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累却失眠是怎么回事
明明很累却失眠是怎么回事
失眠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或是精神因素造成的,最好采取自然疗法,不要随便服用药物,药物可以扰乱睡眠的自然过程,但是可以用中药治疗,中药没有什么副作用,你也可以使用放松训练或催眠CD,加强活动与锻炼,放松身心,对失眠有改善,提高睡眠质量。
这种很累很困却睡不着的情况,越想睡反而越睡不着,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以脾虚所致的可能性大。
如果除了睡不着的情况外,还有容易出汗、胃口不好、大便不通畅或大便稀溏等情况,那就应考虑存在脾虚证,可试用归脾丸治疗。
也可试用七叶神安片。
最好请当地有经验的中医生看看再用药。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要考虑存在神经衰弱的可能,可试用谷维素、维生素B族等药调整一下。
也希望在日常的生活大家能够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的面对生活,不要只顾着工作,久而久之导致自身精神状态的失衡,日常的生活中也要注意经常的参加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
经常性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失眠是一种心理状况不佳的表现。
其实最重要是保持好心态。
安心了自然可以睡好觉。
1、 劳累失眠:有些人长途旅行后,劳累过度,夜难成眠,可用一汤匙食醋倒入温开水内慢服。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
2、 烦躁失眠:若因烦燥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因为糖水在体会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质抑制而易入睡。
3、 兴奋失眠:牛奶中的色氨酸是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有抑制兴奋的作用。失眠者于夜间入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较快进入梦乡。
4、 疲劳失眠:因过度疲劳而失眠的人,临睡前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劳,若把橘子、橙子一类水果放在枕边,其香味也能促进睡眠。
此外,失眠者还可多吃蜂蜜、龙眼、百合、杏仁、莲子、黄花菜、红枣、小麦、桑椹等,进行药膳治疗
所谓的失眠就是大脑不能尽快地进入休眠状态,常常睡眠不稳定容易,被许多的事物所惊醒,所以建议各位最好是调节自己的心理,另外在睡眠前喝一杯热牛奶或是不要喝茶不要喝蜂蜜,可通过食疗方法来调解。
孩子有眼袋怎么办
脂肪比较多的人,在外观上突出皮肤,就会形成眼袋,小孩子有眼袋也不排除这种情况。如果年龄小于16岁的话,就称之为是先天性的眼袋了。当年龄大于16岁的时候,往往会由于患病、劳累、失眠、喝水等而出现的眼袋,称为继发性眼袋,小孩子有眼袋的真正病因是眼睛内的脂肪的存在,而劳累、失眠、患病等是诱因,是他们导致眼部脂肪水肿,进而导致脂肪增生和皮肤松弛、并终极形成眼袋。
选择性失明是什么
失明(shīmíng),又称为盲(blind),指视力残疾中程度较重的一类。狭义指视力丧失到全无光感;广义指双眼失去辨解周围环境的能力。
详细解释
失明,证名。见《千金翼方》卷十一。指视力丧失,盲无所见之证。详目盲条。
目盲:证名。见《素问·生气通天论》。即失明。俗称瞎眼。指目茫茫无所见。《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病因较多,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凡严重的内、外障眼病及外伤等,均可致盲。凡有致盲倾向的病证,应积极治疗。
失明标准
世界各国界定标准标准略有差异。
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双眼中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º者列为盲,并分为一级盲和二级盲。详见“视力残疾分级”。
美国:将优眼最佳矫正视力在20/200以下或中心视力直径在20º以下者定为盲。
日本分为全盲和半盲:视力完全丧失无光感或国际通用视力表检测,视力值在0.02以下为全盲;有光感,视力值在0.02―0.04之间,全色盲视力值在0.05以下,视野半径小于5&
#186;者为半盲。
先天盲: 先天盲(congenital blind)指出生时或出生后短时间内即失去视力。
由遗传因素或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所致。患儿没有视觉经验,几乎没有视觉想象力。据1987 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0―14岁视力残疾儿童中,属先天性的占总数的56.3%。防止遗传因素,避免近亲婚配,在妊娠头3个月,胎儿视觉器官发育过程中孕妇需注意保健,以防先天盲儿童的产生。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选择性失明的原因和相关护理知识,更多知识还需要大家自行查找,有条件的的朋友们还可以向医生进行专业的一对一咨询,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均衡,锻炼身体,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以及视力。
生完孩子月经特别少 内分泌紊乱
产妇生完孩子后,身体虚弱,恢复较慢,且常常精神紧张,而照顾小宝宝又过度劳累、失眠,同时还有产后减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月经量变少。
虹视是失明前的警告
生活中如果看到灯光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医学上称为虹视现象),千万不能轻视,因为它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这种彩圈近看较小,远看较大,紫色在内,红色在外。大多数只发生于一只眼,当遮盖患眼时彩圈消失,遮盖健眼时彩圈又会重新出现。如果患眼看见彩圈,同时还出现视物模糊、上眼胀、头痛等症状,则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什么是闭角型青光眼呢?它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由于眼压过高而损害了视觉神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它虽然是位于第二的致盲眼病(第一位是白内障),但其危害性却比白内障更大。因为白内障致盲可通过手术摘除使之复明,而青光眼致盲是不能复明的。
