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预防唇风的中医偏方

预防唇风的中医偏方

第一:外用方药可取白鲜皮15克,蛇床子、川槿皮各10克,地肤子、苦参各30克,水煎外涂患处或用玉蝴蝶一味外敷。

第二:血虚风燥型,症见口唇破裂、出血、燥痒、脱屑、面色无华、纳呆、口渴、便秘、目花头晕。舌淡、脉细无力。治宜养血润燥。方药为天冬、生地、熟地、麦冬、当归、黄芪、黄芩各15克,桃仁、瓜蒌仁、五味子各10克,升麻4.5克。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第三:风火上攻型,症见口唇裂,色变深红,以红肿发痒为特征,兼有口干口苦、便秘诸证。舌苔黄、脉右关洪数。治宜祛风、清热、解毒。方药为青蒿、生地各15克,当归、赤芍、荆芥、柴胡、川芎、黄芩各10克,蝉蜕、薄荷、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第四:脾胃湿热型,症见口唇破裂、糜烂、口臭、口渴、不欲饮食、便秘或便溏、小便赤热。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健脾和胃、除湿清热。方药为茯苓、白术、黄柏、金银花、枳实各10克,山药、生薏米、生扁豆各15克。若口干渴重者加沙参、石斛。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小儿急性肠胃炎如何治疗

中医偏方1、糖炒山楂:取山楂30g,红糖15g。将去核的山楂与红糖炒5分钟,用开水泡后饮用。山楂有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因肉食过多引起的腹泻的宝宝。

中医偏方2、神曲莱菔麦芽汤:取神曲20g,炒莱菔仔10g,炒麦芽10g。将以上3味加水煮20分钟饮用。适用于1岁以上因吃面食过多引起的腹胀、腹泻的宝宝。

中医偏方3、槟榔莱菔饮:取槟榔10g,莱菔仔10g,鲜橘皮10g,白糖12g。将槟榔打碎。莱菔仔在小锅中炒香,然后捣碎。取1个新鲜橘皮,剪成细丝状,将以上3味药加水煮1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后服用。有利气、消食、除胀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消化不良性腹胀、口臭、腹泻的宝宝。

中医偏方4、莱菔仔(萝卜仔)粥:取萝卜仔10g,粳米50g。先将莱菔仔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将粳米加水煮粥,再加莱菔仔末调和食用。莱菔仔有理气和助消化的作用,适用于8个月以上宝宝伤食性腹泻。

中医偏方5、豆蔻粥:取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

中医偏方6、香姜脱脂奶:取丁香2粒,姜汁5ml,脱脂奶250m;。将姜汁、脱脂奶及丁香同放锅内煮沸,去丁香加少许糖饮用。可温胃有止吐泻的作用。适用于3个月以上有消化不良腹泻的宝宝。

中医偏方7、橘饼茶:取橘饼2个。将橘饼切成薄片,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约15分钟可饮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小儿伤食引起的腹泻。

总之,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讲解的关于小儿急性肠胃炎的中医治疗偏方,又由于此病是肠胃疾病,所以必须知道一些饮食的禁忌,如:忌吃易导致腹胀、含有长纤维、多糖、高蛋白、高脂的食物。

脑病的中医偏方

1、肾精不足

证候:善忘,头晕耳鸣,怠惰思卧,毛发焦枯,腰膝酸软,骨软痿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两尺无力。

方剂:偏阳虚者宜右归丸。偏阴虚者宜左归丸。加减:形寒肢冷,四末不温加附子、肉桂至10克,干姜8克。午后发热或骨蒸朝热,加青蒿10克,地骨皮15克。食少便溏者加茯苓20克,砂仁6克(后下),麦芽15克。

治法:补肾益精,充养髓海。

2、脾肾亏虚

证候: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足、效率降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等。

方剂: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治法:健脾补肾。

体癣的中医偏方有哪些

在生活中体癣患者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患了体癣之后,不单单对自身的健康带来了隐患,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带来了不便,因为体癣的传染性是比较高的。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吗?小编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一、公英树皮方

