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小孩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1、小儿腮腺炎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2、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腺肿完全消失为止。高热降温,为减少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可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磺胺药和抗菌药无效。
3、中药是常用的药物,内服可用普济消毒饮,单味药用板蓝根。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用醋调后外敷,是否确实有效,有待一定数量病例严格对照观察证实。临床用干扰素治疗,
4、是否有加速消肿、缩短疗程的效果尚有不同意见。局部也可用透热、红外线灯理疗。
5、并发睾丸炎时,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
6、并发胰腺炎时,应禁食,静脉输液加抗生素。脑膜脑炎患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疗法。
7、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已证实安全有效,日前常采用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可达96%,腮腺炎自然感染的保护效果可达97%左右。免疫后中和抗体至少可维持9.5年。疫苗一般无发热或其他反应,但孕妇、免疫缺陷及对鸡蛋过敏的病儿宜忌用。
成人得了腮腺炎的症状和现象有哪些
概述流行性腮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成人得了腮腺炎症状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得了。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成人得了腮腺炎症状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1、一般护理: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2、对症治疗:宜散风解表,清热解毒。必要时内服去痛片、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睾丸炎治疗:成人得了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烯雌酚,每次数1mg,一日三次,有减轻肿痛之效。
脑膜脑炎治疗:可按乙型脑炎疗法处理。高热、头痛、呕吐时给予适量利尿剂脱水。
胰腺炎治疗:禁饮食、输液、反复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成人得了腮腺炎的症状多为,局部高烧,身体无力,经常冒虚汗,不爱吃东西,烦躁,恶心,因为不同身体的抵抗能力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就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小孩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1)饮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给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尽量避免含粗糙纤维食物,暂时不吃牛奶和乳制品。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乙和钙。服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病情严重,腹泻频繁,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给一时期胃肠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
(2)抗感染药: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各部腮腺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现在认为应用范围较小,对于急性暴发性或早期发作严重的病人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并不满意;促皮质激素单位溶于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症状改进后改用肌肉注射。
幼儿腮腺炎如何治疗
治疗
小儿腮腺炎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腺肿完全消失为止。高热降温,为减少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可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磺胺药和抗菌药无效。中药是常用的药物,内服可用普济消毒饮,单味药用板蓝根。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用醋调后外敷,是否确实有效,有待一定数量病例严格对照观察证实。临床用干扰素治疗,是否有加速消肿、缩短疗程的效果尚有不同意见。局部也可用透热、红外线灯理疗。
并发睾丸炎时,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
并发胰腺炎时,应禁食,静脉输液加抗生素。脑膜脑炎患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疗法。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均能完全恢复。并发脑膜脑炎者,一般预后良好,偶有重症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者。少数病例可发生一侧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小孩腮腺炎会引起耳聋吗
小孩肿痄腮可以引起耳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肿痄腮医学上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每年全国各地都会有很多孩子患上此病。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冬春两季好发,而且易侵袭儿童。据临床统计,92%的腮腺炎患者为4—12岁的少年儿童。患儿在发病前常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有低热、继而出现一侧或双侧的腮腺区肿胀等症状。许多家长都知道“肿痄腮”可以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中耳炎、胰腺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致聋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可随血液循环进入内耳,引起内耳的螺旋器、盖膜、基底膜以及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并萎缩,从而使听力减退甚至完全丧失。腮腺炎引起的耳聋发病突然,可在患病期间或病愈后的某个瞬间发病。这种耳聋有70%以上是单侧耳朵发病,也有少数是双侧耳朵同时受损的。这可能与耳蜗血管结构差异,吸收病毒的多少有关。在耳聋发生时,孩子可有头晕、耳鸣、恶心等症状。但较小的孩子常因不善于表达,而使病情被忽视,造成了不可逆的终生性耳聋。因此,当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时,切不可粗心大意,不能认为得了这种病不需治疗,几天后自然会好。这样会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
腮腺炎如何治疗
腮腺炎是一种什么病?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又称为猪颔风、时行腮肿、蛤蟆瘟。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以5-15岁的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以飞沫传播、生活用品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得病后,患者早期无症状出现,后期会出现发热、耳下部肿大、厌食、恶心呕吐、头痛、腮腺肿大等症状。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咽喉疼痛、颈淋巴结肿大、皮舌下腺肿大的症状。病程大约为7-12日,应及早治疗。腮腺炎如何治疗?
