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可防治宝宝感冒
按摩可防治宝宝感冒
推坎宫
step 1让宝宝先躺卧在大浴巾上,并在宝宝的额头上涂上按摩用品加以轻揉。
step 2用两只大拇指从宝宝眉心处向左右两边推。当宝宝头痛发热时,替他进行这套按摩,有助于减轻头痛所引致的不适。
揉膻中
step 1宝宝躺卧在大浴巾上,在其心口位置涂上一些按摩用品并加以轻揉。
step 2以中指在宝宝心口位置轻揉50-100次左右,或以双手拇指在相同位置向左右两边推50-100次。这有减少咳嗽的功效。
揉迎香
step 1宝宝躺下后,在其鼻上涂一点点按摩用品。
step 2用左右两只食指指腹,在宝宝的鼻翼两边轻轻揉动,次数为20次,具通鼻之效。
揉丰隆
step 1先让宝宝平躺在浴巾上,在其小腿上涂上按摩用品。
step 2在宝宝小腿中间偏外侧位置轻揉50-100次,若经常做,同样具去痰作用。
注意事项
1、进行按摩前,妈妈应先将指甲修短,以免抓伤宝宝。
2、替宝宝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以免伤着宝宝。
3、按摩油宜选择不易令宝宝敏感的种类。如不用按摩油,可用婴儿润肤露代替。
4、替宝宝按摩时宜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可令宝宝更易进入松驰状态。
5、按摩次数要根据每个宝宝的需要而定。
预防感冒穴位按摩法
推脾经
step 1先铺上大浴巾让宝宝躺下,再在宝宝的手掌上涂上按摩油或润肤露,加以轻揉。
step 2在宝宝拇指以下的手掌位作出向上轻拍的动作,约进行50-100次,这有助除痰。
推肺经
step 1先让宝宝躺卧在浴巾上,在其小手上涂上按摩用品,加以轻揉。
step 2在宝宝的无名指指头上,轻揉其指纹部位约300次,有预防咳嗽的功效。
揉肺俞及推肩胛骨
step 1让宝宝俯卧在大浴巾上,在其背部涂上按摩用品,并加以轻揉。
step 2用两只拇指在宝宝后背的肩胛骨位置加以轻揉50下,或作上下推按肩胛骨300次,可增强宝宝的肺功能。
替宝宝按摩应持之以恒才会见效。
自我按摩可防治脚抽筋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功效:柔筋缓急、消肿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将健侧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教你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足底按摩可防治12种病
1、足底按摩防治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变。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通过按摩颈椎在足部的反射区,可产生令人兴奋的疗效。力度最初较轻,渐渐增强,以稍有痛感为宜。按摩时间可自选抽空进行,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分钟,坚持两周以后对一般颈椎病患者即可出现意外效果。
2、足部按摩可缓解更年期症状
据有关资料表明,足底按摩可缓解更年期症状,对于女性更年期患者来说,足部的保养显得非常的重要,足部的经络包括肾与膀胱,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部分,脚步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身体的健康状况。
女性更年期是年龄增大的表现,体内新城代谢下降,供血就会越加不足,脚部容易发生浮肿现象,中医的观点认为这是阳气无法代谢湿邪所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不用去医院,自己在家用葱煮水来泡脚就可以,这种葱水散邪的作用非常强,可治此病。
3、足底按摩有效预防肾衰
中国有句古话,“人之衰始于足”。摩足就是按摩足底,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按摩法。搓摩足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延年。它还具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对男性来说,是便捷、作用明确的“保健方法”。
摩足前,最好先用热水泡泡脚。端坐在椅子或与小腿等高的床边,自然放松。先把右小腿搁在对侧腿上。手扶住右脚脚踝,另一只手的手掌搓右脚脚心120下。搓完后,换左腿的脚心,继续按摩。
4、足底按摩可减肥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失调的现象,会出现体能毒素不能及时排除,新陈代谢速度过慢造成脂肪堆积,出现肥胖。简单的脚局部刺激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速度。
每天晚上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是内脏排毒功能增强,使体内血管的排泄功能畅通无阻,加快燃脂速度。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100次左右,运动完成约2分钟。
宝宝感冒鼻塞按摩
1、常用手法
(1)宝宝由爸妈扶抱或俯卧位,以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宝宝脊柱两侧膀胱经,用力推搓背,腰部,以红热为度,注意力度,切勿用力过猛。
(2)爸妈以双手拇指在背部风门、肺俞穴分别按揉1分钟。
(3)宝宝采用仰卧位,爸妈以双手拇指推鼻翼两侧各20—30次,然后推印堂、攒竹穴,再向左右分抹额部,抹到太阳穴后用拇指按揉法。如此反复数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4)爸妈以拇指先点后揉曲池、合谷穴各1—3分钟。
