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测量

高血压测量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

高血压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

高血压患者应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度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最大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压”。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4、选择每天起床后(饭前)、睡觉前各一次

通过对我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70%的人存在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低谷,即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4-6点为第二个高峰,也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间;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

高血压病人如何正确测量血压?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不用每天测量,一周测量一到二次就可以了,而且要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灰,这样可以发现血压波动的变化,另外测量血压时最好选择在早晨,这样测量的结果更准一些。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定规范

依据AHA的血压测量的新建议和我国的相关血压测量规定,可以归纳出以下要点:受试者在测压前15分钟未吸烟、饮茶及咖啡类饮料,排空膀胱;在温暖的室内安静休息5~10分钟;受试者应坐靠背椅,双脚平放落地,肌肉尽量放松;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至少应包绕上臂的80%以上;将排空的袖带均匀缠于应当完全裸露上臂,使上臂处于右心房水平(坐位:胸骨的中部,第4肋间隙;卧位时用小枕支托以使其与腋中线同高);快速而平稳地充气,至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此时应当触摸肱动脉或桡动脉;放气速度每秒下降约2mmHg(心动过缓时要求每一心搏下降约2mmHg);依Kororkoff第1音为SBP,第5期音为DBP;测量时患者和测量者不要交谈;最好间隔1~2min连续测量三次血压。

许多指南指出血压测定时至少应测量2次,间隔1min,如测值相差<5 mm Hg,以平均值为准。否则应当再测量1~2次,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准。但很多情况下这一点没有得到认真执行。由于老年人血压存在较大的变异,一些学者要求对老年人一次血压测量要重复3次。

单靠一次血压测定容易产生诊断错误。我们观察2020名社区成人连续测定3次血压(间隔2min)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发现SBP差异 >5 mmHg者占65%,其中>10 mmHg达20%,少数人相差高达40~50 mmHg。3次DBP差异>5 mmHg者占33%。女性和老年人的3次SBP差异更大。大约半数人群的首测SBP最高。

因此,如果仅测量一次血压,可能导致误诊。有研究表明,以第一次测量的血压为依据,一级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第二次和第三次血压的评价。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女性。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定规范

血压的升高不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还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随着高血压变得越来越普遍,人家反而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变得更不以为然,让高血压逐渐成为发病率高,诊断率低,危害大的严重疾病。其实高血压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而监测血压的准确变化是预防高血压的第一步。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定规范

依据AHA的血压测量的新建议和我国的相关血压测量规定,可以归纳出以下要点:受试者在测压前15分钟未吸烟、饮茶及咖啡类饮料,排空膀胱;在温暖的室内安静休息5~10分钟;受试者应坐靠背椅,双脚平放落地,肌肉尽量放松;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至少应包绕上臂的80%以上;将排空的袖带均匀缠于应当完全裸露上臂,使上臂处于右心房水平(坐位:胸骨的中部,第4肋间隙;卧位时用小枕支托以使其与腋中线同高);快速而平稳地充气,至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此时应当触摸肱动脉或桡动脉;放气速度每秒下降约2mmHg(心动过缓时要求每一心搏下降约2mmHg);依Kororkoff第1音为SBP,第5期音为DBP;测量时患者和测量者不要交谈;最好间隔1~2min连续测量三次血压。

许多指南指出血压测定时至少应测量2次,间隔1min,如测值相差<5 mm Hg,以平均值为准。否则应当再测量1~2次,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准。但很多情况下这一点没有得到认真执行。由于老年人血压存在较大的变异,一些学者要求对老年人一次血压测量要重复3次。

单靠一次血压测定容易产生诊断错误。我们观察2020名社区成人连续测定3次血压(间隔2min)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发现SBP差异 >5 mmHg者占65%,其中>10 mmHg达20%,少数人相差高达40~50 mmHg。3次DBP差异>5 mmHg者占33%。女性和老年人的3次SBP差异更大。大约半数人群的首测SBP最高。

因此,如果仅测量一次血压,可能导致误诊。有研究表明,以第一次测量的血压为依据,一级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第二次和第三次血压的评价。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女性。