材料:核桃树皮500克,蒲公英250克。

制用法:煎液。外涂患处,每日1-2次。

适应症:体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二、乌硝川椒方

材料:苍耳子、川椒15克,大风子9克。

制用法:煎汤。洗患处。

适应症:体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三、黄瓜乌硝方

材料:黄瓜1条,乌硝少许。

制用法:切黄瓜一段去瓤,放入乌硝少许,过一夜。取黄瓜水搽患处,每日数次。

适应症:体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之四、黄连黄柏方

材料:黄连、黄柏、黄丹、荆芥(微炒)各等份。

制用法:研为末。外用。

适应症:体癣、足癣、股癣。

治疗体癣的中医偏方有哪些?看完小编的上述整理结果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小编在此提醒大家,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体癣之外,在生活中我们也一定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哦。要远离辛辣刺激的食物。

心绞痛中医偏方

偏方一

栀子、桃仁各12克,炼蜜30克。将二药研末,加蜜调成糊状。把糊状药摊敷在心前区,纱布敷盖,第一周每3日换药1次,以后每周换药1次,6次为1疗程。

偏方二

玉竹、山楂各500克,糖粉,白糊精各适量。山楂水煎2次,每次15分钟,玉竹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2药,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清膏,人3倍量的糖水,1倍量的白糊精;搅匀,制颗粒,干燥,过筛。每服22克,开水冲服,日3次。

偏方三

七成熟的青柿子1000克,蜂蜜2000克;将柿子洗净去柿蒂,切碎捣烂,用消毒砂布绞汁,再将汁放人砂锅内,先用大火后改小火煎至浓稠时,加蜂蜜,再熬至粘稠,停火,冷却,装瓶。开水冲饮,每次I汤匙,日3次。

偏方四

丹参30克,白酒500克。浸泡。每次饭前饮服10毫升,每日2~3次。

偏方五

老榕树根30克,蒿草根15克,余甘根30克。上药共入锅煎水。饭后服,每周服药6天,连服4周为1疗程。

偏方六

芭蕉花250克,猪心1个。将上二物放于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炖2小时。喝汤食心,每日1剂,连服数日。

偏方七

瓜篓、薤白各12克,白酒适量;将3药慢火同煎服;1日2次,饭后服用。

中医治疗颅内肿瘤的偏方

中医偏方一:

羚羊角粉(吞)2克,白僵蚕、杭菊、当归、益母草、石斛夜光丸(2次吞),钧藤各9克,全蝎(研吞)、蜈蚣各4条,枸杞子20克,女贞子15克。水煎服,日1剂。

中医偏方二:

丹参、菊花、夏枯草、石菖蒲、莪术、半枝莲、益母草各15克,茯苓12克,三棱、枸杞子、党参各10克,山慈菇、仙灵脾、鹿角各9克。水煎服,日1剂。

中医偏方三: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猪苓、土鳖虫、白术各10克,生地黄、泽泻、石菖蒲各15克,茯苓20克,蜈蚣2条。水煎服,日1剂。

肺炎偏方

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都会引发肺炎,治疗肺炎可以尝试中医偏方,那么,治疗肺炎的中医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可以治疗肺炎?

治疗肺炎偏方1

组成:生姜5克、连须葱白2根、糯米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烂,连须葱白切碎,与糯米一起煮粥,熟时加入米醋,趁热服之。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证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指绞青,多在风关,脉象沉紧。

治疗肺炎偏方2

组成:生姜5克、白米适量。

用法:煮粥食用。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

治疗肺炎偏方3

组成:葱白6克、艾叶6克。

用法:共捣烂敷脐。

主治:小儿肺炎发热。退热作用较好。

治疗肺炎偏方4

组成:大蒜

用法:捣泥贴足心。

主治:小儿急性喉炎之呼吸困难。

治疗肺炎偏方5

组成:吊扬尘60克、葱白7根、生姜7片、甜酒曲2粒。

用法:将上药研捣和匀,加热酒调敷胸部膻中、鸠尾穴处。

主治:小儿肺炎高热喘促。

治疗肺炎偏方6

组成:枇杷叶15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煎枇杷叶,去渣取汁,人粳米煮作粥,空腹食用。

主治:本偏方适用于小儿肺炎。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肺炎的6种偏方,这里提醒大家,偏方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胀肚子中医偏方

