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细菌感染性腹泻及时补液很关键
宝宝细菌感染性腹泻及时补液很关键
小儿急性腹泻又称肠炎,好发于夏秋季,大多数急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病儿每天的大便次数超过三次,大便呈稀水样,粘液样或脓血样,有时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病儿体内丢失了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而可发生脱水。脱水时常表现为尿少,眼窝凹陷,哭无泪,皮肤干燥和体重下降,严重的出现嗜睡、烦躁等。年轻的家长看见孩子腹泻,往往不知所措,没有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以预防脱水。要知道,及时补充体液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关键。
那么,如何给病儿补液呢?近年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种口服补液盐(即ors),这是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一种有效药物。1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治疗脱水的有效率达95%以上。近年我国推广ors的同时,发现米汤电解质溶液与ors在治疗和预防小儿腹泻脱水上具有同等的效果。这种传统补液疗法方便简单,经济实惠,补
液的口味也不错,病儿乐意接受。常用的米汤电解质溶液有两种。第一种称优质ors,它是由炒米粉50克,氯化钠(食盐)3。5克,碳酸氢钠(小苏打)2。5克和氯化钾1。5克配制而成。如果没有氯化钾,可用菜水或萝卜汤代替,病儿服用前加温开水1000毫升。第二组称方便ors,由炒米粉25克,加水500毫升,煮沸7~10分钟,冷却后加食盐2克而成,也可以在煮大米饭时用滤过米汤500毫升加食盐2克。米汤电解质溶液与ors的根本不同点是前者用50克炒米分代替了后者配方中的20克葡萄糖。经测定50克大米粉含蛋白质4。35克,水解后产生35克葡萄糖,超过了ors中的20克葡萄糖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另外米汤为低渗性溶液,可减少发生渗透性腹泻的危险。所以,用米汤电解质溶液治脱水比ors更佳。米汤电解质溶液的具体用量是根据小儿脱水程度和体重来计算的。一般轻、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应补充50~100毫升,开始时每次喝5~10毫升(相当于2~4小匙)为宜,每隔3~5分钟喂一次,少量每次口服可防止发生呕吐。倘若病儿发生呕吐,家长也不必紧张,应继续给病儿服用,力争在6~8小时内服完。以后根据腹泻程度继续服用,直到脱水完全纠正为止。预防小儿脱水,应于腹泻开始时不补充米汤电解质溶液,每公斤体重按 20~40毫升计算,在6~8小时内服完。一般而言,病儿在服用米汤电解质溶液期间不必禁食,但三餐中的进食量可适当减少,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母乳喂养儿应继续哺乳或适当缩短哺乳时间。
在配制和给病儿服用米汤电解质溶液时,家长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保证盛装米汤容器(瓶、杯、碗匙等),清洁卫生,最好煮沸后应用。
二、应用微火炒米粉,至米粉稍稍变黄碳化后煮成米汤即可,这样容易消化。
三、密切注意孩子的病情,如腹泻不止,尿少,眼眶凹陷,精神不佳,应立即去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发生危险!