上述的虹视、雾视(即视物模糊)、眼胀、头痛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多在傍晚或夜间出现,当情绪紧张、愤怒、忧愁时更易发生。每次发作时可持续几个小时,然后自行消失,次日早上可以一切恢复正常。病程早期一般多日发作一次,以后逐渐频繁,症状明显加重,以致视力完全丧失。此外也可伴有恶心呕吐。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患眼可能完全失明,而且很快会导致双目失明。
瞳孔或前房角发生堵塞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治疗时一是可以在瞳孔以外的虹膜上打个小孔,使眼内液体改道而行,就可以降低眼压。二是将虹膜周边部切去一小块,这就是“周边虹膜切除术”,用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现在不少医院已开展了另一项新技术,即“激光虹膜切除术和虹膜打孔术”,患者只须坐在激光机前,3-5分钟手术即可完成,术后可立即回家,照常工作。
明明很累却睡不着是怎么回事
失眠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或是精神因素造成的,最好采取自然疗法,不要随便服用药物,药物可以扰乱睡眠的自然过程,但是可以用中药治疗,中药没有什么副作用,你也可以使用放松训练或催眠CD,加强活动与锻炼,放松身心,对失眠有改善,提高睡眠质量。
这种很累很困却睡不着的情况,越想睡反而越睡不着,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以脾虚所致的可能性大。
夜晚多梦怎么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自己晚上做梦,而且是多梦的情况,这个多梦的情况是比较严重地神经衰弱么?有很多的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晚上就经常的做很多的梦,明明累了一天了,晚上还得不到休息,也有很多的时候因为多梦的情况,严重打扰了我们的生活的规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开始来解释这个多梦的现象是不是神经衰弱引起的!
神经衰弱是引起多梦的原因吗
1.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生活压力会让我们时刻让自己的神经紧张起来,有的时候会导致自己的神经衰弱或者是过于敏感,对于这个神经衰弱就很容易引起多梦,睡不着,失眠的现象。会给我们生活造成困扰。
2.建议如果自己出现了多梦失眠的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先把心情放松,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治疗,这样效果才能好的,也不是很难治疗的病。您需要放松心情,不可对做梦过分关注,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不宜思考问题或看书等
3.我建议你可以去看看中医的,中医对于这个种疾病还是很有效果的,喝一些安神的中药治标治本。主要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心里紧张的情绪和包袱,牛奶、水果(苹果、香蕉、梨等)、糖水、小米粥、酸枣仁粥、莲子粉粥等。
我们可以在睡觉之前多喝一点牛奶或者吃一些比较容易安神的失食物,建议晚上吃饭不要吃多了,吃多了也很容易引起失眠的。建议晚上吃完饭之后多运动一下,有的时候让自己累了,也会睡一个安稳觉的,。
失眠是不治之症吗 失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1、未坚持治疗,失眠患者治疗见效后,应该要巩固治疗一段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减少病情的再复发。
2、治疗不当,虽然失眠发病率很高,但各医院失眠专科还很少,许多医生对疾病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对长期失眠给患者带来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3、外界干扰,失眠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其中最常见的是精神因素,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情感生活等因素,会使失眠症反反复复,久治难愈。
4、未及时治疗,失眠症首次发病时,往往都不太重视,到失眠症状相当严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明显影响时,才会想到去医院就诊,这常常错过了最佳的诊治时机。
5、自身慢性疾病,经研究,诸多疾病都会引起失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炎、消化系统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慢性疾病会导致失眠;而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也会干扰睡眠,晚上失眠会加重失眠症患者的自身原有病症,如此恶性循环,使失眠病症反复难愈。
决明子治便秘多久见效 决明子喝了会失眠吗
不会。
决明子中并不含具有提神作用的咖啡因、茶多酚等物质,所以喝了并不会引起失眠的情况发生,不需过于担心。
并且决明子性味微寒,具有清热的作用,对于一些心烦气躁所引起的失眠,使用决明子还能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冬天失眠可能是肝太累
天气越冷
肝越容易出状况
有人可能会感到奇怪,眼下,到杭州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种德堂这些国药老字号,自己花钱购买五芝,用来改善睡眠的人,每天有很多。
“冬天失眠的人很多的。”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的老药工见怪不怪地说。
季节交替的时候,很多人睡不好,因为身体差,无法快速适应外界变化;春天到来的时候,很多人睡不好,因为春季肝病多发,肝病发作期间肯定睡不好。再就是大冬天,很多人会失眠,且天气越冷越容易睡不好。
为什么呢?