一、化脓性腮腺炎治疗
1.查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而发病,发病后可服用抗菌药物治疗。因干燥综合征累及而发病,应治疗原发病。因分支堵塞引起细菌感染,可服用解毒丹治疗,并外涂消炎药。
2.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腮腺炎的抗菌药物。若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应服用抗生素治疗。治疗前,要先进行细菌培养,找出病菌,然后再选择适合消灭病菌的抗菌药物治疗疾病。
3.其他保守治疗。热敷、冷敷都能消除炎症。若热敷、冷敷效果不明显,可在清晨用漱口剂漱口,比如碳酸氢钠溶液。
4.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为切开引流,目的是消除脓肿。
二、流行性腮腺炎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食,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摄入酸性物质过量。
2.对症治疗:腮腺肿胀者用抗生素治疗或者用利巴韦林治疗。有的人用干扰素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
3.药物治疗:肾上腺激素可治疗此病,但目前疗效还为肯定。有的人使用药物后疗效较明显,有的人使用药物后疗效不够明显。
4.激光治疗:局部激光能治疗此病,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
腮腺炎如何治疗,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小孩腮腺炎怎么治疗
1、腮腺炎发病原因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2、儿童腮腺炎发生后的处理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剌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成年人腮腺炎怎么治疗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
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成人腮腺炎治疗
1、一般护理: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2、对症治疗:宜散风解表,清热解毒。必要时内服去痛片、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睾丸炎治疗: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烯雌酚,每次数1mg,一日三次,有减轻肿痛之效。
脑膜脑炎治疗:可按乙型脑炎疗法处理。高热、头痛、呕吐时给予适量利尿剂脱水。
胰腺炎治疗:禁饮食、输液、反复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看了腮腺炎的治疗方法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已经有所了解,虽然说成年人得腮腺炎的几率不是很大,但是平常的时候也要做好预防的工作,可以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样一些疾病也不容易出现。
疱疹性腮腺炎怎么办
一般治疗
急性化脓性疱疹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疱疹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由于疱疹性腮腺炎会引起身体发热,在发烧39度以上的时候,可以选用吲哚美辛栓,根据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情况而视,每次1个或者半个。或选用赛普达,一次一袋即可。
偏方治疗
用仙人掌,去掉皮刺,捣烂加鸡蛋清调匀敷患处,每日换一次,连用3天。这个方子是在农村普遍采用的治疗疱疹性腮腺炎的方法。效果好。
用蛇皮(龙衣)5克炒鸡蛋,不要放盐,每天1次,连续吃3天。
中医治疗
中医开一些清热解毒、散结清肿的中药,如用板蓝根、夏枯草、蒲公英等煎水服用。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天换敷 1次,一般2到3天就可以治愈。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将适量马齿苋洗净,沥干水分,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1次。
另外一方:豆腐30克,绿豆6克,冰糖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如果孩子高热、头痛剧烈,应警惕脑膜炎,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流行性疱疹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
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小儿患疱疹性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
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疱疹性腮腺炎得过一次,人就会产生永久性的抗体,不可能再得二次或几次以上。
苗药治疗
疱疹性腮腺炎在中医学称为“痄腮”,民间又俗称“蛤蟆瘟”、“大头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疱疹性腮腺炎的病传染性很强,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任何年龄的人皆可患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
千百年来,苗族人民总结出用于预防、治疗和保健疱疹性腮腺炎的民间医药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完善,并依靠口传方式传承着民族医学,成为苗医预防和治疗疱疹性腮腺炎的独特理论方法。
如果孩子是患上了疱疹性的腮腺炎,那么及时治疗是最有用的,不要小看了这个腮腺炎疾病,它可是会引起很多大毛病的,很多后遗症会出自于腮腺炎,比如说孩子腮腺炎疾病治疗不好,那么就有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这些疾病,所以说不要犹豫,要赶紧给孩子治疗,并且这种疾病还会传染,要做好预防措施。
