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乳腺癌的原因哪些比较常见
引发乳腺癌的原因哪些比较常见
1、营养饮食:脂肪高热量饮食,饮酒均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2、性激素水平:也是影响乳腺癌发病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是十分罕见的,而小于30岁的妇女也不常见此病。从35岁起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这种发病率的增长几乎贯穿妇女一生。在45—50岁之间,增长略微趋向平缓,以后又陡直上升。而外源性的雌激素的摄入将大大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例如:口服含雌激素的药物,丰乳液中的雌激素经皮吸收,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3、生殖因素:由于乳腺细胞受体内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以及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发生生理性的增生改变,因而乳腺癌的发生与初潮年龄、停经年龄、月经周期、产次和有无哺乳史、婚姻状况有关,研究表明:未婚、初潮年龄早、停经晚、月经周期短、产次少、未哺乳的女性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大。相反则危险性较小。
4、家族史: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早在1974年,Anderson等人就注意到一级亲属患乳腺癌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一级亲属在绝经前患双侧乳腺癌的话,相对危险性更是高达9倍。上海1988—198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为4.5,由此可见,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5、既往有乳腺良性肿瘤史:其他因素还包括放射线、病毒、化学刺激及某些疾病,如糖尿病也会引起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欲使乳腺癌对广大妇女健康的威胁降至最低限度,首先要进行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上述病因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方面的措施。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某些是不可避免的。如月经、生育史等,但有许多因素是人为的,通过对饮食方面的调整,如减少过量热量摄入,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减少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甜食等,适量增加绿色蔬菜、水果、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尽量避免暴露于电离辐射的范围内等均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乳腺癌原因
一、胸产品含过量激素:丰胸产品如果含有不健康的或者过量的激素,对乳房肯定是不利的。这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二、晚婚、晚育、少哺乳:流行病学的统计,对于女性来说,晚婚、晚育、少哺乳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能不能成为乳腺癌一个真正的高危的发病因素,现在还不能非常肯定。这并不是提倡女性早婚、早育,而是说女性应该顺其自然,到符合计划生育的年龄的时候,自然生育。女性生育之后,乳房会随着增生,如果不进行哺乳,一方面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不利,另一方面对于女性的自然循环也是不利的。哺乳有利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这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往往许多人并不了解。
三激素水平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上了乳腺癌,从医学角度讲,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的确变得年轻了,这主要是因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被引入国内,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紧张的心理压力,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这也是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四精神压力过大:对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你了解吗?乳腺癌发病比较重要的相关因素是精神压力。现代人面临很多的竞争,失去了以前那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如人们的作息时间通常是晚上加班;咖啡、香烟很多基因改造的食物……专家提出,受教育程度高、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波动的“白领”女性的发病率正日趋增高。女性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不稳定、爱生气。中医认为怒伤肝、肝气郁结、两肋胀痛,乳房和肝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女性总是处于怒、愁、忧、虑等不良情绪状态,就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从而引发乳腺癌。医生建议保持心情的舒畅、情绪的乐观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御武器。
五高脂肪饮食诱发乳腺癌:死亡率与人均年脂肪消耗量呈正比关系。专家研究认为,人类的健康状况,60%与生活方式有关,而在生活方式这个大的范畴中,饮食因素又占了绝大部分。科学家对乳腺癌发生率高的美国居民的饮食构成与乳腺癌发生率低的中国居民饮食构成的对比分析发现,总脂肪每人每日消耗量,美国人是中国人的2.5倍。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患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这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一定要注意。
八大恶习易患有乳腺囊肿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乳房异常
乳房密度高,质地较坚实少数女性是容易引发乳腺囊肿。如果是在青春期乳房异常肥大,或者是年少频繁抚摸乳房,甚至是为了保持乳房丰满和外形美在乳房内填充一些不恰当的物质来做乳房整形等,也是发生乳腺癌的主要“元凶”。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抽烟喝酒
女性一周频繁喝酒、抽烟3~6次,每次按250ml的啤酒或185ml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60%。长期的抽烟,烟当中含有的尼古丁或者是焦油都容易导致女性的乳房疾病增加癌变的机率。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精神创伤
