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添加辅食时间表
宝宝添加辅食时间表
4-6月
4-6月宝宝的饮食仍应以母乳为主,也可以喝一些配方奶,辅食添加上以让宝宝尝试吃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从少量开始,即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可依次提供铁强化米粉,蔬菜泥,水果汁,鸡蛋黄等等。总体来说,4-6个月宝宝辅食是从流质型向吞咽型过渡。
小贴士:宝宝6个月后,妈妈可以为宝宝自制泥糊作为辅食,但不少妈妈表示自制辅食需要很多时间,并且没办法做到很精细,那么此时妈妈可以选择给宝宝喂食市面上销售的佐餐泥,在选择佐餐泥产品时,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佐餐泥的食材选择是否优质、全面,二是该佐餐泥产品是否纯天然无添加香精香料或防腐剂。如大品牌亨氏,通过全球选材和科学配方,制作出质地细腻、安全卫生并且不含香精和防腐剂的佐餐泥,这可是比自制的泥类辅食更安全,营养更均衡哦!
7-9月
在7-9个月这个阶段,妈妈们应继续让宝宝吃泥状的、糊状的和半固体的食物。在7-9个月,可以让宝宝学会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这些都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好食材,在这关键时期学会吃菜粥或烂面条,就可以帮助宝宝在之后顺利过渡到吃软饭或其他面食。
小贴士:妈妈给宝宝挑选面条时,一定要选择专门提供给婴幼儿吃的面条。成人面条一般面质较韧,且普遍添加食盐,不利于宝宝咀嚼和消化,容易对宝宝肾脏造成负担。在选择婴幼儿面条时,妈妈们应选择营养全面均衡、不添加食盐、面身柔软、易咀嚼易消化的宝宝面,市售的宝宝面还有挂面和特制的粒粒面可供选择。
9-11月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给宝宝建立全天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即早晚喝奶,午餐和晚餐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上午9点及下午3点左右各一次点心,一天共有6次。到9个月时, 大多数宝宝都能够吃“手指食物”。到1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可以吃的食物类型就可以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了。
小贴士:手指食物,即宝宝可以用手指抓着或捏着吃的食物。它可以是一根稍微蒸软的胡萝卜条,可以是一块烤到微黄的吐司,也可以是一颗小小的肉丸子。
1-2岁
1-2岁的宝宝的饮食逐渐向成人饮食模式转变,可以接续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这个时候宝宝饮食的种类和稠度要不断增加,最初吃的粥、软饭、烂面条要逐渐变成一些干饭,另外也可尝试馄饨、饺子、馒头、薄饼等。
小贴士:1-2岁时,宝宝的饮食习惯正以乳类为主转到以粮食、蔬菜、肉类为主食的阶段,宝宝的食物种类和烹调方法将逐渐过渡到与成人相同。此时,妈妈需要控制宝宝的进餐时间和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从而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
给宝宝添加辅食注意4个要点
1.由少到多、由细到粗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软食到固体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辅食,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要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精神和饮食情况,一旦发现消化不良或有过敏症状,应暂时停止添加辅食,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再由少量加起。
2.注意防消化道疾病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根据婴儿的生理特点及发育需要,饮食要注意卫生,防止引起消化道疾病。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等症状,应暂停添加辅食。
3.别忽略水果和蔬菜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不要一味偏重鱼肉鸡虾等高营养的东西而忽略了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能提高宝宝发育必需的营养素,还能防止宝宝便秘。
4.锻炼宝宝咀嚼能力
宝宝辅食种类应随着年龄增加适当增加,当孩子到一定月龄时,食物应做成小块状,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给宝宝添加辅食3点不容忽视
宝宝添加辅食应有适应期
宝宝吃辅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并不能说一样辅食,宝宝一两次不吃就代表宝宝不喜欢吃。家长可以通过多喂几次来判断一个小孩喜不喜欢吃这样食物。一般一样食物家长喂了10~15次,宝宝还是不想吃,那就说明宝宝真的不喜欢这样食物。
20~30分钟完成辅食添加
为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有规律。有些家长时不时地添加辅食,一天添加辅食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还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害。一般家长添加辅食应在20~30分钟内完成。如果宝宝一次只吃几勺,那么妈妈可以过1个小时或2小时候再继续为宝宝添加辅食。如果宝宝胃口较好,一次可以吃10~15勺辅食的话,那么这次辅食的添加就可以当成一次正餐了。这时,妈妈可以选择3~4个小时之后为宝宝添加辅食,让宝宝有个消化的过程。
宝宝添加辅食也要多方注意
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宝宝很容易分心,因此家长要尽量减少环境的干扰。如避免开电视或者大声吵闹,也不要强迫喂食,当宝宝不适应添加辅食而拒食时,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慢慢适应。宝宝添加辅食,妈妈要尽可能每次搭配不同的食物,保证色香味俱全,从而吸引孩子的进食欲望。孩子吃饭时,家长要有耐心,不断鼓励孩子,不时用微笑、眼神与孩子积极交流直到宝宝用餐结束。
添加宝宝辅食的注意事项
1、添加的量要由少到多。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并且要控制好量,比如添加蛋黄,开始时是蚕豆大小,食用3-4天后,未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两顿之间无饥饿感、睡眠安稳,可增添至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半个蛋黄、整个蛋黄。妈妈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多及过早地给宝宝添加蛋黄,因为蛋黄含胆固醇较高,宝宝吃多了不利于肠胃消化吸收,或会引起过敏。
