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偏高是什么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偏高是什么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要是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可以造成血尿以及蛋白尿,严重者可以导致肾炎等。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偏高,肾炎的病因很多,急性肾炎者迁延一年以上可为慢性肾炎。
肌酐高的危害是什么
1肌酐高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经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慢地形成肌酐,再开释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为什么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紧密,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过肾小球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取,逐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2所以,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根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根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根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偏高或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根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3肌酐为什么会偏高,肌酐偏高有什么危害?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因此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藏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凡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上面叙述了慢性肾炎肌酐高的危害是什么这个医学知识,希望大家对它的叙述有所掌握和了解,对大家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患者们都要注意了要及时的去接受治疗,这么多的影响对自己的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要相信现在医生的医术是多高明,希望患者们赶快好起来。
肌酐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肌酐的临床意义
血清肌酐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因为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也较少,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可根据其浓度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分期。
器质性肾衰竭肌酐值常超过200μmoI/L,而肾前性少尿,如心力衰竭、脱水等导致的有效血容量下降,从而导致肌酐浓度上升,大多不超过200μmoI/L。
如两者同时升高,说明肾有严重损害。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方面,血肌酐比尿素灵敏度低,但血肌酐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诊断特异性比尿素好。
人到多少岁开始老化 肾脏
肾小球滤过率从50岁开始下降,75岁老人肾小球滤过率是30岁壮年的一半。其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
尿毒症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
尿毒症血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内生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尿毒症血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
血肌酐偏高提示肾功能已出现损伤;血肌酐偏高超过177umol/lL(超过正常值)时为肾功能不全,此时,血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肌酐的正常值为40-120umol/l.血肌酐过高,检查血肌酐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过高或低就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尿毒症血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一旦出现持续血肌酐过高,常提示预后严重.
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
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升高.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血肌酐为110~177μmol/L(1.2~2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50%~80%,无临床症状。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血肌酐为178~445μmol/L(2~5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25%~50%,可有轻度贫血,酸中毒,夜尿,乏力。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血肌酐为446~707μmol/L(5~8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10%~25%,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及贫血体征,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异常。
4.终末期肾病
血肌酐大于等于708μmol/L(8mg/dl),GFR剩余小于10%,有各种尿毒症症状,包括消化,神经,心血管各系统功能异常,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失衡明显,严重贫血等。
尿素氮偏高有什么影响
在肾病检查诊断中,通常肾病患者能看懂的是尿蛋白及血尿情况。对于肾病检查化验中的肾功能检查指标如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尿酸等指标的升降意义不了解。对于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的情况,相对应的患者的肾脏有何问题?以下为您做一详细解答。
血尿素氮(BUN)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肝脏是生成尿素的最主要器官。体内尿素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以及肝功能情况。尿素主要经肾脏排出,小部分经皮肤由汗液排出,每24小时由肾排出尿素10~30克。血液中尿素全部从肾小球滤过,正常情况下约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也可排泌少量尿素,严惩肾功能衰竭时排泌量增加。血中尿素氮的测定虽可反应肾小球队的滤过功能,但肾小球滤过功能必须下降到画龙点睛常的一半以上时,尿素氮才会升高。其正常值2.9~7.5毫摩尔/升,尿素氮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感染、高热、脱水、消化道出血、进食抗蛋白餐等因素的影响;而低蛋白饮食或长时间不能进食或多饮水大量排尿时,尿素氮水平降低。故尿素氮对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而言即不敏感又不准确。
血肌酐(Scr)是肌肉内磷酸肌酸经水解产生的。正常成人肌酐产生速度比较稳定,男性每24小时每公斤体重约20毫克,女性约15毫克,肌酐以同样的速度双肾脏清除。血肌酐从肾小球滤过,不以肾脏代谢,肾小管不回吸收,但肾小管可以排泄一部分肌酐,其排泄量与血肌酐浓度成正比,肾近曲小管通过主动转运有机阳离子过程分泌肌酐,一些药物可抑制其分泌,如:甲氰咪呱、三甲氧苄氨嘧啶及丙磺舒。血肌酐多用碱性苦味酸法或生化仪检测,正常值为小于132.6微摩尔/升,有人认为才年人,妊娠妇女及长期卧床者,因肌容量减少或机体正氮平衡(孕妇)使血肌酐产生减少血浓度降低,正常什值应小于88.4微摩尔/升。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60毫升时,血肌酐才会升高,用血肌酐来推断肾小球滤过率,其特异性100%,敏感性60%,也就是说血肌酐升高者肾小球滤过率肯定低于正常;血肌酐画龙点睛常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正常也可能降低。如用血肌酐的倒数(如:884微摩尔/升为10毫克/百毫升其倒数为10毫升/分钟)来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话,则因小管的排泄而高估之。
肾小球病变的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指标
成人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可达180L,但每日排出的终尿量仅1~2L,可见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约有99%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再从成分比较,终尿与原尿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原尿含葡萄糖,终尿无;而终尿所含肌酐、氨又比原尿多。说明原尿尚须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才能生成终尿。
肌酐比正常值高一点点 肌酐高于正常值意味着什么
血清肌酐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因为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也较少,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可根据其浓度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分期。
慢性肾衰分期共几期 一期: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50%,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而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每分钟120升。此期肾单位减少约20%-25%,肾贮备能力虽已丧失,但对于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能力尚好,故临床上无特殊表现,血肌酶及血尿素氮通常正常或有时轻度升高。
慢性肾衰的分期
1、肾脏储备能力丧失期。也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钟,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查正常或轻度偏高,此期虽然肾脏储备能力丧失,但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氮质血症期。 此期肾小球滤过率25毫升/分钟,有氮质血症即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肾脏浓缩功能有轻度损害,病人可有轻度临床症状,如多尿、夜尿增多、轻度贫血等,容易被忽视。此期如机体遇到血容量不足、感染、肾毒性药物等额外负荷,肾功能可迅速恶化,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3、肾功能衰竭期。此期肾小球滤过率为10--15毫升/分钟,肾功能严重受损,病人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明显氮质血症、等张尿、代谢性酸中毒、水钠储留、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明显贫血、食欲下降、轻度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发展为尿毒症。 4、尿毒症期。残存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15毫升/分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上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更加明显,体内多系统受损而出现相应症状,尤其以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加明显。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水电解质严重失调,明显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血钙明显下降,血磷升高,容易危及病人生命。
慢性肾炎肌酐高的危害是什么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经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慢地形成肌酐,再开释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为什么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紧密,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过肾小球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取,逐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所以,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根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根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根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偏高或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根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肌酐为什么会偏高,肌酐偏高有什么危害?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因此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藏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凡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肌酐比正常值高一点点 有什么影响吗
血清肌酐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因为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也较少,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可根据其浓度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分期。肌酐的浓度是右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能力决定的,而肌酐检查出现升高的提示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已经降到正常人的1/3了,所以只要当肌酐超出正常值时表示已经出现了肾实质损害了。
肌酐高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肌酐高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经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慢地形成肌酐,再开释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为什么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紧密,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过肾小球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取,逐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所以,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根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根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根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偏高或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根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肌酐为什么会偏高,肌酐偏高有什么危害?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因此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藏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凡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