1、寒湿内聚: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或脘腹疼痛、口渴不欲饮、肢体倦怠。可用胃苓汤与厚朴温中汤来温化寒湿。

2、脾胃虚寒:排气不臭,腹中满胀,喜暖喜按,或进热食热饮较舒服,食欲减退、神疲乏力。可用理中汤加减来温补脾胃。

3、湿热蕴结:腹胀恶心、心中烦闷、口渴不欲多饮、时时汗出、大便溏泄味臭、排气亦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可用王氏连朴饮加减来化湿清热。

4、宿食停滞:腹满胀痛、噯腐吞酸、见食物觉恶心、大便泄泻味臭并含有不消化食物、排气有腐臭味。可用保和丸加减来消食导滞。

5、实热内结:腹满或硬痛、大便秘结、口干舌燥。可用承气汤加减来泻下热结。

中医偏方治痛经

1、当归红花瘦肉汤治疗月经不调

原料

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用法

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2、当归羊肉汤治月经不调

原料

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

用法

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熟,加入调料,去渣取汁服用。

功效

温中散寒,养血调经。

3、黄芪当归汤治痛经

原料

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用法

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煎15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将熟加入适量红糖即成。

功效

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

附注

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粳米、红糖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并能补脾胃益化源;泽兰活血祛淤止痛。可于经期做辅助食疗。

4、益母大枣汤温经活血

原料

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

用法

加水共炖,饮汤,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

温经养血,祛淤止痛。治经期受寒或贫血等造成的月经不调、疼痛、腰酸有一定的疗效。

5、益母草汤治经少闭经

原料

益母草60克,红糖80克。

用法

水煎去渣,加红糖,煎服,每日1剂,可连服2~3次。

功效

活血化淤,调经。治疗行经前腹部胀痛,月经过少,闭经。

6、鸡蛋川芎汤治闭经

原料

鸡蛋2个,川芎8克。

用法

加水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功效

活血祛淤,行气。用于伴有烦躁易怒,血淤气滞型闭经。

7、枸杞莲心茶治更年期月经不调

原料

枸杞子10克,白菊花3克,莲心1克,苦丁茶3克。

用法

上四味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上10分钟,即可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功效

滋阴清热,养肝益肾。主治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头晕失眠,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偏方之一

生草乌30克生白附子30克天南星30克共研为细面备用。约3厘米长

的葱白节7个生姜40克共捣烂如泥与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药面调和混

匀后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碗中上笼隔水蒸约20分钟将蒸好的药纱布趁热熨

患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勿熨眼部切勿口服。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偏方之二

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共浸于15毫升30毫升高度白

酒中4个小时后加入适量凉水置于锅内文火煎煮。煎沸时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

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患侧鼻孔让患者吸入蒸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偏方之三

大枣1枚红矾0.9克。将红矾研为细面放入除去枣核的大枣内用镊子夹

枣放木炭火或蜡烛火上烧烤待烤出味即用患侧鼻孔吸。反复烧烤反复吸直

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

肝腹水中医偏方

1、气滞血瘀:症状: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叁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2、气滞湿阻: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3、湿热蕴结: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肝腹水能活多久?

4、脾肾阳虚:症状: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天地龙骨茶益高血压患者

天麻40克、地龙30克,龙骨100克三药捣碎如茶状,小火煎沸10分钟,离火,去渣代茶,分两日口服。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羊油炒麻豆腐能降血压

用150克羊油炒500克麻豆腐。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油炒,但麻豆腐必须是以绿豆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炒麻豆腐时可放盐适量及葱花、鲜姜等调料。每当血压不稳定或升高时仍可如法炮制,疗效显著。

中医偏方降高血压--花生壳可治高血压

将平日吃花生时所剩下的花生壳洗净,放入茶杯一半,把烧开的水倒满茶杯饮用,既可降血压又可调整血中胆固醇含量,对患高血压及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疗效。

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不妨试试以上的偏方降压吧。

唇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针对唇炎,人们平时应多注意个人卫生,目的在于预防唇炎,加强对唇炎的了解,做好唇炎的预防工作。

中药是能够用于治疗唇炎的,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唇炎中医称之为唇风、驴嘴风,多由于风热犯胃、脾经血燥而致。

