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多发性肌炎吃什么好

多发性肌炎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

山药,土茯苓,冬虫夏草

忌吃食物

牛肉(肥瘦),羊肉(肥瘦),猪肉(肥瘦),芹菜

一、患者不宜吃什么?

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伤脾化湿。少吃精制糖、白面、腌制食品,牛、羊,猪肉以及饱和脂肪的食物;尽可能不进食海产品(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葱、姜、蒜等);少食油腻性食物;勿饱食;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

2、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粮、脱脂牛奶、鱼及家禽。

临床药膳疗法通常以补益为主,健脾补肾,可作为饮食的药物有山药、薏苡仁、土茯苓、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子、阿胶、灵芝、紫河车等。

多发性肌炎怎么治疗

1.西药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性期每日60-80mg,晨起顿服。6-8周后减至40-60mg,再维持应用3月左右逐渐减至维持量。大多数主张第一年维持量每天10-15mg,第二年每日5mg,然后渐停。

(2)其他免疫抑制剂,在强的松治疗2-3各月左右,肌无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考虑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有:硫唑嘌呤100mg/日,或环磷酰胺50-100mg/日,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同时应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与激素相比,该类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作为首选哟啊无,并应密切观察血象改变及肝功能变化。

2.血液疗法

(1)血浆交换疗法:能清除血浆中的抗体,改善免疫功能。但价格昂贵。

(2)光量子自血充氧回输疗法:每次抽血200ml,经紫外线照射和冲氧后回输,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

3.辅助治疗

苯丙酸诺龙25mg,或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3次肌肉注射,加兰他敏6-12mg,每日1次肌肉注射。

4.一般治疗

不要疲劳过度,不要加班熬夜,要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并适当进行体疗。

皮肌炎的肿瘤关系

5%~8.5%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11倍。

多数恶性肿瘤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断时间相距在1年之内,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尚未确定;恶性肿瘤多见于50~60岁年龄组,女性皮肌炎病人多见。

肿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肺、鼻咽部、卵巢、乳腺及胃等为好发部位,也可合并肉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结肠癌等。

儿童肌炎病人及伴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肌炎病人合并恶性肿瘤的较少。肿瘤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诊断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后,应注意除外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中老年病人,应进行乳房、前列腺、直肠、盆腔等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尿、大便检查,B超、胸片、骨扫描、鼻咽部检查等,对无肿瘤者应注意随诊。临床发现,随着对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切除肿瘤后,皮肌炎和肌炎病情明显好转。

多发性肌炎的预防措施

1、预防: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因素对多发性肌炎患者有不利影响应引起注意。

如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或穿长袖衣服等。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以及海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烟、酒。不用唇膏、化妆品、染发剂等。避免接触农药、某些化学装修材料。

在疾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可做肢体被动性活动,以防肌肉和关节挛缩;在疾病恢复期,可进行适当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切忌在疾病早期进行剧烈活动。可辅以按摩、电疗、水浴等。另外,病人应避免感染,注意保暖,由于妊娠可诱发本病加重,应尽量避免妊娠和人流。当然,妊娠并非绝对禁忌;但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妊娠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药物。

另外,保证足够睡眠,不可过于劳累和精神紧张,不做剧烈活动。根据病情和诊治需要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变化,并按医嘱调整药物。病情稳定或停药后,也应在每年春秋各复查一次,防患未然。

2、其他注意事项:

1各种细菌、病毒、霉菌感染既是多发性肌炎常见而重要的诱发因素,又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预防多发性肌炎的感染十分重要。病人应注意营养,避免寒冷等不良影响,根据自己的体力适度进行锻炼,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另外,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必须及时有效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2多为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部分病者病前有恶性肿瘤,约20%病者合并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性疾病。

3本病预后差,死亡率国外报告为14-50%,国内为9-36%。年老体弱、复发、吞咽、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和合并恶性肿瘤者预后更差。温馨提示:多发性肌炎属于慢性疾病,一般儿童较成人预后好,合并结缔组织病者预后稍好,发病年龄大或合并恶性肿瘤者预后较差。患病后应正确对待,病人应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病难以治愈,病人切忌病急乱投医,应坚持正规用药,没有医生同意,不要轻易减少或停用激素。