小男孩腮腺炎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痄腮就是医学上称之为腮腺炎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腮腺炎,是指颈面部腮腺的病毒感染。在发身期感染腮腺炎的男性,感染一旦扩散至睾丸,就有导致终生不育的可能。当然,14岁以后患腮腺炎的患者并不等于终生不育,约有一半患者,病毒不能侵入睾丸,不会对生育能力产生影响。一部分患者病毒仅感染一侧睾丸,那么健侧睾丸的生精功能会代偿性增加。即使双侧睾丸都感染了病毒,也有一些曲细精管会随着疾病的控制而恢复生精功能。发身期以前,生殖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为非易感期。到发身期,生殖细胞迅速分裂繁殖,病毒寄居在生殖细胞里,也得以迅速繁殖,从而导致生殖细胞永久性损害。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全身性感染,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甚至某些并发症不仅常见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肿大而单独出现。
1.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
⑴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有报告9岁患儿并发此症者。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症状轻重不一,一般约10天左右消退。阴囊皮肤水肿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
⑵卵巢炎:约占成人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偶可引起提前闭经。⑶胰腺炎:约见于5%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内消失。
⑷肾炎:早期病例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⑸心肌炎: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可与腮腺肿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
⑹其他: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并发此症)、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等均少见。
腮腺炎患儿不能吃酸
腮腺炎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以6~14岁的儿童为主。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病,腮腺炎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唾液飞沫来传染。
患病小孩玩过的玩具,如果被另一个小孩触碰,或者两人近距离说话时,都可能造成传染。因此,腮腺炎在小孩子聚堆的学校、幼儿园较为多见。一旦感染腮腺炎,就要马上隔离。
20%腮腺炎患者腮帮不肿大
提到腮腺炎,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肿胀的腮帮子。但是,如果以腮帮是否肿为症状标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遗漏真正病情。
浑身发热、酸痛,两腮肿大,这些都是腮腺炎的症状。刘春英认为,在腮腺炎的患者中,多数都会有浑身发热、酸痛的表现。但两腮肿大的患者,大概只占60% ~80%。超过20%的患者没有这类反应。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浑身酸痛的症状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只要到医院的儿科门诊,给孩子查一个血常规和血胃淀粉酶即可确诊。
传染期10天左右
任何一个病毒性传染疾病都有自己的周期,腮腺炎的患病周期大概分为潜伏期、传染期、痊愈期三个部分。
刚感染病毒时,一般不会出现腮腺肿大。从感染病毒到腮腺出现肿大的前一天,这个阶段叫做潜伏期,这时一般不会传染;传染期大概有10天:从腮腺肿大的前一天(24小时前),到肿胀消退后的第三天结束,这个阶段的传染性是最强的。
因此,隔离一定要持续到肿胀彻底消退才能结束;痊愈期历时一周左右,指的是从接受治疗到病情痊愈,一般七天就能治愈。
目前为止,腮腺炎还没有特效药。临床上多数都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退烧、消炎治疗,加上局部外敷等方法,配合着营养饮食,一般一周左右就能痊愈。
患病的孩子在传染期要加强隔离,暂时不去学校,另外公共场所也要少去,等隔离到肿胀彻底消退后再出门。
体弱的孩子可能合并患脑炎
虽然大多数腮腺炎一周就能痊愈,但体质较弱,平时容易生病感冒的孩子,也可能在得腮腺炎的同时,合并患有脑炎、睾丸炎、心肌炎。虽然这是极个别的患者才会出现,但是当孩子得腮腺炎时,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
大多数患者都会有腮帮疼,这属于正常的患病表现。一旦孩子有心脏难受、头疼、睾丸疼等症状,那么家长要及时带到医院接受救治。否则一旦耽误治疗,可能会有脑炎、睾丸炎、心肌炎等后遗症。
严重的在智力、生育等方面都可能受到影响。
特别提醒
患腮腺炎期间别吃酸的
孩子患上腮腺炎以后,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
另外,患腮腺炎期间不要吃酸的食物。
因为腮腺管开口是在口腔内,如果在这时吃酸性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腮腺,导致疼痛加剧。
另外,家长虽然感染腮腺炎的几率比较小,但也要注意加强防护。因为腮腺炎也是通过唾液飞沫传播的,家长与没有患病的小朋友平时要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多喝水,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就能做好腮腺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