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

1、小儿发高烧,体温都是急速上升,大多在三十八度以上,常见的体温要在三十九度或者四十度。

2、一般在开始发烧后24小时内出现抽搐现象,但亦有在抽搐后才被发现有发烧。

3、抽搐常在高烧急遽上升时出现,但也可在退烧时出现。

4、抽搐时通常有以下表现

①突然失去知觉,

②没反应,

③目光呆滞或眼睛往上吊(反白),

④嘴唇变黑(蓝紫色),

⑤会出现牙关紧闭,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

高热惊厥,或称热性惊厥,俗称“抽风”,是指体温突然升高是所致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大量异常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暂时性不随意收缩,伴有意识障碍。那么,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高热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如出现极度烦躁、精神紧张、神情惊恐、面色剧变;呼吸突然急促、不规则或暂停等(新生儿尤需注意,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脑损伤)。

多数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由于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发育不完善,而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和过度兴奋,出现发作性或一过性脑功能紊乱,常伴有意识障碍,也可出现感觉、行为的植物神经异常的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常有突然意识丧失或跌倒,出现短暂的四肢、躯干与颜面部骨骼肌群出现强直性或痉挛性不自主抽动,呼吸节律不规则或暂停,伴有口唇发绀,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头向后仰或转向一侧,口吐白沫、牙关紧闭、肌肉强直,大小便失禁,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缓解,绝大多数不超过15分钟,严重者可发生热性惊厥持续状态,热性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或反复发作,2次发作间隙意识不能恢复者称惊厥持续状态,是本病的危重表现。

抽搐停止后多入睡,但多数患儿惊厥后很快清醒,一般情况好,无神经系统体征。在单侧性或局限性惊厥中,有的可出现Todd麻痹,惊厥停止后受累肢体一过性无力,24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状态。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的引起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容易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

1、前期症状:患儿可能会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2、典型症状: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3、具体疾病的典型症状

(1)热性惊厥的类型:根据起病年龄、惊厥的严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等可将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个类型。单纯型多在4个月-4岁之间起病,高热后很快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间在5-10min以内,惊厥发作为全身性,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正常,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此型占热性惊厥大多数,预后良好。复杂型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30min,惊厥为全身性或局灶性,可有神经系统体征,一次发热过程中惊厥发作2次或2次以上;可在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发病。此型仅占少数。

(2)若是低钙血症引起的抽搐,患儿可意识清楚。若意识尚未恢复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者,提示病情严重,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

(3)新生儿惊厥常表现为各种各样多变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新生儿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抽动者不多,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

(4)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为惊厥的危重型。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

小儿高热的表现

待小儿高热惊厥症状缓解后,患儿病情逐渐平稳,此时应根据患儿疾病的主要证候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1.具有年龄相关性:患儿以6个月至3岁以内的婴幼儿为主,占全部高热惊厥患者总数的80%以上,其次为4~6岁学龄儿童。而6个月以前婴儿几乎不会发生高热惊厥,6岁以后的儿童则极少发生高热惊厥。

2.男孩较女孩发病率高: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男孩更易因发热而诱使惊厥发作,比女孩的发病率高出1/3~2/1 。分析可能与男孩脑发育程度较同龄女孩缓慢,使得男孩的惊厥阈值低于同龄女孩有关。

3.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病因:国内临床资料显示,在发生小儿高热惊厥的病例中,大约80%~85%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其余为肠道感染、小儿出疹性疾病及中耳炎等。因此,当6岁一下小儿罹患呼吸道感染时,要注意患儿体温、精神与神经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当体温过高时要给予降温处理(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以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病率。

4.单纯性发作为主要类型: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盒复杂性两种类型。临床统计表明,80%以上的小儿高热惊厥为单纯性发作,其特点是发作多在体温骤升时,38.5℃~40℃或更高,发作时出现全身性强直,肌阵挛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神经系统正常,24小时内无复发。这一类型的颈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较为少见,发作呈局部性,持续时间长,多超过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发作后有短暂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改变。这一类型的预后也比较好,大多数愈后无后遗症,个别患儿可因反复发作转为癫痫,需提高警惕,降低复发率。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

高热惊厥有时也被称作发热或高热痉挛,其症状:发高烧,而且体温急遽上升,至少在38度以上,常见在39度或40度。但这个温度因人而异,像小编家二宝37.5度的体温便是全家的警戒线,这个时候退烧栓、美林、泰诺林等应急退烧药就已经使用过了。判断孩子需不需要使用应急退烧药,最主要的看孩子当时的状态和精神,如果孩子一直萎靡不振的,就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万不可再像小编一样死守着38.5度以下只需物理降温的教条而害了孩子。

一般情况,在开始发烧后24小时内孩子会出现抽搐现象,但也有的孩子是在抽搐后才被发现有发烧。这种症状,小编家二宝碰上了两次,本来好好玩耍的孩子突然间抽到在地,抽搐过程中测量体温已经高热38度多,这种情况是让家长最措手不及的,因为他发病前的那一刻没有任何你可以察觉到的症状,除了无休止的自责别无他法。

抽搐通常在高烧急速上升时出现,但也可在退烧时出现。

高热惊厥的原因

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容易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中医如何对付小儿高热

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时,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关注小儿高热惊厥症状

