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甘油三酯高和胆固醇高的区别 甘油三酯升高与胆固醇升高该怎么办

甘油三酯高和胆固醇高的区别 甘油三酯升高与胆固醇升高该怎么办

西医临床上常用他汀类、贝特类、烟酸或胆酸隔置剂类等药物,具体用药方法,用药量都需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进行。

1.均衡分配热量,食物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如燕麦、玉米等,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的摄入。

2.增加豆类食品的摄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3.食用植物油为主,减少食盐摄入量。

4.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以脱脂奶代替全脂奶。

5.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约500g。

6.远离白酒、甜饮,少喝咖啡,多喝淡茶。

7.少食多餐,可加至每日5顿饭,每顿吃7分饱。

1.运动量要适度,运动量是指体育运动给人体带来的生理负荷量,应达到个体最大心率80%左右的运动量。

2.运动以有节奏、重复性、轻中等前度活动为宜,如步行、慢跑、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

3.运动时间要合理,每次运动控制半小时到1小时,运动开始前5-10分钟预热,运动终止前也应5-10分钟的放松活动。

4.运动频率中老年人一般每周3-4次为宜。

5.如有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疾病的患者不宜做运动治疗。

不良情绪是导致血脂升高的因素之一,相反,乐观平和的情绪是维持血脂稳定甚至降低血脂的方法。

胆固醇高不能吃什么 肥肉

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过量食用会引起肥胖以及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甘油三酯高也属于高血脂,胆固醇高并甘油三酯高将更难治疗,对心脑血管的伤害更大,极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等疾病。

不仅是肥肉,平常炒菜也不能用荤油。

引起胆固醇高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的后天因素,如高盐、高脂、饱食、运动不足、过度疲劳、不健康心态、吸烟、过量饮酒等。现已公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发病的60%。也就是说,血脂异常绝大多数是由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

(2)遗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疾病。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②肾病综合征: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③甲状腺机能减退:该类患者胆固醇明显高出正常范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4)药物。有些慢性病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也会造成血脂异常,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高脂血症分型有几种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中乳糜微粒浓度增加所致。将血浆至于4℃冰箱中过夜,见血浆外观顶层呈“奶油样”,下层澄清。测定血脂主要为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型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

①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LDL水平单纯性增加。血浆外观澄清或轻微混浊。测定血脂只有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甘油三酯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②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和LDL水平增加。血浆外观澄清或轻微混浊。测定血脂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增加。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又称为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中乳糜微粒残粒和VLDL残粒水平增加,其血浆外观混浊,常可见一模糊的“奶油样”顶层。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增加,且两者升高的程度(以mg/dL为单位)大致相当。此型在临床上很少见。

(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VLDL增加,血浆外观可以澄清也可以混浊,主要视血浆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而定,一般无“奶油样”顶层,血浆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水平可正常或偏高。

(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乳糜微粒和VLDL水平均升高,血浆外观有“奶油样”顶层,下层混浊,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升高,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

甘油三酯高与胆固醇高哪个危害大 胆固醇高和甘油三酯高的危害

胆固醇高:胆固醇过高后就有可能在循环血液中形成胆固醇结晶体,结晶体一旦卡到血管里,会引起血管内壁受损或刺破血管发生溢血;若发生在脑部就成了脑溢血了。中青年的脑溢血大多与胆固醇结晶体有关。

甘油三酯高:甘油三酯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此时病人可有头晕、胸闷,严重者则突然发生脑中风、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死亡。

胆固醇高的原因

(1)药物

有些慢性病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也会造成血脂异常,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2)遗传

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疾病

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

②肾病综合征: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

③甲状腺机能减退:该类患者胆固醇明显高出正常范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为什么会胆固醇高

胆固醇升高与精神压力过大有关

在临床上,三四十岁的白领、中坚人士等突发心梗,已不是个例。不少年轻人刚30岁出头,就出现胆固醇偏高。据分析,胆固醇高的低龄化趋势,与压力大、易紧张等不无关系,这些精神因素也是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来说,大概从二十几岁的青年就会发生,但要真正发展为动脉血管硬化阻塞心脏血管,甚至发生心梗等,可能至少还要20多年的时间。一些“瘦人”虽然体形不胖,但种种原因也会导致其胆固醇偏高。比如:精神压力过大、爱吃高蛋白、高脂肪的甜食等,就是其中原因之一。许多研究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引起胆固醇升高。另一方面,还有不少人往往吃许多高脂肪食物来对付压力,这也是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

