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正确使用泻药

如何正确使用泻药

治疗便秘,应对症处理。比如,因为进食过少或者所吃的食物过于精细而引起的便秘,一般不需要使用泻药,只需在饮食习惯方面加以调整,如平时多吃点蔬菜、水果,增加胃肠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便秘即可自行消除。若是因为腹肌或肠肌软弱无力而导致的便秘,则可以服用一些较轻微的泻药帮助排便,若泄药太猛,反而会伤害消化系统的功能。另外,凡是经常性便秘的患者,和慢性便秘者,也不要把治疗的希望只寄托在药物上,药物并非是治疗便秘的唯一途径,比如,平时适当地增加一些运动,并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那么,一般轻微的便秘完全可以不治自除。

如果是为了清除胃肠内的毒素,或者帮助驱虫药驱除虫体或排除剩余的药物,就应当选用作用快、泻下力强的泻药,如硫酸镁等,以便达到“彻底大扫除”的目的。但是,在使用强力泻药时,也要考虑患者的体质状况,对于体质强、年纪轻的患者服点强力泻药自然无防,但年纪大、体质较弱的病人则不宜药量过重。另外,若泻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肠中毒素,那么,则不宜使用蓖麻油之类的油制品泻药,因为油类泻药不但不能排除脂溶性的毒素,而且会增加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不适合使用泻药,比如,尚未查明病因的腹痛患者,病期较长、身体虚弱的患者,已经出现脱水症状、机械性肠梗阻、身患腹膜炎的患者,都严禁使用泻药。此外,孕妇及月经期的妇女如果要用泻药,也应遵照医嘱,尽量少用,以免出现意外。

目前有些地区的市民流行一周一泻的健身方法,即每到周末,服用一次泻药,将胃肠内的“残渣余孽”清扫出户,不使有害有毒的多余物质在体内安营扎寨,然后从下周开始,重新接纳新鲜食物。这种健身方法自然也有它的可取之处,但非人人皆宜。使用者应视自己身体状况而做出决定。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且不宜使用强力泻药,只需服用一些较为舒缓的泻药就行了。如果经常使用强力泻药,容易损伤人的元气,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体弱的人群。

服用泻药的危害

滥用泻药会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肛肠疾患、痛经、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还会影响影响大脑功能。泻药是刺激肠蠕动,使排便次数增加,减少很多营养物质的吸收,不管泻药的品种是哪一种,他都有一个过度排泄的过程,这种过度的排泄,不单单排泄你吃进食物的残渣,它还把很多肠液中的一些电解质的成分一起排除,首先容易出现的就是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的降低,进而使心脏,肌肉等造成严重损害。泻药的使用一定要慎重。

泻药副作用之一:刺激性 泻药的作用原理,是强烈刺激肠壁蠕动、收缩,但因其无法参与粪便形成,也改善不了粪便干结、坚硬的性状,服用者往往出现“里急后重”的痛苦,甚至还导致痔疮破裂、脱肛等症状。 ·泻药副作用之二:药物依赖性 患者服用刺激肠道蠕动(刺激性泻药)的泻药,会产生严重药物依赖性,药物的用量会越来越大,甚至损伤肠壁末梢神经和肌肉组织,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难以治疗的器质性便秘(顽固性便秘)。 ·泻药副作用之三:结肠黑变病 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美鼠李皮等)中含有称为“蒽菎”的化合物,长期使用含有这种化合物的泻药,可以导致大量色素在肠粘膜中沉积,使肠表面变成黑色,即称为结肠黑变病 。这种改变的危害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结肠黑变病有可能增加发生结肠癌的危险。 ·泻药副作用之四:腹泻和脱水 由于大黄、决明子、番泻叶、芦荟、齐墩果酸等成分对肠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肠道生态内环境遭到破坏,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平衡失调,肠腔内正常pH值发生改变,肠道所分泌的大量水分丢失,患者出现腹泻症状,严重者(尤其是老年人)可以导致脱水症状。

