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的标准 根据儿童体质指数判断肥胖
儿童肥胖的标准 根据儿童体质指数判断肥胖
体重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而体重与身高有关,所以表达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常用体重指数来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小儿是否肥胖,可参考下文的BMI均值。
3~7岁的体质指数标准计算:
男 BMI均值 超重 肥胖
3岁 15.7 16.8 18.1
4岁 15.3 16.5 17.8
5岁 15.2 16.5 17.9
6岁 15.3 16.8 18.4
女 BMI均值 超重 肥胖
3岁 15.4 16.9 18.3
4岁 15.2 16.7 18.1
5岁 15.0 16.6 18.2
6岁 15.0 16.7 18.4
7岁 15.0 16.9 18.8
儿童肥胖要如何减肥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吃多一点,长胖一点,在他们的眼里看来,小孩子要“白白胖胖”的才会招人喜欢。其实,小孩子太过肥胖并不是一件好事,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小胖墩”不在少数,有研究者针对上海某区做的5岁~12岁儿童肥胖率数据采集发现,该区超重率为15%左右,肥胖率达到11%,并且男童比女童高。而因肥胖而引起的疾病更是越来越多,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科学声明显示,美国约5%的儿童和青少年严重肥胖,并处于2型糖尿病和早发心脏病的高危阶段。
儿童肥胖三大因素 诊断儿童肥胖看BMI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活动、遗传因素、饮食热量过高等。小儿肥胖的主要症状是孩子的体重高于同龄孩子的平均体重,另外肥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比如肥胖的男孩多数阴茎短小,对男孩的生殖发育会有影响,肥胖的女孩可能会有性早熟等。
那么,如何知道孩子患上了肥胖症呢?光是肉眼目测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张慧副主任指出,诊断孩子是否肥胖可以通过BMI来进行计算,就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儿童肥胖危害多 但不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都说肥胖是会呼吸的痛,儿童时期的肥胖,更是关乎形体外貌和终身健康。儿童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儿童肥胖是导致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张慧副主任强调,肥胖可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肥胖儿童容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和讥讽,家长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肥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积极帮助孩子去应对因为肥胖导致的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会担心小儿肥胖症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小儿肥胖症只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一般来说,肥胖对智力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肥胖主要是代谢性疾病,与智力相关不大。
儿童减肥不需减肥药 饮食+运动来控制体重
既然儿童肥胖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对于儿童肥胖的治疗就是家长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减肥药是很多人减肥都会采取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儿童呢?张慧副主任表示,肥胖儿童的治疗不需要吃太多的减肥药,要使任何肥胖儿童体重减轻必须限制饮食同时加强运动,使儿童每日摄入的能量低于机体消耗总能量,这样可从体内脂肪中消耗一定的热量。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父母应给孩子制定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对于肥胖的儿童,要严格限制含脂肪和糖多的食品,高蛋白,低脂肪,少吃肉,少吃精米和精面粉,多吃粗纤维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此外,经常参加一些运动,加强锻炼,使能量消耗增加,对肥胖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适合肥胖儿童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张慧副主任表示,肥胖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减轻体重,促进体脂消耗。可以采用缓跑、中速跑、快速步行等多种运动方式。另外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量,不要一下子进行强度太大的运动。
儿童肥胖的标准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当然,目前来说,可能家长自行测量体内脂肪比例较困难,但借用健身房或一些医院门诊中的体成分分析仪可以起到一定的初步筛查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分析仪的准确度与测量时间、是否排空膀胱,甚至脚底是否有汗都有关系,误差偏大(胖孩子的数值可能偏低,瘦孩子的则可能偏高),所以只能作为简单的衡量,更精确的判定,还是应该到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进行。
儿童肥胖标准是什么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
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
男BMI均值
3岁15.62
4岁15.43
5岁15.52
6~7岁15.58
女BMI均值
3岁15.34
4岁15.02
5岁14.78
6~7岁14.77
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对于大人来说体质指数大于24即是肥胖。而3~7岁的儿童仍处于生长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标准,超过BMI均值则可以判断为肥胖儿童。
3~7岁常规的理想身高体重标准:
男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5.4399.34
4岁17.76106.27
5岁20.40113.86
6~7岁23.46121.06
女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4.9097.71
4岁17.24105.50
5岁19.37112.54
6~7岁21.99119.11