很多家庭对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还非常的不清楚,把它当成普通的发烧来处理,一不小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了解高热惊厥症状有利于我们掌握孩子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小儿高热惊厥的常见症状就是发热、惊厥,常伴有抽搐,神智丧失的情况。小儿惊厥发生的时候一般伴有发热的症状,我们要在家里常备体温计,通过手摸感觉及体温计测量,确定孩子是否有发热或者发冷的症状。发热时孩子的体温一般会在38℃以上,但也有部份患儿会出现发冷的症状,体温一般在38℃以下,我们及时判断患儿症状并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患儿发生惊厥时会伴有神智不清的情况,出现头颈后仰,翻白眼,四肢及脸部抽搐,口吐白沫,面色发紫。当发现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保持镇定,迅速地实施急救。

发烧的时候会抽筋吗

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度患病发热时家长便提心吊胆,担心发热会引发惊厥。这种担心是不无道理的。怎样才能防止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呢?对于一般非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者,最好的办法是在惊厥缓解后应用中药进行善后调理。

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因为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致。因此,在热退风止,惊厥缓解后,中医应采用镇静、熄风等方法进一步治疗,使肝火得清,肝风得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样就不至于再发惊厥。

中医对惊厥后的调理应针对不同患儿的体质特点,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一般比较常用的镇静熄风药有:钩藤、蝉蜕、珍珠母、生牡蛎、僵蚕、地龙、防风、白芍、炒枣仁等。另外,小儿热病后多会伤阴,应酌情滋补阴液。常用滋阴药有:生地、沙参、麦冬、天门冬、天花粉等。

相关推荐

小儿高热惊厥病因

一、发病原因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抽搐,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 年龄、遗传因素和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本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

高热惊厥怎么

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机体的散热差,很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发热较轻,对患儿的精神状态影响较小,家长就不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是高烧,发热体温在40℃以上时,就很容易引起患儿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引发全身或局部的肌肉痉挛或抽搐,即小儿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大部分发生在家中,此时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处理方法,迅速给患儿退热,并及早送医院治疗。那么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给孩子降温。发现孩子惊厥症状,家长要及时打开房间的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患儿出汗多时可用毛巾擦干身体

小儿高热惊厥会伤脑

高热惊厥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剌激(如高热等),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 一般说来,惊厥发作前均有发热,小儿体温38.5℃-40℃甚至更高,多在温度上升的时候发作,若反复发作,有些小孩体温38℃时就会出现惊厥发作。发生了高热惊厥,家长最担心的是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特别是会不会影响智力和性格。 专家认为,大部分孩子发生高热惊厥预后都是好的,一般六岁以后不会发作,也不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不过,这个病在第一次发作之后,大约有50%的孩子会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经验,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如果用手按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穴可以暂时缓解惊厥症状。那么应该怎样准确地针刺人中穴呢?如果针刺人中穴惊厥仍不缓解又该怎么办呢? 人中穴的位置在鼻唇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是常用的急救穴位。针刺人中穴的方法:针刺时应由下向上斜刺,一般进针不要太深,进针后可用捻转或提插等稍强的刺激手法,一般刺激2~3分钟。如针刺人中穴后抽搐未见缓解,可同时针刺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针刺时最好采用直刺,进针后可用捻转或提插等强刺激手法。 针刺人中穴可暂时

小儿惊厥如何处理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建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做以下处理: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以上就是有效的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一些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内

小儿高热惊厥对大脑有影响吗

小儿高热惊厥对大脑影响比较小。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简称FC)是儿科急诊最常见的疾病。其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6岁的儿童,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这是因为一般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因此惊厥发作时对大脑的影响较少。

高热惊厥的预防 饮食调护

饮食调理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有着重要意义。清洁卫生的饮食可以帮助小儿远离常见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选择营养丰富、搭配科学的饮食可以帮助小儿补充身体营养;而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有利于小儿对营养的消化吸收;最后要注意避免给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婴幼儿喂食任何刺激性食物。

平时要如何预防癫痫病的发生

预防颅内感染: 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上述疾病导致大脑皮层炎症和水肿,引起癫痫发作。后遗症期由于脑实质内瘢痕形成和脑膜粘连,也能导致癫痫发作。所以颅内感染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平时要怎样预防癫痫病的发生呢。 劳逸结合: 过重的脑力以及体力可能造成患者发病,学校以及社会对癫痫患者应该给予谅解。不要要求过高,成年人也不要过度的劳累,避免癫痫的发作。 预防癫痫的复发: 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

小儿高热引起惊厥怎么办

小儿高热惊厥是因其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主要发生在6个月到3岁的小儿,可有家族史,一般多在疾病初起、体温上升的时候发生,发热伴四肢发凉,面色发灰时易发生,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后引起脑缺氧,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以后发热时应注意: 1.及时发现小儿发热,并及时服用退热药,如小儿体质好,也可配服镇静、止惊、降温的中药,如猴枣散、清开灵等。 2.家中可备一些镇静药如鲁米那、水合氯醛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小儿四肢发凉,说明末稍循环不好,可用温热水泡脚,用手揉搓脚底部。 4.家中备针灸针,家长要学会急救时针刺

小儿高热惊厥有可能转为癫痫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12岁的浩浩上半年因感冒高热,在学校时校医给服用了感冒药未退烧,妈妈接其回家时已神志模糊,有握拳、啃咬妈妈手镯等异常行为,担心病情严重遂被送往当地医院,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后慢慢退烧,清醒后浩浩并不记得自己的异常行为。据浩浩妈妈回忆,浩浩从小就经常发烧,以往高烧时偶尔也出现过大喊大叫、咬人等异常行为,这种情况从出生到现在十几年,大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