专家分析:引起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包括膳食因素等。据统计,大约每500个人中有一个人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们常常过早地发生冠心病。此外,爱吃肉、动物内脏和油腻、油炸食物的人,胆固醇也容易升高。调查还显示,超重或肥胖的人胆固醇较高。不爱运动、不爱劳动的人,胆固醇水平也会增高。

什么食物适合高血脂

最近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少食多餐可降低高血脂,那么,对于高血脂病人来说,如果能够根据血脂增高的类型,确定合理的膳食,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严格禁止,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到少食多餐,并且确保每餐不过量,那么对于降低高血脂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少食多餐,那就太片面了。

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脂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针对高血脂症的类型,即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某一项增高还是两项都增高,就成为选择适当饮食的关键。

仅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正常者,合理膳食的关键是限制胆固醇摄入。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白肉、蚌、田螺、鲍鱼、墨鱼等。对于一些胆固醇含量并不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可适量吃一些,以补充营养。

仅甘油三酯高而胆固醇不高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首先是要限制进食,增加运动,使体重尤其是腹围降到正常范围;其次,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要严格控制,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碳水化合物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甘油三酯;第三,要戒酒,因为长期血液中酒精浓度高可促使甘油三酯含量上升。但是,对于这类患者有一点宽限,就是对蛋黄、蟹黄等含胆固醇较多的动物性脂肪可适当放宽一点,偶尔吃点也可以。

高血脂的指标是什么

1、高胆固醇血症

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应低于5.2 mmol/L,如果超过5.7 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 mmol/L,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总胆固醇含量介于5.2至5.7 mmol/L二者之间者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不正常情况。

血总胆固醇升高的发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其家人中多有血胆固醇升高、肥胖等,而且有的很年轻就发生了冠心病。有的患则者则可能因长期大量进食含胆固醇甚多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贝壳类海鲜等。

2、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 mmol/L,但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其病因也与饮食有关,长期进食含糖类过多我食品、饮酒、吸烟,以及体力活动过少都可引起其发生。甘油三酯增高也很可能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冠心病。

3、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中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者即可诊断为本病,即总胆固醇超过572 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 mmol/L。其病因也与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有关,由于两种血脂成分均异常,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大。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低于9.0 mmol/L,即可诊断本病。

对“型”下药

血脂异常确诊后,患者应检血糖、肝、肾功能和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的内容。对于调节血脂药的选择,也要按高脂血症简易分型来选药。具体要根据个人情况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切不可随意乱服药。

日常饮食也要多注意:

量吃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少吃一些肥肉,奶制品,蛋黄,脑,肝,肾及肠等动物内脏,建议每天喝1-2杯桑葚火麻茶,能有效预防调理血脂,并且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如何诊断高血脂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高引发疫病

甘油三酯大部分都来源于食物摄取,加上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饮食上会经常性的进食大量的高脂肪类食物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这都会使甘油三酯升高;还有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会选择酗酒来减压,而饮酒则会加速甘油三酯的合成。因此,控制饮食是首要的治疗和预防手段,甘油三酯高患者应在饮食上坚持合理的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和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甘油三酯水平在原有的高度上不会出现再度升高。其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降脂药物服用辅助治疗,从而才能使甘油三酯水平恢复正常。

甘油三酯高,高血脂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都有一定的危害。

胆固醇血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血液中包括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均是血液中的脂质物质胆固醇和其他血浆脂质在血液中是以和载脂蛋白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但脂肪酸是与白蛋白结合的。

酒的摄入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是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度饮酒可损害肝脏和心肌导致高血压并升高甘油三酯的水平由于以上原因饮酒不被推荐为预防心脏病的措施。

身体的胆固醇水平不仅与饮食有关还决定于自身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能力实际上我们自身合成的胆固醇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必要再摄取胆固醇引起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

超重或肥胖均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减少体重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同时也可减少甘油三酯的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于有血脂代谢异常如糖尿病等的病人也应适量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在300毫克以下可以在医院营养师的指导下一星期内可隔天吃一个整蛋其余时间每天吃1~2个鸡蛋白这样可尽量避免摄人过量的胆固醇。

血脂异常的病因

从原因上分,一类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另一类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后一类占大多数。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造成:

①生活方式,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

②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④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红斑狼疮、骨髓病等。

此外,血脂(蛋白)的测定可明显受实验室和受检者取血时状况的影响。抽血应在保持平素饮食半个月、禁食12小时后进行,前一天不饮酒和作剧烈活动;正常情况下,血脂(蛋白)水平可有增减10%的波动,实验室允许有3%-5%的变异。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时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