人长期的受到心理压抑,或者是长期的加班、熬夜;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容易造成压抑的负担。人长期性格内向,或者是精神上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因素之一。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饮食偏嗜
肥胖和喜欢搞脂肪、高热量的人也容易诱发乳腺囊肿,极大可能会促使癌变的发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4倍以上。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体形特殊
研究表明,一般女性的腰部以上十分肥胖,特别是腰围与臀部相近,是绝经期前身体十分瘦弱的女性的概率很大。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未哺乳者和未生育者
最新的医学调查表明,没有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女性高于1.5倍以上。从未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4倍。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有遗传因素
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其父母、姐妹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30%左右。女性需要是补硒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乳腺疾病有奇效。但要注意补硒过量的危害。
爱吃肉的女人更容易患病
乳腺癌死亡率与人均年脂肪摄入量呈正比关系。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危险性。女性每天吸烟超过5支,且服用药物避孕,患乳腺疾病的几率至少是其他女性的2倍。而吸烟史超过10年的女性,患乳腺肿瘤的几率是其他女性的3倍以上。
1、月经、怀孕、未婚等的异常因素,都会引发乳腺癌。
2、良性乳腺疾患病变,也会引发乳腺癌。
3、女性其父系或母系中有多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就较高。
4、若进食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为主,将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产后3类妈妈最易患乳腺癌
1、不爱哺乳的妈妈
据研究显示,女性在生产之后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进行此项研究的专家支出,现在大部分女性在宝宝满6个月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再继续哺乳。但如果她们能够喂哺6个月以上,每年至少有1000人可免受乳腺癌的侵犯。
哺乳能预防乳腺癌,这是因为通过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整,使性激素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资料表明,哺乳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哺乳不仅对宝宝有益,还能助于产后瘦身修复,还能预防乳腺癌,因此有条件的新妈妈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
2、挤奶不当的妈妈
乳房十分娇气,一旦受到“粗暴”的对待,则会以各种病痛来应对。有些新妈妈奶涨得厉害需要挤奶,但她们对乳房护理知识不了解、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因此无法掌握好手法的轻重,多用蛮劲对乳房进行暴力挤压。暴力挤压,不仅让乳房受压疼痛,还不能将乳汁淤积的乳腺管通开,反而还会使乳汁淤积更严重,从而引发乳腺炎,继而导致乳腺癌。
有些新妈妈乳头皲裂,若采用粗暴方法挤奶,或者挤奶时没有做好双手、挤奶器具和乳房的清洁工作,会大大增加乳房感染的机会,细菌可从乳头皲裂处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发乳腺炎。
3、护胸不当的妈妈
没有哪一位女性不爱护自己的胸部。有些女性在婚前就已经做了丰胸手术,丰胸手术中“塞”进体内的填充物会使乳房“壮大”,但同时也带来诱发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风险。一些不正规的填充材质更是直接导致乳腺癌的诱因。
还有些新妈妈,由于产后乳房发生变化,变得壮大敏感。为了避免尴尬,便使用乳罩对乳房予以压迫,殊不知这种“压迫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一旦解除“压迫”,乳房立刻一蹶不振耷拉下来。压迫法也不利于乳腺疏通,反而会诱发乳腺癌。
引发乳腺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3 其他乳房疾病。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引发乳腺癌的原因有
乳腺癌的出现,让很多人都觉得害怕,因为乳腺癌是一种比较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患上此病的男女都有,虽然说女性比较多,但患上此病的男性也是不少的。下面就让专家来好好介绍一下引起乳腺癌的病因。
引发乳腺癌的原因有:
1、遗传因素。乳腺癌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一级家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以上。与乳腺癌有关的两个遗传基因,一个叫BRCA1,另一个是BCRA2,如果这两个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这种人群到40岁左右,70%左右会得乳腺癌。
2、环境因素。乳腺癌的环境因素,包括移民至乳腺癌高发国家,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酒、高动物脂肪饮食等,以及暴露于高剂量放射线等都可能是乳腺癌的病因。
3、生育因素。为什么会得乳腺癌大家有探究过吗?月经初潮年龄早小于12岁、绝经年龄晚大于55岁,以及初次生育的年龄超过30岁或者未曾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于其他人,这些都是引起乳腺癌的因素。而生育后哺乳,则可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4、其他因素。包括绝经后肥胖,患有其他乳房疾病如乳腺不典型增生等,也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
在生活中,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来讲,一定要定期的做检查,另外就是月经初期提早、绝经延迟的妇女以及肥胖都需要及时关注疾病的出现。在乳腺癌病人治疗后的长期生活过程中,应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坚守饮食有节制不过量的原则。
女人性冷淡没性欲有什么危害
如果女性性冷淡,会使得乳房充血肿胀,难以消退。持续下去会使得乳房胀痛,容易引发乳腺癌等疾病。如果不良精神刺激、孤独焦虑,那么也是是乳腺小叶增生的“催化剂”。最后导致致内分泌失调,容易患乳腺小叶增生。
而且性冷淡容易诱发乳腺癌。有资料表明,高龄未婚的剩女、性功能低下的女性、丧偶女性,如果没有性爱,她们患的乳腺癌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所以,女性性冷淡不可忽视。
导致乳腺癌原因有什么
1、 月经、怀孕、未婚等的异常因素,都会引发乳腺癌。
2、 良性乳腺疾患病变,也会引发乳腺癌。
3、女性其父系或母系中有多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就较高。