四、应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宝宝拉稀水怎么治疗
1、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就如上面所写的,宝宝腹泻分为3种,其中,生理性腹泻、食饵性腹泻都不需要用药,感染性腹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而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所以,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2、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
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宝宝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新生儿。
3、及时补充水分
对于大便次数较多,性状浠水状的宝宝,一定要注意补水,以防脱水,有必要可给予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的具体应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宝宝细菌感染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们由于肠道功能没有健全,加上饮食卫生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出现拉肚子的状况。引起拉子的很多,细菌感觉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情况的拉肚子通常症状都比较严重,宝宝细菌感染拉肚子怎么办?宝宝细菌感染拉肚子怎么办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 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液体疗法:
(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岁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对症处理。
5、针对性处理:止泻药不能治疗所有的腹泻,当你的婴儿出现腹泻时,不要仅仅盯住止泻药,换了一种有一种,要吃了一大堆,不但白白花钱,孩子还受罪。针对婴幼儿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疾病抵抗能力差、药物吸收能力欠佳等特点,丁桂选用温热药性的中药主要作用在脾胃,在兼顾小儿娇嫩肠胃不受过重药力刺激的前提下,通过中药特有的调理肠胃作用、通过生物利用度高的透皮给药方式以期最快,最好,最准的抵达患儿病处。
周岁内的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在周岁之前体质相对较弱,特别是薄弱肠道,一不注意就会拉肚子;那么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首先找到拉肚子的诱因,然后及时调整宝宝饮食,及时补充宝宝体内的水分,注意宝宝的保暖工作等工作,今天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1、及时调整控制宝宝饮食。可以暂时停止添加辅食以及不容易被宝宝肠胃消化的食物,给消化道适当休息的时间,减轻肠胃道的负担。
2、如果还处于母乳喂养的话,在宝宝拉肚子的期间,妈妈的饮食要清淡,在喂奶前最好饮用温开水一碗,不要轻易断母乳。喂奶的时候尽量让宝宝吃前部分容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到最后部分脂肪含量比较多的母乳。
3、如果宝宝因为拉肚子的而导致脱水的话,妈妈们要及时补充宝宝体内的水分。可以用食盐1/2茶匙,蔗糖2汤匙,加开水4玻璃杯。喂服时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可以使婴儿停止呕吐,减少腹泻,及早康复。
4、宝宝有消化不良的现象,伴随轻度腹泻,此时不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妈妈们可以制作胡萝卜汤、焦米汤、焦米粥等对宝宝腹泻后的肠胃有调理作用的饮食。
对于各位年轻的宝妈们来说,小宝宝拉肚子不要过分惊慌,首先要分清宝宝是生理性腹泻还是感染性腹泻,如果是生理性腹泻可以通过日常护理和改善饮食习惯调理,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就需进一步的就医检查了。
治疗感染性腹泻
一、感染性腹泻的补液治疗: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应尽可能鼓励其接受口服补液盐治疗,但有下述情况应采取静脉补液治疗:
1、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饮水者;
2、高热等全身状况严重,尤其是伴意识障碍者;
3、严重脱水,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者;
4、其他不适合口服补液治疗的情况。脱水引起休克者的补液应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的原则。
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治疗:
1、急性寄生虫感染性腹泻的治疗:贾第虫病,可使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急性溶组织内阿米巴肠病,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随后加用巴龙霉素或二氯尼特;隐孢子虫病,使用螺旋霉素。
2、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治疗: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硝唑尼特对病毒性腹泻有一定治疗作用。
3、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急性水样泻患者,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性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轻、中度腹泻一般不用抗菌药物。以下情况考虑使用抗感染药物:
①发热伴有黏液脓血便的急性腹泻;
②持续的志贺菌、沙门菌、弯曲菌感染或原虫感染;
③感染发生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败血症或有假体患者;
④中、重度的旅行者腹泻患者。
4、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抗菌药物前应首先行粪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若无结果,则行经验性抗菌治疗。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恶唑为次选。鉴于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对于严重感染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腹泻,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并对大环内酯类类敏感的患者,可以考虑使阿奇霉素。如48h后病情未见好转,则考虑更换其他抗菌药物。利福昔明是一种广谱、不被肠道吸收的抗菌药物,亦可选用。
小儿腹泻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第一,家长应及时将宝宝的大便送检:平时最好在家中备上一个医院化验便常规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湿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内送检。为及时有效,家长可以选择将标本送附近医院化验。