白天太累。年底了,工作压力大,加上各种应酬较多,比较劳累,生物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甚至会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这个时候,肝病患者会出现肝功能恶化。
经常熬夜。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3时是血液归肝的时间,也是肝脏最好的休息时间,但现在有很多人玩微信,无聊阅读时间大大延长,朋友圈里有几百个“朋友”,还不好意思删除,每天晚上睡觉前,在手机上不停阅读,字又那么小,一两年下来,眼睛就看坏了。“肝开窍于目”,老是11点以后熬夜看微信,肝功能不出现异常才怪,结果就是睡眠不好。
喝酒过多。冬天喝酒机会多,喝酒会加重损害肝细胞,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肝不好,肯定睡不好。
吃得太多。冬季气温较低,人的胃肠供血量增多,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人容易饿。如果晚上吃太多,食物常常扰乱肝脏的宁静,导致代谢紊乱,为肝病发生提供条件。
吃得太少。冬季人体基础消耗大,需要更多能量。但如今节食成风,饿着肚子上床,肝血亏虚,心神处于气血不足状态,睡不好。
吃得太油。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以产生更多能量,但过多的脂肪妨碍肝原合成,造成肝功能减退。
老是郁闷。天气变冷最怕肝气抑郁,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者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能力,伤及肝气,导致肝病。
旧病复发。本来有肝病,或者肿瘤患者手术后元气大伤,化疗药物用多了,肝肾都受损,老是做恶梦,出冷汗,白天人没有精神,吃不下东西,失眠。
“肝脏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脏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中医怎么看待肝?我们来听听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名老中医是怎么说的。
肝脏与其他器官关系。我们人体是世上最强大、最精密的“仪器”,每个脏器看似独立,其实密切相关,脏与脏之间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肝与情绪的关系。中医讲,肝主怒,怒伤肝,肝血太重,就容易造成面红耳赤,头晕,头疼,这种就是肝火旺的表现,中医讲“人卧血归肝”,肝藏血,充足睡眠能养血的同时又可以充分的使肝气得到一个疏泄,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表现为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所以说充足睡眠可以养肝,可以使情绪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境界。反过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利于养肝。
肝与眼睛的关系。中医里有一句话就是说肝和眼睛的关系,叫“肝开窍于目”,眼睛是肝脏的“窗口”。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视力下降引起的问题,也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征兆。凡非外伤引起的视力下降均与肝气血虚有关,如果肝脏湿热重,眼睛表现浑浊而黄,如果肝火很旺,眼睛表现红甚至发炎,如果肝气亏,看书稍久就容易疲劳,进一步亏下去,便成近视眼了。反过来眼睛太过疲劳,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肝是明目的源泉,肝养好了,眼睛自然好使。
现在很多人开始缩减微信里的朋友圈,帖子太多,大多鸡零狗碎,字太小,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就吃不消,真正的问题是,玩微信的危害直指肝脏,这个代价太大了,赶紧删朋友圈。
肝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所以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
(1)血液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息;肝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量分布。心肝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只有血液充盈才心有所主,肝有所藏。
(2)精神和情志方面: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精神和情志活动,均以血液为物质基础,而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心肝两脏共同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心与肝相互影响,心肝阴血不足,往往互相影响。临床上表现为心慌,心悸,面色不华,舌质浅淡,脉细无力,头晕目眩,妇女月经涩少,失眠多梦等。
