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多汗的检查诊断
腋窝多汗的检查诊断
关于多汗症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2004年美国皮肤病协会JohnHornberger组织了一个包括20多家单位专家组成的协作小组,制定了一个诊断参考标准。
无明显诱因肉眼可见汗腺分泌亢进持续6个月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的两项者即可确诊:
(1)双侧出汗部位对称。
(2)一周至少发作一次。
(3)发病年龄小于25岁。
(4)有阳性家族史。
(5)睡眠时无多汗。
(6)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
如果伴有发热、夜汗、体重减轻应注意存在继发性多汗的可能。
自我检查腋臭几种方法
有的人怀疑自己得了腋臭,可是由于腋臭常常惹人嫌,即使怀疑也不敢去医院检查诊断,那么只能进行腋臭的自我诊断了,确诊后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下面我们来认识自我检查腋臭几种方法。
一般来讲,检查自己是否得了腋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腋毛
腋毛部是否可见异常油腻物或伴有比汗液粘黏的液体,是否毛发霉变分泌物粘连。
2、病症
腋臭科治疗专家介绍,观察耳耵耳屎是否属糖耳油、类似中耳炎湿性粘糊性,也有少数轻度患者成粉沫样。
3、家族史
祖辈包括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父母、兄弟姐妹及姑、姨、婊兄弟姐妹是否有腋臭病史,是否有身体异味。
4、色素
观察所穿内衣胳肢窝部位是否发黄变色。
5、气味
用干净味手帕和纸张用力擦抹腋毛部位,鉴别味道,动动发热后最佳。
诊断腋下异味的方法
狐臭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一、诊断狐臭之家族史:祖辈包括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父母、兄弟姐妹及姑、姨、婊兄弟姐妹是否有腋臭病史,是否有身体异味。
二、病症:观察耳耵(耳屎)是否属(糖耳油、类似中耳炎)湿性粘糊性,也有少数轻度患者成粉沫样。
三、气味:用干净味手帕和纸张用力擦抹腋毛部位鉴别味道,动动发热后最佳。这是诊断狐臭的方法之一。
四、腋毛:腋毛部是否可见异常油腻物或伴有比汗液粘黏的液体,是否毛发霉变分泌物粘连。
五、色素:诊断狐臭可以观察所穿内衣胳肢窝部位是否发黄变色。
暗示狐臭来临的7个信号
1、家族病史。若是遗传狐臭,则会有家族病史。
2、气味。狐臭患者腋窝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这是狐臭的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判断狐臭,首先要闻一下腋窝有没有异味。严重的狐臭患者,直接就可以闻到异味。轻微的狐臭患者,脱下衣服后,衣服上有异味,特别是衣服腋窝部位。
3、多毛多汗,只要是多毛多汗几乎都伴随着狐臭的产生,并不能说多毛多汗就必然是患有狐臭,假如想要得到权威的诊断,还是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细致的检查,以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4、腋窝分泌物。狐臭患者的大汗腺(大汗腺【译】:大汗腺分泌弱碱性物质和脂质类以及分泌浓稠液含铁多,且含有蛋白质成分,故容易散发出酸腐的气味。)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因此腋窝分泌物发粘,也易将浅色内衣染黄。时间长了腋毛上有淡黄色结晶。
5、油耳。狐臭的发病与大汗腺分泌异常有关,大汗腺除了分布在腋窝外,其他分布的部位有外耳道、脐窝、肛门、会阴等。除了腋窝外,其他部位分布都极少。因外耳道有大汗腺分布,因此狐臭患者通常伴有耳油,不过这一点不是绝对的,与患者外耳道大汗腺的分布量及分泌功能有关。
6、狐臭如不及时治疗可伴有口臭和脚臭,还可导致遗传延续,狐臭的症状严重者还伴有稀耳垢,长期以往会侵蚀耳膜,引发耳鸣,导致耳聋。
7、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异味的强度来判断女性狐臭的味道和狐臭症状的轻重。狐臭的味道类似于护理身上的分泌味,闻到后有种恶心想呕吐的感觉,当然这是气味较重者。症状较轻者,一般在距离很近的时候才能闻到那股异味。还有不是特别明显的女性狐臭患者,由于爱美的女性常常会选择香水来使自己清香怡人,因此很多情况下都不会闻到那股异味,只有将纸夹在腋下拿下来时,能闻到纸上有股异味。
腋窝多汗症和狐臭是同一种疾病吗
不是,狐臭又称腋窝臭汗症,青春期后比较严重,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是胳肢窝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天热汗多或运动后最为明显,常同时有腋窝多汗症,而腋窝多汗症也常同时有狐臭,两种疾病也可以单独发生。
手汗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手掌出汗:主要表现为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双侧手掌多汗,常与情绪变化有关,精神紧张时出汗更多。轻度者仅表现手掌湿润,重度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的汗珠,严重者会沿着手指下滴。
2、足底多汗:有将近一半的患者同时伴有足底多汗,即便频繁更换鞋袜也不能及时清除汗液及其异味,因此足底最容易发生皮肤继发性病变,如皮炎、足癣、皮肤角化脱落、皮肤疱疹等。
3、腋窝多汗:有1/3的患者同时合并腋窝多汗,汗液易浸透衣服,腋下部位呈大片汗斑状,因腋窝部位隐秘,容易导致该处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严重时出现皮肤糜烂的情况。
4、面部多汗:这类患者较少。部位多集中在前额,汗液自上向下流淌,流入眼框和颈部,需不断得擦拭以保持面部干燥,多数患者还伴有面部潮红。
5、手足生冻疮、脱皮:手汗症患者手足出汗时多“湿冷”,手足温度仅33℃左右,所以冬天易生冻疮。因手足常浸于汗水中,也常出现“脱皮”现象。
多汗症的治疗
多汗症西医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腋下异味的鉴别诊断
腋窝有异味易混淆的症状:
腋窝多汗:人的汗腺有两种,一种细小,分布于全身,主要功用是排汗、调节体温;另一种较大的腺体,称为顶浆腺,其分布在腋窝、阴部等特殊地带,而其中又以腋窝为最多。顶浆腺分泌出来的浆液原是无臭的液体,但当浆液受到滞留于腋下的细菌分解後,才成为有臭味的液体,俗称为”狐臭”。腋下多汗的患者细菌容易滋生,味道特别浓,造成生活上极大的困扰。
腋窝痛:一般情况下,腋窝下的疼痛多是由于精神紧张、长时间姿势不正确、局部的炎症、乳腺增生、心脏缺血性病变等引起,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科通过查体、验血等检查确定原因,针对性处置,以免延误。
腋部肿块: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腿根)是三大淋巴集中区。上肢或乳腺的腋下肿块可以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可以出现化脓性感染。
症状表现是:腋下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刺鼻气味的现象,夏季更甚。多在青春期时发生。到老年的时可减轻或消失。
腋窝多汗的病因
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泛发性多汗症)或局部(局限性多汗症)异常地出汗过多。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发病年龄多为自幼开始,至青少年期加重并伴随终身,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参与正常社交等。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往往难以奏效,其中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催眠疗法、心理疗法、电离子透入法和针灸等。胸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多汗症唯一有效而持久的方法,但是以前双侧开胸施行手术创伤大、切口疤痕影响功能和美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目前军区总院胸外科开展的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创伤小、显露好、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而持久,可同期完成双侧手术,患者乐于接受。到目前为止,医院已经为数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术后患者多汗症状立即消失,2~3天出院,无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出院就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未有复发症状,疗效满意。总之,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目前治疗多汗症最安全有效的手段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多汗症从发病原因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等)、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疟疾、结核等)和长期生病造成体质虚弱。只要这些全身性疾病得到控制后多汗的情况就能得到解决。二是精神性出汗,由于高度紧张和情绪激动造成,是因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内服一些镇静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具有暂时性的效果,但有口干等副作用。三是味觉性出汗,属于另一种生理现象,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多汗,这种情况一般不必进行治疗,只须忌口。
多汗症怎么办
1、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腋下淋巴结核的体征有哪些
腋下(腋窝)部淋巴结核,重庆贻青中医院经临床较少见。病人往往主诉腋窝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来我院就诊;也有在胸部X检查时发现腋窝部或胸壁上部有钙化灶。
腋下淋巴结的分布及正规触诊法
腋窝内淋巴结数目多,分布较广,根据其所在位置,一般分为5群:①前群:位于胸大肌外缘下,紧贴胸廓侧面,是乳癌最早转移的腋淋巴结。②内侧群:位于腋窝内侧壁,收集前胸壁淋巴。③外侧群:在腹静脉周围,收集上肢淋巴。④后群:在肩胛下肌表面,收集背部淋巴。⑤ 中央群:在腋窝中央,收集上述各群淋巴。
触诊腋淋巴结是乳房检查的重点之一,尤其是乳腺癌。因此正确触诊腋下淋巴结是非常必要的。
前群:在乳房外侧,沿胸大肌外缘下触诊。
内侧群:患者坐位,上臂高举。检查者的手掌朝内,手指尽量伸入其腋窝最高点。即尖部,压着不放。然后患者手放下,搁在检查者的前臂上。检查者在腋窝的手,即可沿胸侧壁自上而下进行滑动触诊,检查有无淋巴结肿大和乳房尾部有无肿块。
后群:检查者站在患者的后面,患者上臂前平举和稍外展。或患者坐位,前臂搁在桌上即可。检查者的手指伸入其肩胛下肌表面触诊。
腋下异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般称有狐臭的患者来就诊时首先要被查查气味。那狐臭的检查如何进行,狐臭的诊断标准很简单,用鼻子闻,即嗅觉就是标准。另外还可能用大汗腺超导可视腋臭检查仪,所以,通过医生的鼻子进行狐臭的诊断后。但为慎重起见,还应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数字化的狐臭的检查。
不同医生对味的分类也不同,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通常狐臭的诊断以强、中、弱三个程度进行分级。
强:一进屋就能闻到味的程度,通过设备检查发现大汗腺分布浓密!
中:程度低于强,但腋下夹上纱布,放上2—3分钟后,取下来的纱布上有味儿。通过设备检查发现大汗腺分布较密。
弱:诊断当天由于进行过腋下护理,夹人腋下的纱布没味儿。但指定改日下午来就诊,且事先对腋下不进行任何处置,这时再次将纱布夹在腋下进行测试,就会闻到轻微异味儿的程度。
多汗症治疗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