风热犯胃者症见唇部红肿灼热,发病迅速,有小水泡,很快破溃、糜烂、流水,有脓血痂,唇周皮肤有黑褐斑,兼见口渴喜饮,口臭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方用双解通圣散加减。药物组成:防风12g,薄荷后入9g,连翘15g,栀子12g,黄芩9g,生石膏先煎24g,川芎12 g,当归15g,白术9g,滑石12g,泽泻15g,甘草6g。

脾经血燥者症见口唇肿胀明显,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干燥、时有灰白色鳞屑脱落,唇周皮肤粗糙或脱色,兼见口甜粘浊,面色萎黄,小便短少,舌干无津,脉细数。治以养血熄风、健脾润燥。

方用四物消风饮加减。药物组成:川芎12g,赤芍12g,生地黄12g,薄荷后入9g,柴胡12g,蝉蜕9g,白术12g,山药15g,丹皮12g,玄参12g,麦冬12g,石斛12g,炙甘草6g。

通过上文对唇炎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唇炎患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唇炎,也能正确认识唇炎积极配合治疗。

三叉神经疼怎么能治好

1、可辅助治疗风寒犯上类型病人的中医偏方:鸡蛋2枚,大葱5跟,川芎10克,同放砂锅中加水煮,鸡蛋熟后再去壳煮片刻,吃蛋喝汤。风寒犯上类型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2、可辅助治疗阴虚胃热类型病人的中医偏方:阴虚胃热类型病人准备生石膏30克,川牛膝10克,石斛、沙参各15克,用开水将其冲泡或微火略煮片刻,代茶频饮。

3、可辅助治疗风寒袭络类型病人的中医偏方: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荆芥、全蝎各12克,细辛4克,12克,蜈蚣3条,甘草7克,薄荷7克(后下)。

4、可辅助治疗肝火上炎类型病人的中医偏方:肝火上炎类型病人准备夏枯草15克,天麻、川芎各10克,龙胆草5克,将这些材料同放砂锅中加水适量,每日一剂。

5、龙眼于炖鸡蛋;

[原料]龙眼干100 g,鸡蛋2枚,白糖适量。

[制法]将适量龙眼干捣碎,同鸡蛋加水适量炖至蛋熟,鸡蛋去壳,再炖1小时,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用于心脾亏虚型三叉神经痛。

[服法]吃鸡蛋,喝汤。1剂/d,分2次食完,常食。

相关推荐

胰腺炎的中医偏方

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现在患有胰腺炎的人越来越多,任何人群都有可能发病,主要以男性为主,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治疗胰腺炎的偏方子 1.各种瓜果汁 如白萝卜、西瓜汁、番茄汁、雪梨 汁、荸荠汁、绿豆芽汁等,均可饮服。有清热解毒功效,并富含维生素,适用于禁食后刚允许低脂流质阶段的急性胰腺炎病人。 2.黄花菜马齿苋饮 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将两者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

中医保养头发的方法

女人都是爱美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很多人选择去染发、烫发,但是这样很伤头发,做完头发后我们的头发往往都会变得干枯、发黄,因此,一定要注意保养头发。 中国人对头发之美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在中医里,有一套很完整的理论针对美发,头发保养,以及止脱生发等。现在介绍一种中医偏方,可以让头发光泽亮丽,还有自然香味。 中医护发偏方 水仙适量(花、叶、根不限)煎汤洗之,每日一次,沐浴可每周一次。能香发润肤、利汗爽肤。药方:水仙适量(花、叶、根不限),煎汤,用其洗头,每日一次,可以使头发乌黑亮泽,散发清香。另外

晚上失眠中医偏方

第一:晚上失眠的危害 失眠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除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之外,导致我们出现精神萎靡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还会导致患者出现长期失眠,也非常容易患有焦虑症。除此之外,很多人如果出现了失眠的情况,那么也容易导致神经功能失调的情况,例如心跳过快、肌肉收缩以及尿频尿急等等的情况。 失眠除了对个人造成伤害之外,对于社会的伤害也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人们在经常失眠之后就会变得敏感以及暴躁起来,这样就会影响家庭关系,还会将这种情况带到工作之中,导致人际关系等等下降,产生孤独感等等。 第二:晚上失眠的原