六类人慎用泻药

1、伴有恶心呕吐、急腹痛或任何诊断不明的腹痛病人,禁用泻药。对于已明确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肠梗阻病人,一般也不主张使用泻药。

2、慢性便秘者不宜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以防因经常刺激肠壁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

3、年老体弱者不宜用刺激性泻药。这类人可以选用滑润性泻药,如麻仁丸、液体石蜡等;软化性泻药,如多库酯钠等。此外,高血压、动脉瘤、疝气、痔疮病人及外科手术后的病人,也要慎重选择泻药。

4、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不良的患者谨慎选择泻药。

5、需要排除脂溶性毒物磷和苯的病人,禁用油类泻药如蓖麻油等,以防增加脂溶性毒物的吸收。

6、妊娠及月经期妇女,一般不用剧烈泻药,以免引起月经过多和流产。

用泻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便秘用泻药必须要谨慎。(1) 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泻药。(2) 导泻药要根据患者的便秘特点进行“个体化”使用,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采用不同的导泻药治疗,应选用疗效 好、安全、耐受性好且价格低廉的药。(3) 注意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尽量减少用药次数。(4) 最好在晚上用,便于次日清晨排便。(5) 长期服用者要几种药交替用。(6) 任何便秘患者,不应依赖导泻药,而应考虑以调节饮 食、避免劳累、适量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方面为便秘 主要治疗手段。

老人如何预防便秘的发生

1、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老年人最好养成每日一次的排便习惯,应与每日晨起后,在室内稍做运动,空腹喝一杯凉开水或温开水,然后去厕所排便(不管有没有便意),以培养和保持排便的条件反射。老年人更不应抑制便意,应该是一有便意就去排便。

2、老年人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久坐少动,喜静善卧,是老年人的不良习惯,也是老年人体力逐渐下降、引起排便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一定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不仅能增强体质,保痔辶和精力,而且可以增加食欲,使肠蠕动功能提高,使腹壁肌肉、膈肌、盆腔肌肉、提肛肌等排便肌群肌力增加,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发生。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加之社会活动减少,多有精神心理方面障碍,情志抑郁焦虑等较多见。老年人应学会克服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愉快、通达的心理境界,对预防老年便秘亦十分重要。

4、不要滥用泻药。

由于对便秘认识不正确,有些老年人经常依赖泻药帮助大便,结果造成依赖性而加剧病情,正确合理地使用泻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滥用泻药 便秘雪上加霜

也许你为了曼妙的身材而服用泻药减肥;也许你为了白皙的皮肤而服用泻药排毒;也许你为了畅顺的排便而服用泻药通便;亦或是你真的便秘或患有其它肛肠疾病,为了减轻痛苦而服用泻药。不管以上种种,你因何而服用泻药,都可以停止了,因为滥用泻药的结果就是导致便秘或者使便秘雪上加霜。

泻药,舒爽之下的便秘之觞

国内外资料均已表明,滥用泻药是便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服用泻药早期阶段的效果可能会让服用者“如获至宝”,因为泻药起到了显著的通便、减肥、排毒养颜或者其他的一些效果,但是服用泻药不久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症状。这个时候,泻药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就开始浮现,但无奈身体已经对泻药产生了依赖性,为了图一时之爽,很多人会加大剂量或者换成另一种泻药。尽管如此,自我感觉药效还是在明显变差。此时,服用者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便秘。

泻药到底有什么副作用呢

大多数泻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和副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可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

2.高渗性泻药如甘露醇,可自肠壁组织中吸取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

3.妇女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滥用泻药有导致流产的可能;

4.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过敏性肠炎等;

5.长期服用泻药还能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够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因而使便秘更难治疗;

6.长期服用番泻叶、大黄、芦荟等刺激性泻药可导致结肠黑变病。

服用泻药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不少患者按医嘱或者自行长期、连续服用各种泻药,其实一次泻药将结肠完全排空后,需要3~4天才能重新充满,因此连续用药是不妥当的。

