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尿常规检查显示有大量蛋白尿,仅15%~20%的病人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尿蛋白24h≥3.5g,发病初期约30%的病人血清肌酐轻度升高,老年患者血肌酐升高明显,血浆蛋白中白蛋白<3.0g/dl,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正常。

2.血清蛋白电泳测定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的降低,α2及β2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正常低限或降低。

3.尿C3测定

尿中C3含量增加,主要见于增殖性及硬化性病例,在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4.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本检查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及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微小病变时,尿FDP<1 25="" g="" ml="">1.2?g/ml,如果尿FDP>3?g/ml,持续不降低,提示病变活动性较强。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该检查可以为确定肾病综合征和病理类型提供形态学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确定的及估计预后有着指导性意义。

儿童肾病综合征表现症状有哪些

1、高脂血症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病人血浆中几乎各种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明显,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上升。

2、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症状的出现是诊断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可靠指标之一。

3、高度水肿不同类型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肾炎儿童肾病综合征、原发性儿童肾病综合征等等,几乎所有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都可在临床上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全身有可凹性水肿,水肿为儿童肾病综合征初期临床表现,经常引发家长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而就诊。发病年龄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水肿一般不严重。肾功能一般正常,浮肿期明显少尿时,可出现暂时性轻度氮质血症。

4、低蛋白血症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体内丢失大量白蛋白,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保持在30g/L以下,此时很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5、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血压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常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血尿。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1.感染

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时,因机体免疫力在激素作用下明显下降,易出现感染,且感染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本征也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但尿中出现有核细胞时不要轻易诊断泌尿系感染,应做尿培养以区别是否是细菌感染,注意糖皮质激素常加重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菌感染的易感性,应用细胞毒类药物,则加重病毒的易感性,感染的部位多为肺部,腹部,脑膜及下泌尿道,一旦感染出现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对老年人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注射疫苗及高免疫血清球蛋白。

2.血栓,栓塞

此乃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合并症之一,已公认,肾病综合征时,存在高凝状态,这与本征凝血,抗凝及纤溶的变化有关,加以低蛋白,高脂血症所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使本征时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强利尿剂及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加重这一倾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占肾病综合征的8%~50%,其中以肾静脉血栓(RVT)最多见,膜性肾病可达患者之50%或更多,可发生严重的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不全,其次是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原位血栓形成,周围静脉好发于下腔深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成人发生率6%,表现为下肢肿胀,老年人肾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较年轻人明显增多。

3.肾功能损伤

(1)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多发生于肾病综合征起病1个月左右,无任何诱因突发少尿,血尿,肾功能急骤恶化,给予胶体液扩容不仅不能达到利尿效果,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能自然缓解,恢复需7周左右,这一急性肾衰多发生在50岁以上患者,病理上呈弥漫性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伴再生,肾小球病变很轻,85%以上为轻微病变,因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常伴小动脉透明样变及弹力层扩张,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①急进性肾炎;

②非固醇类消炎药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有肾病综合征表现,常伴有全身及肾脏过敏表现;

③因感染用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④肾病综合征并发双肾静脉主干大血栓引起的急性肾衰,排除以上原因后方能诊断。

(2)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因血容量不足,通常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过度使用强利尿剂有关,呈少尿,无尿伴血容量不足表现(四肢厥冷,体位性血压下降,脉压小,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上升),此时输入血浆或扩容药进行治疗。

(3)肾小管功能损害:可引起糖尿,高磷酸尿,丢失钾和丢失碳酸氢盐,有此症状者对糖皮质激素效果差,长期预防也差。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主要根据实验室中,尿蛋白,血浆蛋白和血三脂的指标,达到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而确定,但是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继发性多于原发性,所以明确了肾病综合征诊断后一定力求找出病因,因为不同种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转归和预防也有很大差别,前面已经提到老年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很多疾病,各种肿瘤性疾病,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糖尿病肾病血管瘤,异常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非类固醇抗炎,转换酶抑制剂,所以一定要除外上述疾病的原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

