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劳损需休息
膝关节劳损需休息
膝关节滑膜炎一般分为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和感染性滑膜炎三种: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有时着凉或活动过多也会造成滑膜炎。在青壮年人群中,多因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严重者关节积液呈血性。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感染性滑膜炎现在比较少见,一般多出现在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
中医理论认为,膝关节滑膜炎属于痹症的“行痹”类,是风、寒、湿三邪侵袭合而为痹造成的。膝关节滑膜炎的突出症状是关节肿胀,疼痛轻重不一,活动受限。积液越多,胀痛就越为厉害。严重者,在晚上睡觉时后半夜会疼醒。
中医一般采用局部热敷,同时中药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彻底治疗急性滑膜炎,2~3周就可治愈。有些患者在用药以后症状很快控制,临床症状一消失就停止治疗,但不知此时炎症并没有完全消除,滑膜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容易造成积液反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滑膜炎早期一般主要是急性期,错过最佳治疗期,炎症逐渐转化为慢性期,积液反复发作,滑膜肥厚、粘连,影响到关节的功能问题。尤其是感染性滑膜炎,若治疗不及时,抵抗不住病毒的入侵,整个关节就可能动不了了。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AS和腰骶关节劳损
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线无特殊改变;
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膝关节劳损症状是什么样的
膝关节劳损的正确名称为——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 ),即膝盖髌骨后面的软骨,因与膝关节摩擦而出现的磨蚀情况。长期久坐会令大腿外侧肌肉收紧,收紧的肌肉会将膝盖骨拉向外侧,增加了膝盖髌骨后软骨与膝关节的接触面,令两者摩擦增加。而女性盆骨较宽,导致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较大,双脚活动时膝盖髌骨后软骨与膝关节的摩擦较多,增加磨损机会,此外,经常穿高跟鞋会令小腿肌肉不平衡,同样增加膝关节劳损机会。
一般是指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劳损。如果劳损,多有膝关节结构异常造成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周围肌肉长期处于静力牵伸状态致劳损,多有周围肌肉韧带按压痛,活动后痛,休息后痛加重。
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膝关节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位,一定要注意预防劳损情况,一旦劳损了之后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是很大的,特别是肌肉还有活动方面都会有一些影响的,平时要小心这样的膝关节磨损情况,经常这样的摩擦,会导致膝关节的关节畸形的。
膝关节劳损怎么治疗
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是最适合劳损性关节炎患者的。但是运动量要控制好,过度劳累也会加快劳损性关节炎的病变。
由关节劳损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可进行一些适当的肌肉锻炼,使肌肉运动协调和肌力增强,这样可减轻关节症状,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及提高日常。
严重的膝关节劳损会造成关节的功能障碍,当活动量过大时,还可诱发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所以患了膝关节骨质增生症后,在做膝关节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可做半小时的室处散步。
(2)坚持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主动收缩,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3)仰卧屈膝屈髋做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4)不负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连续30-50下,每天2-3次。
(5)切忌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膝关节劳损怎么办
膝关节损伤常见于体育运动中的接触性或非接触性损伤,包括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两者常合并发生)、髌骨脱位肌腱断裂等一系列损伤性疾病。
症状体征
1、只有部分急性损伤病例有外伤病史,慢性损伤病例无明确外伤病史。
2、多见于运动员与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3、受伤后膝关节剧痛,伸不直,并迅速出现肿胀,页式有关节内积血。
4、急性期过后转入慢性阶段。此时肿胀已不明显,关节功能亦已恢复,但总感到关节疼痛,活动时有弹响,有时在活动时突然听到“咔嗒”一声,关节便不能伸直,忍痛挥动几下小腿再听到“咔嗒”声关节又可伸直,此种现象称为关节交锁,交可以偶尔发生也可以频繁发生,频繁地发作交锁影响日常生活与运动。
5、慢性阶段的体征有关节间隙压痛,弹跳、膝关节屈曲挛缩与股内侧肌的微弱,沿着关节间隙扪摸,可以检查出压痛点,根据压痛点部位,可以检查出压痛点,根据压痛点部位,可以大致判断出是前角、体部或后角撕裂,前角的水平状劈裂在屈伸膝关节时可以看到膝眼处在弹跳,膝关节屈曲挛缩侧提示了列的半月板嵌于股骨髁下长期难以解锁,股内此肌的萎缩为废用性,该体征提示膝关节内部结果紊乱。
导致滑膜炎的病因是什么呢
1、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2、在青壮年人多因急性创生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
3、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跑步怎么保护膝盖 跑步时间长伤膝盖