肌无力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肌肉体积和外观 注意有无肌肉萎缩及肥大,如有,则确定其分布及范围并作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

2、肌无力患者依次活动被检关节,并对抗检查者所给予的阻力的伸屈运动,观察肌力是否正常,有无病态疲劳现象,应注意肌无力的部位和程度局部病变,须对有关的每个肌肉分别进行检查。患者双足摆正,肌无力侧下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患侧足尖较健侧外旋。疲劳试验:令患者使受累肌肉作持续性收缩,如持续性上视,观察眼睑有无下垂;两臂连续平举,观察有无上肢异常易于疲劳;下肢可令下蹲起立试验观察有无病态疲劳现象有为阳性。

(二)辅助检查

1、根据肌无力的分布性质时间和年龄等选择合适的检查:

2、肌电图检查,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肌强直性肌病等。

3、血清抗乙酸胆碱抗体和自身抗体的测定,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强直性肌病等。

4、血清肌酶系列测定,如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转氨酶醛缩酶等升高等。适用于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肌强直性肌病等。

5、肌肉活检,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肌强直性肌病等。

6、血钾,适用于周期性麻痹等。

7、心电图,适用于周期性麻痹等。

引起皮肌炎的原因有哪些

1.病毒感染:有学者发现肌细胞培养中的柯萨奇A9病毒可引起肌炎,而儿童皮肌炎患者中抗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常检出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DlgM抗体,抗鼠弓形虫治疗有效。

2.免疫紊乱:皮肌炎可能与体液免疫关系较密切,在肌肉损害中,血管周围有较多B细胞和部分cD4'T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特别是儿童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则可能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关系密切,因为在肌纤维中有CD8+T淋巴细胞浸润,肌纤维表达MHc I类分子。患者血清中存在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Jo-1(组氨酰tRNA合成酶)、PL-7(苏氨酰tRNA合成酶)、PL—12(丙氨酰 tRNA合成酶)、抗Mas(tRNA)、抗Fer(延伸因子-1a)等抗体。

3.遗传: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HLA-DR3个体发生炎症性肌病的危险性增大,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多有HLA-DR52,在白人患者中HLA-DR3和HLA-DR6 出现的频率较高,抗SRP抗体阳性患者则多有HLA-DR5,抗Mi-2抗体阳性患者则表达HLA-DR7与HLA-DRw53。

4.肿瘤:恶性肿瘤可以引起免疫失调,因肿瘤性免疫复合物、抗肌肉反应等均可引起肌炎。

得了肌无力症应该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肌无力体格检查

1、肌肉体积和外观,注意有无肌肉萎缩及肥大,如有,则确定其分布及范围并作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

2、肌无力患者依次活动被检关节,并对抗检查者所给予的阻力的伸屈运动,观察肌力是否正常,有无病态疲劳现象,应注意肌无力的部位和程度局部病变,须对有关的每个肌肉分别进行检查。患者双足摆正,肌无力侧下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患侧足尖较健侧外旋。疲劳试验:令患者使受累肌肉作持续性收缩,如持续性上视,观察眼睑有无下垂;两臂连续平举,观察有无上肢异常易于疲劳;下肢可令下蹲起立试验观察有无病态疲劳现象有为阳性。

肌无力辅助检查

1.根据肌无力的分布性质时间和年龄等选择合适的检查:

2、肌电图检查 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肌强直性肌病等。

3、血清抗乙酸胆碱抗体和自身抗体的测定 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强直性肌病等。

4、血清肌酶系列测定 如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转氨酶醛缩酶等升高等。适用于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肌强直性肌病等。

5、肌肉活检 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肌强直性肌病等。

6、血钾 适用于周期性麻痹等。

7、心电图 适用于周期性麻痹等。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方法

多发性肌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骨能肌弥漫性炎性改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颈部、咽部的肌肉无力和压痛。病变限于肌肉者称为多发性肌炎,如同时累及皮肤则称为皮肌炎(DM)。

PM、DM和包涵体肌炎为常见的二大炎性肌病。PM可单独出现,也可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部分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鼻咽癌、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确诊该病还需做以下诊断:

多发性肌炎的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力高,以中性为主。多数患者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正常;绝大多数患者CK、LDH、G0T和GRT等血清肌酶活性明显升高,尤以cK更明显,其升高程度与肌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24小时尿肌酸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血红蛋白尿,提承肌肉有急性坏死的可能;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肌炎时,抗核抗体可阳性,约1/3属的PM患者存在抗细胞浆tRNA合成抗体。

(二)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但约10%可正常肌电图呈肌源异常,表现为肌肉松弛时插入电位延长,可见到纤额电位和正相尖波,肌肉MRI显示受累肌肉及周围组织高信号。

(三)肌肉活检:肌纤维大、小不等,肌纤维变性、坏死、增生,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利淋巴细胞为主,细胞核内移,空泡形成,肌纤维纤维化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可发现毛细血管闭塞,血流淤滞等。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鉴别

(一)肌营养不良症:也表现为四肢近端无力,但多假性排肠肌肥大,多发病年龄较小,病变呈慢性过程,无波动,无肌肉压痛,肌肉活检无炎性细胞浸润。

(二)重症肌无力:常有吞咽困难,肌无力呈病态疲劳,新新的明实验阳性,血清肌霉不高,肌电图、肌肉活捡可鉴别。

(三)脂质沉积症:脂质沉积症是由于肉毒碱缺乏引起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致脂肪沉积在肌纤维中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也可侵犯全身肌肉,出现四肢无力,且近端重于远端,发病时血清肌酶升高,但多见于青少年,肌肉疼痛不明显。肌电图无大量的自发电位,肌肉活捡可见肌纤维内脂肪沉积。

多发性肌炎的症状表现

1、肌肉病变

表现为对称性的上下肢近端肌肉逐渐加重的肌无力。下肢骨盆带肌肉受累时,病人常常上楼困难,需扶梯而行,下蹲后站立或从坐位到立位时,需借助双臂的力量协助,步态缓慢,摇摆不稳,甚至呈鸭步等。上肢肩胛带肌肉受累,则出现举臂、穿衣和梳头困难。颈肌受累,病人平卧时头部不能抬离枕头或从平卧位自行坐起,严重者不能翻身,坐立时头不能竖直。当咽喉肌和食管肌受累时,出现声哑、鼻音、发音含糊和吞咽困难。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呼吸急促、表浅和无力。但面部和眼部肌肉几乎从不受累,这是与重症肌无力不同之处。

2、皮肤病变

皮肤病变可出现在肌肉病变之前或之后,或与肌肉病变同时出现。皮肌炎的皮疹包括:

①向阳性皮疹:出现在双侧的上眼睑,往往伴有水肿。病变可延及眼眶周围,甚至累及整个颜面。呈淡紫色或暗紫红色,是多发性肌炎特征性皮疹。②“高雪”斑丘疹:在掌指关节和近指关节处皮肤有红紫色的魔丘疹,顶面扁平,伴少许脱屑,久后皮肤萎缩,色素减退,是皮肌炎另一特征性皮疹。③皮肤异色病:在肩背部、颈前部、前胸V形区有弥漫性暗紫红色斑疹,皮肤可呈片状萎缩,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形成的斑点。④技工手:在手指伸侧或两边交替出现暗黑色或污后样皮疹,似长期进行油污操作的手。⑤其他:有指缘皮肤充血、脱屑、粗糙、甲床增厚、甲周红斑及瘢痕等。

3、关节病变

多发性肌炎症状有哪些?40%一60%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可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伴有晨僵。受累的关节有手指、腕、膝、踝、肩。偶有关节畸形出现;由于肌肉痉挛造成,X线并不出现骨关节的破坏。

4、肺部病变

①肺间质病变:病人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肺部少许罗音及X线检查有肺间质病变。②吸人性肺炎:由于呼吸肌麻痹和咽部肌肉无力而引起。③胸膜炎:常出现少量胸腔积液。其他肺部病变包括继发感染、肺不张及肺气肿等。

5、心脏病变

半数病人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及呼吸困难等。可有心律失常、传导障碍、二尖瓣脱垂、心脏病和心包积液等。

6、消化道病变

可出现吞咽困难、食管反流及经鼻反流等,在重症病人更多见。少数病人可出现胃肠道溃疡和出血。另外可出现腹泻、便秘及肠吸收不良等。

多发性肌炎饮食宜忌

牛肉(肥瘦),羊肉(肥瘦),猪肉(肥瘦),芹菜

1、患者不宜吃什么?