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人的脂肪代谢特点是: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说明脂肪代谢紊乱。肥胖人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在5.2毫摩尔/升以上的可占55.8%。男子在60岁以后,女子在50岁以后,血浆胆固醇水平都将显著升高。

患肥胖病时,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利用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容易肥胖。当这类病人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或正常时,血浆的甘油三酯升高;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脂血症就可好转甚至消失。同样,体重下降也能使这些病人的血浆甘油三酯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血脂水平的下降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肥胖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是十分必要的。

诊断高脂血的标准原则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胆固醇血症表现有哪些呢

一、高胆固醇血症

血液中包括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均是血液中的脂质物质胆固醇和其他血浆脂质在血液中是以和载脂蛋白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但脂肪酸是与白蛋白结合的。

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当我们拿着化验结果看哪几项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脂血症呢主要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几项指标以下是这几项指标的正常水平临界水平需要治疗水平的参考表。

患高脂血症在未并发其它疾病时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不宜引起重视往往是在体检或其它检查时发现的。

二、脂蛋白

胆固醇甘油三酯都是脂肪类就像油一样不能溶于血液中为了使胆固醇能够在血液中运输不溶于水的脂质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脂蛋白而溶于血液中血液中有几种主要的脂蛋白形式分别叫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通过小编的文章,相信大家对于胆固醇的表现有一定的了解了吧,身体的胆固醇水平不仅与饮食有关还决定于自身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能力实际上我们自身合成的胆固醇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必要再摄取胆固醇引起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希望小编的文章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胆固醇高有什么影响和危害

危害 我们的身体需要有一定分量的胆固醇来维持正常机能,但过多则有害。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胆固醇,它是制造重要激素和维生素不可缺少的物质。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输送到身体各部分。输送胆固醇的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酿成血管栓塞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所以被认为是“有益”的胆固醇。 随着胆固醇的不断沉积,血管的间隙变窄。如果受损的血管壁发炎,导致沉积的胆固醇(胆固醇“垫圈”)出现断层,在断层处会出现血块———血栓。

高血脂有几种情况呢

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血脂高了怎么

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脂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胆固醇甘油三酯。针对高血脂症的类型,即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是某一项增高还是两项都增高,就成为选择适当饮食的关键。 仅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正常者,合理膳食的关键是限制胆固醇摄入。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白肉、蚌、田螺、鲍鱼、墨鱼等。对于一些胆固醇含量并不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可适量吃一些,以补充营养。 仅甘油三酯高而胆固醇不高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首先是要限制进食,增加运动,使体重尤其是腹围降到正常范围;其次,对于碳水化

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有什么区别

甘油三酯胆固醇是两种不同的血脂,化学组成与来源,代谢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哪一种增高都有可能引起动脉硬化,所以,不管哪种升高,都需要控制好饮食。 胆固醇颗粒较小,如果过高更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另外,我们身体里的胆固醇,70%都是自身合成的,30%是从食物中摄取的,所以,胆固醇过高时,单靠饮食控制是不行的,还需要服用降脂药,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甘油三酯颗粒较大,与胆固醇相比,产生动脉硬化的危险相对较小,但是升高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另外,甘油三酯如果特别高还可能导致胰腺炎等疾病,威胁生命

胆固醇好坏之分

认识“坏”胆固醇与“好”胆固醇非常重要。“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多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脑梗塞,或者随着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 血里还有一种血脂叫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可以使“坏”胆固醇LDL-C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高血脂症有哪些类型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体检空腹是为了测什么 体检为什么要空腹

体检要求空腹,是因为体检通常的检查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肝胆胰脾肾彩超、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等,如果人进食以后就会导致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会影响血糖、血脂的检验结果,就不准确了。患者进餐以后会促进胆汁排空,胆囊不再是充盈饱满的状态,做肝胆彩超的时候,肝胆的效果对比不如不进餐的时候好,所以在体检的时候要求空腹。另外,在做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时候、胃镜检查的时候、肠镜检查的时候,也是要求空腹的,空腹才能取得良好的检查效果。

警惕高血脂常见的四大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即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脂血症相关知识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血症应如何进行治疗

(1)贝特类药物:如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和吉非贝齐等。 (2)烟酸:烟酸是一种可溶性维生素B,其对所有脂蛋白均有益处。 (3)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从鱼油中提取的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以及从植物油提取的亚油酸。它们可抑制脂质在小肠的吸收和胆汁酸的再吸收。 在饮食方面,应减少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限制饮酒。每日摄入的脂肪应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控制在7%以下。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而言,少量饮酒也可以导致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明显升高。因此,饮酒必须限制。同时应注意的是,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