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的缺乏对母婴的影响有哪些
钙质的缺乏对母婴的影响有哪些
怀孕期间,钙直接影响着母婴两代人的健康。孕期钙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牙齿和骨骼的矿质化程度和出生体重。生命初期钙的摄入量对胎儿的牙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人类的牙齿虽要在生后6~7个月才萌出,但其发育是从胚胎第6周就开始。乳牙的钙化最早发生于胚胎第13周,孕期缺钙就会影响胎儿牙齿基质的形成和钙化过程。
孕期钙摄入量也对胎儿骨骼的强壮和致密程度起着决定因素。如孕期钙摄入不足,母体的骨钙将会被动用,轻者可引起孕妇肌肉痉挛、腰腿疼痛,重者可造成骨质软化等病症。研究报道提示:孕期缺钙还将成为更年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隐患?孕期钙摄入量少者,还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是对母婴双方均有危害的孕期特有的常见病,而摄入富含钙质的饮食和补充适量的钙剂是预防此病的有效途径。
缺钙影响长高吗 缺钙会影响长高
人的生长发育是有一个阶段的,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人体大量的缺少某些关键性的营养素便会影响生长发育,比如在生长发育阶段缺钙,便会影响骨骼的生长,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是衡量人高度的标准,骨骼的生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钙质便会错过长高的主要时期,身高就不可能很高了。
这几类宝宝最容易缺钙
1、早产儿宝宝。孕后期是宝宝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提前出生的婴儿,将会错过这个关键阶段。出生后还要面临追赶生长,对钙需求相当大,所以家长应更加注重这类婴儿的饮食、户外活动,以及维生素AD的补充。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双胞胎宝宝。由于妈妈自身营养有限,双胞胎所摄取的钙和营养不均衡且匮乏。加上出生后脱离母体的庇佑,宝宝在维生素D和钙储存本就不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就很容易发生钙流失的情况。
3、缺钙宝妈的宝宝。孕中和哺乳期宝妈容易缺钙,如果未及时补钙,也会导致宝宝缺钙,因为宝宝是靠母体摄取所需营养的。因为宝宝获取的钙全部来自于母乳,如果哺乳期的妈妈钙摄入不足,将直接导致乳汁中钙含量低。只有母亲获取充足的钙,才能给宝宝提供高钙乳汁,否则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缺钙。所以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需要定期补充钙质,否则的话会影响到健康。
4、冬天出生的宝宝。除了补充维生素AD,晒太阳也是促进宝宝钙吸收的一种途径。相比夏季,冬季出生的宝宝,因为气温低下、宝宝户外活动减少,便会缺失通过晒太阳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影响宝宝钙吸收。
胃酸缺乏也影响钙吸收
正常人对各种钙剂的吸收率一般都在30%左右,国产和进口口服钙剂是没有差异的,可任意选用。但如果人体缺乏胃酸,对各种钙制剂的吸收就明显不同了。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衰退,使老年人胃酸缺乏发生率达20%~60%,表现为营养摄取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黏膜萎缩是影响胃酸分泌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胃酸缺乏可造成钙的解离和摄取明显低于青壮年。因此老年人采取正确的补钙方法、选择合适的钙制剂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较多,大致可分为无机钙制剂和有机钙制剂两类。老年患者选择时不应片面选择元素钙含量高的无机钙。如碳酸钙的元素钙含量高达40%,但其水溶性低,在胃酸缺乏的环境下,崩解速度慢,解离不完全,极易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对老年患者极为不利。老年人应首选水溶性好的有机钙制剂,如氨基酸螯合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乳酸钙等。由于它们受胃酸影响小,更适合老年患者选用。
