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的方法 自汗敷贴方三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的方法 自汗敷贴方三

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神阙穴(即为人体肚脐中),灵墟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敷贴方法:将五倍子、郁金各3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制成膏,分别贴于穴位上,盖上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见效。

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自汗 自汗敷贴方二

穴位:神阙穴,即为人体肚脐中。

敷贴方法:将朱砂5克,五倍子5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在临睡前取药末10克,用食醋调和后敷贴于神阙穴上,外面用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在第二日晨起时出去,每晚1次。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 自汗敷贴方一

穴位:神阙穴,即为人体肚脐中。

敷贴方法:用桑叶15克,五倍子30克,麻黄根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使用是取散末10克,以口涎调匀敷于神阙穴,外面用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 自汗敷贴方四

穴位: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

敷贴方法:取五倍子30克,桂枝15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每取5分钱币大小,0.5厘米厚,敷贴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一个疗程。

冬季养生贴个三九贴

“三九贴”与“三伏贴”是防治“冬病”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三九”与“三伏”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共同纳入防治“冬病”的治疗系统。“三九贴”可增强病人抵抗寒邪的能力,更是对“三伏贴”疗效的有效巩固。

“三九”是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所谓“阴极而生阳”的时段,也是人体的阳气(即正气、体质)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容易患病,尤其易患呼吸道疾病。所谓“三九”敷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冬季“三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三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目前,医院用“三九”敷贴疗法,治疗冬春季节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如:反复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虚寒性胃痛、过敏性鼻炎、寒性腰腿疼痛、痛经、自汗盗汗等虚损性疾病。

口腔溃疡竟然也可以用足贴

如果你口腔溃疡了,先想到的一般都是多喝水、用溃疡贴这些很常规的方法。其实,按照中医整体论治的原则,这嘴里的毛病,还能通过治脚来医。

专家介绍,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之一,也被称为“口疮”。目前西医对口腔溃疡的治疗,多通过局部施用消炎药、止痛药、烧灼类药物等来缓解局部症状,但对于其反复发作却效果不佳。

而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口腔溃疡多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起,如用药物对心脾进行调节就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依据中医外治法中穴位敷贴疗法的理论,可选用茱萸、肉桂等,将其研成细末,用姜汁、醋等调成糊状,直接贴敷脚底的涌泉穴,或腿上的足三里等相关穴位,让药物透皮吸收,随经络运行至患处,就能有效缓解溃疡的疼痛症状,缩短愈合期,延长复发时间,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用穴位敷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热天或晚上用热水泡完脚以后进行效果最好,只要没有皮肤过敏反应,可以贴6—10小时,一般连续贴三天即可。

三伏贴如何贴效果更好

坚持贴敷的连续性

三伏贴所治疗疾病多为秋冬季节加重的慢性病,一般疗效会在数月之后显现。除少数病例能够当年治愈外,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三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穴位贴敷每年至少要3次,若要加强效果,也可以贴至5次。治疗一般每年三伏为一个疗程,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如果是期待效果立竿见影,不愿意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切莫盲目跟风。

把握贴敷的时间

三伏贴贴敷在不一定要在起伏第一天,在三伏期间均可。可挑选在阳气旺盛的十一点左右贴敷。单次贴敷时间成人一般不超过6小时,儿童2~4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注意贴敷期间饮食

三伏贴贴敷期间,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及煎炸食物,以免引起感染。还需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等,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

贴敷时避免受寒

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阴凉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贴敷后应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药贴脱落。

保持良好的心态

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夏季闷热,会使一部分人心情烦躁,易于激动。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转移注意力、听音乐等方式有意识地克制这种情绪。

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心胆气虚失眠治疗

症状:由心胆气虚证所导致的失眠症状主要表现有:失眠,多噩梦,易于经常于睡梦中惊醒,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并可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症状。

穴位:神阙穴(肚脐中),膻中穴(两乳之间连线的中点处),气海穴(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敷贴方法:用珍珠层粉,紫丹参,硫磺各准备10克,研磨成细粉后,储藏备用。在每晚临睡前,取细粉1克,撒如肚脐中按紧,外面用胶布固定,在用适量的药粉用醋调敷于膻中穴、气海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一次。

穴位敷贴的好处 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穴位敷贴的操作简便,且医学易用,容易被人们掌握,一般只需在掌握中医、穴位理论基础,了解药物的主要作用,即可在辨证的指导下进行穴位敷贴操作。甚至可现在医生指导下,注意其应用方法,注意事项,亦可自行进行操作敷贴。

