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有什么功效 清新降火
竹叶有什么功效 清新降火
淡竹叶性寒能够清心降火,甘淡能渗湿利尿。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
竹叶茶的历史
竹为禾本科植物,中空有节,茎、叶常绿,在长江以南各省都有栽种。竹叶含三萜类物质、芦竹素、白芳素等。取鲜竹50~100克,水煎代茶饮,滋味清午纯和,具有清热利尿,清凉解暑作用。
竹叶在中国食用、药用历史悠久,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内酯、多糖、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竹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能有效调节人体血脂,并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是理想的纯天然营养品。 竹叶中的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如酚酸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特种氨基酸和活性肽、锰、锌、硒等微量元素。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其有效成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竹叶黄酮安全无毒,众所周知,银杏叶中含有一定量的白果酸,对人体有害,必须彻底去除。而在竹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迄今尚未发现任何有毒、有害成分,其安全性大大高于银杏提取物。竹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和血胆固醇、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竹叶提取物以其丰富的资源、优秀的品质、确凿的保健功效、清新怡人的风味和极大的安全性,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竹叶提取物是竹叶茶的主要成分,所以常喝对人体有益。
淡竹叶食用要注意什么
淡竹叶具清热泻火、除烦、利尿之功效,适宜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等患者食用。
1、 食谱精选
(1) 竹叶茶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 竹叶茅根茶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本品具清热、利尿、止血之功效。适宜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血患者服用。
2、 临床体会
(1) 关于竹叶,中药竹叶有淡竹叶和鲜竹叶二味,都是禾本科的。淡竹叶是小草本,茎丛生较短,茎叶从地面向外伸展;鲜竹叶的原植物有细长的竹杆。 现今中药房只有淡竹叶的干品供配方用。鲜竹叶需由自己临时采摘新鲜的竹叶,以嫩叶为好。 鲜竹叶初生的卷状嫩叶名竹叶卷心,用于清心除烦。
(2) 关于清热降温,竹叶是清热降温药,有降低发热的作用,但药力较弱。感冒、上感、感染等外感发热,慢性病低热,以及正常人的内热都可用。治外感发热与石膏同用,增强石膏的效果;低热与地骨皮同用;夏天暑热,与青蒿同用;内热与生地同用。
(3) 可制作药膳,各种新鲜竹叶都是大熊猫的主食。人当然也能食用,可以制作药膳。竹叶绿色,清香,甘味,色香味均好。其汁液可作为调料放入菜肴中煎炒和煮汤;叶片可作为药膳的衬托。叶片的纤维较粗,不易消化,因此不宜食用。
经常口腔溃疡的生活小偏方
生地青梅饮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降火敛疮。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配方: 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莲子甘草茶配方: 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制法: 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功效: 清心泄热。用法: 代茶频饮。
竹叶通草绿豆粥配方: 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用法: 早晚分食。
什么泡水喝养肝护肝 淡竹叶
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淡竹叶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淡竹叶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淡竹叶有治疗胸中疾热、咳逆上气、热毒风的作用,淡竹叶用药禁忌是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
宝宝舌苔厚白推荐三款中医治疗方
宝宝舌苔厚白之食用薏苡仁粥
中医方面表示孩子的舌苔厚白和上火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清除内火的食物进行治疗。考虑到婴儿的月份小,抵抗力比较低。比较不适合食用一些刺激性较强的中药。建议妈妈们为宝宝熬制一些去火的营养粥。比如选择薏苡仁就是非常适合的食材。我们可以将薏苡仁放进锅中熬煮,加入少许冰糖,口味更佳。宝宝比较喜欢喝甜粥,且该粥有降火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舌苔厚白。
宝宝舌苔厚白之食用淡竹叶
中医方面表示宝宝的舌苔厚白治疗需要调节肠胃。淡竹叶就是适合肠胃调理的好食材。我们可以选择将淡竹叶放进水中熬煮,之后让宝宝饮用。淡竹叶有降火的功效,还具有健脾胃的效果。
宝宝舌苔厚白之饮用稻芽水
稻芽水也可以缓解宝宝舌苔厚白的问题。中医方面表示,清除人体内部的毒素,对于舌苔的厚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妈妈们可以选择稻芽,熬制稻芽水。最后让宝宝饮用稻芽水,宝宝饮用之后可以促进排便,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口腔溃疡的食疗偏方推荐
竹叶通草绿豆粥
配方: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生地青梅饮
配方: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降火敛疮。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
配方: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地芩竹叶饮
配方:生地15克,黄芩9克,淡竹叶15克,白糖适量。
制法:前三味加水煎取汤汁,调入白糖。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用,或代茶频饮。
莲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以上诸物加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几种水果来消灭上火
1、火龙果
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味甜,多汁,非常适合上火的人食用,具有降火的功效,并且还有清热润肺、润肠排毒的作用。
2、荸荠
荸荠味甘性寒,上火吃荸荠很好,既可以做蔬菜,又可做水果食用,有清肺胃之热,具有很好的清热降火功效,特别是清肺热、胃热,对于肺火引起的目赤不适、痰多,以及胃火旺引起的痔疮、大便下血等均有疗效。
3、橙
夏天干燥易上火,橙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维C含量也相当丰富,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是美容养颜首选水果。饭后食橙或橙汁,则具有解油腻,消积食,止渴、醒酒等功效。
