拥有更健康强壮的身体!
蛋白过敏的宝宝吃什么
1 牛奶蛋白过敏:母乳喂养或低敏奶粉
蛋白质过敏宝宝吃什么好?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婴儿及早诊断、及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儿,如果是人工喂养的,需暂停现用的配方奶粉,试改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妈妈则需严格回避牛奶或奶制品等致敏食物,但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待这些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儿长到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
2 鸡蛋过敏:先尝试吃鸡蛋黄
蛋白质过敏宝宝吃什么好?一般情况下,鸡蛋黄没有鸡蛋白容易导致过敏,家长可以尝试先给孩子吃很少量的鸡蛋黄或鸡蛋羹,然后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如皮肤充血、瘙痒,呕吐,腹泻,湿疹等)。如果没有,则可逐渐给孩子增加鸡蛋的食用量,并在增加的过程中注意孩子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果孩子发生了过敏反应,则要暂停给其食用鸡蛋,间隔一段时间后可继续尝试给其吃鸡蛋,但需减少每次的增加量。这样经过几周或者几个月的反复尝试,孩子食用鸡蛋的量就可以达到正常的水平了。
3 适当的吃鱼(淡水鱼)
鱼类食物含有高蛋白,宝宝不宜吃多,但是鱼有白肉鱼,青肉鱼,红肉鱼三种,白肉鱼,就是常说的淡水鱼,此类鱼不容易过敏,所以可以逐渐开始添加,补充营养,其他鱼类,比如三文鱼,秋刀鱼等到1岁后添加为好
4 蛋白质过敏宝宝添加辅食原则
蛋白质过敏宝宝吃什么好?特别是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期,添加固体食物时先加蔬菜、水果、鸡肉和猪肉,像海鲜、花生、坚果类的尽量推迟。
5 小贴士
蛋白质过敏宝宝要注意,尽量遵循逐一添加、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以发现并避免其他可疑的过敏食物,并且由于小孩子消化功能不强,许多食物还是等宝宝一岁后再食用;
如果宝宝有过敏家族史,更要特别注意,过敏体质是会遗传的,且在孩子身上最早的表现就是食物过敏,所以为了预防,妈妈在怀孕及喂奶期间要尽量避免吃花生、坚果、壳类海鲜
预防婴儿过敏妈妈不用忌口
怎样避免儿童过敏是家长们一直关心的问题。2000年,美国儿科学会曾建言,有过敏病史的妈妈在哺乳期最好不要吃花生、鸡蛋和鱼,也不要喝牛奶以防万一。然而,据报道,最近,美国纽约食物过敏问题专家在杂志上撰文指出,并没有证据显示,妈妈需要如此忌口。
对于那些有过敏病史的家庭,纯用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就可以减少孩子出现皮疹和牛奶过敏的风险;而以纯母乳喂养3个月,也可以起到预防婴儿呼吸困难的作用。但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女性在怀孕或哺乳期间,避免吃花生或其他食物能降低孩子过敏的风险,也没有证据表明推迟给孩子吃鸡蛋、鱼和花生酱等可以预防过敏。
只有那些有花生过敏家族病史的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应避免吃花生及花生制品,以免将过敏症传染给孩子。
准妈妈多吃鱼对胎儿发育有好处
孕妈咪多吃鱼是好事!鱼的蛋白质含量丰富,高于一般的肉类,含有人类需要的各种必需酸,属优质蛋白,而且易消化,其消化率高达85%~95%,也高于一般的肉类,鱼肉的肌纤维很短,水分含量较高,因此肉质细嫩,比畜禽的肉更易吸收,鱼肉中还含丰富的铁、钙、磷等微量元素。鱼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多,不易使让孕妈咪发胖,且质量高,其他动物脂肪多是饱和脂肪酸,而鱼油中大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鱼油中含有大量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日常所说的DHA和EPA这两种物质就是“脑黄金”,对胎儿和婴儿神经系统发育非常重要,鱼肝油中则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
