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如何鉴别诊断
痤疮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根据病患的皮疹表现,舌苔及脉象各家分型多不相同,大致可分为:
1.肺热血热
颜面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红或呈肤色,称白粉刺,有的其顶端呈黑色,称黑头粉刺,舌苔薄黄,脉数。
2.脾胃积热
风疹呈红色,宿食不消,脘腹胀痛,可伴有腹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3.热毒
皮损以丘疹、脓疱为主,周围潮红,自觉局部痛疼,脓疱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舌苔黄燥,脉数。
4.血瘀痰凝
皮损以结节、囊肿为主,结节呈坚硬暗红色,自觉疼痛,也可在深部聚集融合,呈青紫色,也可形成囊状内含粘稠分泌物,压之有波动感,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舌质紫暗,脉弦滑。
西医诊断标准:
寻常痤疮诊断标准:
(一)本病常见于青年男女,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生。
(二)痤疮以面、上胸、背部等处的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为主要症状。
1.粉刺:初起为粟粒或针孔大小丘疹,呈与毛囊口一致的圆锥状,毛囊口有栓塞,头黑体白的半透明状,挤压时可出。
2.丘疹:皮脂腺口完全闭塞,形成丘疹,中央有黑头粉刺,可形成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的丘疹。
3.脓疱:在丘疹的基础上感染,发生在丘疹顶部有脓疱,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脓。
4.囊肿:皮损周围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正常皮色或暗红色,按压时有波动感,顶端可有黑头,挤压时可有血性或胶状分泌物排出。
5.结节:炎症较深时,脓疱之壁加厚,形成淡红或紫红的结节,或隆起呈半球或圆锥形,可长久存在,亦能逐渐吸收,亦有溃脓结疤或成窦道者。
以上诸种皮损,可数种同时存在,亦能互相转化,多数病者伴有皮脂溢出。多数病者无自觉症状,若炎症明显时可引起疼痛及触痛。
西医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青年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
2.好发于颜面、胸背及肩部,分布对称。
3.皮肤有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及疤痕等。
西医鉴别诊断:
1.溴、碘引起的药物疹:有用药史,皮损为全身性,没有典型的黑头粉刺,发病年龄不限。
2.酒渣鼻:多于中年时期发病,尤以中年女性多见。皮损只发生于面部,且以中央部为主。损害较单纯,常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
3.职业性痤疱:常见于与焦油、机油、石油、石腊等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可引起痤疮样皮炎,损害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局部外,尚可见于手背、前臂、肘部等接触矿油部位。
4.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多见于成人,损害为棕黄色或暗红色半球状或略平的丘疹,对称分布于颊部、眼睑及鼻唇沟,在下眼睑往往融合成堤状,病程缓慢。用玻片按压丘疹时可显示出黄色或褐色小点。
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
1.长期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1月,用时可好,停药又发的现象。
2.原发性皮肤病已治愈,又反复出现明显的红斑,丘疹、脓疱、皮纹消失、脱屑等皮炎表现。
3.多发于面部、外阴、皱褶部等皮肤薄嫩处。
4.长期用药后留下色素沉着(减退)、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脓疱等症状,伴有刺痛、烧灼感。
鉴别诊断依据长期外用激素或含有激素的化妆品的病史和特有的皮损可以诊断。但需与面癣、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冻疮样狼疮、面部播散性粟粒狼疮鉴别。
疥疮诊断鉴别
临床诊断
诊断
疥疮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婴幼儿例外,婴儿皮肤比较细嫩,疥虫很容易侵袭到小儿的头面部。
疥疮的诊断: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疥疮的诊断,疥疮的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处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
根据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便可诊断为疥疮。
鉴别诊断
本病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湿疹:为多形性皮损,常融合成片,倾向湿润渗出,无一定好发部位。
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经过慢性,始自幼童时期,秋冬加重,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脓疱疮:好发于儿童,以头面部等露出部位为多,初发为小脓疱,破后复有黄色脓痂,夏秋常见。
丘疹样荨麻疹:为多数散在性小丘疹,丘疱疹或坚硬小疱,搔抓后形成小风团,风团消退后仍为小丘疹,患儿多为过敏性体质,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及扁桃体肿大,昆虫刺咬后易于发生。
