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服药七忌
高血压病人服药七忌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在于引起心、脑、肾以及整个动脉系统损害。一旦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降压达标将会更难,治疗效果亦将更差,因此应努力在发生显著靶器官损害之前,将患者血压持久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实际上,高血压所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之前,脏器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已启动。对于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进而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始终认真对待。
一忌擅自乱用降压药 服药类型不对路,则降压效果不明显,用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
二忌频繁换药,随意增加服药剂量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降压操之过急,效果不仅差,还可能发生意外,降压药物均要在用药后的2周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忌单一用药 轻度高血压可以单用一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提倡联合用药,能够产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部分抵消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忌只服药不测血压 自觉症状和病情轻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应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维持巩固的效果。
五忌间断服药 杜绝"血压一高就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危险的服药方法,这不仅不能控制好血压,甚至会加重病情。血压大幅度波动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它可以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患者感到自己症状不明显就索性停药,这很可能会使病情加重,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七忌临睡前服用降压药 有可能导致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比较危险。正确方法是在临睡前2小时服药。
老人高血压注意事项
1、忌长时间看电视患
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因为电视辐射可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可使人情绪激动,易诱发脑血管意外。
2、忌过度兴奋
高血压病人要经常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兴奋、紧张,不宜参加竞争性很强的娱乐活动,否则,会因为情绪波动,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可能引起脑溢血。
3、忌随意突然停药
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如果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降压停药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血压大幅度反跳升高,出现头晕、恶心、失眠、出汗等症状,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4、忌改变生活习惯
节日喜庆,亲友来访,待客频繁,高血压病人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患高血压病的人,说话30分钟,90%血压会升高。因此,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宜频繁和长时间接待客人。
老人如何控制血压
1、老人服药要规律
一旦确诊高血压,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高血压的药物属于长期服用的,所以不能间断性服药,也不能突然换药,如药效不明显,可以咨询医生再换。
2、情绪要稳定
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于紧张。
3、穿宽松的衣服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衣服以柔软宽松为好,最好穿透气性好,既轻松,又暖和的纯棉衣物。裤带、领带不可扎得过紧,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4、睡眠要充足
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做到起居有时,适当活动,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有规律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维持血压平稳;劳累过度可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老年人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充足睡眠。
5、定时进行血压测量
医院的病人多,也会有病毒,所以经常跑医院是有损健康的。老人可以每天定几个时间监测血压的情况,因为血压是时常波动的,所以一天可以取三个不同时间段测量,这个时间一定要让自己平静下来,测量出来的数据才是最准确的。
6、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其主要原因跟生活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
专家介绍,控制血压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夜生活比较丰富的朋友,经常去卡拉ok、酒吧饮酒等,会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吸烟也是会对高血压病产生影响。
7、饮食习惯也有讲究
食物不仅能饱腹,用得好还能治病养生。所以高血压的老人平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盐、少油、少饮”。详情如下:
每天的盐量以适合即可,不可过咸,也不可过淡。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植物油可调理血脂、清理血栓、辅助降血压。平时还要减少饮酒量,喝酒是会导致血压过高。
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 必须长期服药
服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并不是高血压病痊愈了,而是降压药物作用的结果。一些病人服几天降压药,血压降到正常就不服药了,几天后血压又升高了,就再开始服药,这种服服停停的方法是错误的,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有危险。停药后血压会升得更高,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降血压要必须坚持长期服用,未经医生同意,不可任意停药或者更换药物、调整用药剂量等。
冬季脑血管病预防的要素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2)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
3)注意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
4)调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5)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经常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另外高血压病人在寒冷季节还要适当地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
6)控制危险因素;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身体检查;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药物。