另外,钙制剂本身的结构及制剂工艺等因素对钙剂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就属生物利用度较高的钙剂。螯合钙就是利用螯合技术将单体钙络合在一起,缓慢地释放出钙离子,增加钙的吸收率。相比而言,单体钙的吸收高峰会导致血液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经肾脏代谢排出,会给肾脏带来一定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老年患者胃酸缺乏,口服钙制剂一般应在两餐之间或饭后服用,以减少胃部不适。此外,食物的刺激会使胃酸分泌增加,促进钙制剂的解离。必要时,也可用枸橼酸、苹果酸等酸性果汁送服,以提高胃酸的酸度。再有,维生素D有促进胃肠道对钙的摄取、骨矿化、骨形成,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防止肾结石的发生和调解血钙水平等功能。所以,老年人补钙时,应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以使钙能最大限度地被机体利用。
孕妇缺钙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影响母婴健康
孕妇缺钙除影响胎儿外,可影响自身健康,易发生骨质软化病,甚至骨盆畸形,产后泌乳及手足抽搐、情绪容易激动、烦躁不安,而且这种情绪变化可以直接影响胎儿的脑发育,使胎儿的脑发育障碍,出生后也可出现烦躁、智力低下,造成先天性佝偻病,精神不集中等这与缺钙都有关系。
为什么到了预产期还不生 到了预产期还不生的危害
经孕检,若胎动、胎心、胎盘功能良好,羊水充足;则在42周内对母婴影响较小。若超过预产期2周还不生,一方面胎儿发育趋于成熟,另一方面胎盘功能开始衰退,宫内环境已不利于胎儿生长,可能引起缺氧或窒息;另外,对母体也有影响,因为胎龄过长、胎儿骨骼变硬、羊水减少等容易使产后出血、产道撕裂等。
缺钙影响月经吗 缺钙影响月经
钙是人体内部必须的一种矿物质元素,不单单是因为钙质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还因为钙是人体内部很多合成和分泌的关键因子,钙质时刻影响着机体内部电解质的平衡,同时还是神经信息的传递因子,缺钙是会引起月经不调。
釉质发育不全是怎么引起的
主要原因有营养缺乏因素,尤其以维生素C、D影响最大;内分泌因素、婴儿和母体的疾病,如小儿麻疹、猩红热等。怀孕期母亲所患风疹、毒血症等也可使在此期间形成的牙釉质不全。
1、全身疾病:母体在妊娠期患风疹、毒血症、婴儿期患高热疾病(肺炎、麻疹、腥红热、白喉等)。可根据发生的位推算出病变时期。
2、营养不良、佝偻病、维生素A、C、D及钙缺乏,以免遗传因素。
3、乳牙根尖周感染:任何继承恒牙都可能由于乳牙根尖周感染而导致釉质发育不全。
牙齿釉质发育不全发病机制
主要原因有营养缺乏因素,尤其以维生素C、D影响最大;内分泌因素、婴儿和母体的疾病,如小儿麻疹、猩红热等。怀孕期母亲所患风疹、毒血症等也可使在此期间形成的牙釉质不全。
1、全身疾病:母体在妊娠期患风疹、毒血症、婴儿期患高热疾病(肺炎、麻疹、腥红热、白喉等)。可根据发生的位推算出病变时期。
2、营养不良、佝偻病、维生素A、C、D及钙缺乏,以免遗传因素。
3、乳牙根尖周感染:任何继承恒牙都可能由于乳牙根尖周感染而导致釉质发育不全
这几类宝宝最容易缺钙
1、早产儿宝宝。孕后期是宝宝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提前出生的婴儿,将会错过这个关键阶段。出生后还要面临追赶生长,对钙需求相当大,所以家长应更加注重这类婴儿的饮食、户外活动,以及维生素AD的补充。
2、双胞胎宝宝。由于妈妈自身营养有限,双胞胎所摄取的钙和营养不均衡且匮乏。加上出生后脱离母体的庇佑,宝宝在维生素D和钙储存本就不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就很容易发生钙流失的情况。
3、缺钙宝妈的宝宝。孕中和哺乳期宝妈容易缺钙,如果未及时补钙,也会导致宝宝缺钙,因为宝宝是靠母体摄取所需营养的。因为宝宝获取的钙全部来自于母乳,如果哺乳期的妈妈钙摄入不足,将直接导致乳汁中钙含量低。只有母亲获取充足的钙,才能给宝宝提供高钙乳汁,否则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缺钙。所以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需要定期补充钙质,否则的话会影响到健康。
4、冬天出生的宝宝。除了补充维生素AD,晒太阳也是促进宝宝钙吸收的一种途径。相比夏季,冬季出生的宝宝,因为气温低下、宝宝户外活动减少,便会缺失通过晒太阳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影响宝宝钙吸收。
哺乳期怎么补充营养
1、增加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维生素A能促进婴儿骨组织的生长发育,缺乏时可引起小儿夜盲症,富含于动物的肝脏、蛋黄、胡萝卜等。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它们是人体细胞运行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会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富含于瘦猪肉、瘦牛肉、鱼类等。
维生素C能促进婴儿的骨骼发育,缺乏时婴儿会出现全身出血症状,宜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仅能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哺乳期女性便秘。
