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乙肝要从哪里诊断才行

慢性乙肝要从哪里诊断才行

肝病转介绍:根据临床的表现不同,慢性乙肝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类型:

慢性乙肝轻度:症状较轻、较少,如轻度乏力、轻度腹胀、轻度肝区不适等,肝功能有损伤。但亦较轻,转氨酶一般在3倍正常值以下(正常值为40单位),胆红素在2倍正常值左右,白蛋白大于或等于35克/升

慢性乙肝中度: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改变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3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的2-5倍、白蛋白在32-35克/升之间。

慢性乙肝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便溏、尿黄、肝区疼痛、面色灰暗、肝掌、蜘蛛痣等,肝功能损伤较重,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5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5倍,白蛋白小于或等于32克/升。

脂肪肝跟乙肝有关系吗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每天要发生1500种以上的化学反应。“护肝的关键是,必须为它提供充足的营养,才能维持这个‘化工厂’的运作。

专家介绍,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但其程度较轻,一般很少能达到诊断脂肪肝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证明乙肝病毒在脂肪肝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样也没有证据可以提示脂肪肝患者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同时存在脂肪肝和慢性乙肝的患者临床表现往往比单纯慢性乙肝的患者更明显,更容易出现肝区胀满、疼痛的症状,肝脏的炎症、纤维化情况往往出现更早、进展更快,发展到肝硬化的几率更大。只进行保肝、对症治疗,症状往往不容易缓解,肝功能恢复相对困难。

合并脂肪肝的慢性乙肝会使本来效果都不太令人满意的抗病毒治疗疗效大打折扣,导致抗病毒治疗起效慢、有效率降低,由于抗病毒耗费较大,最终可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所以,建议存在脂肪肝的慢性乙肝患者应尽早积极治疗脂肪肝,使相对容易治疗、控制的脂肪肝及早治愈,扫除抗病毒治疗的路障。

脂肪肝与乙肝的区别1、脂肪肝不是乙肝引起的,乙肝和脂肪肝要严格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2、脂肪肝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应针对病因,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奏效。

3、单纯性脂肪肝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

4、脂肪肝即使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经过积极治疗后,肝脏病变有可能得到逆转,但如任其发展,一旦演变为肝硬化后,即使再作积极治疗也很难使肝脏恢复正常。

5、饮食疗法是控制脂肪肝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过高的热能摄入脂肪合成增多,加速肝脏细胞脂肪变性,要制定合理的饮脂肪肝的人用餐标准。

6、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一般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切不可滥用。

慢性肝炎能活多久

慢性乙肝能活多久是根据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而定,如果慢性乙肝患者终身不发病,那么慢性乙肝的寿命和健康人一样。如果慢性乙肝诱发了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乙肝并发症,就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长期携带乙肝病毒而不发病,只有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没有临床症状和理化检查的改变,肝功能、b超等检查也正常。如果这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穿刺检查显示没有肝脏炎症,则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这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有肝脏炎症,则时间长了有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慢性肝炎能活多久

慢性乙肝能活多久是根据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而定,如果慢性乙肝患者终身不发病,那么慢性乙肝的寿命和健康人一样。如果慢性乙肝诱发了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乙肝并发症,就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长期携带乙肝病毒而不发病,只有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没有临床症状和理化检查的改变,肝功能、b超等检查也正常。如果这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穿刺检查显示没有肝脏炎症,则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这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有肝脏炎症,则时间长了有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有1/3左右的慢性乙肝患者则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功能反复异常,病情迁延不愈,有经常性的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b超检查也可以有肝脾肿大或回声改变等。这些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是必须治疗的,因为这部分人中约有1/10以上的人会发展为肝硬化,少数人发生癌变,严重者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寿命。

得了乙肝怎么治好

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法,乙肝分很多种,有许多类型的乙肝不需要治疗,比如隐匿性肝炎、乙肝携带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只有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等其他情况需要治疗的,具体是哪种类型的乙肝,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包括乙肝DNA定量、肝功能情况,肝脏的B超或者是磁共振的结果来综合判断。

