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暑了按什么穴位 揉掐风池穴

中暑了按什么穴位 揉掐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牙疼按摩也能治

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

治疗中暑按摩穴位效果佳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的急性疾病,夏季常见。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三级,即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可行自我按摩治疗。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3、揉掐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4、掐百会穴

将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5、按揉太阳穴

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6、按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由轻渐重地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7、掐揉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醒神。

8、掐人中穴

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9、掐十宣穴

用一手的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分别掐另一手的五个指头的指尖,每个指尖10~20秒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开窍醒脑,清心泄热。

10、按揉足三里穴

将双手食指与中指相叠,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11、合按内、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12、按揉劳宫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劳宫穴上,其余四指紧附手背,适当用力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小儿预防感冒的推拿 小儿感冒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揉动小儿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的一窝风穴,左右揉之。揉200-500次。

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呈线状的穴位(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5-10分钟。

3.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肝经),由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4.头痛鼻塞重者,推拿者用拇指掐或中指端揉位于小儿手背一窝风后的穴位(膊阳池),掐5次,揉50-100次。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食指掌面到指尖的肝经穴,指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呈线状的穴位(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5-10分钟。

3.推拿者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直推位于小儿小指侧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的穴位(六腑),自肘推向腕,约5分钟。

4.咳嗽重者,以小儿手掌心为中心,推拿者用拇指推位于掌心周围的圆圈状面形穴位(八卦),像画圆似的摩擦推动,100-300次。

5.头痛重者,推拿者用拇指掐或中指端揉位于小儿手背一窝风后的膊阳池穴,掐5次,揉50-100次。

牙痛按摩哪些穴位

1、 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2、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5、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6、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7、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8、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9、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10、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按摩止牙痛的方法,牙痛发作时就可以按摩这些穴位来止痛,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及时刷牙。

养生穴位按摩快速止牙痛

穴位按摩快速止牙痛一按就灵(图)。牙痛属于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 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穴位按摩,可有效止牙痛。

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穴位按摩止牙痛。

牙痛患者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1.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3.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4.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5.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6.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7.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8.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9.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具体穴位内容点击右边链接

小儿流鼻血怎么推拿

小儿流鼻血推拿主穴可掐右端正穴。

右端正穴位置:在中指末节,靠小指侧中部处。

该穴位治疗鼻出血的有效穴位,可以迅速止血。推拿的时候用拇指压住右端正穴,停止流血之后亦可多掐压一会,从而肱巩固疗效。忌掐压左端正穴,其效相反,会加剧鼻子出血。

配穴揉小天心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肺经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揉小天心针对外感风热有疗效;推补肾经可治肝火上逆;推清板门穴缓解胃热;推清肺经舒缓肺热;揉阳池穴,二人上马穴,推清天河水可醒脑清神,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治疗中暑按摩穴位效果佳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3、揉掐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4、掐百会穴

将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5、按揉太阳穴

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6、按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由轻渐重地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7、掐揉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醒神。

8、掐人中穴

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9、掐十宣穴

用一手的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分别掐另一手的五个指头的指尖,每个指尖10~20秒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开窍醒脑,清心泄热。

10、按揉足三里穴

将双手食指与中指相叠,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11、合按内、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12、按揉劳宫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劳宫穴上,其余四指紧附手背,适当用力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热射病理疗

1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 退汗出,诸症消失。

2 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毫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3 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4.食疗对预防中暑也有一定作用。

治疗中暑的按摩穴位讲解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的急性疾病,夏季常见。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三级,即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可行自我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中暑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按摩治疗中暑2、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按摩治疗中暑3、揉掐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按摩治疗中暑4、掐百会穴

将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按摩治疗中暑5、按揉太阳穴

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按摩治疗中暑6、按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由轻渐重地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按摩治疗中暑7、掐揉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醒神。

按摩治疗中暑8、掐人中穴

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按摩治疗中暑9、掐十宣穴

用一手的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分别掐另一手的五个指头的指尖,每个指尖10~20秒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开窍醒脑,清心泄热。

按摩治疗中暑10、按揉足三里穴

将双手食指与中指相叠,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按摩治疗中暑11、合按内、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按摩治疗中暑12、按揉劳宫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劳宫穴上,其余四指紧附手背,适当用力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疏通心络。

上牙疼按什么穴位

1、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2、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5、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6、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7、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相关推荐

风寒感冒头痛怎么办 穴位按摩缓解头痛

第一步: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者躺下,注意保暖。用双手拇指在面部进行放松性推3-5分钟。可不限穴位。 第二步:紧接着用拇指从头前额部开始进面颊部到下颌部,反复推2-3遍。 第三步: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的之间印堂穴1分钟;人后用双手拇指指腹依次按太阳穴、迎香穴、大椎穴。 第四步:紧接上法,指合谷穴、拿捏风池等穴以发散风寒。