皮肤瘙痒症:发无定处,指缝少见,患者主要为皮肤瘙痒,皮损多为继发抓伤,发病常与情绪波动,内脏疾病或更年期有关。
虱病:皮损主要为继发性抓伤,以腋窝两胁、腰围、阴部等以及与衣缝皱褶接触皮肤多见,可查到虱及虱卵。
痤疮的诊断鉴别方法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病。各年龄阶段人群均可发生,但以青少年发病率最高。青少年出现的痤疮,一般情况是寻常痤疮,又俗称青春痘。痤疮的出现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职业性痤疮:与从事职业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如长期接触汽油、柴油、各种润滑油、石蜡、含氯化合物等,易引起职业性痤疮。出的皮疹分布有其特征,典型的部位是眼旁附近、颧骨处,也可出在会阴、手背、四肢及躯干等部位。常见的有黑头粉刺和毛囊炎,有人感到瘙痒。若黑头粉刺多时,可使皮肤变得灰蒙蒙的;毛囊炎重者引起脓疮,可留下斑痕,影响容貌美。
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在皮肤毛囊或皮腺内引起的慢性炎症,油性皮肤的人容易发生。面部红斑上出现丘疹、脓疮,可结痂、脱屑,而无粉刺。 痤疮样药物疹:由某些药物引起的,如服用碘剂、溴剂、异烟肼、皮质类固醇激素等,皮肤及躯干可出现毛囊性丘疹、脓疮,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酒糟鼻样结核疹:与感染结核杆菌有关,颜观部出现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皮疹如粟粒大小,呈现淡红色或黄褐色。
酒渣鼻: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皮损好发于面部中央,对称分布。常见于鼻部,两颊,眉间,颏部。主要症状有鼻子潮红,表面油腻发亮,持续存在伴有瘙痒、灼热和疼痛感。早期鼻部出现红色的小丘疹、丘疱疹和脓疱,鼻部毛细血管充血严重,肉眼可见明显树枝状的毛细血管分支,最终鼻子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凹凸不平的增生,鼻子肥大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
成簇性眼眶周粉刺:在眼睑外侧方和颧骨部位,出现簇集性较大的粉刺,多发生于30-50岁的男女。患者中多数人存在光线弹力纤维病。
脂溢性皮炎:皮疹好发于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颜、鼻甲沟、外耳、胸骨前、腑窝、臀缝等处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皮疹为略带黄色的红斑或粉红斑,大小不一,边界明显和边缘不整齐,有鳞屑型皮疹呈斑片状,表现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型,皮疹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结成痂皮。
其中以头皮脂溢性皮炎最多,脂溢性皮炎自头皮开始发病,先为小片边界不明显的红斑,其上有少许油腻性鳞屑,皮疹可逐渐扩大融合,甚者可波及整个头皮、至延及领近部位。油腻性鳞屑厚积,可结成痂皮,可有中度痒感,抓破后可发生糜烂、渗液。有时可伴脂溢性脱发。
... ...
痤疮粉刺的诊断过程
一、询问病史
既往皮肤病变史,如是否有过敏性痤疮的症状、过敏源有哪些。发病之前饮食和环境,情绪等方面有何变化。怀疑致病因素是什么等。
二、体格检查
过敏性痤疮的诊断过程是什么?发病部位,持续时间,过敏性痤疮皮肤损害的特点,以及患者的自我感受。重点检查痤疮皮肤损害,颜色,形态,大小,数目,皮损表面的性质等。
三、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皮肤真菌检查,细菌检查,病毒检查,细胞学和免疫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沉。
四、采用过何种处理
了解患者发病后采取过何种处理措施,例如口服或外用过何种药物,剂量,次数。病情改善效果如何。
五、鉴别诊断
过敏性痤疮的诊断过程是什么?确诊过敏性痤疮要注意与异位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单纯糠疹等进行鉴别。
头皮毛囊炎的检查
毛囊炎是一种病发于毛囊部位的炎症,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
毛囊炎鉴别诊断
毛囊性脓疱疮
本病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惯发于颜面、上胸背部,有黑头损害。
皮疹初发于毛囊口,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炎性红晕,中心有毛囊贯穿,丘疹出现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轻度痛感,瘙痒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经过数天,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渐愈。如反复发作,迁延数周,好转变为慢性毛囊炎。好好于多毛部位,头皮、会阴、腋部、肛周及四肢伸侧。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之后。
毛囊炎的诊断依据
1、起病时为一硬结,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压痛。数日后,病源扩大,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汁排出,炎症减轻渐愈。
2、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
3、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
