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什么症状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什么症状
一、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危象,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患者可在,短期内导致死亡,那是因为呼吸肌出现,严重的无力感而致。患者往往出现喘气无力,夜不能眠,唯有坐立着喘息。患者通常可伴发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眼睑下垂的症状。
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有患者可出现眼睑下垂的现象,即所谓的耸拉眼皮。而且,在对上千例患者作调查分析时发现,眼脸下垂作为,重症肌无力的首发症状,其概率可达到73%。其特点表现在于早期是一侧发病,晚期时候则可为两侧,有些患者,可出现两眼交替下垂的症状。
三、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有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全身无力。患者往往会感到全身无力,蹲下去站不起来、肩不能抬、严重者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患者皮肉还是,很好并没有肌肉萎缩的现象。如果患者休息一会,症状就会有所好转,出现全身无力现象时,一般会伴有复视与眼睑下垂现象。
肌无力严重吗
肌无力,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其中眼肌型所占比例最大,且往往是本病的初期阶段。 医学无此病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与《目经大成》描述的“睑废”一证大致相符。兹选择近期治疗中病历资料较为系统完整者21例,进行初步分析。
1.病例选择亨前均经西医做过抗胆碱酯酶药效试验,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者。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处于发作期,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一般情况和治疗前情况 年龄最大者1 3岁,最小者1. 5岁,平均7. 2岁。男9例,女12例。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月,平均4. 6年。
既往均接受过西医治疗,用过新斯的明、嗅吡斯的明等,部分患儿也曾用过中药及针炙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前均有眼肌无力为一侧或双侧眼肌无力者12例,同时伴有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活者9例。
这3个都是重症肌无力的常见症状
1、延髓型或球型重症肌无力
此病的发生可对患者的面肌、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产生影响,导致闭眼不全,额纹及鼻唇沟变平,笑时口角后缩肌比上唇提肌更无力,提唇露齿如怒吼状;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运动不自如;软腭肌无力,发音呈鼻音等都是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的早期症状。
2、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此类型的患者在受累骨骼肌肉后呈现病态疲劳状态,在发病初期症状大多患者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肌无力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后期可处于不全瘫痪状态;全身肌肉并非平均受累,眼外肌最常累及,为早期症状。
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受到此病的影响,患者的颈肌、躯干及四肢肌也很有可能受累,早期通常表现为抬头困难,常用手托住头颅;胸闷气短,行走乏力,不能久行;洗脸、梳头、穿衣难于支持;腱反射存在,无感觉障碍;呼吸肌、膈肌受累。
重症肌无力自我检测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3条:①每日波动性;②病态疲劳性;③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此项由神经内科医生操作)。
虽然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难诊断的疑难病症,但如果病人对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充分了解,会细心观察自己有无每日波动性,又会自己检查有无病态疲劳性,就会及早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重症肌无力。若能主动到较大医院的神经内科请专家就诊,就不难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并得到规范的治疗,有可能早日得到康复。
观察有无每日波动性
每日波动性是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要点之一。主要表现为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而活动后加重。例如以眼睑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眼型重症肌无力病人,一觉醒来会像正常人一样,两眼能睁得大大的;但数小时后就可见上眼皮不由自主地逐渐下垂,到了傍晚下垂的更为严重,再用力也睁不上去了。以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人也是这样,清晨起来还有点劲,稍干一点活就没劲了,而休息一会又会改善。详细观察和询问有无这种晨轻暮重、休息轻活动重的每日波动性特点,会给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检查有无病态疲劳性
病态疲劳性也是重症肌无力诊断要点之一,而且是诊断重症肌无力的必备条件。所谓病态疲劳性是指过早出现疲劳现象。为了诊断重症肌无力,在医院里医生必须要给病人检查有无病态疲劳性;而病人自己在家中如果会自我检查有无病态疲劳性,就会早知道自己是否有可能患了重症肌无力。
病态疲劳性的检查方法:
①睁眼:持续用力睁眼,看上眼皮过早疲劳出现下垂的时间和下垂的严重程度。②闭眼:持续用力闭眼,看是否因眼轮匝肌无力、疲劳而出现闭目不合 (上下眼皮闭不到一起而露白眼珠)或出现埋睫征消失(虽能闭合但睫毛埋不进眼皮里而全都露在外面)。③平举:看双上肢用力持续维持90°的侧平举状态的最长时间。④抬头:仰卧(不枕枕头)持续用力屈颈抬头45°,看能维持的最长时间。⑤抬腿:仰卧直腿上举45°(左右腿分别做),看能用力维持这种抬腿状态的最长时间。⑥蹲站:看连续蹲下站立(不用手扶膝)的最多次数。
做上述这些疲劳试验的正常标准是:
①用力持续睁眼的最大眼裂(上下眼皮间的距离)≥10毫米,持续睁眼60秒也无睑下垂。②用力闭眼埋睫征存在f睫毛能全部埋进眼皮内)。③平举、抬头、抬腿的最长时间各≥120秒。④蹲下站立的最多次数≥10次。若有一项或几项用最大力量也达不到上述标准,即有病态疲劳性,此时你就有了患重症肌无力的嫌疑。
全身性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先来说说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性疾病。
怎么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多数重症肌无力病人伴有胸腺肥大增生或胸腺肿瘤;也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癍狼疮、干燥综合症等相伴存。过度疲劳、病毒感染、分娩等可能为诱因。