血压测量方法

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

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被测者 一般采取坐位,测右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 到使手腕 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

可以在家自测血压吗

要是你自己患有假性高血压,那么在医院做的1~2次体检,是查不出真相的。其实,平时也可以在家自测血压。曰本高血压学会的治疗方案也把自测血压视为在高血压防治上 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家用血压计比以前的要更加精准,且增加了不少便于使 用的机种。现在,家用血压测量计的种类非常多,如手臂式、腕式 和手指式等机型。可以选用传统的手臂式血压测量计,因为这种机 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出血压值。现在的家用血压计在精准度上也 并不比医院用的差。今后,可以经常在家里测量血压。

家庭血压仪监测血压的具体步骤

准确的血压测量对高血压的诊断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压测量之前总是被误认为是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健康的人无需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事实上,每个家庭都需要拥有一台血压计,并养成定期进行血压监测的好习惯,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现象,尽早治疗高血压。

家庭血压仪监测血压的具体步骤

1、测量血压之前一定要安静地休息十到十五分钟,运动后则休息三十分钟,放松一下情绪,稳定一下心态,测压时肢体不能用劲和乱动,保持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

2、测量者尽量选择坐姿。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靠座椅,两腿落地放松。测量时肘关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臂裸露并伸直。袖带气囊紧贴皮肤,下缘距肘弯横纹2-3厘米,不要过松或过紧,保持一指的缝隙(如行动不便,可采取躺卧式测量,方法同上)。

家庭血压仪监测血压的具体步骤

3、测量血压。以水银式测压仪为例,将听诊器的表形件放至入气袋下肱动脉搏动处,接着拧上气门打气加压,在水银柱上升过程中即可听到动脉搏动声音,随压力上升搏动声音逐渐减小,当完全听不到时,表示动脉血流已完全阻断,再加压使水银柱升高20~30毫米然后慢慢放气。

在听到第一个“咚”的声音时所示的压力值便是收缩压(即高压),记录下血压的最高数值。随后声音逐渐增强后转为柔和杂音,当该音突然变得低沉时的压力值即为舒张压(即低压),记录下血压的最低数值。

4、测量结束后,排尽袖带内的多余气体,整理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45度,待水银全部流回槽内,平稳放置。

温馨提示:血压测量的单位有两种,第一种是毫米汞柱(mmHg),第二种是千帕(kpa)。两种单位均适用,并无新旧之分。换算关系是:1kpa=7.5mmHg。血压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波动性。一般白天偏高,夜间及早晨刚醒是偏低;活动后即时偏高,静坐一段时间可恢复原状。因此需要在非同日多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高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的。

高血压患者发作时要注意什么

一、血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因偶测血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故为了能够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由于血压的自然波动较大:正常人或高血压者常有两个高峰,即上午8-10点和下午4-6点,0点时血压最低人,因此比较前后两次血压高度时,应注意测量血压的时间尽量相对固定,动态血压测定较偶测血压对诊断更有意义;

2、原已确定高血压的患者,不管服药与否,偶测血压不高不能否定高血压的存在;

二、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不仅决定于测量方法是否正确,还要求尽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格活动、寒冷、精神紧张或饮茶咖啡等)的影响,因此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测量前应先让患者安静休息片刻;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测量均可,但被检手臂应放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者最好有靠背,手臂要有支撑。

2、高血压患者发作时要注意哪些?气袖展平后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要距肘窝 2-75px;听诊器胸件要放于脑动脉上,不要接触气袖。

3、放气速度以2mm/s为宜,不可过快;一般以右上肢为准,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

高血压患者发作时要注意什么?对于已经患上高血压的人群来说,要做到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上升。

24小时动态测量血压意义重大

为什么要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

首先,它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由于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几乎都在变化,而发生危险又与血压的水平成比例,但我们临床上常用的偶测血压,提供的仅是瞬间血压。由于存在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即病人在医务人员面前情绪紧张,血压反射性增高),难以反映病人在休息时或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水平,更难以观察患者在各种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血压波动情况,例如,嗜铬细胞瘤,它以阵发性高血压为临床特点,若测量血压时间恰为其缓解期,故很难发现高血压症状。总而言之,根据偶测几次血压决定治疗与否,是非常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而24小时动态血压能测量人体昼夜不同时间内的瞬间血压,所得数据远较偶测血压值多得多,亦远远避免了偶测血压的缺点。这对于决定高血压病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显然是优于偶测血压的。