2、随症加减
(1)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
具体手法:①揉外劳宫100次。②重推三关穴500次。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2)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④拿肩井3—5次。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艾草泡澡一个星期可以泡几次 防治感冒
艾草性温,有驱寒暖身的功效,对于宝宝初期感冒阶段,家长想要用物理治疗防治宝宝感冒的话,艾草泡澡是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去除宝宝体内的寒气,而且随着热水泡澡的加热,促进宝宝血液循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尤其是感冒期间鼻塞的宝宝用艾草泡澡还能起到通鼻的作用。
防治宝宝感冒的5种食品
●母乳。
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而且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
●富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A食物。
儿科学家提出,冬春季节儿童(儿童食品)体内缺乏V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
富含VA的食物有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水果食品)、动物肝、奶类等。必要时可口服VA制剂,婴儿每日用量为1500-3000单位,儿童每日用量为3000-5000单位。
●富含锌的食物。
锌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些富含锌的食品有助于机体抵抗感冒病毒,因为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
肉类、海产品和家禽含锌最为丰富。此外,各种豆类、硬果类以及各种种子亦是较好的含锌食品,可供选用。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VC有间接地促进抗体合成、增强免疫的作用。
各类新鲜绿叶蔬菜(蔬菜食品)和各种水果都是补充VC的好食品。
●富含铁(铁食品)质的食物。
体内缺乏铁质,可引起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生成受损,免疫功能降低,难以对抗感冒病毒。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含铁的吸收、利用率,是植物性食物的三倍。动物性食物中的铁,称为血红素铁,可从肝脏、猪肉、牛肉、生蠔、蚌等获得。通常颜色愈红,含铁量愈高。而且,铁质在小肠中被吸收、利用时,不易受其他食物影响。
其实,一般人只要每天的一餐中,有吃到一种瘦红肉,就可以补足铁质,而且也不会摄取过多的脂肪。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则称为非血红素铁。例如,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番薯叶,以及榖类和豆类如黄豆、红豆。通常颜色愈深,含铁量愈高。"苹果、葡萄干 颜色深 含铁量不一定高" 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一般人常认为苹果、葡萄(葡萄食品)干富含铁质。其实,每100公克的苹果(苹果食品)或葡萄干所含的铁量都在0.5毫克以下,算不上铁质的优良来源。促进铁吸收的因子补充铁质,除了选择铁质吸收率高的食物,在进餐同时,也应尽可能搭配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或使用铁锅烹调。
宝宝感冒按摩手法 小儿感冒按摩穴位方解
天门解表发汗,明目止痛,开窍醒神;坎宫疏风解表,清热止痛,醒脑明目;太阳宁神醒脑,祛风止痛;迎香祛风通窍;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一窝风温中行气,疏风解表;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宣肺泄热,解表祛邪,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宝宝感冒常识中医按摩治疗
认准这三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成人感冒药儿童需减三分之二
西药感冒药因屡被警示而遭到大部分家长的拒绝,很多家长便将目光转向了中药,为孩子选择一些成人常用的中药感冒药,如板蓝根、感冒清热颗粒等,通过减少服用一半剂量来为孩子治疗感冒。1-2岁儿童由于各个器官发育尚不完全,如果感冒应尽量少服用各种感冒药物。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室内通风、多喝水、多晒太阳、饮食清淡等方法处理,如果实在要使用感冒药的话,应选用明确标明儿童剂量的正规药品或儿童专用感冒药品。如果实在没办法,家里只有成人中药感冒药的话,那孩子服用剂量最多不能超过成人用量的三分之一。
宝宝感冒按摩也可退烧
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开窍、醒神。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父母一定要看仔细。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