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夏日游泳注意事项
儿童夏日游泳注意事项
一、防孩子身体紧张抽筋
如果孩子刚开始学游泳,心里一定紧张害怕,加上水太凉、泡在水里时间太长,都可能导致孩子身体抽筋。为防止紧张抽筋,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孩子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吃得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下水游泳。游泳前,家长先在孩子四肢撩些水,做好充分的活动,慢慢入水,以适应水温,同时刻意控制自己的呼吸。
在水里时间太长容易出现抽筋,家长千万不要慌乱,立即让孩子停止游动,仰面浮在水面上。
应对措施:
1、
脚趾抽筋,那就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
2、
小腿抽筋,先让孩子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用手扳住足指,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
3、
手指抽筋时,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即可解脱;
4、
脚背、腿的正面抽筋,把腿、踝、指伸成直线,小腿、大腿背面抽筋,伸直脚,跷起脚趾,必要时将脚掌扳近身体。
5、
下肢突然疼痛,这是由于下水前暖身运动做得不够或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又冷又疲倦造成肌肉过于紧缩而引起痉挛所致。遇到下肢抽筋时,应镇静下来不要慌张,最好立即让孩子上岸,如果无法上岸,热敷抽筋的部位,并轻轻地加以按摩。
二、防孩子恶心呕吐
鼻子呛进脏水就会这样。如出现这种情况,应让孩子赶快上岸后,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为预防肠炎,还可吃几瓣生蒜。
儿童游泳的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有成人看护。
孩子练习游泳的时候,一定要有家长在儿童旁边进行看护照料,如果家长不会游泳或者水性不好的话,可以请专业的游泳教练或者是水性好的亲戚朋友,专门来教孩子游泳,同时还能起到照看的作用。
选择适合孩子的水域。
家长带孩子游泳,要根据儿童自身的年龄、身高和泳技等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合孩子的水域,从而让儿童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家长千万不要选择让孩子到太深的水域去游泳,以免发生危险。
要掌握好游泳的时间。
儿童毕竟还没有太强的体力,因此,让儿童在水里游泳,千万不要让孩子在水里游太长时间,大约20—30分钟即可,当儿童感觉疲劳的时候,或者突然感到不舒服,就应该立即让孩子上岸,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要做好游泳前的准备。
家长在孩子下水游泳之前,要告诉孩子一些基本常识以及呼救的方法,做好四肢准备活动,并用水擦拭身体。要使用合身的泳衣和泳帽,最好配上耳塞和鼻夹,以免发生溺水等意外事故。
不要空腹也不要过饱。
在儿童游泳前,不要空腹,否则容易头晕迷糊,相反,也不要吃的过饱,否则,食物一旦压到气管,非常容易导致儿童窒息。因此,如果想给儿童补充体力的话,可以适当间隔一点时间给孩子吃点食物作以能量的补充。
注意选择游泳的时机。
在孩子出汗的时候,特别是大汗淋漓的时候,或者孩子感冒的时候以及感冒痊愈的一星期之内,最好不要选择游泳,否则容易导致宝宝生病。如果出汗的情况下还想游泳,家长一定要先帮助儿童将汗擦干净再游泳。
游泳后记得做好护理。
孩子在游泳之后,家长可以用专门的眼药水帮儿童清理一下眼睛,保护眼睛生理健康。同时,还要做好皮肤的清洁,最好用清水给孩子彻底洗个澡,将水里的细菌或者是化学物质清理掉,避免损伤儿童的皮肤。
小孩游泳要注意什么
婴儿游泳注意事项——游泳池要求
1.每次游泳以前,注意检查泳缸、颈圈有无漏气现象,充气度是否合适,以确保婴儿游泳安全。泳池放水的深度视宝宝的身高而定,以宝宝进入泳缸后处于悬浮状态,脚部不触及泳缸底部为宜。
