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胡颓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胡颓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胡颓子叶可用于痈疽发背,痔疮。胡颓子叶能解毒消肿,治痈疽发背,可鲜品外敷,治痔疮肿痛则可煎汤熏洗。

蓍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蓍草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毒蛇咬伤、痈肿疮毒等症。治毒蛇咬伤,可用鲜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支气管炎的饮食保健

支气管炎食疗保健:

1、白果排骨汤

取白果30g,去壳,去红衣。排骨500g,洗净,加适量姜片、水、黄酒,文火焖90分钟。将白果加入汤中,用盐调味,煮15分钟即可。

2、胡颓子叶粉

取胡颓子叶适量,焙燥后研成细末。用糖水调服,每次服用约五分到一钱,一日二次。

3、茭瓜汁

取茭瓜一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少量水,在锅内煮到熟烂,去渣,将汁煮至浓缩,加生姜汁即可。每一斤汁中加生姜汁二两,每次开水冲服约五钱,一日二到三次。

4、松塔汁

取松塔三两,加水煎煮,去渣,温水服下,一日二至三次。

5、山药甘蔗汁

取新鲜山药一个,捣烂,同甘蔗汁半杯,调匀,炖熟服用,一日二次。

6、白艾燕窝

取白艾、燕窝各二钱,慢火炖烂,去渣,加适量冰糖再炖即成。一日二次服用。

7、杏仁核桃

取南杏仁15g,核桃肉30g,姜9—12g,一同捣烂,加入冰糖放于锅内炖熟即成。一日一次服用,连服15—20日。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白薇苦咸而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疗疮,消肿散结之效,内服、外敷均可。常与天花粉、赤芍、甘草等同用,治疗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如白薇散(《证治准绳》),也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若治咽喉红肿疼痛,常与金银花、桔梗、山豆根同用。

胡颓子叶的营养价值 平喘

胡颓子叶能扩张支气管,改善实验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奏平喘之效。且能使大多数上皮细胞修复。以注射液用喷雾法直接作用于慢性喘息性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粘膜,平喘有效率为91%;穴注法有效率为81、8%。临床口服给药也有平喘效果。

支气管炎食疗吃什么好

1、白果排骨汤

取白果30g,去壳,去红衣。排骨500g,洗净,加适量姜片、水、黄酒,文火焖90分钟。将白果加入汤中,用盐调味,煮15分钟即可。

2、胡颓子叶粉

取胡颓子叶适量,焙燥后研成细末。用糖水调服,每次服用约五分到一钱,一日二次。

3、茭瓜汁

取茭瓜一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少量水,在锅内煮到熟烂,去渣,将汁煮至浓缩,加生姜汁即可。每一斤汁中加生姜汁二两,每次开水冲服约五钱,一日二到三次。

4、松塔汁

取松塔三两,加水煎煮,去渣,温水服下,一日二至三次。

5、山药甘蔗汁

取新鲜山药一个,捣烂,同甘蔗汁半杯,调匀,炖熟服用,一日二次。

6、白艾燕窝

取白艾、燕窝各二钱,慢火炖烂,去渣,加适量冰糖再炖即成。一日二次服用。

7、杏仁核桃

取南杏仁15g,核桃肉30g,姜9—12g,一同捣烂,加入冰糖放于锅内炖熟即成。一日一次服用,连服15—20日。

胡颓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胡颓子叶可用于咯血,吐血及外伤出血。胡颓子叶具良好的收敛止血作用,内服可治咯血及吐血。鲜品外用又可治外伤出血。

红葱头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解毒消肿也是红葱头的重要作用,它能治疗人类的跌打扭伤与多种疮毒,平时治疗时可以把中药红葱头研碎以后制成泥状,然后直接外敷在患处上,每天更换一次,能快还解毒消肿,也能让疮毒中的脓液快速排出。

青菜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青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增加酶的形成,对进入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的排毒机制,对皮肤疮疖、乳痈有治疗作用。

胡颓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平喘止咳

胡颓子叶味酸性温,可温肺敛肺,下气,长于平喘,临床多用治慢性喘息及哮喘虚寒型。单味煎汤或研末服有效,或配其它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也制成片剂及注射液使用。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枫香脂能解毒、散瘀以消肿,既可用于痈疽肿痛初起,又可用于痈疽肿毒已溃之证。如治痈疮溃烂,痛不可忍者,可以本品配乳香、没药等为丸内服,如乳香丸(《证治准绳》);治瘰疬、痰核等证,可以本品与草乌、地龙、木鳖子等配伍,如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调理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种药膳

白果排骨汤

取白果30g,去壳,去红衣。排骨500g,洗净,加适量姜片、水、黄酒,文火焖90分钟。将白果加入汤中,用盐调味,煮15分钟即可。

胡颓子叶粉

取胡颓子叶适量,焙燥后研成细末。用糖水调服,每次服用约五分到一钱,一日二次。

茭瓜汁

取茭瓜一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少量水,在锅内煮到熟烂,去渣,将汁煮至浓缩,加生姜汁即可。每一斤汁中加生姜汁二两,每次开水冲服约五钱,一日二到三次。