乙肝转成肝硬化的几率是多少

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发生肝硬化的几率进行分别介绍。

一、急性乙肝:在病情出现的及时,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采取有效科学的时候,通常是可以得到治愈的,因而其发生肝硬化的几率很低,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急性乙肝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使病情延误,就可使病情发展为慢性乙肝,不仅增加治疗难度,其转为肝硬化的几率也可变大。

二、慢性乙肝:虽然慢性乙肝有着“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 这一发展的三部曲,但这并不能说明只要是慢性乙肝就一定会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肝转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及时的进行科学有效治疗,导致病情延误就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害自身健康。但是,只要在慢性乙肝早起就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就可大大的降低其转为肝硬化的几率。

患上了乙肝治愈的可能性大吗

急性乙肝患者只要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适当的营养和对症用药,配合医生的诊疗。绝大数是能够顺利自愈的,既不会转成慢性乙肝,也不会是长期乙肝病毒携带者。然而,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诊断为“急性乙肝”的患者实际是慢性乙肝或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这的急性发作。这一类患者较难自愈,急性期过后有会变成慢性肝炎炎或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至于慢性乙肝,应当说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也是可以基本痊愈或者基本稳定的。但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经过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及恰当的药物治疗,也常可使e抗原与乙肝病毒DNA转阴,血清转氨酶正常,病情稳定,但稍不注意,常可能复发。

因此,坚持长期的治疗显的尤为重要,是病情长期相对稳定,以获得基本痊愈。胆表面抗原的阴转相当困难,因为直至目前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近年来,一些患者经治疗后,自然阴转率很难超过10%,轻度慢性肝炎预后多较好,一般迁延可长达一二十年而不发生肝硬化,最后获得痊愈,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转为慢性肝炎症持续活动。

慢性乙肝诊断中的误区

1、肝功能检查:如果发现转氨酶(ALT)在30-40之间的时候,或者稍稍高于正常检测值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有可能患者的肝脏存在着炎症活动。我们国家的乙肝泰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老主任,原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分会第二届、第三届主任委员现任全国肝炎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委员田庚善教授,在2006年4月和我的一次交谈中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国家是在1955年制定的肝功能中的ALT、AST正常参考值,现在,全世界的医疗实践证明这样的标准存在问题。2008年8月5日田老再次和我谈到这个问题时告诉我:在2008年的亚太国际肝病会议上,专家共识是:正常参考值:男性 ALT应该在30u/L以下,女性ALT应该在20u/L以下。国内有人对“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有85%的人,肝脏存在着炎症活动。

2、血常规检查:这是一个肝病医生比较普遍忽略的问题,如果一个肝功能始终在正常范围,有乙肝病毒携带或者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的患者,他的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呈现进行性下降的时候,你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位患者的肝病是否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的阶段,并且已经发展到脾脏功能亢进的程度了。如果经过检查最终确认是肝硬化,就应该立即进行积极地治疗。

3、尿常规检查:这是有些肝病医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因为乙肝病毒不仅仅会侵害人体的肝脏,还会侵害人体的肾脏,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如果不进行积极地治疗,就有可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发生。因此,尿常规检查一旦发现有尿蛋白出现,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系统的检查。

4、HBV-DNA(乙肝病毒定量检查):凡是所谓的携带者,都应该定期进行这样的检查,如果发现乙肝病毒有高复制甚至是低复制的情况发生,都要警惕肝炎的可能性存在。

5、乙肝病毒基因型的检查:了解患者,被哪一种基因型乙肝病毒所感染,对于制定科学、合理地治疗方案,判断预后都有积极地意义。

6、肝纤维四项检查:我们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这项检查十分的重要,如果一个所谓的“携带者”虽然肝功能始终正常,但是如果肝纤维四项检查始终不正常,特别是透明质酸不正常的话,说明肝脏内极可能有炎症活动,因此必须尽早的给予积极地治疗,否则将会最终引起肝脏硬化改变。我们在对82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统计中发现:肝纤维四项指标有肝脏炎症活动的时候,呈现明显的升高。但是随着治疗的深入,炎症活动的逐渐消退,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乙肝病毒逐渐下降或消失,所有这样的患者,肝纤维四项检查无一例外的全部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这说明:肝纤维四项检查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由于对这样的检查,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争议,所以我们有些医院的医生往往忽略了这项检查。