2.泳池放水时温度控制要均匀,一般先放入冷水,后加入热水,并且搅匀,使水池上下的水温保持一致为宜。水池内尽量放置色彩鲜艳、形状不同、带声音刺激的漂浮玩具供宝宝游泳时玩耍。
婴儿游泳注意事项——游泳中应注意
1.将颈圈套在婴儿脖子上,注意检查婴儿的双耳、和下颌是否露于颈圈上,纽带是否扣紧粘牢。将婴儿放入泳缸时,动作要轻柔,下水后,让婴儿自由游动,注意观察婴儿的面色及肤色变化,以确保婴儿的舒适程度。
2.婴儿游泳时,严防婴儿口鼻呛水及耳朵进水。婴儿游泳时需要操作者全程监护,监护人应与婴儿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防突发事故。
3.婴儿游泳时监护人应与婴儿真诚沟通,不时鼓励和赞许婴儿。游泳时监护人不可只抓住颈圈来移动水中的婴儿,而是要抓住婴儿的手来缓慢移动婴儿。家庭用的游泳用品应定期消毒。水质为洁净水。
夏季儿童游泳的七大注意事项
1、选择规范游泳池
游泳池是公共场所,空气又不流通,孩子的抵抗力弱,容易传染疾病,所以家长要选择池水干净、管理规范的游泳池,并避免在人多时前往。下水前先闻闻游泳池水的气味,若有呛鼻的漂白粉味,最好不要下水,以免刺激眼睛及皮肤,引起不适。
2、游泳前清洁身体
在进游泳池前先淋浴,不要把身上的汗水、污垢和病菌带进水里,引起交叉感染。
孩子在大汗淋漓时不宜马上进入水池,应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待毛孔收缩后再入水池中。
另外,要注意的是:更衣室内的凳子、马桶、储物柜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换下来的衣服也要用干净的袋子装好,尤其是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
3、游泳前不宜进食
孩子在下水前不宜吃过多食物。一旦食物压到气管,容易造成窒息。父母为了给孩子补充体力,可以选择在游泳前半小时,给孩子适量吃点食物,做到不饿、不饱胀。
4、游泳前清理耳垢
游泳前清理耳耵聍,游泳后及时将耳内的水清除,注意不要用手用力去掏耳朵,可用软毛巾轻轻醮一醮,把水挤出,或用软棉签醮出,以免污水进入中耳,诱发感染。
5、做好眼睛护理
游泳前可以先滴几滴眼药水,游泳时最好佩戴游泳镜,游完泳后,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或使用专门的眼药水,从而保护眼睛的健康。
6、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孩子的体力有限,所以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一个小时左右为宜,当感觉疲劳或不舒服时,应马上带孩子上岸,以免发生意外。游完后马上洗澡,将细菌、病菌冲洗掉,降低皮肤病的风险。同时,为避免游泳池水中的漂白粉对牙齿的侵蚀,可在游泳后立即刷牙或漱口。
7、其他注意事项
孩子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游泳,游泳池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细菌,如果有伤口,可增加感染的风险。孩子感冒痊愈后1至2周内不宜游泳。
婴儿游泳注意事项
相信大家都知道,游泳的时候是有许多注意事项的。不仅大人有,婴儿也是有的。那婴儿有什么游泳注意事项呢?
1.水温要适宜,应保持在26℃至30℃。注水的高度应取决于婴儿的身高,只要婴儿在漂浮时脚部与池底有一定的距离即可。
2.进行婴儿游泳的颈圈一定要做相关安全的检查,如是否漏气、保险按扣是否正常等。另外,还要注意颈圈的大小是否适合婴儿颈部。
夏季儿童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前不宜进食
孩子在下水前不宜吃过多食物。一旦食物压到气管,容易造成窒息。父母为了给孩子补充体力,可以选择在游泳前半小时,给孩子适量吃点食物,做到不饿、不饱胀。
宝宝游泳要注意什么呢
婴儿游泳注意事项——游泳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游泳时间选择在喂奶前40分钟,每次游泳时间一般为10至30分钟。
2.室内温度要求一般保持在:夏季:22至24度,冬季:26至28度。
3.泳缸水温要求一般保持在:夏季:37至38度,冬季:39至40度。
4.要为新生儿脐部贴上防水护脐贴。
5.每次游泳以前,将婴儿身体裸露后,注意婴儿脐部处理,做好游泳前的按摩热身准备。
带宝宝去泳池需要注意什么?