除了运动量不合理,运动姿势不当之外,长时间进行原地跑步,导致膝关节受到反复冲击,引起膝关节劳损,从而导致伤膝盖。
膝关节劳损如何治疗呢
如果劳损,是软组织劳损还是骨性劳损?如果只是单纯的软组织劳损的话,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因为的确不知道你都做过什么检查。如果实质性的损伤的话,长期的高强度锻炼,一个是会引起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再一个是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而这些都是只能通过膝关节的核磁共振来检查。
如果是半月板损伤,那么做一个膝关节镜的手术,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恢复了。而如果是关节软骨有了损伤,那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因为人的软骨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一旦发生了软骨损伤,那只能减少运动量,同时加强膝关节的保养,
膝关节劳损怎么恢复
注意事项: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是最适合劳损性关节炎患者的。但是运动量要控制好,过度劳累也会加快劳损性关节炎的病变。
由关节劳损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可进行一些适当的肌肉锻炼,使肌肉运动协调和肌力增强,这样可减轻关节症状,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及提高日常。所以患了膝关节骨质增生症后,在做膝关节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可做半小时的室处散步。
(2)坚持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主动收缩,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3)仰卧屈膝屈髋做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4)不负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连续30-50下,每天2-3次。
(5)切忌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膝关节劳损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关节液常为清晰、微黄黏稠度高,白细胞计数常在1.0×109/L以内,主要为单核细胞。黏蛋白凝块坚实。
2.其他辅助检查
X线平片于早期并无明显异常,约数年后方逐渐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此表明关节软骨已开始变薄。开始时,关节间隙在不负重时正常,承重后出现狭窄。病变后期,关节间隙有显著狭窄,软骨下可有显微骨折征,而后出现骨质硬化,最后关节边缘变尖,有骨赘形成负重处软骨下可有骨性囊腔形成典型的骨关节病征象。CT及MRI检查可在早期发现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的异常改变。
腿膝盖滑膜炎怎么办呢
一,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在青壮年人多因急性创生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二,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对于滑膜炎的治疗上建议:
1,一般疗法: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损伤,严重时应卧床休息,支具固定,以防止畸形。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疼痛。首先应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膝部负重及屈伸活动.锻炼股四头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直腿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
2,轻度滑膜炎一般不必卧床休息,可短距离行走,若积液量多,应适当休息,抬高患肢,床上做膝关节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一般西医采取抽积液,局部注射玻璃酸纳,加压包扎,抗生素来控制病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针(营养润滑关节腔),属于非激素类药物,无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若炎症没有彻底消除,积液会越抽越多,病情逐渐转为慢性,滑膜肥厚,纤维钙化,关节粘连,功能受限.
4,对症口服药物:服用舒筋活血片、芬必得胶囊、正清风痛宁片,
5,对于症状严重,久治不愈者可行关节镜或手术切除滑膜.膝关节镜手术疗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出现畸形或持续性疼痛。
以上介绍了一些关于膝盖滑膜炎怎么办的问题,尽量少运动,多休息。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可以做一些股四头肌的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注意控制饮食量,保持正常的体重,注意保暖。这样对治愈滑膜炎有很大的作用。
膝关节劳损怎么恢复
严重的膝关节劳损会造成关节的功能障碍,当活动量过大时,还可诱发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所以患了膝关节骨质增生症后,在做膝关节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可做半小时的室处散步。
(2)坚持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主动收缩,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3)仰卧屈膝屈髋做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4)不负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连续30-50下,每天2-3次。
(5)切忌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