4、若进食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为主,将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5、乳房密度高,质地较坚实者、未成年过多抚摸乳房、青春期乳房异常肥大、或用不恰当物质做乳房整形等,均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易引发乳腺癌的原因
1、夜班女性易患乳腺癌:人造光抑制了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通常在黑夜时才会产生。人体内褪黑激素含量低,不仅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还会促使易导致乳腺癌的雌激素的分泌。
2、过度使用指甲油用是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女人爱美的工具—指甲油也是乳腺癌隐患之一。在有些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
3、长期便秘易患乳腺癌: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经测定,该突变原与目前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种致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相对敏感的乳腺组织,这样,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显地增加了。
4、多吃烧烤肉是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常吃烧烤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烤肉的女性高出2倍左右。因为肉用高温烤烧、油炸或火炭烤烧会产生一种叫异常胺的(AH)致癌成分,这些致癌成分在与人体肌肉组织的肌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作用时能促使癌细胞形成。
5、摄入脂肪含量高易患乳腺癌:过多摄入脂肪含量偏高的食品、经常喝酒、吸烟等导致体重超标。成年妇女体重超标是引发乳腺癌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妇女,因为脂肪细胞会产生雌激素,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
引发乳腺结节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纤维乳腺疾病会引发乳腺结节:良性肿瘤其结节活动度大,多为单个、有弹性、睡形或分叶、边界清楚、无痛,可由针尖大小到很大,生长迅速,通常位于乳头周围或外上象限。
腺泡脓肿会引发乳腺结节:盂氏腺体感染可引起腺泡外周触痛的脓肿形成,常伴有发热。
乳腺脓肿会引发乳腺结节:急性脓肿局限疼痛,肿块有波动感,伴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慢性脓肿结节无痛、不规则、固定、感觉像纤维组织,常伴有皮肤凹陷、糯皮样改变,乳头回缩,有时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会引发乳腺结节:皮肤或皮下组织有硬的界限不清的结节,常导致皮肤凹陷、橘皮样改变,乳头回缩,有时腋窝淋巴结肿大。40%~50%的结节发生在外上象限,通常无痛、单个、周围有卫星结节,乳头浆液样或血性溢液,血性溢液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伴有皮肤水肿、橘皮样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溃疡为晚期体征。
乳腺纤维囊性病会引发乳腺结节:最常见的乳腺结节,表面光滑、圆形、有弹性,月经前疼痛,可双侧或广泛发生,大小不等,周围组织触诊变厚,结节可移动,可与恶心结节鉴别,因其不固定,不引起乳头回缩。
导管乳头状瘤会引发乳腺结节:在小管内出现小的良性结节,有时为单个大的结节,通常位于乳晕周围,最初表现为浆液样或血性溢液,也可有乳房疼痛。
乳腺导管扩张会引发乳腺结节: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多见,乳晕周围橡皮样结节伴有短暂的疼痛、瘙痒、触痛以及乳晕周围皮肤发红,多处导管溢液、黏液或多色液体。
乳腺炎会引发乳腺结节:结节感觉硬,触痛有波动感,皮肤凹陷,乳头移位、回缩、变平、裂纹,伴有乳房红肿热痛、橘皮样改变、发热、寒颤。
乳腺癌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致癌因素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近年来,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患乳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致癌因素四:电离辐射
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癌的机会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乳癌的几率明显上升,乳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关系。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饮食上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饮食都主要以肉类和海鲜类产品为主,逐渐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酸性体质。人们大多都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致癌因素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领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科尔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垃圾。但现在人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个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制的酸性化。大多数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关系,长时间紧箍着乳罩,难得给乳腺“松绑”;还有些职业女性迫于工作的压力或追求事业的成功,过着单身贵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家,不要孩子。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病有关。
致癌因素七: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
据调查,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化。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这些精神因素与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致癌因素八:激素
乳癌与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系,在各种内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癌的发病危险。
致癌因素九:药物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别慎重。另外,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