中医治疗中风偏方大全

水蛭蜈蚣治中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主治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水蛭15克,蜈蚣3条,僵蚕12克,全蝎6克,丹参24克,川芎10克,山药1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0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6例,平均治疗45天,痊愈16例,显效5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 地龙葛根治中风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行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红花(后入)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

去妊娠纹中医偏方

去妊娠纹中医偏方在医学上,妊娠纹被称为“扩张性条纹”,它其实不止出现在孕妇的身上,许多健康的男性或是女性,在青春期的快速生长期时,身体也会出现类似于妊娠纹的“生长纹”。另外,体重急速增减、使用大量类固醇的人等,也容易出现这类的扩张性条纹。 妊娠期间激素的变化,会引起皮肤色素细胞功能增强,导致面部出现咖啡色的斑块,即妊娠斑(亦称蝴蝶斑)。一般认为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有关。另外,还可出现便秘、头晕、精神差、皮肤干涩等,从中医角度看,这些都是“气血阴虚”的表现。 调理法:中医可运用针灸、耳穴、脐疗、中药熏蒸、拔

中医治疗子宫囊肿的方法

子宫囊肿中医治疗具体什么方法?很多疾病都有治疗偏方,当然子宫囊肿的治疗偏方也是有的。但是很多人却反应偏方没有效果。其实,在选择治疗子宫囊肿的偏方的时候,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过度的痴迷偏方治疗,而不采取正规的治疗方法。 其实,偏方只是辅助治疗的方法,并不能够作为单一治疗疾病的方法。所以,在选择偏方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服用。 子宫囊肿中医治疗具体什么方法 那么,子宫囊肿的治疗偏方是什么?一般,中医中治疗子宫囊肿的偏方比较多,而且效果很好,可以作为减少子宫囊肿治疗的毒副作用。下面是临床上应用

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

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血管炎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一般是血管炎症、血管坏死导致的,血管炎的类型比较多,例如病毒血管炎、结核性血管炎等。出现特别的症状后要到医院诊治,然而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比较多,药物疗法多见,尤其是中药,副作用小,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如果是血管炎,临床表现比较局限,受累器官不多,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好且复发率也低,也就是原本血管破裂的程度减轻。从外表的皮肤即能轻易看出,患处的皮肤颜色从原本鲜红出血,或局部暗暗、黑黑的颜色会转换成正常肤色;或在接受治疗血管炎后

银屑病中医偏方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的皮肤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不便的影响。然而银屑病又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让人头疼。今天,小编要大家介绍三种有效治疗银屑病的偏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临床中,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偏方、验方如下: 【偏方验方一】 [用料]斑蝥10克,药用酒精150克。 [制法]将上药同入瓶内泡7天。 [用法]用药棉蘸药液擦洗患处,一直到起水泡。注意千万不要用针挑破,到一定程度水泡会自破,水即流出。3天后水泡皮自行脱落,不留疤痕,不再复发。 【偏方验方二】 [药物] 川槿皮500克,好烧酒5000克

脑病的中医偏方

心脾两虚 证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纳谷无味,面色无华。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方剂:归脾汤。加减:胸脘胀闷加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心悸较重者加熟地15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烊化)。失眠较重者加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夜交藤1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0克,郁李仁10克。 治法:补养心脾,养心宁神。 痰浊阻窍 证候:记忆力下降,健忘,头重如裹,腹胀痞满,四肢倦怠,舌淡,苔白厚腻,脉滑。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眩晕者加代赭石30克(先下)。脘闷不食者,

中医治疗痛风的偏方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痛风好预防但是不好治疗,用西医的方法治疗痛风真的很难治愈,这让许多人又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流传了几千年的老中医身上,经过中医们的不懈努力,也确实是研究出来了几个小偏方,下面将一一说来。 第一种比较好的治疗的方法就是草乌饮,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呢?下面我们来看。配药:草乌5g,车前子40g,黄桂15g,十亦10g,盛土10g,蚯蚓 15g,全蝎30g,何首乌12g。服用方法:将上药磨碎后加入适量的水煮服,每天三次饭前后均可服用。其次,红花茶也是比较好的痛风的治疗的偏方。配药:大红花12g,黑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