其次,它有助于判断预后。一般认为血压升高造成的心血管损害,是循环系统长期承受压力过高的结果,而偶测的血压并不能反映个体的平均血压水平。比如说,某病人上午9点测血压是130/80mmHg,下午4点测血压是150/90mmHg,那么他的日平均血压水平140/85mmHg。同样一个病人,给予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日间可获得64-96组血压数值,其测出日平均血压水平为134/82mmHg。前组的均值是两组偶测血压的平均数。显然,后者可靠性强。已有许多研究证实,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的血压值与左心肥厚或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偶测血压。

最后,它有助于评价降压治疗效果。在许多情况下,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是用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它对决定选择用药、调整剂量和服药时间、调整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的诊断不是测量一次血压就能做出正确结果的,为了准确的得到诊断结果,能最好的得到治疗方案,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的必须的!患者不能为之不屑,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医生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生活常见的几大误区

灵丹妙药根治高血压

一经确诊,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全是虚假宣传,会影响高血压的规范治疗。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人们要擦亮眼睛。

没有症状血压就不高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大部分高血压没有症状;而且,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不适,都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甚至为此丢掉性命。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就必须测量血压。年龄大于18岁的成年人,建议每2年测1次血压;35岁以上的人每年测量1次血压;对容易发生高血压的人(包括:血压在130~139/85~89毫米汞柱、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建议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如果已有高血压,测量的频率就要更勤。

医院比在家量血压准

在医院和在家中测血压,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一般,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值偏高,容易过度诊断高血压,医生也有可能给予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因此,对于诊断高血压,以及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可以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来补充。

有很多人因为就医紧张,在医院测量的血压数值高,而在家庭测量的血压不高,这叫“白大衣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患者在休息静坐状态下进行,并尽量排除环境、情绪因素的影响。卧位血压可能偏高于坐位血压,而立位的血压可能偏低于坐位血压。每个体位变化,需2min后再测量变化后的血压,每个体位的血压值偏差<5%。

(2)准确的血压测量,是以肱动脉为标准,这就是高血压的诊断,袖带至肘窝桡纹上的1~2cm。袖带尽量不压迫听诊器头,打至最高收缩压上 20mmHg的气后,缓慢松气,使银汞柱以恒速下滑,并以2~6mmHg/s为宜。血压读数以毫米汞柱为单位(mmHg),再换至kPa单位。

(3)血压测量的选择,以水银柱台式最好,也可采用肱动脉的电子血压表,避免使用桡动脉及指动脉的电子血压测量仪。

相关推荐

自己测血压也要讲究方法 不同体位血压也不同

1.血压计校正 所有电子设备都存在设备稳定性的隐患,所以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测校正,以保证测得血压值的准确性,才可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建议至少每6个月校正血压计一次。 2.血压测量的要求 每个人的血压都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血压测得的高低有很多干扰因素,例如活动、热饮、洗澡等都会使血压值偏高,所以在测血压时要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因此,应选在安静状态下,情绪稳定时测量血压,如有活动需先安静休息30分钟。 3.血压测量的方法 测量时卷袖、手掌向上、肘部伸直,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的置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

在家测血压有8步

自己在家测量血压,没有专业人士指导,涉及到一个准确性的问题。吴海英指出,自测血压,应按照下列8步法来做,否则容易造成测量数值错误。 1.测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饮酒和喝咖啡,至少休息5分钟。 2.有尿的情况下,血压会升高,要排空尿液。 3.测量时要坐有靠背的座椅,可以避免紧张,双脚着地,不要跷二郎腿。 4.不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 5.无论使用哪种血压计,血压计的袖带高度要跟心脏同一水平;即使仰卧,也要按这个要求做。 6.给胖人测血压,如使用过小、过短袖带,测得的血压往往比真实值偏高。因此,上臂粗或