过敏性痤疮的诊断
过敏性痤疮是一种与遗传过敏性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若患者血清IgE高,可伴发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痤疮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它会使患者的皮肤过敏,或身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小丘疹,抓破后可出血、结痂、脱屑的症状。
过敏性痤疮的症状大多先从人体背部开始,然后逐渐遍及全身。过敏性痤疮的鉴别诊断包含下列内容。
询问病史
既往皮肤病变史,如是否有过敏性痤疮的症状、过敏源有哪些。发病之前饮食和环境,情绪等方面有何变化。怀疑致病因素是什么等。
体格检查
发病部位,持续时间,过敏性痤疮皮肤损害的特点,以及患者的自我感受。重点检查痤疮皮肤损害,颜色,形态,大小,数目,皮损表面的性质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皮肤真菌检查,细菌检查,病毒检查,细胞学和免疫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沉。
采用过何种处理
了解患者发病后采取过何种处理措施,例如口服或外用过何种药物,剂量,次数。病情改善效果如何。
鉴别诊断
确诊过敏性痤疮要注意与异位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单纯糠疹等进行鉴别。
激素性皮炎诊断
1.长期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1月,用时可好,停药又发的现象。2.原发性皮肤病已治愈,又反复出现明显的红斑,丘疹、脓疱、皮纹消失、脱屑等皮炎表现。3.多发于面部、外阴、皱褶部等皮肤薄嫩处。4.长期用药后留下色素沉着(减退)、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脓疱等症状,伴有刺痛、烧灼感。
鉴别诊断依据长期外用激素或含有激素的化妆品的病史和特有的皮损可以诊断。但需与面癣、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冻疮样狼疮、面部播散性粟粒狼疮鉴别。
痤疮的诊断鉴别方法
职业性痤疮:与从事职业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如长期接触汽油、柴油、各种润滑油、石蜡、含氯化合物等,易引起职业性痤疮。出的皮疹分布有其特征,典型的部位是眼旁附近、颧骨处,也可出在会阴、手背、四肢及躯干等部位。常见的有黑头粉刺和毛囊炎,有人感到瘙痒。若黑头粉刺多时,可使皮肤变得灰蒙蒙的;毛囊炎重者引起脓疮,可留下斑痕,影响容貌美。
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在皮肤毛囊或皮腺内引起的慢性炎症,油性皮肤的人容易发生。面部红斑上出现丘疹、脓疮,可结痂、脱屑,而无粉刺。
痤疮样药物疹:由某些药物引起的,如服用碘剂、溴剂、异烟肼、皮质类固醇激素等,皮肤及躯干可出现毛囊性丘疹、脓疮,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酒糟鼻样结核疹:与感染结核杆菌有关,颜观部出现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皮疹如粟粒大小,呈现淡红色或黄褐色。
酒渣鼻: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皮损好发于面部中央,对称分布。常见于鼻部,两颊,眉间,颏部。主要症状有鼻子潮红,表面油腻发亮,持续存在伴有瘙痒、灼热和疼痛感。早期鼻部出现红色的小丘疹、丘疱疹和脓疱,鼻部毛细血管充血严重,肉眼可见明显树枝状的毛细血管分支,最终鼻子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凹凸不平的增生,鼻子肥大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
成簇性眼眶周粉刺:在眼睑外侧方和颧骨部位,出现簇集性较大的粉刺,多发生于30-50岁的男女。患者中多数人存在光线弹力纤维病。
脂溢性皮炎:皮疹好发于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颜、鼻甲沟、外耳、胸骨前、腑窝、臀缝等处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皮疹为略带黄色的红斑或粉红斑,大小不一,边界明显和边缘不整齐,有鳞屑型皮疹呈斑片状,表现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型,皮疹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结成痂皮。其中以头皮脂溢性皮炎最多,脂溢性皮炎自头皮开始发病,先为小片边界不明显的红斑,其上有少许油腻性鳞屑,皮疹可逐渐扩大融合,甚者可波及整个头皮、至延及领近部位。油腻性鳞屑厚积,可结成痂皮,可有中度痒感,抓破后可发生糜烂、渗液。有时可伴脂溢性脱发。
痤疮诊断鉴别
痤疮诊断鉴别
根据患者多为青年,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有黑头粉刺可以诊断,但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溴,碘所引起的痤疮样药疹 有服药史,没有典型的黑头粉刺,皮疹为全身性,发病无年龄的限制。
2.职业性痤疮 与焦馏油,机器油,石油,石蜡,氯萘等化合物接触的工作人员可引起痤疮样皮疹,通常与职业有关,同时工作的人员往往都发生相同的损害,损害往往很密,常发生在接触部位,如手背,前臂,肘部等处。
3.酒渣鼻 多见于中年人,皮疹只发生在面部,以中央部多见,常伴有毛细胞血管扩张。
4.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损害多为暗红色或带棕黄色的丘疹及小结节,在眼睑下缘皮损呈堤状排列,玻片压诊可见苹果酱色改变,损害与毛囊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