2.一般泻药口服后6~8小时发生作用,故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应该为睡前,这样,次晨或早餐后排便,更符合生理规律。

3.治疗便秘,尤其是习惯性便秘,首先应从调节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着手。多吃蔬菜、水果等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4.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类型泻药。如排除毒物,应选硫酸镁、硫酸钠等盐类泻药。一般便秘,以接触性泻药较常用。老人、动脉瘤、肛门手术等,以润滑性泻药较好。

5.腹痛患者在诊断不明情况下不能应用泻药。年老体弱、妊娠或月经期妇女不能用作用强烈的泻药。

6.笔者认为除了纤维素以外,其他所有的泻药都不能长期使用。只能用来缓解燃眉之急。根本解决要从生活、饮食习惯上来改变。

美丽、纤瘦虽然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用泻药来实现这个愿望的,因为如果我们经常吃泻药的话,必然是会造成健康方面的受损的。不仅如此,对于那些长期便秘的人来说,最好也不要常吃泻药,这对健康也是不利的。最后,希望大家谨记一点,正常恰当服用泻药是可以起到很不错的减肥、改善便秘等效果的。

便秘带血怎么办

1、饮食方面

饮食方面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因素,所以,患者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多喝水,这样有利于保持肠道畅通,预防便秘。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治疗便秘带血的好方法,患者要注意如厕时间不宜过长。每天排便规律。不要憋便,忍便。多喝水加强肠道的蠕动。排便尽量放松,不要用力过度。要做到排便自然舒畅。

3、合理的生活规律

便秘带血该怎么治疗,凤凰中医专家指出:患者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平衡。学会适当减压。

4、不要乱用泻药

便秘患者要注意一定不要乱用泻药,因为长期便秘的患者一般都会使用泻药,为了就是顺利排便,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是肠胃功能下降。

​便秘慎用泻药

便秘不可一概而论,可分为便秘分为气虚、血虚、阳虚和实证四大类。

1、气虚

气虚便秘时便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多数色无光,舌苔厚,舌芷淡,如若此时患者长期服用泻药,则会伤了正气,导致气更虚,中气下陷,此时需要补中气。

专家建议此类便秘可使用补气的补中益气汤(内含黄芪、党参、当归、陈皮、升麻、炙甘草、柴胡等),再加上润肠的火麻仁、郁李仁等。

2、血虚

多见于产后,因分娩时失血过多而出现的便秘大多为此类。专家表示,此类便秘尤其不能用泻药,而应使用当归、首乌等煲汤、煮水喝。

3、阳虚

多见于中老年人,此类人多中气不足,胃肠的蠕动较慢,大便不硬却排便无力,怕冷胃寒,手脚冰凉。医生建议此类人使用肉苁蓉煲汤、煮水喝,或者用艾灸灸肚脐。

4、实证

多为热性引起,多见于年轻人,大便干结,口臭且苦,脸上长痤疮,此类病人可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薏米等,用栀子、牛蒡子、车前子、决明子等煮水饮用。

总之,便秘这等“大事”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切勿忍忍就算,吃泻药了事,这样做都将给自己的身体造成危害。

相关推荐

怀孕肚胀对胎儿的影响

胀气使孕妇挑食 不利于营养吸收 孕妇胀气对胎儿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小的影响而已。但是妈妈在胃不舒服的时候,食欲会变差,从而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例如,孕期前3个月,胎儿需要蛋白质,而在怀孕中后期,淀粉类则是胎儿最需要的营养;此时,妈妈因为胃胀气的不适,吸收能力比较差,也会变得挑食,使得胎儿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 如果自行使用泻药 导致缺少维生素 胀气也会造成便秘,情况严重的话,就必须将大肠中的粪便排出来。一般来说,医生会使用轻度的泻药,帮助孕妇排便,这对宝宝并不会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就怕有些妈妈忍受不了便秘的痛苦

拉不出屎怎么办小窍门 滥用泻药

长期服用泻药,只是暂时缓解了拉不出屎的症状,而不是调整恢复肠道的正常排便功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泻药的习惯性与依赖性,结果是服药就泻,不服就便秘。由于经常服用泻药,因泻药对肠道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不少患者只有不断增加泻药用量方可奏效。