另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DHA还存在于视网膜中,具有增进视觉功能的作用。DHA和EPA还能够使血液黏度下降,具有降血脂、清除动脉管壁内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病及冠心病。鱼类,特别是沙丁鱼、鲐鱼、青鱼等海洋中的鱼类,通过食物链,从浮游生物中获得DHA和EPA,然后在体内浓缩储存于脂肪中。这两种脂肪酸无论对孕妈咪还是胎宝贝都有好处。
怀孕中期可以吃凉粉吗
现在准妈妈的胃口大多比较好,营养丰富的食物可多吃些,没营养的食物少吃民些,凉粉由绿豆淀粉制成,清热去火,准妈妈可以吃,但不要加过多的白糖,还要适可而止,因为凉粉全是淀粉,吃多了不易消化。
即使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宝宝也不一定会遗传。
但是过敏大多是后天养成的,这需要准妈妈在饮食上注意一下,减少致敏因素,降低人为遗传的概率。
过敏体质的准妈妈孕期尽量不要食用可致敏食物,也不要吸烟,另外一些自己从没有吃过,但又无法确定是否过敏的食物,孕期不要轻易浓度,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脂肪酸的食物,如秋刀鱼,鲑鱼,沙丁鱼等,还有酸奶,抑制身体的过敏反应。
在孕期一旦出现心慌,气喘,腹痛,腹泻或全身发痒等症状,首先要考虑到是否过敏,并立即停止食用该种食物。
宝宝出生后,妈妈可以适当的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推迟添加辅食的时间,并谨慎选择辅食,一些高致敏食物,要等到宝宝三岁以后再添加。
孕妇可以吃海鲜吗
研究人员发现,在怀孕期间平均每周摄入鱼和海鲜340克以上的妇女,其孩子智力和身体发育均比其他孩子更好。
测试结果表明,妈妈多吃鱼,孩子在幼儿时期的运动和交流能力发育更好,7岁左右的行为表现更佳,8岁左右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而那些在怀孕期间从不吃海鲜的母亲,她们的孩子8岁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可能性比多吃鱼母亲的孩子高48%。
但一些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颇有争议,因为美国政府2004年建议孕妇少吃海鲜,最好不吃鲨鱼、旗鱼、瓦鱼、大西洋马鲛等汞含量超标的海鱼,以预防海洋生物携带的汞毒素危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此外,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也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
准妈妈吃错让宝宝健康隐患多
奇怪的是,为何在几十年前,这些话大部分都没听说过呢?恐怕是因为那个年代,食物极其匮乏。能吃饱就不容易了,哪里还容得挑三拣四。不过,即便是那般粗放的时代,几十年前却很少听说生不出孩子,或者怀孕后动不动就流产之类的事情。那时营养不良普遍存在,月经推迟的女性比比皆是,怀孕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倒是生了三个孩子之后还不断怀孕,不会自然流产而只得求助于人工流产,令妈妈们深感烦恼。
再问问外国朋友,有很多孕妇的饮食禁忌么?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过什么新鲜天然食物绝对不能吃的事情。一位教授的女儿在美国怀孕,看中文网络上说不能吃燕麦,咨询妇产医院的洋医生,又咨询了注册营养师,人家众口一词地说,燕麦是个有利健康的食品,孕妇正常吃没有问题。她妈妈纠结之中又问我,我说,如果平日对燕麦没有不良反应(燕麦含少量面筋,也是食物不耐受的可能原因,而且少数人吃后有腹胀),那么怀孕后早上吃碗牛奶燕麦粥也没有问题。她这才觉得安心了点。
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倒是更加重视孕期是否做到了饮食营养平衡,是否控制体脂肪预防肥胖和孕期糖尿病,重视孕期营养对于新宝宝的中期和长期影响。在这方面呢,我国准备当父母的夫妇,以及未来的爷爷奶奶们,倒似乎是相当无所谓。但是,或许这才是母亲最重要的“胎教”方面之一。也就是说,母亲的饮食习惯,身体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体质,智力发育,以及未来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包括比如糖尿病、肿瘤、婴幼儿白血病、哮喘、过敏等等。这些重要的理念,想做父母的人不能没有啊!