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验可见白细胞,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应该在大便常规化验三次阴性后才能停药,不要过早停药。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反复时,应及时做大便培养,了解细菌种类及有无抗药性。如果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可暂不应用抗生素,口服妈咪爱、思密达等药物支持治疗。
第三, 急性腹泻时,最严重的情况是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如果宝宝大便含水量多且腹泻次数多或同时合并呕吐、进食差,极易合并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重症需要静脉点滴补液。否则,可以继发休克、肾衰竭。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表示已有脱水现象:(1)嘴唇及皮肤干燥,失去弹性。(2)尿量减少,甚至无尿。(3)干嚎,哭的时候流不出眼泪。(4)眼窝凹陷, 囱门凹陷(一岁半以下的小儿,囱门尚未关闭,脱水严重时会出现囱门凹陷的情形)。
夏日严防宝宝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
炎炎夏日,是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小儿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过期变质的食品是引发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约占10-15%。作为父母和儿科医生,应该熟悉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致病菌与预防方法。
常见致病菌及临床表现
夏季引起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等。因不同地区气候条件、食物构成、人员易感性等因素的不同,地区与国家的流行病的发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
大肠杆菌性肠炎 吃了被大肠杆菌污染的蔬菜、肉食、海产品、自来水、冷饮、水果、乳制品等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黄色蛋花样便、量多,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发热、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甚至出现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与菌痢相似。 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饮水而经口传染,还可通过手、苍蝇而传播。通常起病急剧,先是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耶尔细菌性肠炎 也叫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广泛于牛奶、肉类、鱼、禽以及蔬菜等许多食物中,在零下4℃以下的低温下生长繁殖。耶尔细菌性肠炎和普通肠炎症状相似,但腹痛、腹泻更为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食品种类多,包括肉、鱼、蛋及其制品。此外,剩饭、糯米糕及凉粉等米面制品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时有报道。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有腥臭味,水样,黄或暗绿色,粘液较少,少数有血便。常有中毒症状如发热,呕吐等。预防金葡菌应在低温及通风环境下储存食品,隔顿食物食用前需彻底加热。金葡菌较为耐热,需80℃加热30分钟才能被杀死。
如何防治细菌性腹泻
治疗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必须的。预防,除了避免“病从口入”之外,加强免疫力及建立肠道菌群平衡也是抵御致病菌侵袭的一种方法。益生菌制剂能够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利用占位效应及生物活性物质来抑制致病菌的感染,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益生菌对已经发生的腹泻还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研究证明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双岐杆菌、蒙脱石散、山莨菪碱三者联合治疗婴幼儿感染性腹泻,较常规疗法的有效率明显提高。Heplant好高益生菌粉,每袋产品中添加 80 亿活性益生菌,采用微囊专利保护,快速补充肠道有益菌群。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损伤有益菌群,使人体体内的菌群失调,容易导致腹泻和便秘,并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宝宝爱吃饭,麻麻少担心。
宝宝腹泻 宝妈必须牢记婴儿腹泻护理要点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即使细心的呵护,宝宝们有时候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夏季来了之后宝宝们经常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宝宝腹泻怎么办呢?通常情况下宝宝腹泻症状你们都了解吗,健康的饮食对于宝宝的护理非常重要,看看宝宝腹泻吃什么食物好吧!
腹泻宝宝护理要点不可不知!
当宝宝患上腹泻病时,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是关键。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治疗护理腹泻病的几个关键问题。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当宝宝患上腹泻病时,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是关键。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关于腹泻病治疗护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1、抗生素,要不要用
腹泻病程在2周内称之为急性腹泻。儿童急性腹泻的病因很多,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因素、气候因素等均可导致腹泻的发生。但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毒感染占全部腹泻的87%,其中轮状病毒为常见。
所以,在没有细菌感染的依据下,腹泻的孩子是不需要应用抗生素的。否则应用抗生素只会加重腹泻。
当孩子腹泻时,建议先行粪便的常规检查,以确定用药种类。
2、口服补液盐
腹泻易导致脱水,对于轻中度脱水的孩子,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补液,而首选的补液方式是服用口服补液盐。
腹泻导致肠腔渗透压升高,而肠腔渗透压升高,又会加重腹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2005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 ICEF )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病治疗指南》,推荐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配方,即应口服补液盐III。
3、口服补液盐III,喝多少
(1)预防脱水
每次宝宝解稀便后,需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到腹泻停止。
小于6个月者,50ml;
6个月—2岁者,100ml;
2—10岁者,150ml;
10岁以上的孩子能喝多少喝多少。