相关推荐

三伏贴贴多长时间 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

三伏贴最重要的环节是贴敷药物、贴敷穴位,这两个环节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私人订制,自行三伏贴贴敷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常见的贴敷穴位有: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中府穴、膻中穴、心俞穴、治喘穴等。

同位素血管瘤的治疗

是一种医疗的放射性手术。原理就是通过R射线对损伤组织中的细胞核进行轰击,让细胞无法继续增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但是,由于这个是有辐射性的,所以可能在做完手术后留下局部的疤痕。一段时间内会肌肉萎缩。所以建议在做手术期间多水,多吃蔬菜还有富含无机盐的食品。保持一定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以维持肌肉活性,都是比较不错的哦! 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同位素敷贴、激光疗法、液氮冷冻、硬化剂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口服激素、瘤体约束、介入治疗及手术切除等。自从2008年,《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后,国

穴位敷贴需要注意什么 敷贴方法讲究

进行敷贴是需要注意药物的软硬、干湿度,并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疗效,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疼痛或者溃烂。如果是长期敷贴者,相同穴位不可连续敷贴10以上,以免刺激时间过久,给局部造成损伤。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方法 热哮发作期敷贴疗法

症状:热哮多表现为喉咙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胸高肋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咳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见有身热,舌苔黄腻。 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方法:取桃仁6克,杏仁6克,山栀子18克,白胡椒3克,糯米10克。将上述药材一起研磨成细末,用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敷贴于足心穴位处,12小时候除去,间隔12小时候可进行第二次敷贴穴位: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膏

穴位敷贴治疗咳嗽的方法 风热咳嗽敷贴疗法

症状:风热咳嗽常表现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者咳嗽声音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液黏稠或者黄,咳嗽时常伴有汗出,常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者表现为怕风,身体发热等症状;舌苔薄黄。 敷贴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方法:准备黄连15克,法半夏15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密闭瓶中备用,在风热咳嗽时,可取药粉5克,另外再取大蒜头1瓣,捣烂后对人药粉中,加入蛋清或者蜂蜜调成稠糊状,在每晚热水泡脚后,敷贴于脚心涌泉穴处,成人敷贴6-8小时,儿童敷贴

三九贴能治什么病 注意事项

1.穴位敷贴连续治疗三年以上,有一定比例疾病程度都有明显的改善,但重要的是需经由中医师仔细辨明体质、提取适合的穴位敷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一般成人建议敷贴4-6小时,小孩则2-4小时,若贴敷处有温热感或仅有轻微之刺痛则可贴敷2小时后再将药饼取下。 3.若贴敷处有烧灼感或较为强烈之刺痛,则须立刻将药饼取下以避免起水泡(可先涂抹凡士林或植物油)。

儿童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特色疗法一般有:穴位敷贴,扎针,针灸,还有推拿按摩,雾化,中医直肠给药等。这都是现代用的较多的特色疗法。灸法可以适用于缓解期的治疗,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治疗都可以。穴位敷贴可以作为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再有雾化,高压泵雾化,用于急性期的发作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还有中药直肠给药,也是有效的。还有理疗,也是很有效果的。 我们把穴位敷贴做一个详细的介绍,穴位敷贴也叫做冬病夏治,从字面来解释,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我们夏天来进行治疗,也就是有个预防性的治疗,因为中

穴位敷贴治疗咳嗽的方法 阴亏咳嗽敷贴疗法

症状:肺阴亏损的咳嗽通常表现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者痰中带有血丝,或者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表现为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乏力等,舌红少苔。 敷贴穴位:神阙穴(肚脐中)。 操作方法:取罂粟壳10克,五倍子10克,补骨脂10克,将此三味药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肚脐中,外面用常见的麝香风湿膏贴住即可,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三伏贴能调理脾胃吗 三伏贴能贴肚脐眼上吗

若是专业医生进行敷贴的话,可以将三伏贴贴在肚脐眼上;若是自行敷贴的话,则不建议将三伏贴贴在肚脐眼上。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一种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肚脐眼处的穴位叫神阙穴,神阙穴十分脆弱,操作不当会给身体造成危害,因此,若无医师知道建议不要自行在神阙穴上进行敷贴

三伏贴怎么贴 三伏贴一共贴几个位置

视具体情况而定。 人体上的诸多穴位都可以敷贴,在不同的穴位敷贴有不同的养生效果,贴三伏贴前要根据个人体质和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敷贴,然后通过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经过经络血脉直达病处,有助于药物的渗透及邪气的外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