注意:因为维生素类不能在体内储存,所以,每天都要在饮食上给予补充。只要在饮食上注意均衡补充维生素,根本不必再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2、增加钙质的摄入
钙能促进婴儿骨骼和牙齿的形成,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婴儿对钙质的需要,但母体内的钙质就容易流失,引起母体缺钙。所以建议哺乳期女性每天要比平常多摄取500毫克左右的钙质(正常成人每天摄取量为600毫克),可以每天喝两杯牛奶,还可吃一些绿叶蔬菜、酸奶酪、瘦肉、鱼虾等。
不同阶段的婴幼儿 该怎样补钙
对于婴幼儿来说,保证充足的钙质摄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极为重要的。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据研究证实,人体中钙的99%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1%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软骨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骨骼钙与血液中钙维持着动态平衡,即骨中钙不断释出,进入血液中,而血液中的钙又不断地沉积于成骨细胞中。这就是骨的更新过程。这种更新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慢。幼儿的骨骼更新是每一至二年一次,而成人更新一次则需十至十二年。由此可见,钙对小儿的体格发育是很重要的,婴幼儿时期缺钙或因长期慢性腹泻而影响钙的吸收,将直接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佝偻病的发生。多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钙是目前我国居民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大多数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均达不到推荐摄入量。婴幼儿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期间钙缺乏,更是影响重大,做父母的应懂得这一道理,在宝宝出生后,就要开始补钙等。
u 不同阶段的孩子,补充的方法应有所区别
1至6个月的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为300mg/天。宝宝刚出生时,胃容量只有25—50ml,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ml,到6个月时约200ml。这个阶段的宝宝,一方面胃肠道很脆弱,另一方面,胃容量很小。因此,这个阶段补钙最好以母乳为主,母乳中的钙含量虽然比牛乳低,但钙磷比例恰当,为2:1,有利于钙的吸收。母乳中含钙量约为350mg/L,如果孩子一天吃奶800ml,那么母乳能提供300mg左右的钙,通常出生前6个月的全母乳喂养婴儿不会有明显的缺钙。但对于母乳数量不足的妈妈来说,就要在母乳不足时,给孩子选择质量可靠的配方奶粉和钙质补充剂了,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6-12个月的孩子消化功能相对于新生儿要强一些,在12个月时胃容量可以达到300—500ml,这个阶段的宝宝普遍都已添加了辅食,并且断奶。在这个阶段,许多孩子的主要食物是配方奶粉,外加一些辅食。该阶段的孩子钙需要量为400mg/天,这个阶段补钙的主要方式是选择高品质、高安全性的奶粉,另一方面可选择一些优质的钙补充剂。
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幼儿期生长发育虽不及婴儿迅速,但也非常旺盛,虽然幼儿期的孩子胃容量有所增加,消化功能有所加强,但是牙齿的数目有限,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及为肠道蠕动能力相比成人还相差甚远。幼儿期钙的适宜摄入量为600mg/天,由于膳食中钙的吸收率仅有35%,因此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的良好来源。
3周岁以后,到6-7岁入小学前成为学龄前期。与婴幼儿期相比,此阶段生长发育速度减缓,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的骨骼生长,每日平均骨骼钙储留量为100—150mg,钙需要量3岁为350mg/日,4-6岁为450mg/日。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正常进食,应多选择钙含量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吸收率高,是儿童理想的钙质来源。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量也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