可加重肌无力症状的因素有过度悲伤、生气、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妊娠或分娩等。还有某些抗生素、如粘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均有加重肌无力之作用,应当注意。若因感染或用药不当等引起全身肌无力、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或伴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和诊治。
成年人怎么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成年人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多样,常以眼睑下垂、复视为首发症状,出现复视、斜视或眼球完全不能活动;常伴盗汗,病情逐步累及面肌、吞咽肌、颈肌和四肢肌而出现气短
懒动,稍稍活动即感手脚酸软、颈项重、走路无故易跌等全身肌无力症状。这些症状一般清晨较轻,活动和疲劳后加重,休息后好转。除横纹肌无力外尚有内脏表现,使病人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
看到这里香型大家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也有所了解,对他的治疗也有所了解,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造成重症肌无力的漏诊,以免耽误病情,使之恶化而不能治愈。
小儿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1、根据部位可有分类:
眼肌型:发生率较高。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复视、斜视等,仅限于眼肌障碍者。
球型:表现为咽下、咀嚼发音等机能障碍, 在疾病经过中1 次或多次出现, 而无四肢及躯干肌肉无力者。
全身型:表现为躯干及四肢肌肉无力者。某些患者最初仅表现为眼肌障碍而诊断为眼肌型, 后来又出现球型或全身型症状而又被诊断为球型或全身型。根据2、年龄:
新生儿一过性重症肌无力(transient neonatal myasthenia gravis) 是发生于患重症肌无力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的一过性肌无力。发生率约10-20%。男女法之比无明显差异。其症状与其母亲的病程长短、严重程度或是妊娠期的治疗情况无关,病程一般持续1-7周。临床特点: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3天内出现肌无力,均出现球部肌肉麻痹. 表现为1)哺乳困难(吸吮及吐咽无力,吸吮反射和咽反射消失)
全身肌肉无力(自主运动减少,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及腱反射消失等)
呼吸困难和哭声无力,可有紫绀、咽部粘液增多,是呼吸道阻塞
面肌无力。呈面具脸,很少眨眼和凝视5)眼肌麻痹,眼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该项发生率较低,这是与其他鉴别重要的一点)。
易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所缓解,但多数病例症状不著,可自行缓解。
3、先天性肌无力 (congnital myasthenia syndrome) 是指在出生后发病, 与新生儿一时性重症肌无力不同, 患儿母亲不患有本病, 但同一家族的兄弟姊妹中可有同样患者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全身肌肉无力、哭声低弱少数病例亦可有面肌无力、鼻音吞咽及咀嚼障碍呼吸困难等很少发生急性重症肌无力危象。与儿童型重症肌无力也、不同, 其临床症状较轻, 病程较长, 对抗胆硷醋酶类药物治疗不太敏感, 尤其眼外肌麻痹很难得到完全缓解。
4.儿童型重症肌无力:本型较以上两型常见, 可从2岁开始, 大多数于10岁以后。其特点有:
1)发病女性患者较多,为男性的6 倍.
2)可有家族史。
3)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一侧或两侧的上睑下垂, 早期也可出现鼻音。此外, 可有复视、肢体无力、眼外肌麻痹、咀嚼无力咽下及发音困难等,很少出现呼吸困难。由于下肢无力, 走路缓慢笨拙, 容易跌倒, 上楼困难。因上肢无力, 则举手动作不能持久, 容易疲劳, 并可出现肩部下垂等。
4)一般起病徐缓, 可有间歇,病程缠绵。
5)所有症状均在早晨较轻, 下午加重, 休息后较轻, 运动后加重。
6)大多数女性患者, 在月经来前症状加重, 来后1-2天症状减轻。精神创伤、全身感染、体力过劳等均能使症状加重。
7)本病主要累及骨骼肌,也可有心肌损害,但多无明显主诉,而文献报道MG患者尸检25%~50%有心肌损害。重症肌无力伴有其他疾病,如胸腺瘤,其次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少数伴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红斑狼疮,自身溶血性贫血等。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怎么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其中眼肌型所占比例最大,且往往是本病的初期阶段。 医学无此病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与《目经大成》描述的“睑废”一证大致相符。兹选择近期治疗中病历资料较为系统完整者21例,进行初步分析。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亨前均经西医做过抗胆碱酯酶药效试验,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者。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处于发作期,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一般情况和治疗前情况 年龄最大者1 3岁,最小者1. 5岁,平均7. 2岁。男9例,女12例。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月,平均4. 6年。
既往均接受过西医治疗,用过新斯的明、嗅吡斯的明等,部分患儿也曾用过中药及针炙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前均有眼肌无力为一侧或双侧眼肌无力者12例,同时伴有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活者9例。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首发症状
无论治疗何种疾病,治疗越早无疑效果越好。但遗憾的是,有许多重症肌无力病人因为对这种病的表现一无所知,出现症状时不知道应该看哪一科,而被长期延误诊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由眼型或轻度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发展成重度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甚至呈呼吸困难的重症肌无力危象。如果病人对重症肌无力的各种表现有所了解,一旦出现了某种症状,在专科医生的帮助下,就能较早地作出正确的诊断。
重症肌无力最早和最易受累的肌肉为眼外肌,其次为肢体肌、咀嚼肌、延髓肌、颈肌、肋间肌等。
1、眼外肌
如果眼外肌受累的话,其表现为:一侧或是两侧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通常表现为患者的眼皮抬不起来,眼裂变小,或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眼球转动不灵活,甚至不能动,看东西成双影。
2、面部表情肌和咀嚼肌
面部表情肌和咀嚼肌受累的表现为:闭眼不紧、面无表情,通常患者的面容是苦笑,有的患者不能鼓腮不能吹气,吃东西时咀嚼无力,特别是是进干食时更为严重。
3、四肢肌群
如果四肢肌群受累,肌无力的常见症状是:上肢受累时,两臂上举无力;梳头、刷牙、穿衣困难;下肢受累时,上、下楼梯两腿无力发软,抬不起来;提东西时下肢感到疲劳无力,上台阶或上公共汽车困难易跌倒,下车或下楼时易跌倒,蹲下后起立困难,行走困难等等。