腹泻如何正确用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腹泻的药物有许多种,包括止泻药、抗生素、肠道菌群调节剂等。它们的作用各异,治疗时需正确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止泻药:如思密达、易蒙停等,主要作用于肠内壁,可以减慢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停留时间,使腹泻得到缓解。顾名思义,此类药物的作用只是止泻,纠正的是症状,至于原因可以不管。所以,任何原因造成的腹泻均可使用,但是治标不治本,症状一经消除,就要停止使用,超时服用就会造成便秘。 抗生素:如氟哌酸、泻利停等,使用这类药物的前提是有细菌感染,对于细菌性腹泻,正确使用可以完全治愈。但现在使用的都是广

经常便秘是什么原因 长期用药不当

有的老人或者是已经有轻度便秘的人,为了能够保持每天一次定时的排便习惯,甚至会选用服用泻药来帮助排便,结果可能因为长期滥用泻药导致结肠过度排空,结肠运动造成了紊乱形成便秘。

使用通便药应注意什么

(1)容积性泻药(膨松药)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药时应补充足够液体; (2)渗透性泻药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因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可用人群也较为广泛。但过量使用盐类泻药(硫酸镁)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刺激性泻药应避免长期使用,建议短期、间断使用; 总之,任何泻药的长期使用,不仅会产生依赖性,还会对肠壁黏膜及肠壁神经造成损伤。因此,应尽可能在减少使用泻药的基础上,从生活方式和心理疏导层面改善便秘的症状。

​便秘老人须慎用泻药

凡老人功能性大便不通畅,或粪便先硬后软,3~5天不解大便,有放屁,但屁不多,并有气短无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口不渴,尿不黄,腹胀等,即可用本法。 我们总结了一系列经验方,主要药物有黄芪、石斛、火麻仁、当归、红花、桃仁、肉苁蓉等。一剂药放进药罐(非金属的),加冷水浸泡1小时左右,使水淹过药渣面面1~2厘米,用小火加热至沸后20~30分钟,倒出药液,加冷水再煮,连煎三次,合药汁液,分三次服用。 一般中、晚餐后及夜间10点各服一次。次晨定时上厕所排大便,如果腹泻便稀,说明应减少药量,可改为一日服两次;假如隔日

正确使用避孕药

其实,正确使用避孕药较为安全,常见的副作用大多可以预防。 少吃甜食、少喝酒防感染。通常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附件炎、宫外孕的发生。但血糖控制不佳、喜欢吃甜食、喝酒或免疫力低下时,服避孕药可能引起酵母菌感染。建议服药期间尽量少吃甜食,少喝酒,必要时遵医嘱用抗真菌药治疗或换用其他避孕方式。 多喝水防血栓。吸烟、超重、年龄超过35岁、刚生过小孩的女性,服避孕药后出现血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些人群可咨询医生后选择新型避孕药,服药后多喝水、多运动,注意监测凝血指标,也可预防血栓的发生。 多眨眼缓解眼干。服避孕药后,体

便秘了拉不出来怎么办 便秘可以吃泻药

轻中度的便秘患者,建议先进行生活起居、饮食、运动方面的调节,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比较严重的便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不能擅自服用泻药

如果是药物引起的便秘该怎么办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结肠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结肠炎是人们长期不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引起消化系统出现的不良反应,时间久了就出现了结肠炎,结肠炎可以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到底结肠炎和什么有关系呢?导致结肠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就结肠炎的几个重点因素进行总结: 结肠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饮食组成不良:如米面过于精细,食量过少,食用含粗纤维特别是不消化纤维的蔬菜、水果、粮食过少,油脂太缺,饮水不足等。 2、排便习惯不良:有便意时不及时排便,抑制便意。习惯排便时看书,不积极排便。依赖泻药排便或滥用泻药,使肠道排出敏感性降低。 3、生活起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