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伤脾化湿。少吃精制糖、白面、腌制食品,牛、羊,猪肉以及饱和脂肪的食物;尽可能不进食海产品(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葱、姜、蒜等);少食油腻性食物;勿饱食;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

2、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粮、脱脂牛奶、鱼及家禽。

临床药膳疗法通常以补益为主,健脾补肾,可作为饮食的药物有山药、薏苡仁、土茯苓、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子、阿胶、灵芝、紫河车等。

皮肌炎的死亡率到底高不高

皮肌炎的预后较差,10年的累计生存率少于50%,随着治疗的改善,现已增至60%-70%。主要以45岁以后发病的女性及黑人疗效差,死亡率高,患者多死于肺部感染,肺纤维化,心肌病变。

此外,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多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多肌炎)患者预后差,而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者预后较好。临床上约9%-52%皮肌炎患者并发肿瘤。一般年龄越大,伴发肿瘤的机会越高。

发生恶性肿瘤的部位依次为胃、卵巢、子宫、胆囊、鼻咽、肺和食管等。恶性肿瘤可先于本病或后于本病或与本病同时发病。对确诊为皮肌炎并经较长时间治疗而病情未能好转者或老年病人,应及时、详细地进行全身的化验检查,包括妇科、肝、脾及肝功能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进行肺部拍片、全消化首钡餐摄片,必要时进行CT检查,以排除可能并发的肿瘤,

大腿渐进无力伴疼痛警惕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主要症状为逐渐恶化的无力感,且占四分之一的患者还会伴随肌肉疼痛等现象。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的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尤其是骨盆带和大腿肌肉最为显著,上下楼梯、下蹲或起立以及行走困难;

肩臂肌肉受损时不能梳头或举物,或双臂不能抬起;颈肌受损时人头下垂;咽喉及食道肌受损时会出现吞咽困难;声带肌受损时声音嘶哑。这些症状酷似重症肌无力,但不同的是多发性肌炎罕见呼吸肌和眼肌受损,以及腱反射正常。而有肌肉自发性疼痛或肌肉触痛、握痛。

多发性肌炎常同时累及皮肤和肌肉成为皮肌炎。尤其若出现向阳疹,病人的上眼睑有红紫色疹块等现象,就恐是皮肌炎的重要征兆。

另外,皮肌炎患者对光较为敏感,会造成脸、颈部等部位常会出现红斑等症状,临床上,占10%的患者甚至连内脏器官都受到影响。若有相关症状出现时,就应尽早接受专业医师的协助,才能避免因肌肉发炎无力,造成萎缩、痉挛等现象,影响日常生活。

皮肌炎是怎么回事

尚未完全清楚,涉及的因素主要有免疫、感染、肿瘤、遗传等。主要有以下4种学说。

1.病毒感染:有学者发现肌细胞培养中的柯萨奇A9病毒可引起肌炎,而儿童皮肌炎患者中抗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常检出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DlgM抗体,抗鼠弓形虫治疗有效。

2.免疫紊乱:皮肌炎可能与体液免疫关系较密切,在肌肉损害中,血管周围有较多B细胞和部分cD4'T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特别是儿童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则可能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关系密切,因为在肌纤维中有CD8+T淋巴细胞浸润,肌纤维表达MHc I类分子。患者血清中存在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Jo-1(组氨酰tRNA合成酶)、PL-7(苏氨酰tRNA合成酶)、PL—12(丙氨酰tRNA合成酶)、抗Mas(tRNA)、抗Fer(延伸因子-1a)等抗体。

3.遗传: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HLA-DR3个体发生炎症性肌病的危险性增大,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多有HLA-DR52,在白人患者中HLA-DR3和HLA-DR6出现的频率较高,抗SRP抗体阳性患者则多有HLA-DR5,抗Mi-2抗体阳性患者则表达HLA-DR7与HLA-DRw53。