各种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有着不同的症状特点和病因:

1.微小病变型

占老年肾病综合征25%,临床表现中伴有舒张期高血压和血肌酐超过正常值,高于成年人,而血尿少于成年人,原发性较多。

2.膜性肾病

占老年肾病综合征70%,膜性肾病型常与肿瘤和某些药物(金制剂,青霉胺)有关,肿瘤多与肺肿瘤,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有关,临床症状无特殊。

3.肾淀粉样

大部分是原发性淀粉样变,少数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淀粉样变可以波及全身时,可出现牙龈或直肠的刚果红染色阳性,且预后较差,无有效治疗方法,常于诊断后14个月内死亡。

典型的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老年人肾脏的老化改变,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可掩盖某些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使其变得不典型,实际上做出准确的诊断的是不容易的,因此为了明确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并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许多学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肾组织活检,但因为肾脏老化改变,有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老人肾病存在的三大并发症

一、血栓、栓塞

此乃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合并症之一,已公认肾病综合征时,存在高凝状态,这与本征凝血、抗凝及纤溶的变化有关加以低蛋白、高脂血症所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使本征时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强利尿剂及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加重这一倾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占肾病综合征的8%~50%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多见,膜性肾病可达患者之50%或更多可发生严重的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不全其次是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原位血栓形成。周围静脉好发于下腔深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成人发生率6%,表现为下肢肿胀。老年人肾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较年轻人明显增多。

二、感染

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时因机体免疫力在激素作用下明显下降,易出现感染,且感染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本征也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但尿中出现有核细胞时不要轻易诊断泌尿系感染。应做尿培养以区别是否是细菌感染注意糖皮质激素常加重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菌感染的易感性。应用细胞毒类药物,则加重病毒的易感性。感染的部位多为肺部腹部、脑膜及下泌尿道一旦感染出现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对老年人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注射疫苗及高免疫血清球蛋白。

三、肾功能损伤

(1)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多发生于肾病综合征起病1个月左右,无任何诱因突发少尿血尿、肾功能急骤恶化,给予胶体液扩容不仅不能达到利尿效果,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能自然缓解、恢复需7周左右这一急性肾衰多发生在50岁以上患者。病理上呈弥漫性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伴再生,肾小球病变很轻,85%以上为轻微病变因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常伴小动脉透明样变及弹力层扩张本病。(2)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因血容量不足通常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过度使用强利尿剂有关呈少尿无尿伴血容量不足表现。此时输入血浆或扩容药进行治疗。

老年人肾病综合症怎么治

一、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

导致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机制并不单一,但是肯定有低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低蛋白血症导致)因素存在,因此,欲有效利尿,静脉补充胶体液是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多静脉输注血浆代用品(如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来提高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

利尿效果不佳时,应检查病人是否严格限制食盐摄入。利尿效果差的严重水肿病人,可辅助应用超滤脱水消肿;利尿效果差的严重腹水病人,亦可考虑进行自身腹水浓缩回输。而病人利尿效果好时,亦需注意勿利尿过度、过猛,以免血液浓缩形成血栓,病人体重以每日下降0.5-1.0Kg为宜。

二、主要治疗-抗免疫抗炎症

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几乎都是免疫介导性疾病,而且多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故其主要治疗必为抗免疫及抗炎症治疗。合理应用各种治疗药物有类固醇激素,尽管激素治疗存在多种方案,但是一般均遵循“足量、慢减、长期维持”的用药原则。

某些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少数病理为微小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者)可以试用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治疗,0.5-1.0g溶于5%葡萄糖静脉点滴,隔日1次,共3次。用药期间,必须注意防止感染、水钠潴留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老年人肾病综合症怎么治也都很清楚了,治疗此病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老年人,肾功能的衰退自然会给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阻碍,不管难度再大,都要勇敢的接受挑战,也要积极努力的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