1、水温。大部分成人泳池对孩子来说太冷了,游泳池的水温在29~30.5℃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宝宝打寒战了,要赶紧抱他出来,用温暖的毛巾包裹好。
2、时间。别让宝宝在水里待太久,从5-10分钟开始尝试,逐渐延长。如果你的宝宝还不到1岁,在水里待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3、避免让孩子吞下过多的水。
4、孩子有皮肤问题时,尽量不要去,因为泳池水中的氯可能会对皮肤有刺激。
5、尽量选择人少、卫生条件更好的泳池,在非高峰时段去。
相信大家看到小编上述列举的一些关于婴儿游泳的注意事项后。应该从自身也找到了一些错误的认知了吧!那么只要在以后在协助婴儿游泳时,一定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哦,这样才可以让宝宝更加健康的,进行锻炼身体哦。更好的培养宝宝的游泳兴趣哦。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
不要暴晒
长时间暴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控制时间
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小时。
注意保暖
在离开泳池后,由于温度较高,蒸发活跃,身体上的水迅速蒸发带走身体热量,此时很容易着凉感冒,应及时处理。
降低温差
夏季温度高,体温随之而高,体温和水温温差较大,直接游泳体温极速下降,血管快速收缩,对心脏压力很大,在游泳前应进行淋浴,减小温差再进行游泳。
酒后勿游
夏季啤酒是很常见的饮料,在饮酒后游泳,酒精会刺激人的大脑,导致人的意识模糊,神经传递迟缓,行动缓慢,如果下水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极易发生危险,其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增加游泳意外发生的机会。
夏季儿童游泳注意事项 选择规范游泳池
游泳池是公共场所,空气又不流通,孩子的抵抗力弱,容易传染疾病,所以家长要选择池水干净、管理规范的游泳池,并避免在人多时前往。下水前先闻闻游泳池水的气味,若有呛鼻的漂白粉味,最好不要下水,以免刺激眼睛及皮肤,引起不适。
夏季儿童游泳注意事项 其他注意事项
孩子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游泳,游泳池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细菌,如果有伤口,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孩子感冒痊愈后1至2周内不宜游泳。
游泳注意事项
身体检查
因为在游泳的时候,人所消耗的体力比平时要多上八倍,所以,患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肝病、肾病的人,不宜参加游泳。患红眼病、传染性皮肤病的人,也不要游泳,以免互相传染。
热身运动
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备活动,否则,突然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容易使肌肉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可采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运动。
预防措施
跳水时一定要摸清水深及水下的情况,防止碰伤等意外,同时要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强烈打击。还要保护好耳朵,因为耳朵遭到水而强烈的打击,能使鼓膜往里凹陷,甚至破裂,造成耳聋。如果鼻子里进去水,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这样容易把水从鼻咽腔通过耳咽管挤到中耳里去,发生中耳炎。
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以免传染疾病。一般泳池都有淋浴器。
宝宝夏季游泳安全指南
夏天将至,天气越来越热,游泳的吸引力也逐渐超越了跑步。然而,相比于跑道,泳池或是公开水域,却暗藏了很多危险。
近日,社交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小男孩游泳回来一周之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死”这现象,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的文章,吓坏了不少家长以及那些跃跃欲试跳入泳池的孩子们。
在文章中,一位4岁的美国小男孩因为在戏水过程中误吸了水,几天后就上吐下泻,并且肩膀痛,最终不幸离世,而在救治得出的结论是,这也为小朋友死于“干性溺死”。
在网络百科中,确实有不少关于“干性溺死”也叫作“二次溺水”的科学解释,然而专业医生从医学角度上来看,误吸水或水中杂物进入气道,的确会导致剧烈呛咳,甚至喉痉挛,严重时可发生负压性肺水肿或呼吸停止,但这种情况多在呛水后立即发生,不可能断断续续拖一个星期。
事实上,相比于“干性溺死”,儿童在泳池和开放水域的溺水更值得关注和重视。夏天来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游泳和戏水,是一门大学问。
溺水,第一大死因
在分析儿童正确游泳戏水的注意事项之前,有这样一系列关于儿童游泳溺水的数字,值得我们记住。
据《齐鲁晚报》报道,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发布了“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每年近5万因意外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溺水身亡的儿童数量占到了60%之多。如此换算,每年溺水儿童高达3万人。
除此之外,数据报告中显示,在中国1至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样是溺水。其中,4岁以下的幼童因为溺水死亡的数量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2%;而5至9岁的儿童因溺水死亡则占到了23%。
何时学游泳最合适?