4、延髓肌
延髓肌受累的表现为:吐字不清、伸舌不出和运动不灵,严重的患者还会表现出食物在口腔内搅拌困难,讲话声音会随讲话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变小,甚至还会出现唇动但听不到声音,食物吞咽特别困难,喝水容易呛咳等。
导致眼部肌无力的原因是什么
眼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10岁的儿童和>40岁的男性,>50%的MG患者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其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剩下的50%-70%中,绝大多数(>80%)可能在起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
引起的原因:
一、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内因—遗传:近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而且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
三、外因—环境因素: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D—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危害:该病患者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因此有些患者在发作时眼睛会痛。
该病见于任何年龄,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多见于女性,且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检查见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无力以及反复收缩后无力的加重。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苭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通过上述文章,你是不是对眼部肌无力这种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这并不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疑难杂症,而是确确实实也许就在你周围发生过的病。因此,这也提醒你,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此外,眼部肌无力患者切忌,不能随意运动。
重症肌无力是不是会遗传
重症肌无力是不是会遗传?重症肌无力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忍受自身病痛的同时,对重症肌无力的遗传问题也感到特别关注,不少患者甚至因为遗传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回复心理存在较大的负担,今天小编就重症肌无力的遗传问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症肌无力是否遗传这个问题,大家通过以下介绍之后就会一目了然:
重症肌无力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然而引起疾病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有的人却不认为它是遗传性疾病,甚至对他的症状也不怎么了解。那么下面就由专家来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经研究发现这是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发病原因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正因为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类疾病,因此重症肌无力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通过调查有一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大约有一半的新生儿患者的母亲就是此病的患有,所以生出的孩子常合并吸吮困难和下咽困难,哭声小,呼吸困难需用辅助呼吸。眼睑下垂,面肌无力,表情差。母亲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是主要的病因。根据遗传因素的不同,重症肌无力的遗传可分为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和家族性婴儿型重症肌无力两种。
家族性婴儿患者指正常母亲的婴儿患有者,但是家族中有其他人是此病患者,如兄弟或姊妹,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时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和摄食困难,尤以呼吸暂停的特点而有别于前两型,常因呼吸衰竭致使婴儿死亡。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重症肌无力的遗传问题,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清楚“重症肌无力是不是会遗传”这个问题了呢。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症状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对待这方面的时候需要格外慎重,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护下一代,如果您对重症肌无力还想了解更多的话,还可以在线免费咨询专家。
重症肌无力是否遗传
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正因为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类疾病,因此重症肌无力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通过调查有一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约12%~20%患重症肌无力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患重症肌无力,通常出生时即有体征,常合并吸吮困难和下咽困难,哭声无务,呼吸困难需用辅助呼吸。眼睑下垂,面肌无务,表情差。母亲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是主要的病因。根据遗传因素的不同,重症肌无力的遗传可分为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和家族性婴儿型重症肌无力两种。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指正常母亲的新生儿患重症肌无力,家庭中常有重症肌无力病人。42%病例于2岁时,66%于20岁以前发病。病婴中无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有关。突触后膜结构畸形;几乎完全缺乏有功能的接头褶,微小结构减少,终板乙酰胆碱受体不足。
家族性婴儿型重症肌无力指正常母亲的婴患重症肌无力,家族中有其他重症肌无力病人,如兄弟或姊妹,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时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和摄食困难,尤以呼吸暂停的特点而有别于前两型,常因呼吸衰竭致使婴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