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室的功效与作用 志室准确位置图片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 志室准确位置图片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腰部,与两髂前上棘水平连线相平即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椎体(即第2腰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3寸,平肾俞,按压有酸胀感。
志室的准确位置图 志室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补肾益精,通阳利尿。
作用:志室穴属膀胱经,位于腰部,内应肾脏,是肾脏精气寄托之处,具有补肾气,益肾精,固封藏之功,对于生殖系统疾患以及腰腿运动系统疾患有不错的防治作用。以治疗各种肾虚封藏失职之证,如遗精,阳痿,早泄,小便淋浊;本穴还可温肾壮阳,化气行水,治疗下焦虚寒,气化失职之阴部肿痛,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腰为肾之府,肾虚及寒湿阻滞均可引起腰脊痛,本穴可循经治之。
志室的定位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强痛,小便不利、阴中肿痛、阳痿、遗精、前列腺,肾炎等。
2.手指按摩志室穴穴位,不但可以去除现有的脂肪、腹部赘肉,还可以强化夫妻性生活,对治疗遗精、阳痿早泄、阴囊湿疹、腰痛都有很好的功效。
3.功效: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
内关的准确位置图片及功效 内关的准确位置图片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志室的准确位置图 志室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简易取穴:侧卧位,先在背部找到第12腰椎,再向下数2个突起脊椎骨,为第2腰椎,在其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即是。
阳谷的准确位置图片 阳谷的功效作用
阳谷穴位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有清心明目,震惊聪耳的功效,经常按压刺激该穴位,可用于治疗五官科的一些疾病。如神经性耳聋,耳鸣;此外还有通经活络之功,主治目赤肿痛,手腕痛,牙痛,肩痛等症。
小海的准确位置图片 小海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小肠经合穴,属土。
功效:清热消肿,镇痛安神。
主治:1.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齿痛颊肿;2.癫狂,痫证;3.颈项强痛,肘臂疼痛。
作用机制:小海穴属小肠经,位于肘部,为小肠经合穴,五行属性属土,火生土,故为本经子穴,泻之有清热消肿,散瘀止痛之效,可治疗循经路线的肿痛,如头面,五官,肘臂疼痛等;由于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经与督脉相通,心主神志,脑为元神之腑,所以本穴也可安神镇静,治疗癫狂痫证。
按摩哪些穴位能辅助治疗不孕不育
一、曲池穴
位置:寻找曲池穴的时候,你可以坐在椅子上,手臂向内弯曲,肘部弯曲的横线尽头就是曲池穴的位置所在。
作用:曲池穴能促进盆骨的血液循环,治疗月经不调、肩膀酸痛等疾病。
二、关元穴
位置:平躺在床上,肚脐下3寸即是关元穴,人们平常所谓的丹田也就是指的关元穴。
作用:关元穴是全身的保健穴之一。除此之外,如果你有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也可以按压关元穴,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中极穴
位置:平躺在床上,肚脐下4寸即是中极穴新所在。
作用:中极穴可以治疗由带异常、月经不调、通经、男性阳痿等疾病。
四、三阴交穴
位置:以坐或躺的姿势,找到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作用:三阴交穴可治疗男性的尿道炎症、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疾病。
五、肝俞穴
位置:俯卧在床上,伴侣从背后细数胸椎,到第七胸椎下时,左右旁开1.5厘米即为肝俞穴。
作用:肝俞穴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凝神定气,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六、志室穴
位置:要找到志室穴也只能采用俯卧位,位于腰部的位置,在第二腰椎下左右旁开五厘米处。
作用:志室穴不仅可以调节肾脏机能,还能减少腰上的赘肉,对阳痿、早泄、遗精有显著功效。
风府的准确位置图 定志安神
督脉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风府穴归于督脉,位居脑后,故有定志安神,息风止痉,化痰定惊之功效,主治癫狂,癔症,痫症,惊悸,中风不语,眩晕等疾病。
志室的定位
志室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通常寻找志室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 志室常用配伍
志室为肾气,肾精留驻之处所,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之功;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有补脾胃,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通气滞,调血室,理精宫,通经络,祛风湿之效。志室以益肾精为主,三阴交以调肝,脾,肾三经气机为要,二穴配伍,其功益彰,补肝肾,强腰膝,固精关,止漏遗之力增强。
主治:遗精,腰膝酸软,疼痛等症,证属肝肾不足者。
中庭的准确位置图片 中庭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降逆止呕。
作用机制:中庭属任脉,位于胸部,内应心脏食道,接近贲门,故可宽胸理气,治疗上焦气机阻滞的胸胁胀满,心痛;并可降逆止呕,治疗胃气上逆的犯胃呕吐,食不下,及食道气机不利(食管痉挛,食道炎)所致的噎膈。
志室的功效与作用
志室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藏志,穴在肾俞旁,内与肾相应,为肾气留住之处所,是保养肾脏的重要穴位。本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膝,清利下焦湿热之功,以益肾精为主,不但能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而且对于生殖系统疾患及腰腿运动系统疾患亦有不错的防治作用。
主治疾病:肾气虚衰之遗精,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腰脊强痛,食不消,小腹痛,吐泻,大便难,膀胱炎诸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