关于儿童游泳,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游泳最合适。
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国家一级运动员、中级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易梦觉就给出了他的专业看法——一般的游泳培训机构都会规定最小的学员应该从6岁开始学游泳,因为这个年纪,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学习的要求。
然而,在易梦觉教练看来,“学习游泳”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在乎泳姿的戏水,而另一种则是正正规规地学习游泳。
“其实小朋友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玩水’了,洗澡就算是一种玩水,在大一些的澡盆里,水温保持在32℃到36℃之间,泡上10到15分钟,这也是一个熟悉水性的过程。然后,等到长大了一些,再进入泳池游泳,这是比较好的过程。”
张长存教授是中国的第一代游泳冠军培育者,曾制定了《国家游泳训练大纲》,他也曾多次提出,“婴幼儿从小就应该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最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熟悉水性,和水建立信任和亲近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提倡“从婴幼儿开始培养水性”的欧美国家,学习如何自救以及强化自救能力,是婴幼儿游泳训练的第一课。
儿童游泳注意的4大事项
不管是在泳池还是公开水域,儿童游泳都需要家长或者专业的救护人员在周围陪伴。但即便如此,危险还是依然存在,所以在下水前,孩子们自身也要学会如何去保护自己。
1.游泳前务必检查身体
孩子在游泳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患有某些疾病或发烧的孩子不要游泳。而例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的孩子也不应该游泳。
2.准备活动必须做足
游泳时,人体要经历一个从静止到运动和适应水温的过程,如不做准备活动,可出现头昏、心慌、恶心、抽筋等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游泳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例如一些动态拉伸,把全身肌肉、关节活动开,使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下水后游泳的需要。
下水前先用适度冷水撩洒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面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使身体适应水的温度,避免下水后意外事故的发生。
3.不要到水情不明场所游泳
在水库或海边游泳,一定要先了解水情。哪里水深或浅?哪里流速快或慢?哪里有水草?哪里有漩涡?不要到深水区和急流区游泳。不要在不明水情的高处跳水,以免发生脑外伤等事故,造成水中昏迷以致淹溺。
4.游泳时遇到水草、漩涡要正确处理
游泳时,遇到水草不要继续向前游,应以仰泳的姿势从原路返回,以避免水草绕住肢体。万一被水草缠住了,不要惊慌,不要乱蹬,以免水草越缠越紧,可仰躺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缠在身上的水草。
遇到漩涡时,应立即吸口气潜入水中,然后用力向外冲出,待游出涡心后再浮出水面,并迅速离开漩涡地区。
儿童溺水,应该如何施救
其实,提醒孩子和家长在游泳时注意那4大事项,共同的目的就是一个,防止儿童游泳时出现溺水的状况。
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溺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成都市第二人名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和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就强调,正确科学的紧急处理,是挽回溺水儿童生命的第一步。
首先,应该迅速脱水上岸。
由于儿童在水中溺死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河里或塘里救上岸。若儿童是溺入深水中,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儿童的头托起或拉住他的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随后,从水中救出溺水者后,应使其头部低于身体,以防呛水。
倾倒呼吸道积水,应将小儿俯卧救护人员肩上,头向下垂,使水自然流出;也可放在斜坡地面上倒立控水,然后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杂草污泥,其目的是恢复呼吸道通畅。
紧接着,施救者应该促进呼吸,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用口对准小儿口吹气,为防止漏气须捏住鼻子,使小儿的胸廓扩张,然后松开手,使肺里的气体自然呼出。如此反复多次,每分钟大约做20次左右。
如果溺水儿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对小儿进行胸部按压时,非专业和专业急救者均可采用成人胸部按压的方法,即单手或双手掌跟按压胸骨下1/2处(约为乳头连线中点)。
注意不要按压剑突或肋骨,应根据患儿和急救者体型采用单手或双手按压法,但无论采用何种胸部按压方法均应使按压幅度达到胸廓厚度的1/3~1/2。
必须记住的是,心脏按摩每分钟100次。直到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往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当然,所谓的“二次溺水”确实存在,李和莅主任就强调,夏季的确有少数溺水儿救护数日后突然死亡,这多半是溺水后合并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致。
游泳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一定要到正规场所。
2、注意防晒,稍擦点防晒油,伤了皮肤可改不了颜色哟。
3、注意时间不要过长,因为女性那里在湿的环境浸泡时间过长,容易感染。
4、抽筋不要怕,一定要向反方向按压,抻开了就好了,抻开后,注意按摩。
5、游泳衣颜色最好是深色的,防止走光。
6、如果在海水里,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 7、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一定要到深水区,要有人陪同,不要单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