理想的身高体重判别方式是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10%,即是肥胖病。这也是现今大多数门诊的判别方式。
TIPS:肥胖病的2种类型
肥胖病大体上可以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两种。单纯性肥胖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主要指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孩子属于病理性的肥胖,建议就医检查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中国人的肥胖标准
在近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人的肥胖标准有了重新定义:当体质指数(BMI)大于24时为超重,大于28时为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判断肥胖最常用的标准,即将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本次对中国人肥胖的定义是在汇集了13个大型调查数据(覆盖了我国大陆21个省市和台湾的24万余人群)以及4个前瞻性调查数据(随访时间长达4.7年?15年,共约6.2万人)的基础上制定的。
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不同的体质指数、腰围切点与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以及肥胖与总死亡率和冠心病、脑卒中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做了主题报告。专家们特别指出,肥胖其实就是一种疾病,除给生活带来不便外,还能导致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
然而,目前公众对肥胖问题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肥胖不是病,是营养过剩,对肥胖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许多肥胖患者在选择减肥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在选择减肥药品时,不问成分和药理作用,也不向医生咨询。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2%的减肥者不知所用药物的作用方式,14.3%的减肥者仍然在使用国外早已禁用的芬氟拉明。对此,专家们一致呼吁,应提高全社会对肥胖病的认识,并树立“减肥安全第一”的观念,在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注意其药物机理,以确保减肥安全有效。
肥胖的标准
你家孩子是不是肥胖?这可不是简单称称体重,量量身高就能确认的。尽管一直以来,国际上都是采用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作为是否肥胖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实际上,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单单这一个指标还远远不够。作为家长,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是不是肥胖呢?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
根据以上信息,对于孩子是否肥胖相信家长们也有所了解了吧!对着上面的肥胖标准,家长们赶紧为自己的孩子衡量一下吧!
婴儿肥胖的喂养原则
婴儿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而良好的营养是指均衡全面的营养素和适宜的摄入量。营养不良或过剩都会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害。传统观点认为婴儿越胖越好的看法是不对的。
婴儿肥胖,一方面活动受到限制,运动量相对减少,这不仅对骨骼生长不利。而且因负荷过重,可使腿部弯曲而变成弓形腿,严重时,由于呼吸困难,肺泡换气不足促使红细胞增多,有的甚至发生发绀、心脏增大以及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而且,据研究发现,婴儿时期的肥胖与成年后的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当及早重视婴儿肥胖问题,并及早预防。
肥胖是指身体中的脂肪堆积过多,肥胖的程度与体脂所占体重的比例有关。严重的肥胖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病态。肥胖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经常与多种慢性病伴随发生,并且促进和加重这些疾病。
对肥胖程度的判断和划分,最直观的方法是目测法,通过对人体观察的直觉判断来估计肥胖及消瘦的程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初筛,并且可以排除因肌肉发达、体格健壮所致的相对体重较高。
目前常用于判断体重超重和肥胖的简单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质指数(BMl)法,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千克) / 身高(米)2
WHO对肥胖核超重的划分是根据正常人的BMI值分布,及BMI值与心血管疾病率核死亡率的关系来考虑的;
BMI小于18.5为体重过低(表明营养不足);
BMI为18.5~24.9为体重正常;
BMI为25~29.9为超重;
BMI为30.0~34.9为1级肥胖;
BMI为35.0~39.9为2级肥胖;
BMI等于或大于40.0为3级肥胖;
对于不同的人种,同样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致。
在世界范围已普遍采用BMI来判断成人的肥胖程度,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并不适合用BMI来判断。对儿童更常用的是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儿童身高标准体重法,即按性别参照相应标准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来计算肥胖度(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肥胖度=(实测体重-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100%;
超过标准体重20%为轻度肥胖;
超过30%为中度肥胖;
超过50%或以上为重度肥胖。
婴儿肥胖的喂养原则
对于小婴儿而言,不要过分限制热能的摄入,以免发生营养不良或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但是也应防止体重增加过快。对于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婴儿最好采用母乳化的配方奶粉,以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
不要过早过多地给婴儿添加淀粉类谷物食物。有些婴儿从小食欲旺盛,做父母的担心小孩吃不饱,在3个月前就在奶中加入米粉等,这样会影响蛋白质的摄入量,而且同时摄入较多的热量,容易使孩子长得虚胖,但体质下降。
此外,宝宝在开始添加辅助食品的时候,也正是婴儿一生中膳食习惯养成的时期,此时父母的不良膳食习惯很容易被婴儿模仿,如不爱吃青菜、豆腐等清淡食品,爱吃甜食、油多味道浓厚的食物。这样的不良膳食习惯极易被小孩模仿,从而养成不良的膳食习惯。