血压计的原理 是什么

测量血压的仪器称为血压计。血压计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两种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不相同的,直接式是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压力变化;间接式的工作原理则是控制从外部施加到被测部位上的压强,并将控制的结果与其相关的柯氏音的产生和消失的信息加以判断。前者不管对动脉或静脉都可连续测试,而后者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间接法测量仪器有汞柱血压计、随机零点血压计、弹簧表式血压计、自动电子血压计、间歇式长时间血压测量计、皮肤小动脉血压测定计等。这些血压计都是根据不同需要而设计的,如随机零点血压计是为克服目测等人为误差

高血压也要打假

有少数人用血压计测出来的血压值很高,但实际上血压可能是正常的,这在医学上称为“假性高血压”,多发生于患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血压测量是指用血压计从体外通过气囊施加压力于上臂的肱动脉,以阻断血流,然后放气监听动脉搏动音,听到动脉搏动音时为收缩压,动脉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动脉壁像硬橡皮管子一样,压力不易阻断血流,进而造成血压测量值升高的假象,实际上动脉内的血压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硬化愈严重,假性高血压就愈显著。如果盲目使用降压药物,会使正常血压快速下降,反而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因此,

家用电子血压计优势

电子血压计的种类较多,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ESH、 BHS、AAMI)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手腕式血压计和手指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有以下优势: (1)操作简便:电子血压计使用时按下开关电钮,即可自动测量血压,不需要听诊器和手工充气放气;电子血压计自动记录血压值,不需要测压者仔细观察血压值的变化。 (2)测量血压值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经认证的合格电子血压计测量的第二、第三次血压值尤为稳定。电子血压计自动显示或记录血压值,避免人为的误差和个人偏好,有利于克服血压尾数“0”偏好。 (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

如何测量血?诊所测血压:测量血压环境要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几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另外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如何测量血?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使手腕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

如何在家更加准确自测血压呢

一、电子血压计选择 家庭自测血压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目前,常用的国际标准有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标准、英国高血压学会和美国仪器协会标准,我国推进使用的是欧洲高血压学会标准。 二、一般原则 1.家庭自测血压应接受医务工作者培训或指导,患者不能根据家庭自测血压结果随意增减降压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调整。 2.测血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坐位,双脚自然着地;裸臂绑好袖带,袖带大小合适;袖带必须和心脏保持统一水平。 3.诊断和治疗初期,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家庭血

量血压应注意什么

许多人在匆促、紧张的情况下,量的血压高,却不一定是高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之建议与规定,受测者在血压测量前30分钟不能有中度以上的用力情况,或是抽烟、喝刺激性的饮料等。测量前5分钟,更要在舒适、安稳而愉快的气氛下坐着休息。穿着一般薄身衣服可直接量度,不需要卷起袖子,太厚的外衣或毛衣就要脱下。 测量的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刚起床或晚上睡前,血压值通常在睡前2小时开始下降、起床后2小时开始上升,因此,早、晚测量的数值是最具有参考价值。此外,若有服用降血压的药物,应在吃药前就进行测量。 一般之血压测量,受测者采坐姿进

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1、正常血压应是多少 提高知晓率自然要知道自己的血压值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最佳正常血压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至139mmHg/舒张压80至89mmHg;高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2、判断自己的血压值 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建议复查,隔几个月复查一次。 如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小于1

用哪种血压计测量最好

水银血压计需要使用听诊器配合来测量,通过他人判断得出收缩压、舒张压的读数。虽然很多大部分人觉得用水银血压计测血压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测量结果却相对来说更准确一点。其实水银血压计看上去复杂,实际上一点都不难。如果家里有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性测量血压,家属可以学一学该如何使用水银血压计进行测量。 和水银血压计相比,电子血压计操作更加简便,可以不需要通过他人帮忙捆绑袖带和使用听诊器读数,只要一个人就能测量血压。因此,电子血压计已成为家庭测量血压的主要工具。电子血压计分为臂式血压计和腕式血压计,一般来说,臂式血压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