4.肿瘤:恶性肿瘤可以引起免疫失调,因肿瘤性免疫复合物、抗肌肉反应等均可引起肌炎。

相关推荐

风湿的分类

1. 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应该如何调理

生活调理 要保持精神愉快,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做关节和肌肉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以防止组织萎缩,但不鼓励作主动活动。 恢复期可适量轻度活动,但动作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根据肌力恢复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功能锻炼应避免过度疲劳,以免血清酶升高。 饮食调理 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伤脾化湿。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分的维生素和蛋白摄入。 临床苭膳疗法通常以补益为主,健脾补肾,可作为饮食的苭物有山苭、薏苡仁、土茯苓、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子、阿胶、灵芝、紫河车等。 日常中要尽量避免

小腿肌肉萎缩有哪些症状

1、肌源性腿部肌肉萎缩:肌营养不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多发性肌炎外伤包括挤压综合症等,周期性麻痹;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缺血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等这些都是该病常见的表现。 2、神经源性腿部肌肉萎缩:通常是下运动神经元病和脊髓病变,导致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运动神经元性、格林-巴利综合症,脊髓病变和脑部病变诱发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这也是小腿肌肉萎缩的常见症状表现。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其它原因

除肝脏外,体内其它脏器组织如心、肾、肺、脑、睾丸、肌肉也都含有此酶,因此当心肌炎、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多发性肌炎、急性败血症、肠伤寒、流脑、疟疾、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流感、麻疹、血吸虫病、挤压综合征等,亦均可见血中转氨酶升高。 另外,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也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肌肉萎缩的病因

1.遗传:遗传的因素,有遗传性的患者有5%-10%,这一般称为家族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成年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年型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临床上与散发病例难以分别。 2.长期不运动:废用性肌萎缩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中毒:中毒的因素,兴奋毒性神经递质。经过调查,一些患者转运功能丧失是由于运动皮质内转运体mRNA转录副本异常连接异常所致。 4.免疫:免疫的因素,尽管MND患者血清曾检出多种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但尚无证据表

肌红蛋白异常结果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 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1、血中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 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 肌钙蛋白i检测Mb在AMI中的判断应用 1、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

小儿肌营养不良中医治疗

肌营养不良患者可以精选麝香、牛黄、珍珠等名贵苭材经,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中萃取出神经生长因子辅酶及生长抑素,具有促进神经纤维生长及变性细胞功能恢复正常作用;生长抑素能增强体内乙酰胆碱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恢复变性细胞;及10多种蛋白活性物质(提高自身免疫力);调理肝、脾、肾。是治疗肌肉萎缩、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神经根炎、肾损脉伤、久治不愈等症的特效国苭。 五行肌康宁主治:肝肾阴虚,补中益气,强筋生肌脾胃气虚主症:面色白无华,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有肢体乏力。舌质淡,苔薄

风湿病皮肌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糖皮质激素 临床经验证明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炎性肌病疗效可靠,因而被视为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首选药。轻者可早晨一次口服,重者最好分3次口服,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再改为一次口服。一般疗程不少于2年,最后可停药。如3年不复发,则以后复发可能性不大,如5年不复发,则基本可谓治愈。 2.免疫抑制剂 其中常用的为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对于严重病例现在主张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

肌红蛋白的检查是怎样的

肌红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其分子结果与血红蛋白相似,具有在肌细胞内转运和贮存氧的功能。人体心肌、骨骼肌内含有大量肌红蛋白,正常人的血液中很少,主要由肾脏代谢并排泄。当心肌或横纹肌有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入血中,血清中的肌红蛋白即可明显升高。 肌红蛋白正常值: 男性 19~92μg/L; 女性 12~76μg/L。 注:各实验室根据试验方法不同应有不同的参考值。 肌红蛋白临床意义: 测定血清肌红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指标。 异常结果: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

多发性肌炎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1、长期“不明原因”的多发性肌炎发烧:主要原因有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三大类。 (1)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与播散性结核;伤寒与副伤寒;败血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胆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脓肿等。 (2)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肺癌、肾癌、结肠癌等。对于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不能忽略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尤其是合并近段时间消瘦史的时候。 (3)结缔组织病:成人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应性亚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 (4)其他:肉芽肿性肝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