松塔汁

取松塔三两,加水煎煮,去渣,温水服下,一日二至三次。

山药甘蔗汁

取新鲜山药一个,捣烂,同甘蔗汁半杯,调匀,炖熟服用,一日二次。

白艾燕窝

取白艾、燕窝各二钱,慢火炖烂,去渣,加适量冰糖再炖即成。一日二次服用。

杏仁核桃

取南杏仁15g,核桃肉30g,姜9—12g,一同捣烂,加入冰糖放于锅内炖熟即成。一日一次服用,连服15—20日。

特别提示:痰多者可多食用荸荠、海蜇等,宜煮汤服用,服用药膳期间忌辛辣食物以及烟、酒等。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对于恶疮肿毒和毒蛇咬伤等证均有一定的疗效。一般采用鲜品捣汁内服或捣烂外敷作用较好,在使用时,也可配上蒲公英、野菊花等中药联合使用。

芥菜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芥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使得芥菜有解毒消肿的功效,能够预防疾病和抗感染,,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还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翻白草苦以降泄,寒能清热,解毒消肿,常用治热毒壅盛所致之痈肿疮毒,如《本草纲目》单用翻白草酒煎服治疗疔毒初起;《保寿堂经验方》以翻白草煎汤熏洗治疗臁疮溃烂;也可将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外涂患处治疗痄腮等,也可以鲜品捣敷患处,或配伍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消痈药同用。《本草原始》:"主无名肿毒,疔毒疥癞,臁疮溃烂。"

相关推荐

野蕃薯叶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解毒消肿是野番薯叶的重要功效,它具有很强的解毒能力,能加快人体的多种毒素分解和代谢,人们不小心被毒蛇咬伤时,可直接用野番薯叶来治疗,治疗的时候可以把它捣碎取出汁液涂抹在被毒蛇咬伤的部位,每天用药2~3次能快速解毒,也能让肿痛症状减轻。

木防己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木防己性寒,有着清热、解毒消肿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疹、水肿、毒蛇咬伤等症。取木防己适量外敷蛇咬伤口,有解毒之效。

调理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种药膳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宜扶正固本,重在补肾、养气。患者可摄入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配以新鲜的果蔬,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抗病治病的积极效果。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食疗药膳主要有: 白果排骨汤 取白果30g,去壳,去红衣。排骨500g,洗净,加适量姜片、水、黄酒,文火焖90分钟。将白果加入汤中,用盐调味,煮15分钟即可。 胡颓子叶粉 取胡颓子叶适量,焙燥后研成细末。用糖水调服,每次服用约五分到一钱,一日二次。 茭瓜汁 取茭瓜一个,切碎,加等量饴糖、少量水,在锅内煮到熟烂,去渣,将汁煮至浓缩,加生

乌蔹莓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乌蔹莓有解毒消肿作用,可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唐本草》: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

滴水珠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滴水珠有解毒消肿作用,可用于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螫伤。治蛇咬伤者,可配伍七叶一枝花、天南星,酒浸1个月,用时外涂患处。《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羊奶子的药用价值

【别名】 四月子、木半夏 【来源】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多花胡颓子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以根、叶、果入药。春采叶,夏采果,秋挖根,晒干。 【性味】 酸、涩,平。 【功能主治】 平喘,活血,止痢。用于哮喘,痢疾,跌打损伤,痔疮。 【用法用量】 3~5钱。 【生活习性】常生于河岸、沼泽灌木或高山林下,喜光和湿地。 浆果味酸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还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花蕾、果、嫩枝可入药,清热解毒。花又是蜜源。 羊奶子树很容易管护,对土壤适应性强,

木芙蓉叶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木芙蓉叶散热解毒,可用于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症。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干品研末油调或熬膏。《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雪里红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雪里红具有解毒消肿的重要功效,它含有多种天然的抗菌成分,能消除多种病菌与病毒,可以促进人类伤口愈合,更能预防伤口感染,平时食用能减少一些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胡颓子叶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胡颓子叶含羽扇豆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固醇、熊竹素。花含挥发油。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及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羽扇豆醇、豆甾一4一烯一3,6一二酮、水杨酸、没食子酸、香草酸、山柰酚、山柰酚一3一O—p—D一6一O一(对羟基桂皮酰基)一吡喃葡萄糖苷、甲基肌醇、胡萝卜苷。

柚子叶的注意事项 解毒消肿

柚子叶在疏通经络的同时,可以气滞不通所引起的肿胀也具有缓解作用,并且含有抑菌抗菌的成分,在跌打损伤、乳痈、结节等感染性症状时,直接将其研碎,外敷在患处,就可以起到消炎,并且让疼痛很快减轻的作用,所以柚子叶有解毒消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