7、肝脏、胆囊、脾脏的超声波检查:如果一个“携带者”他的上述所有检查都正常,只是超声波检查出现下列情况时,都有肝炎或肝硬化的可能性:

7.1、肝内回声呈现进行性增强、增粗;

7.2、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晰;

7.3、胆囊壁呈现进行性增厚而没有发生过胆绞痛的症状;

7.4、肝脏的边缘角变钝,这往往是早期肝硬化的一种表现;

7.5、肝脏包膜增厚、不光滑或呈现锯齿样改变,这已经不是早期肝硬化的表现了;

7.6、脾脏呈现进行性增厚,例如从检查一开始的35毫米到38毫米,再到40毫米,甚至是超过40毫米(肝脏的超声波检查最好是在一个医院、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医生、一台机器上去做),在排除肝脏存在中至重度炎症及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可以基本确定是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脏进行性增厚;

7.7、门静脉渐进性增宽,例如从最初检查的0.9cm、1.0cm、1.1cm、1.2cm直到1.3cm甚至更宽,这是由于肝脏内发生严重的纤维化、硬化以后,门静脉血流受阻,才最终导致门静脉的逐渐增宽。

以上的检查对于一个所谓的“携带者”来说,十分的重要!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患者,来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肝硬化或肝癌的患者,有的甚至出现突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或突然出现的大量腹水。可是当我们仔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时,往往有些患者在此之前,仅仅知道自己是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病毒表明抗原携带者。这是非常可怕的误区。

慢性乙肝需要如何诊断

大家知道什么是慢性乙肝么,其实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感染较久的乙肝患者,了解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有重要意义。那么,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那么小编来为大家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慢性乙肝的诊断的手段吧!

很多的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患乙肝这种疾病的时候,感到很是束手无策,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有个好的心态,在了解一些乙肝诊断的知识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可出现三类情况:慢性小叶性肝炎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慢性间隔性肝炎主要是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慢性门脉性肝炎门脉区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

为什么青少年也会患肝硬化

一个14岁的初中新生,开学第二天就来到医院求治。他主诉就是发烧和肚子胀,医生对其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还给他做了肝脏的病理检查,结果发现这是一例早期肝硬化的患儿。

孩子的家长和亲戚都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就得了肝硬化。医生询问家长时,发现家长早已清楚孩子得了乙肝,但从来就没有检查过,更没接受治疗。后悔如能早治疗,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通过这个患儿,启示青少年乙肝患者,一定要做到早监测早治疗。对许多从小感染乙肝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科学的抗病毒治疗,发现能很好地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从小感染乙肝的青少年患者,治疗方案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有一种误区认为青少年慢性乙肝病情轻,不影响生活和学习,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不重要,掉以轻心,这是种很危险的认识。上述14岁的学生发生肝硬化并不罕见,国内临床已发现,肝硬化可发生于孕7个月的胎儿

另一种误区认为,青少年患了慢性乙肝,要好好休息,活动越少越好,同时应加强营养,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反可能导致肥胖、脂肪肝甚至脂肪性肝炎,从而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相关推荐

乙肝五项正常值

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6、乙肝五项第1、4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

核心抗体的生理意义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对应抗体,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存在反而是受到乙肝病毒侵害的指标之一。它包括IgM、IgA、IgG三种类型。IgM型是判定急性乙肝的重指标,是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持续3-6个月。假如HBcAb-IgM持续高滴度,表明乙肝有慢性化倾向。如果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HBcAb-IgM滴度高,说明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HBcAb-IgG出现较晚,不是保护性抗体,检测HBcAb-IgG具有流病学调查意义。