7)日常生活小节: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先让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高血压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1、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服药。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但是这种情况也要服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需服药。
2、正规用药。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对用药是比较随意的,想吃了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它心脑血管疾患。
3、需联合用药。不同的高血压病人,需要不同的用药策略。大约2/3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的病人需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病人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
一些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具有副作用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就排斥服药,这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不利。虽然降压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高血压患者也不能因噎废食,而且如果患者采取长期服药和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就会大大减小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有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长期不服药,使血压一直处于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事实上,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该不管有没有明显症状都要及时服药降压,有效的控制病情。
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
在生活中存在相当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治疗高血压的时候没有做到长期坚持用药,而总是服服停停。一些病人虽然服药,但频繁地自己换药,使血压上下波动不能稳定;还有一些病人,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其中有人是怕高血压会降得过低或长期服药会产生药物副反应。更多的人以为不适症状已消失,甚至于还有的认为高血压已被“治愈”了,随时测血压又嫌麻烦,便掉以轻心地停止服药,殊不知这种“短期行为”实际上是有害的,也是错误的,它是导致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就要做好终生降压治疗的心理准备。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远离高血压对健康的侵害,所以一些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半途而废是不可取的。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轻度高血压病人经治疗正常达半年以上,可试行停药观察,而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可停用其中的一种药或减少药物的剂量,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如果血压回升或升得更高时,则应恢复原用药剂量或调整为其他药物,并坚持长久用药。
对于治疗高血压的一些认识误区我们大家要及时给以纠正,这样才能为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扫清障碍,让高血压患者尽早远离高血压产生的健康损害,可以恢复正常人的健康生活。
高血压病人服药有学问
是否服药,一字定终生
首先,要确认你是否需要服药。这是很重要的,一旦确认要服药,病人就得终生服药。大家知道,高血压分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肾病等,而原发性高血压则病因不明。对于前者,一旦病因去除,病人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生服药。而对于后者,由于病因不明,无法根治,需要终生服药。有些病人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接近正常,于是就自动停药。一方面停药后血压可重新升高,另一方面,即使血压升得不是很高,我们不知道器官损伤是否继续进展,血压高不过是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治疗。那么,到底怎样决定是否服药呢?一般说经不同日数次测压,血压≥150/95mmHg,即需要治疗。如果病人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1 2条,血压≥140/90 mmHg,就要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是、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等。
何时服药,时辰有讲究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着自发性波动。当人在睡眠时,血压可大幅度下降。如果你在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则有可能使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脑缺血性中风。在致命的脑血管意外中,约40%与低血压有关。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宜睡前服药。
白天的血压升高与觉醒及活动有关。也就是说,睡觉醒后,血压逐渐升高。许多研究表明上午10:00和下午3:OO 5:OO血压最高,脑溢血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O:OO。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 3小时达高峰。因此,上午7:OO和下午2:OO服药最为合适。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服多少药,目标要认清
为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处于稳定状态,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长效制剂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服用均可,特别是谷峰比值高的药物。但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最好还是早晨起床后服药。
国外的一些大规模的研究告诉我们,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每降低10 14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5 6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3。我们国家几项临床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因此,血压降低的效益是明显的。那么,血压应该降到什么程度呢,或者说应达到的理想血压水平是多少呢?根据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更明确地说,目标血压是138/83mmHg。假如你的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就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大剂量、加用它药、换用它药等。总之,用多少药以达到目标血压为准。
如何服药,血压要稳定
使血压保持稳定很重要。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因此,在降压的同时必须稳定血压。使用能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抗高血压药是最佳选择,但至今这方面的研究尚很欠缺。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避免人为地造成血压不稳定。应当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逐渐淘汰短效药,但长效制剂往往价格昂贵,目前普及有困难。一些价廉物美的中效药值得推荐,如尼群地平、安替洛尔等。
有一个病人服用短效的硝苯地平,原来每次1片,每日3次。血压逐步下降,改为每日2次,最后每日1次。但她的血压波动很厉害。我告诉她最好用低剂量的长效药物,否则将一片药分成3到4小块,多次分服,这样可减少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