中暑按摩哪里最有效

1、人中穴 如果有人中暑,先让病人平躺在通风阴凉处,然后再用拇指指端住病人的人中穴,力度要适中,每次压保持3秒钟,反复20次后,再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20圈。 2、合谷穴 然后再用相同的方法,按两手上的合谷穴与手腕处的内关穴,每个穴位按摩20次,按摩至局部发热即可停止,再配合解暑的药物,效果会更加。 3、曲泽穴 随后再用拇指指腹按两臂上的曲泽穴,力度要稳健,每个穴位按摩20圈,按摩患者穴位的时候要注意衣物要松解,否则会影响按摩效果,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4、足三里穴 如果中暑者的症状仍得不到缓解

按摩缓解肋间神经痛

首先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做好,挺直腰,双脚自然平放,左手心和右手背重叠,放在小腹的位置,双眼闭上,调整呼吸,放松全身,先静坐2分钟。 然后开始推擦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将右手四指并拢,放在大椎穴上,用力反复推擦一分钟,可感觉推擦部分发热即可,此动作可以疏风散寒,调理肺气。如果自己推擦不方便可以请他人帮忙,以免扭伤。 接着按肩井穴。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将其中一只手的中指指腹放在侧肩部肩井穴上,用力按1分钟,过程中双肩交替进行。此动作有放松肌肉,活血通络的功效。 接着合谷

宝宝鼻塞推拿按摩手法 风寒型鼻塞推拿手法

基本症状:有鼻塞症状,但间歇性发作,如静坐时鼻塞加重,运动时症状消失,鼻涕呈粘稠状,通常还有头晕头痛症状,除基本症状之外,还有畏寒发热,体表无汗,舌质淡红等特征。 推拿方法: 主穴:天门穴1-2分钟;推坎功2分钟,太阳穴2分钟;迎香穴2分钟;合谷穴2分钟。 配穴: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肺经4分钟;曲池穴1分钟,大椎穴2分钟。 推拿功效:天门穴可疏风解表;推坎功,太阳穴可安神醒脑,缓解头痛;迎香穴可缓解鼻塞;合谷穴有止痛的作用。 推清板门,清肺经可疏风解表,清肺部积热,温中散寒;曲池穴

按按五大穴位治疗落枕

1 、点压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中间,小腿两侧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时稍微用力,就出现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处,还不明白,自己百度看下图,一般来说有一侧的穴位是比较痛的,就重点点比较痛的一边 ,一般指压到15到20分钟,压的同时轻轻转动你的颈部,幅度由小到大。 2、 合谷穴:用大拇指痛侧的合谷穴到酸痛,同时也要缓慢活动颈部2分钟,对于轻微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于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 3 、弹拨手三里:落枕的人痛侧的手三里部位的肌肉会发硬!并且很敏感,轻轻拨都很酸痛,永大拇指拨痛侧手三里

牙疼按摩也能止痛

1. 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2. 指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 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4. 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5. 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

中暑按什么穴位

捏人中 当患者出现中暑时,首先迅速将患者绊倒阴凉通风处,头部枕高,揭开衣扣,拇指用力捏人中,昏迷病人便可立刻苏醒。 头晕恶心按穴位 如果患者中暑时有头晕,恶心时,按两侧内关、手指尖、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持续约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内关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惊厥按穴位 如果患者中暑时出现惊厥则按两侧的阳陵泉穴,直至惊厥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位置。 阳陵泉穴位置:在小腿外侧,当腓骨

哪些方法可以缓解中暑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

中暑喝热水还是凉水 中暑头疼怎么缓解

中暑头疼,首先应当到阴凉的地方去,解开衣物,并补充淡盐水,然后如果方便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式缓解头疼。 中暑头疼,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按摩头部来缓解。 一般按摩像头上的印堂穴、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穴位,都能够缓解头部疼痛。 具体方法为: 首先双手中指按印堂穴(两眉中点处)1分钟,接下来两手拇指按两太阳穴1分钟,再用右手中指轻轻按百会穴(头顶部中点处)1分钟,最后用用两手的大拇指按风池穴(后脑勺下方,两侧的凹陷处)1-2分钟。 注意,按力量不宜过大,也可以由家人、朋友代为按摩。 中暑头疼,如果

小儿风寒感冒按摩有效吗

一、擦脊背。在宝宝的脊背上快速来回工字型摩擦,先横擦大椎,再沿脊柱直擦,最后再横擦肚脐对面背部的命门和两侧的肾俞。擦个100来次,把宝宝的小脊背擦得热热乎乎的。每天擦背2-3次,就能迅速看到效果。趁宝宝刚泡完澡,身体还是暖呼呼的状态下,马上帮宝宝擦脊背,效果最好。擦脊背时可以隔着衣服擦,不影响效果。如果让宝宝光着小身子,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0度左右。 二、发表解汗的手法。如果宝宝患了风寒感冒,因为着凉而不发汗,头疼不舒服,就可以用发汗四大手法给宝宝按摩一下,能够发汗止头痛。用于外感无汗、发热头痛。具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