对于已经发生肥胖的婴儿,应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控制能量摄入量,防止能量过剩造成的肥胖。
要调节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保持正常比例。
在控制能量摄入的同时,不能忽视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应当保证正常需要的营养素的摄入.平时可以多食用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蔬菜、牛奶、鸡蛋、鱼等食物。
儿童肥胖的标准 儿童肥胖的标准计算
儿童各年龄的标准体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实足年龄×2+8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关于标准体型
特指运用人为手段降低体重,特别降低体内脂肪,使体型越来越苗条健康。整形专家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腰部很容易肥胖,如果腰变细了,一定是人整个都变瘦了,因此想瘦腰如果只做局部的动作效果并不太好,除了控制饮食搭配低脂 植提纤外,还要作全身的运动,例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美丽身材的标准
从体质指数来看,最标准的身材BMI值在20-22之间,BMI是营养师用来评判身体肥胖标准的一个指数。体重指标(BMI) =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正常体重:18.2-22.9
过重:23-24.9
一级肥胖:25-29.9
二级肥胖:>30
判断儿童肥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来判断儿童肥胖的指标有:体块指数(BMI)、身高别体重、腰围身高 比(WHtR)、皮褶厚度,等等。中国儿童青少年WHtR女童>0.46、男童> 0. 48即可考虑为中心性肥胖。测定人体不同部位的皮下脂肪的厚度,一般也 可反映肥胖程度。
儿童肥胖标准计算 如何判断儿童肥胖严重度
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按照公式算出其标准体重,将其与实际体重相比较: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10%—19%。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24%。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5%以上。
肥胖儿童的标准
衡量肥胖儿童的2项标准: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
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
男BMI均值
3岁15.62
4岁15.43
5岁15.52
6~7岁15.58
女BMI均值
3岁15.34
4岁15.02
5岁14.78
6~7岁14.77
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对于大人来说体质指数大于24即是肥胖。而3~7岁的儿童仍处于生长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标准,超过BMI均值则可以判断为肥胖儿童。
3~7岁常规的理想身高体重标准:
男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5.4399.34
4岁17.76106.27
5岁20.40113.86
6~7岁23.46121.06
女体重均值(kg)身高均值(cm)
3岁14.9097.71
4岁17.24105.50
5岁19.37112.54
6~7岁21.99119.11
理想的身高体重判别方式是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的10%,即是肥胖病。这也是现今大多数门诊的判别方式。
TIPS:肥胖病的2种类型
肥胖病大体上可以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两种。单纯性肥胖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不佳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主要指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孩子属于病理性的肥胖,建议就医检查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小儿肥胖症对儿童的危害
儿童肥胖三大因素诊断儿童肥胖看bmi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活动、遗传因素、饮食热量过高等。小儿肥胖的主要症状是孩子的体重高于同龄孩子的平均体重,另外肥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比如肥胖的男孩多数阴茎短小,对男孩的生殖发育会有影响,肥胖的女孩可能会有性早熟等。
那么,如何知道孩子患上了肥胖症呢?光是肉眼目测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张慧副主任指出,诊断孩子是否肥胖可以通过bmi来进行计算,就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儿童肥胖危害多但不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都说肥胖是会呼吸的痛,儿童时期的肥胖,更是关乎形体外貌和终身健康。儿童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儿童肥胖是导致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张慧副主任强调,肥胖可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肥胖儿童容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和讥讽,家长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肥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积极帮助孩子去应对因为肥胖导致的精神负担。
虽然小儿肥胖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是对智力的影响较小,所以家长不用担心这一问题,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宠孩子宠到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今的垃圾食品太多,小孩子还是最好不要吃。
如何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
判断孩子体重只需要一个公式。体重是否超标肥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果人体长期能量摄人超过消耗能量,就会导致身体脂肪含量过多而出现肥胖。儿童肥胖或超重的界限已经基本统一,认为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米2),千克/米2]的85%以上为超重,95%以上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