现在很多西医觉得奇怪,一些女的,白细胞老是很低,人没有力气,头晕,查来查去查不出原因。有老中医发现,这样的女性往往吃得比较素,家庭关系不和睦,还有肝胆结石。这些人肝的疏泄、藏血功能都一般,所以不仅白细胞低,她血小板也低,血色素也低,是“血三低”。这样的患者,疏肝才是关键。这个西医没有办法,有患者听老中医指点,到老字号买来五芝自己煎着喝,困扰了10多年的“血三低”,两个月后明显改善了。因为灵芝类草药是疏肝、安神的。
肝与胆的关系。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肝与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同样非常密切。肝主疏泄,胆主通降。胆汁的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而肝脏功能失常,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从功能上看,胆囊也是肝脏的好帮手,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一旦我们开始进食,胆囊就开始收缩,于是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肝与胆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肝病常常影响胆,胆病也常波及肝,有肝病的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另一方面,胆结石、胆道蛔虫或肿瘤,也会使细菌“逆流而上”,引起肝脏乃至全身的感染。
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生血与藏血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气的条达,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微来供养。若脾失健运,生血乏源,可致肝血不足,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引起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可致“肝脾不和”;若脾胃湿热,上蒸肝胆,使肝胆疏泄不利,可以引起黄疸。由此可见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肝与肾的关系。肝与肾主要是藏血与藏精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须要依赖肾精的滋养生化,肾精又须肝血化精不断地补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资生。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的所谓“水不涵木”的症状;反之,肝阳久亢,消烁阴精,也可加重肾阴虚损,出现头痛、眩晕、腰膝腿软,尿浊或水肿等症。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
肝与肺的关系。肝藏血,肺藏气,肝气与肺气上下阴阳升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作,气血的运行,虽有心脏主管,但须有肺主治节及肝主疏泄作用的制约,两脏对全身气血的运行起着一定的作用。肝肺是相互影响的,如气机升降失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肃,常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的证候。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也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肺燥伤肝(金不制木)的证候。
说来说去,都在说肝有多重要,曾有这么一句话,很形象:“肝脏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脏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女养肝,男养肾。冬天失眠的更多的是女性朋友,她们情绪丰富,体力有限,气血经常不足,是流行世界的都市失眠症的主要受害者。
那么怎么养呢?老药工有好办法。
心肝宝贝
是要“轻手轻脚”来养的
从护肝的角度看过去,偶尔喝醉一次酒,有几天心情不怎么好,都只是“苍蝇”,真正伤害肝最厉害的,是失眠这只“大老虎”。
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的老药工说,失眠最伤肝,晚上11点胆经开,这个时候睡不着,伤胆气,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半夜1点到3点睡不好,肝无法解除掉毒物,产生不了新鲜血液,脸上就会出现青色。
那么,这只“大老虎”怎么打呢?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北京同仁堂、种德堂的老药工说,大人哄小伢儿入睡,要唱摇篮曲,不能唱摇滚乐。调理失眠,道理是一样的。