2、添加辅食后要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如果宝宝出现皮肤红肿,有湿疹,应停止添加这种辅食。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如大便不正常也应暂停添加这种辅食,待其大便正常,无消化不良症状后,再逐渐添加,但量要小。
3、注意卫生。
给宝宝添加的辅食最好现吃现做,如不能现吃现做,也应将食物重新蒸煮。添加辅食的用具要经常消毒,以防病毒进入宝宝体内,引起疾病。
4、及时添加辅食。
宝宝的消化道嫩弱,若不根据宝宝的月龄大小以及实际需要,添加过量的辅食,或在宝宝患病时仍照常饮食,都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和吐泻等现象。因此,在添加辅食时要十分小心。
5、添加辅食应逐渐增加品种。
妈妈可以先试一种,待3-4日或一星期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浓。如果天气太热,宝宝易患消化不良,可暂缓添加新食品,待天气稍凉再逐渐添加。每次添加新食品后,应密切注意其消化情况,如发现胃呆、呕吐、大便反常或其他情况,应暂停喂此种辅食。当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少的量喂起。
以上只是添加辅食时应注意的一般问题,但宝宝的个体差异大,各位妈妈还需灵活掌握增添辅食的品种及数量,不能千篇一律。
该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1、慢慢增加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慢慢的增加。同时,辅食要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2、在宝宝饿时添加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最好在宝宝饥饿的时候添加,这样孩子容易接受。随着辅食的逐渐增加,可由每天代替半顿奶逐步过渡到代替一顿奶。
3、注意卫生
婴儿餐具一定要专用,不仅要认真洗刷,还要每日消毒。喂饭时,家长不要用嘴边吹边喂,更不要先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吐喂给婴儿。
4、家长要耐心
孩子可能不会一下那么快接受辅食,在夏季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家长一定要耐心,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对食物产生兴趣。
宝宝想添加辅食的五大信号
一、抓到东西就往嘴巴里送。
一般宝宝在六个月左右就会想去抓东西,特别是拿了东西都会想着往嘴巴里送,这个时期常常让家长很头疼,因为宝宝一见到什么东西,能拿到的东西都喜欢往嘴巴里送,家长就害怕宝宝触碰到危险的东西,所以家里的东西常常都需要藏起来,还得时常盯着防止宝宝乱吃东西。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到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二、对大人的食物很感兴趣。
当宝宝看见大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想吃,表现出很想要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因此当宝宝对大人的食物感觉有兴趣的时候就说明喂奶已经不能满足宝宝了,有些宝宝甚至还会伸手去抓大人的食物过来尝,这就是在暗示家长,应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三、自己会伸长脖子。
宝宝在出生的不久其实骨头都是比较软的,还不能支撑起自己的身体。但是时间长了,宝宝也就渐渐的发育了,慢慢的就会自己抬头。当宝宝可以很好的自己抬头的时候,如果宝宝闻到香味或者看到大人吃东西就会把脖子往前伸,表示想吃,这个时候也可以尝试着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补充宝宝的营养,让宝宝身体更好的发育。
四、烦躁的情绪。
有些宝宝在添加辅食前的一段时间会显得特别烦躁,可能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还担心是不是因为生病,其实在排除了宝宝生病的可能性外,而又差不多是辅食时期,就应该要考虑到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五、生长缓慢。
一般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有将近一两个月的身高和体重都没有增加,达不到正常的标准,这就说明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了,要在母乳的基础生添加相应的辐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要注意宝宝的生长情况,定期给宝宝量身高和体重,如果一段时间都不见长,那么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宝宝拒绝辅食怎么办 注意辅食的烹饪方式
给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方法。宝宝的牙齿及吞咽能力未发育完全,因此制作辅食时要将食物处理成汤汁、泥糊状或细碎状,宝宝才容易消化。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食物浓度不宜太浓,如蔬菜汁、新鲜果汁,最好加水稀释。辅食尽量采用自然食物,且最好不要加调味料,如香料、味精、糖、食盐等。在食材的烹煮方面,尽量不要太油腻,烹调后的辅食,不宜在室温内放置过久,以免食物腐坏。制作辅食要注意食物温度,不宜放置在微波炉中加高温,以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宝宝辅食什么时候添加 宝宝辅食如何添加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不要着急,一样一样慢慢添加,并观察宝宝对所添加辅食的反应,第一次时可以先用宝宝爱喝的奶来冲米粉,在固定的时间内喂宝宝,最好先喂宝宝一点奶,在宝宝不是太饿的情况下试着加辅食。
注意:喂宝宝时宝宝一定要直立坐好,千万不要躺着喂,以免呛到宝宝。
宝宝添加辅食时间表
0到3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宝宝的营养摄取直接决定了它其大脑发育和免疫机制的建立。给宝宝添加辅食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新手爸妈们需要注意,给宝宝添加辅食是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来选择不同食物的,并非所有的辅食都能随意添加。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份宝宝添加辅食时间表,妈妈们赶紧学起来吧!