(2)轻至中度脱水
口服补液盐用量(ml)=体重(kg)×(50—75)(ml/kg),4小时内服完。4小时之后,要再次评估孩子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4、母乳,还能不能喝
很多家长问,孩子腹泻了是不是就不能喝母乳了?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孩子可继续喂配方乳,大于6个月的孩子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稀饭、蛋、鱼末、肉末、新鲜果汁等。鼓励孩子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
需避免给孩子喂养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5、腹泻奶粉,何时加
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常有继发性的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有肠鸣、直肠气体增多、腹痛和腹泻加重。在急性腹泻儿童中,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32—77%,其中小于1岁的婴儿发生率高,文献报道达59.1%—71.4%。
所以,如果考虑孩子有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建议暂时给予孩子进食腹泻奶粉,即无/低乳糖配方奶粉。由于腹泻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故需选择低渗、无/低乳糖配方奶粉。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6、腹泻时,如何补锌
急慢性腹泻常导致锌缺乏,补锌能有效缩短病程和降低发病率。所以,急性腹泻的孩子只要能进食,就需要立即补锌治疗。
7、什么时候,去医院
对于经上述治疗病情无好转的孩子,或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时,需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
(1)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
(2)不能正常饮食;
(3)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者;
(4)发热(小于3个月的婴儿体温大于38℃;3—36个月的婴幼儿体温大于39℃);
(5)明显口渴,发现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泪少、粘膜干燥或尿量减少等,神志改变,如易激惹、淡漠、嗜睡等;
(6)粪便带血;
(7)年龄小于6个月、早产儿,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小儿腹泻不但给自己的宝宝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也让爸爸妈妈们感到焦急,人们对于小儿出现早泄的症状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小儿脐贴进行治疗,其实小儿脐贴在使用方法上也是有讲究的也不能滥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小儿脐贴在使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儿脐贴的使用方法1、感染性腹泻 不宜用脐贴
分清小儿腹泻的原因才能用药,具体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或寄生虫都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而消化不良、受凉、吃得过饱、肉食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非感染性腹泻。
一般来说如果患儿腹泻表现为呕吐、大便有异常气味,有的大便里还有油滴这种情况可能是非感染性腹泻的。而感染性腹泻患儿查大便如果能查出白细胞,则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如果大便中未查出白细胞,而且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水样腹泻,或是轮状病毒检查呈阳性,则可能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如果家长自行购药给孩子止泻,则是“很可怕的事”。在肚脐部位贴敷药物,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辛温作用起到治疗效果。这种药物只对受凉引起的腹泻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腹泻来说则不起作用,还可能延误孩子的治疗。
小儿脐贴的使用方法2、病毒腹泻 别用抗生素
专家强调,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如对于病毒引起的腹泻,如果滥用抗生素,则可能造成菌群紊乱,加重病情。对于细菌引起的腹泻,如果不及时使用抗生素,结果细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则可能造成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如果是痢疾,没有得到正确治疗还可能致命。
此外,如果患儿腹泻伴有腹痛,则可能是肠痉挛引起的,还需要使用镇痛药物;如果患儿合并发烧,则要使用退烧药;如果孩子发生脱水,则需要及时补液盐,否则脱水严重也可能致命。
因此专家提醒,一旦孩子出现腹泻,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找病因,明确病情。家长可收集好孩子的大便到医院检查,但千万不要用尿不湿携带粪便,因为只有带有液体的大便才能做检查。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如果在生活当中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家长们不要进行自我治疗,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进行治疗的结果就是导致腹泻症状的进一步严重,只有到医院查明了到底小儿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治疗感染性腹泻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饮食卫生,清淡无刺激性食物为主。
(2)抗感染治疗:根据粪便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前面提到的抗生素引起腹泻极其少见,只有个别病例报道可引起腹泻,如林可霉素,药物引起的腹泻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停药后即可恢复;但感染性腹泻由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生素才能治愈,所以仍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喹诺酮类适合志贺菌属、沙门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甲硝唑或万古霉素适合艰难梭菌感染;甲硝唑、替硝唑适合阿米巴痢疾感染;单纯病毒性腹泻不用抗生素。
(3)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根据病情口服或静脉补液,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及时补充钾、钠、氯等离子,部分病情较重,无法进食、长期腹泻的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
(4)胃肠道粘膜保护药:硫糖铝、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
(5)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