有关孕期肥胖、新生儿肥胖、孕期血糖水平和宝宝健康之间的关系,恐怕大家已经多少有些了解了。控制母子双方体重增长,避免生巨大儿,避免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是保障宝宝健康的重要措施。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关宝宝的白血病、哮喘和过敏,和妈妈怀孕期间的饮食质量也很有关系。
2005年的一项研究提示,母亲孕期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与婴儿白血病之间可能存在关系,多吃蔬果则孩子白血病发病危险小。2010年刊载的一项研究中,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跟踪比较了138位孩子患有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的妈妈,和138位孩子没有患癌症的妈妈,了解她们孕前12个月的饮食。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孩子患有白血病的妈妈,相比于孩子健康的妈妈,吃的蔬菜水果比较少,饮食营养质量比较低。而丹麦学者对一万多名儿童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孩子出生体重太重,对于预防白血病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达到巨大儿水平的话(超过4000克),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率会增加26%。
总体而言,多项研究的一致结论是,加工肉制品和腌过的肉制品(包括各种香肠、火腿、肉肠、培根、腊肉等等)会增加危险,而富含类黄酮、叶酸和类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减少宝宝患婴幼儿白血病的危险。
荷兰科学家在5年当中跟踪了1253名儿童和他们的母亲,从孕期开始进行饮食情况和生活环境的调查,也跟踪了解孩子出生后的饮食情况、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直到孩子5岁。他们发现,饮食习惯和哮喘危险之间有关系。结果发现,在食物当中,苹果的效果似乎最为明显。与孕期很少吃苹果的准妈妈相比,孕期每周吃4个以上苹果的准妈妈,所生的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的几率要低将近四成,患上哮喘病的概率要低五成。专家们推测,苹果是每天所吃水果中量最大的一种,它富含类黄酮与抗氧化物质,可能对胚胎发育起到好的作用。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准妈妈多吃鱼、核桃和亚麻籽有助于降低孩子日后食物过敏危险,这类食物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孩子肠道发育可能有所帮助。法国研究者也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肠道免疫细胞对细菌及其他物质的反应,从而降低孩子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
德国科学家在两项研究当中,对共9088个新生儿和他们的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母亲孕期摄入含有大量植物奶油或植物性烹调油的食物(比如煎炸食品、饼干、含油甜点等),会增加宝宝患湿疹和过敏的几率,而摄入鱼类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利于减少宝宝患湿疹和过敏的几率。一向研究发现,妈妈多吃芹菜和柑橘类水果,会增加宝宝对食物过敏原发生敏感的机会;而多吃煎炸油、生甜椒和柑橘类水果,会增加宝宝对呼吸道过敏原发生敏感的机会。另一项研究提示,孕妈妈多吃柑橘类水果增加过敏的发生风险,而多摄入VD对减少5岁以下孩子湿疹和过敏的发生有帮助。当然,有关柑橘类水果和芹菜、甜椒等生蔬菜的作用,还需要干预研究来加以验证。
因此,提醒那些准备做妈妈的女性,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在怀孕前一年就要为孩子的诞生做好身体上的准备,注意自己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多做户外运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各种高脂肪的甜点、饼干、曲奇之类,以及各种香肠火腿灌肠腌肉等等。吃天然食物的时候,只要不吃过量,不必那么战战兢兢;而吃各种高度加工食品的时候,吃高油脂食品的时候,倒是应当比怀孕前更加小心。虽然孕妈妈需要足够的营养,也不能让自己和宝宝长得太胖,造成后面母子双方的无穷麻烦。
为了宝宝和妈妈自己的健康,最好及早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注意膳食营养的均衡。新爸妈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之后,还能把这种习惯传给宝宝,让他或她终生受益——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努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