4~6月
4~6月的宝宝饮食仍以母乳为主,也可以喝一些配方奶,辅食添加上以让宝宝尝试吃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从少量开始,即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可依次提供铁强化米粉,蔬菜泥,水果汁,鸡蛋黄等等。总体来时4-6个月宝宝辅食是从流质型向吞咽型过渡。
6~8月
在6—8个月这个阶段,妈妈们应继续让宝宝吃泥状的、糊状的和半固体的食物。在7—8个月,要让宝宝学会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这些都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好食材,在这关键时期学会吃菜粥或烂面条,就可以帮助宝宝在之后顺利过渡到吃软饭或其他面食。
8~12月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给宝宝建立全天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即早晚喝奶,午餐和晚餐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上午9点及下午3点左右各一次点心,一天共有6次。到8个月时大多数宝宝也能够吃“手指食物”(能被宝宝独自吃下去的食物)。到1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可以吃的食物类型就可以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
1~3岁
1~3岁宝宝的饮食需要逐渐向成人化饮食模式转变,可接续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食物的种类和稠度要不断增加,最初吃的粥、软饭、烂面条逐渐变成一些干饭,另外也可尝试馄饨、饺子、馒头,薄饼等。
给宝宝辅食的喂养误区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一:宝宝辅食要适量加盐或调味品,不然宝宝不爱吃
这是很多爸爸妈妈容易犯错的问题之一。宝宝辅食究竟需不需要加调味品呢?其实,宝宝辅食真的不需要额外加盐了。因为在新鲜食材中已经存在了宝宝身体需要的“盐分”,再次添加调味品反而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另外,宝宝进食过多盐分,过宝宝未来的味蕾是有损害的。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是不需要再添加盐分或者其他调味品的,最绿色、天然、健康的食品才是给宝宝最好的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二:成人食物煮的烂一些就可以给宝宝当辅食了
其实,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方面的禁忌是非常多的,除了我们刚刚在上文中说到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再额外加盐分或调味品外,宝宝在添加辅食初期也是要根据宝宝发育进行辅食选择。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还未发育完全,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上要遵循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如果给0-1岁宝宝添加成人食物,虽然煮的烂一些,确实能够帮助消化,但是同样会给宝宝的肠胃功能造成负担,容易引起宝宝的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等情况。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三:宝宝辅食添加的不丰富会令宝宝长大后偏食
对于宝宝的营养需求方面,给予宝宝更多的辅食种类确实能够帮助宝宝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但是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根据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原则进行辅食添加。一味的追求品种多只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紊乱。爸爸妈妈可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从单一的米糊、菜汁、肉泥等食物开始添加,并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再进行酌情增加辅食种类。
添加辅食的原则
1、从一种到多种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待尝试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让宝宝尝试另一种。切忌千万不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辅食,这样很大可能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2、从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还没有长出牙齿,妈妈应该给宝宝喂流质食品,再逐渐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可以按照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的添加法来给宝宝添加辅食哦。
3、从细到粗
宝宝食物的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菜泥、果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泥状食品是最合适辅食添加初期的宝宝食用的。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以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
4、从少量到多量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辅食时,一天最好只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喂1/4个,三四天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逐渐增至整个蛋黄。
小贴士:在添加辅食期间,如果宝宝出现腹泻,或便便中有较多黏液的情况,就要立即暂停添加这种辅食,等宝宝身体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