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后遗尿怎么办 其他遗尿原因
跳绳后遗尿怎么办 其他遗尿原因
一般情况下,跳绳后的遗尿多考虑是压力性尿失禁,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不过也不排除会有其他原因,比如尿路感染,药物反应,损伤尿道括约肌,心理性忧郁症,急性精神错乱性疾病,等。出现尿失禁经运动治疗无效者,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遗尿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功能障碍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3.睡眠过深
本病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4.心理因素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5.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不要太溺爱孩子,让自己有独立的生活习惯,尽量的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不要给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自己在晚上尿尿的时候叫大人了!
遗尿的原因
医学上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称为遗尿症”。0-2岁的婴儿不能自主排尿是正常现象,因为神经系统和膀胱功能尚未发育成熟。5岁时大约有15%的小儿仍有夜间遗尿。一般到5岁时,大部分小儿夜间遗尿消失。夜间遗尿的男孩明显较女孩多,大部分女孩到了2岁时白天和夜间都不遗尿。
遗尿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发育迟缓、睡眠不正常、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影响。儿童2-4岁是能控制夜间排尿的最敏感阶段,如果小儿在这段期间生活环境不稳定、焦虑情绪重易导致遗尿症。
多数遗尿症的小儿无器质性疾病。就医时第一步要做的检查是查尿液,若无脓细胞、红细胞等感染证据可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反之,尿液如有异常,则还需要做B超、X光等泌尿外科专科检查。
跳绳时漏尿怎么办 跳绳漏尿严重吗
如果只是在跳绳时才会漏尿,那么这种情况是比较好的,在压力性尿失禁中属于I度的级别。
压力性尿失禁临床上分为三种程度:
I度:咳嗽、大笑、打喷嚏、用力、剧烈活动时发生尿失禁。
II度:站立、行走、屏气等轻微用力时或由坐位站起时即可发生尿失禁。
III度:尿失禁与活动无关,滴滴沥沥没感觉,裤子经常是湿的。卧位时即可发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随时随地均可发生。
跳绳后遗尿怎么办
跳绳后的遗尿只是一个健康问题,不是什么错误或者可耻的事情,应当积极面对,建立信心,正确治疗。
遗尿后可以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为功能性尿失禁,那么只要通过药物治疗和自我康复锻炼,是完全可以痊愈的。不用太过担心。
通过锻炼盘骨底肌肉,加强收缩和控制力,可以防止小便流出,改善失禁状况。具体可以通过提肛运动进行锻炼。
做法:
1.持续向上收紧肛门2-6秒,然后松弛2-6秒(试着想象解小便时把小便中断的感觉);
2.如此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训练3~8组;
提肛训练可以持续8周以上时间。在你躺着、站着或坐着的时候都可以做。但不要过度,以免解决了跳绳漏尿的情况,但是盆底肌训练频繁,导致无法排除小便。
跳绳后的遗尿现象情况复杂,多种疾病都可能导致遗尿,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最好前往正规医院诊治,通过医生处方购买药物,不建议自行胡乱购买药物。
小儿遗尿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小儿遗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遗尿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小儿遗尿症治疗
一概念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小儿遗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遗尿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二治疗
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 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 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做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6)争取晚上少喝水
药物治疗
(1)丙咪嗪 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2)奥昔布宁 别名尿多灵,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容量,减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缩,入睡前口服,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麻黄素 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同时有兴奋中枢作用,可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压素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睡前口服,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遗尿的原因 家庭因素
严重精神创伤、极度惊吓、打骂、家庭不和、过分溺爱、过度疲劳后常发生遗尿;教育上欠缺,如疏于排尿训练,或过早强制排尿训练,或无规律的喊醒孩子,也是导致遗尿症的原团之—。
小儿遗尿的原因
1、环境改变。在上幼儿园之前,宝宝一直由父母或亲人陪着入睡,而在幼儿园午睡时,只有宝宝自己照顾自己,新环境可能让依赖父母或亲人的宝宝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尿床。
2、心理因素。宝宝在幼儿园受到惊吓或者在睡觉前看了紧张刺激的电视,或者在家里看到父母在吵架等等,导致情绪过于激动、紧张,或精神压力大,睡眠不佳而引起尿床。
3、过度劳累。由于宝宝贪玩,或身体疲乏,较易进入睡眠状态,且熟睡后不易觉醒,即使有尿意也不懂得起床上厕所。
4、疾病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蛲虫病、癫痫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遗尿症。
5、其他因素。宝宝尿床后呵斥、体罚,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气候变化,睡觉前喝水过多,夜间懒得上厕所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小儿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