皮比较薄的橙子,水分较多,捏起来比较有弹性,而表皮较硬的橙子则口感不佳,购买时捏一下橙子,如果果皮较硬,则很容易可以感受到。
4、西瓜
西瓜性凉,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生津止渴、清热降火,适宜内热上火以及心火旺盛的朋友食用,而且西瓜中含有丰富的钾盐,能够弥补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
5、梨子
上火了吃梨子好得快,梨子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清喉降火、润燥养肺的作用,尤其对于肺火引起的目赤不适,以及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很有作用。
6、山竹
春季容易上火,山竹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能降燥、清凉解热,能克榴莲之燥热。如果吃了过多榴莲上了火,吃上几个山竹就能缓解。山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对体弱、营养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挑选山竹时,一定要注意果蒂下面叶瓣的颜色,山竹叶瓣的颜色越绿说明越新鲜,如果颜色变褐色或者变黑,说明这个山竹放置时间长了,不新鲜。每天最多吃3个山竹,过多会引起便秘。若不慎吃过量,可用红糖煮姜茶调和一下。
竹子全身皆可入药不同部位不同功效
竹叶
又称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 、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症。《药品化义》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研究还证实,淡竹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用于清心利尿,治疗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以及外感风热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竹茹
又名淡竹茹、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成卷曲扭缩丝状团形,入药可生用,亦可将生姜水与竹茹充分拌匀,置锅內微炒制成姜竹茹。其性凉,味甘苦,入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盛、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药品化义》载:“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治胃热噎膈,胃虚干呕,热呃咳逆,痰热恶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惊悸怔忡,心烦躁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热痰之症,悉能奏效”。
竹沥
又称竹汁、淡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而流出的液汁,性寒,味甘苦,入心、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镇惊利窍的功效。《本草备要》载:竹沥“清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为清热化痰之要药,“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隔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以竹沥水代茶频饮,连服数日,可治消渴、小便多;竹沥加生姜汁、胆星末、天然牛黄调匀,白开水送服,可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治中风痰迷心窍取竹沥、生葛根汁、生姜汁搅匀温服。
竹卷心
又名竹针、竹心,为嫩竹叶卷面而未张开的幼叶,与竹叶性味、功效相同,具有清心除烦、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清火力较强,多用于温热病心热烦闷、神昏等证。《本草再新》就记载:“(竹卷心)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清暑利湿,止渴生津”。用其泡服代茶饮,能治复发性口疮和慢性前列腺炎。
竹黄
又称天竺黄、竹膏,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时珍)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抱龙丸”和“利惊丸”都有竹黄这味药。
竹笋
为禾本科植物竹的新生嫩芽,按采收季节不同,分为冬笋、春笋和鞭笋(夏季采摘)几种。竹笋营养十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微寒,味甘,具有益气开胃、清热化痰、通利水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纳呆食少、肺热咳嗽、消渴等症。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载:“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笋所含的膳食纤维可增加肠道水分的储存量,软化粪便易于排出,起到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通利大便的作用。同时其排毒功能还可减少胃肠癌、乳腺癌的发生。
莲心怎样吃比较好
莲心甘草茶原料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
做法
将莲子心、生甘草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
功效:清心火、泻泻热、除心烦。
莲心绿茶原料
莲子心2克,绿茶3克。
做法
将莲子心、绿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
功效:清火除烦、清热降火。
莲心竹叶茶原料
莲子心2克,竹叶3克。
做法
将莲子心、竹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
功效:清泻心火、除烦养神。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
1、首先向大家推介的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就是生地青梅饮,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降火敛疮。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2、生地莲心汤也是比较好的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配方: 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3、莲子甘草茶也是一个不错的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配方: 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制法: 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功效: 清心泄热。用法: 代茶频饮。
4、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还有竹叶通草绿豆粥,配方: 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用法: 早晚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