乙肝能够医治吗 乙肝不治疗的危害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需反复清除乙肝病毒,如此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由于免疫功能低,病毒无法清除,肝组织反复受损,反复修复,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B超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则可清楚见到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改变。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能有效治疗纤维化,则转化为再生结节,形成假小叶,约20%左右的人出现肝硬化。 慢性乙肝在初期尽管对肝脏有损害但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导致很多人没有发现自己患有慢性乙肝疾病。由于肝脏代偿能力逐渐变差,一旦出现肝炎活动,就极易出现黄疸、腹水、出血、昏迷、尿少等严重后果。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的具体症状

因为引起肝炎的病因很多,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炎症状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所以得了乙肝的症状,和别的类型的肝炎症状没什么差别。那么乙肝随着病情的发展,由情到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1、乙肝病毒携带者:携带者的定义,就是有病毒没肝炎,所以就没有症状,如果出现了症状,就去检查,看看是否出现了肝炎。 2、急性乙肝:病程在半年内称急性乙肝,一般起病较急,有轻重不等的症状。比如发烧、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等,一般起病比较急,症状明显。也有很多急性乙肝没什么症状就痊愈了,很多年以后检查发现得过乙肝,但没有什么表现。90%以

乙肝五项正常值

人们通过做乙肝五项检查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患有乙肝,它的正常值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6、

慢性肝炎能活多久

慢性乙肝能活多久”的问题并没有确切的数字答案,但患者及家人不必过于担心此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病情稳定、体质较好且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养的慢性乙肝患者,是可以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的。 但如果病情较为为重,且体质也不是很好的慢性乙肝患者想达到长寿的目的,就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规范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发现病情后,应请专业医生针对其具体病情给予具体用药指导,且无亲信偏方偏药、药房或广告滥用药物,加重肝脏损伤、诱发一系列不是症候,而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命质量。 2.加强日常保健意识:慢性乙肝患者想达到

乙肝是一种什么病

乙肝全称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面广、 发病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肝大、肝功能损害等等。 多数的急性乙肝患者在6个月内恢复,急性乙肝容易发展为慢性,如果慢性乙肝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少数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进展,慢性乙肝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怎么区分急性和慢性乙肝

不管是急性乙肝大三阳还是慢性乙肝大三阳都是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传染源就是急、慢肝炎患者携带的乙肝病毒。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别两个之间的不同。 (1)临床症状表现不同:急性乙肝大三阳临床多表现为起病缓慢、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泻等;而慢性乙肝大三阳的临床表现为病程超过一年,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蜘蛛痣与肝掌、肝脾肿大等。 (2)发病时间长短不同:急性乙肝大三阳一般是感染乙肝病毒不到半年,如果超过半年病史没有实现康复的,就被称之为慢性乙肝大三阳患者,也就是说慢性乙肝大三阳可以由

怎么区分急性和慢性乙肝大三阳

(1)临床症状表现不同:急性乙肝大三阳临床多表现为起病缓慢、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泻等;而慢性乙肝大三阳的临床表现为病程超过一年,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蜘蛛痣与肝掌、肝脾肿大等。 (2)发病时间长短不同:急性乙肝大三阳一般是感染乙肝病毒不到半年,如果超过半年病史没有实现康复的,就被称之为慢性乙肝大三阳患者,也就是说慢性乙肝大三阳可以由急性乙肝大三阳转变而来的。 (3)治疗难易程度不同:急性乙肝大三阳只能及时的进治疗,痊愈的几率是比较高的;而慢性乙肝大三阳患者可携带乙

慢性乙肝能活多久

有个朋友最近因为得了乙肝,心情变的特别不好,因为乙肝得了之后一些人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快到头了,加上人们对乙肝来说很容易传播,而且很容易通过很多的途径进传播,所以大家想了解更多的乙肝的知识,那么慢性乙肝能活多久呢? 专家解答:“慢性乙肝能活多久”的问题并没有确切的数字答案,但患者及家人不必过于担心此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病情稳定、体质较好且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养的慢性乙肝患者,是可以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的。 但如果病情较为为重,且体质也不是很好的慢性乙肝患者想达到长寿的目的,就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