一是用药要“轻手轻脚”。因为失眠的人,心、肝、脾、肺、肾五脏都受到影响,调理睡眠的草药,药性越温和越好,味数越少越好。比方说自然生长的五芝中,五芝入五脏,青芝是入肝经的,玉芝是入肺经的,丹芝是入心经的,玄芝入肾经,黄芝入脾经,五芝的共同点是药性温和,补五脏虚劳。
二是要对症下药。五芝都是灵芝,但功能是有差别的。心神不宁的,要重用丹芝;肝气郁结的,要服疏肝理气的青芝;肝肾两亏的,要因人而异,金芝、玄芝、丹芝配伍应用。为什么《白蛇传》里面,白娘子不去采盗人参,铁皮石斛,而去盗丹芝?因为许仙是受惊吓导致一病不起,是心神不宁的病,对症用药要选宁心安神的药,这就要用到丹芝,说明编戏文的人还是懂三分医道。
他们说,民间有以形补形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人参长得像人,参须像毛细血管,是人参强心功能的形象说法;自然生长五芝里面的青芝长得像肝,是青芝调理肝经疾病的生动说法;丹芝是一个心形,用它宁心安神,也可以说是以形补形;玄芝像肾的形状,肺主吸气,肾主纳气,雾霾那么厉害,要清肺,就要先补肾,他们就会加重玄芝的比例。
老药工说,没有一个人生病了还开心得像看小品一样的,病人大多肝气郁结,他们给病人配药,有很多诀窍的,就是从安神着手,先让病人睡着,“人卧血归于肝”,肝血充盈,肝的疏泄就有了物质基础,睡着了,毛病就好了一大半。中药历史几千年,这个“仙草”那个“仙草”,为啥五芝的“仙草”名气最大?因为五芝安神作用比其他草药叫得应。
“人卧血归于肝”是中医的发现,你躺在床上睡不着,整个人没有处于休息状态,这个时候,血是没有办法回到肝脏的,睡熟了,血就流到肝里面去了,肝就得到了护养,得到了疏泄。科学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肝脏这个化工厂的解毒能力。
来路不明的五芝
不要随便用
以形补形,在西医看来是无厘头,没有说服力的。到底像五芝这样的中草药,能不能让人入睡呢?后来研究证实,五芝里面,有效成分是灵芝酸A、B、C,其中灵芝酸B、C,只存在于自然生长的五芝里面,年份越久,成分越多。
徐锡山教授是我省国家级中药师,80多岁的他对草药很有研究。有人到外地旅游,看到路边在卖“野生灵芝”,也不贵,结果吃了拉肚子、胃出血,他赶紧叫他们扔了。这些灵芝,一种可能是硫磺熏过的,一种可能是直接用农药杀毒的,结果吃了以后中毒了。
他说,自然生长的五芝,远离污染,没有农残,不会出现重金属超标,因为五芝肯定是长在深山老林里的,是很珍稀的草药。但自然生长的草药,往往参差不齐,烂的,还没有成熟的,被兽咬虫蛀的,卖相不好的,这样的药材,像胡庆余堂、方回春堂这样的老字号肯定是不要的,摆不上柜台,所谓道地药材,就是优选出来的精品药材,野生精品药材占比很低,8%左右,然后用气调法杀菌,很安全,国家正在推广。
他说,这几年,肿瘤病人调理,多采用五芝,而野生药材资源有限,优质的青芝、丹芝、金芝越来越少,杭州的老字号经常断货。
女性失眠的明显症状
一、过早苏醒,醒后再也睡不着,这一症状在患有更年期失眠的女性当中十分常见。一些更年期女性朋友开始的时候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入睡的,但是睡眠质量差,容易被惊醒,而且醒后再也睡不着,睡不着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胡乱猜忌。这是女性失眠的症状表现之一。
二、睡觉期间经常有潮热、出汗症状,潮热,出汗严重影响的到女性朋友的睡眠质量,导致更年期失眠。这也属于女性失眠的症状表现。
三、躺到床上后胡思乱想,难以入睡。女性出现更年期失眠以后多伴有这种情况,到床上以后翻来覆去睡不着,甚至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这些女性失眠的症状较为常见。
冬天常失眠可能是肝太累
为何冬季易失眠?
喝酒过多。将近年末。各种应酬接踵而至,喝酒机会也比平常更多,继而加重损害肝细胞,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肝不好,肯定睡不好。
吃得太多。冬季温度较低,胃肠供血增多,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人非常容易饿,如果晚上吃得太多,则影响肝脏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睡眠。
吃得太油。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维持自身热量,就必须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影响肝脏合成功能,造成肝功能减退。
情绪抑郁。人的情绪也会受季节的影响,寒冷天气人容易抑郁,可能会引起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等,肝脏自然也不会幸免。情绪不好,睡觉也不安稳。
冬季如何养肝?
1. 多吃酸味食物。五味中,酸入肝,有增强肝脏的功能;五色中,绿与肝相配,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所以,肝气郁结或虚弱的人,要多吃绿色或酸味食物。
2. 作息规律。凌晨1点至3点,肝经最旺,此时若还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生肝病。
3. 心情舒畅。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养肝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舒畅了,肝的代谢才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