肾病综合征病因

一般来说,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明,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机制,尤其是细胞免疫变化可能和发病有关,此外脂代谢紊乱,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大量蛋白尿亦参与本病的发生,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

感染 (25%):

细菌感染,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分流肾炎,麻风,梅毒,结核,慢性肾盂肾炎伴反流性肾病等,病毒感染见于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寄生虫感染见于疟原虫,弓形虫病,蠕虫,血吸虫病,丝虫病。

药物(22%):

中毒、过敏 、有机或无机汞,有机金及银,青霉胺,二醋吗啡,丙磺舒,非甾体抗炎药,三甲双酮等药物,蜂蛰,蛇毒,花粉,疫苗,抗毒素等过敏。

肿瘤 (15%):

肺,胃,结肠,乳腺,卵巢,甲状腺等肿瘤,白血病及淋巴瘤,Willm瘤等。

系统性疾病(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舍格伦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等。

代谢性疾病 (5%):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Fabry病,镰状细胞贫血,指甲-膑骨综合征,脂肪营养不良,家族性肾综等。

其他:子痫,移植肾慢性排异,恶性肾硬化,肾动脉狭窄等。

在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最为常见,此处重点介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患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以微小病变型为主,成人则主要是局灶节段性肾炎,膜型肾病和微小病变型。

近年来成人肾病综合征病因有明显变迁,1970~1980年期间膜型肾病是最常见原因,其次是微小病变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有人认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不应发生肾病综合征,但临床肾活检证实,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超过了膜型肾病,Mark等报道,1976~1979年膜型肾病占36%,微小病变为23%,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占15%,而1995~1997年FSGS已是肾病综合征主要病因,占35%,他们还发现在1995~1997年组中在黑人肾病综合征FSGS占50%,而且67%的年龄在45岁以内,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呈减少趋势,膜增殖性肾炎也呈减少趋势,而系膜IgA肾病则逐年增加,资料显示年龄在44岁以上病例中有10%AL淀粉样肾病,但未能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和副球蛋白血症。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很多手段,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对症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怕之处在于并发症,所以我们要做好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治疗。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1)高蛋白饮食: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促使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增加,如果饮食中能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则病人每日可合成白蛋白达22.6克,因而能有效地缓和负氮平衡和改善低白蛋白血症,一般主张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1克/千克体重,再加上每日尿中丢失的蛋白质。例如一个尿蛋白(卌)的60千克体重的患者,每日所必须的蛋白质为80克,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热量,每摄入1克蛋白,必须同时摄入非蛋白热量33千卡。如果用鲤鱼来补,每100克鲤鱼含17.3克蛋白质,需食入450~500克鲤鱼。注意若肾病综合征患者已出现氮质血症,则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数量。

(2)低盐限水:由于高度水肿,每日必须限制水的入量,包括静脉液体和饮水的摄入,摄水量应比尿量要少。水肿本身就有体内钠过量,因此必须予少盐或低盐饮食。一般每日l~3克,限盐饮食应以病人的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

(3)低脂饮食:饮食中还要注意低脂肪,因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使血液粘稠,在补充高蛋白的同时少食用油脂、油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肾病综合征,我们知道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在老年人身上比较常见,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另外一类是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上文介绍了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相关推荐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不能吃什么

菠菜 味甘,性凉,有的地区认为它属“发物”食品。《医林纂要》中也认为:多食发疮。”清代食医王孟英曾指出:“病人忌之。”现代医学临床观察,部分肾炎患者吃菠菜后,可见到尿内管型或盐类结晶增多,尿色变浑。所以,患有肾病之人,就忌食或谨慎食用菠菜。 竹笋 性惊,味甘,能清热利水。但根据现代研究,由于竹笋中含有较多的难溶性草酸钙,这对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不利,所以应忌食。 生姜 性温热,味辛辣。生姜中的生姜素会刺激膀胱等泌尿系统的黏膜,从而能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的炎症反应。所以,对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来说,无论是膀

肾病综合症复发前兆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指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临床特点: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d)、水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低(≤30g/L)。病情严重者会有浆膜腔积液、无尿表现。 肾病综合症的复发征兆--具体如下: 征兆一、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症状的出现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可靠指标之一,是最常见的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征兆二、高度水肿,是常见的肾病综合症的症状,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病人,肾炎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等,几乎所有肾病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浮肿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了常规检查发现肾病外,肾病综合征又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呢,专家说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细心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是发现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面。 全身浮肿,是肾病综合征最显着的症状。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称为肾性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

膜性肾炎的症状

①早期膜性肾病应与轻微病变或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鉴别:有时在光镜下不能区别,主要靠肾组织的电镜学检查。 ②除外其他继发性原因所致的膜性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作ANA、抗ds-DNA抗体、Sm抗体、RNP及血清补体等,同时结合临床表现;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除乙肝病史及血清免疫学标记外,主要靠肾组织中有HBsAg免疫复合物沉积或HBV-DNA方可确诊;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作各种有关影象学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检查

1、血液流变学检查:肾病综合征患童血液经常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此项检查有助于对该情况的了解。 2、可选用其他检查:以下检查项目可根据需要被选用,包括血清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选择性蛋白尿指数、尿蛋白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尿C3、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尿酶、血清抗肾抗体及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等。 3、肾功能检查:常的项目为尿素氮(BUN)、肌酐(Scr),此为常的项目之一,用来了解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程度。 4、CO2结合力和电解质的测定:用来了解是否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便于及时的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哪些检查

(1)怀疑肾病综合征时,为了明确诊断,常的肾病综合症检查为:①尿常规检查。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是诊断之必备条件。③血浆蛋白测定:肾病综合征时,血浆白蛋白低于30g是诊断必备条件。④血脂测定: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脂质代谢紊乱,血脂升高。 (2)为了解肾病综合征时肾功能是否受损或受损程度,进一步明确肾病综合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可视具体情况如下检查:①肾功能检查:常的项目为尿素氮(BUN)、肌酐(Scr),此为常的项目之一,用来了解

肾病综合症的鉴别诊断

1、紫癜性肾炎:病人具备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及便血等特征表现,又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的特点,若紫癜特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往往伴血清IgA升高,肾活检弥漫系膜增生为常见病理改变,免疫病理是IgA及C3为主要沉积物,故不难鉴别。 2、狼疮性肾炎: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人多有发热,皮疹及关节痛,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肾活检光镜下除系膜增生外,病变有多样性特征,免疫病理呈“满堂亮”。 3、糖尿病肾病:多发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诊断鉴别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以确定病因,根据:①大量蛋白尿,每天在3.5g以上;②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少于5g%,白蛋白少于3g%;③全身水肿;④高胆固醇血症(>300mg%以上);⑤脂质尿,可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好发于少年儿童,有典型的皮疹,可伴发关节疼痛,腹痛及黑便,皮疹出现1~4周以后出现肾损害,部分出现肾病综合征,但是典型的皮肤紫癜及束臀试验阳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2.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呈现多系统损害,血清补体C3持续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呢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在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为多见。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成人约2/3和大部分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它主要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而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很多,一般小儿应着重除外遗传性、感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紫癜等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青年则应着重除外结缔组织病、感染、药物引起的继发性

小儿肾病综合征为什么要肾穿刺检查

由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绝大多数(80%左右)是“微小病变肾病”,激素治疗大多敏感,故一般不需要肾穿刺检查。但对临床上诊断不甚明确或反复发作及激素抵抗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也应考虑作肾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类型进一步明确临床诊断,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疾病预后。另外,有些“肾病综合征”是继发性的,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或者是先天性的肾病综合征(多在6个月以内起病),都需要肾穿刺及肾病理检查明确肾脏病损害的程度来指导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