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葡萄胎的治疗
恶性葡萄胎的治疗
恶性葡萄胎的最主要治疗方法是清宫手术。因为葡萄胎随时都会有大出血的可能,所以一经发现就要及时采用吸宫术清宫。手术过程中,子宫会逐渐缩小、变硬,吸出物含血量比较多,但都是一些淤血,所以不会影响患者的血压、脉搏等。即使是子宫胀大到七、八个月的患者都有可能用吸宫术顺利清理。第一次清宫的时候不一定要完全清理干净,不然会损伤宫壁,可以在一个星期后再做第二次刮宫手术。
如果不采取清宫手术,就要切除子宫。但是采取子宫切除的患者最好是在40岁以上没有生育要求的,年轻的患者还是建议保留卵巢的。子宫大于5个月妊娠者在切除之前,应经阴道清除宫腔内大部分水泡状胎块,以方便手术处理。
另外,贫血患者还可以通过输血改善情况,长期流血、食欲不振的患者则可以纠正电解质紊乱,为了避免感染,患者还要使用一些抗炎药物等。
什么是葡萄胎 假性怀孕让你空欢喜
葡萄胎其实是异常受精后无法正常发育成胚胎的病变,是因妊娠后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后形成的,有着像葡萄样的水泡。那葡萄胎到底具体是怎么样的,又有哪些症状,这对葡萄胎的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
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占多数。一般发生于生育期任何年龄,以20-30岁和40岁副绝经前这两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大于40岁及小于20岁是发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部分性葡萄胎与孕妇年龄无关。葡萄胎多被认为是滋养层发育异常,其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不同于其他肿瘤。
同时,葡萄胎又有恶性和良性之分。患有葡萄胎一旦确诊后要予以刮宫。如果子宫不大,内容物比较少,那么一次就可以刮干净;如果内容物比较多,有数不清的水泡,会转移,一次很难刮干净,那么需要两次刮宫。其主要原因是过长时间地清理子宫内容物不仅会增加出血量,而且还会出现并发症,对患者不利。
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相比,部分性葡萄胎的恶变可能性比较少,一般葡萄胎仅限于宫腔内,这称为良性葡萄胎;也有一部分葡萄胎侵入子宫肌层,甚至发生更远处的转移,这称为有恶变行为的侵蚀性葡萄胎。对于葡萄胎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化疗:一种是有高危因素(如有恶变行为的),另一种是清宫后,随访困难的(如家住山区,交通不便)要化疗。特别指出,清宫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很重要。如有恶变行为,要及时进行化疗。而且在1~2年内,要做好避孕措施
恶性葡萄胎该预防
1、 恶性葡萄胎
高危患者预防性化疗或减少恶变发生。
2、由于恶性葡萄胎是一种因妊娠引起的疾病,只要做好计划生育,落实避孕措施,减少妊娠次数就可免患葡萄胎,尤其是40岁以上妇女尽可能不再妊娠,因为高龄妊娠不仅恶性葡萄胎的发生率高,而且容易发生恶性变。
3、发生葡萄胎后要提防术后恶变。葡萄胎刮宫术后严密观察HCG的变化是提防恶变的最主要的措施。
4、刮宫术后12周以上,HCG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或曾一度降至正常水平后又迅速升高,在排除残余葡萄胎与再妊娠后,提示患者已处于恶性葡萄胎的早期阶段,应及时给予化疗。
5、预防葡萄胎术后恶性变,迄今尚无理想的办法,但对有恶变倾向的高危患者预防性化疗有可能减少恶变的发生。
6、年龄大于40岁、子宫明显大于经月份达到或超过5 个月大小、HCG值异常升高大于105IU/L及家庭偏远难以随访者,可采取预防性化疗。
7、预防性化疗应于刮宫前2~3天开始。对刮宫术中发现葡萄胎以小水泡为主,或病理检查发现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者,或刮宫术后HCG下降到一定高值后,不再继续下降者,可采取选择性化疗,也有减少恶变的作用。
绒毛膜癌的概述
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是发生于胎盘外层的绒毛膜上皮细胞(即滋养叶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一般认为,这两种肿瘤是一种疾病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只是绒毛膜癌比恶性葡萄眙的恶性程度更高。
据统计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发病之前约有50%患过葡萄胎,25%发生在流产之后,其余22%则发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高发的国家都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葡萄胎在欧美国家比较少见,大约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东南亚国家则多见:中国葡萄胎发生率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0.81%,以长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较高。本病以往死亡率很高,自从开展化学疗法以来,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
恶性葡萄胎是癌症吗
因为恶性葡萄胎是恶性肿瘤,所以恶性葡萄胎也就是癌症恶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由葡萄胎发展而成。葡萄胎的水泡样组织已超过子宫腔范围,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或在其他部位发生转移者,就是恶性葡萄胎。发生的机会为5%~20%的葡萄胎恶变成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但亦有葡萄胎未排出之前就发生恶变者。恶性葡萄胎虽具有恶性肿瘤特点,但是比绒毛膜癌的治疗效果好的。
想要检测是否患有恶性葡萄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尿妊娠试验。葡萄胎排出一个月后,经过刮宫证实没残存水泡状胎块但尿妊娠试验仍持续阳性或者阴性转阳性,都有可能恶变;恶性葡萄胎者常可发生肺部转移,因此对咳嗽、咳血者必须作肺部检查,通过X线胸片可见棉团状的阴影布于肺部各处,尤多见于右肺下叶,但这些患者也有可能是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诊断性刮宫等。
恶性葡萄胎的早期症状
恶性葡萄胎的发病原因
恶性葡萄胎的真正发生原因尚不清楚,以下为可能因素:
年龄因素(25%):
恶性葡萄胎的真正发病原因不明。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恶性葡萄胎的发生与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及年龄有关。病因学中年龄是一显著相关因素,年龄大于40岁者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10倍,年龄小于加岁也是发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这两个年龄阶段妇女易有受精缺陷。部分性葡萄胎与孕妇年龄无关。
遗传因素(30%):
通过细胞遗传学结合病理学研究证明两类恶性葡萄胎各有遗传学特点。恶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基因组是父系来源,即卵子在卵原核缺失或卵原核失活的情况下和精原核结合后发育形成。
恶性葡萄胎怎么检查
1、尿妊娠试验:恶性葡萄胎排空后超过2个月以后,又经刮宫证实无残存水泡状胎块、而尿妊娠试验仍持续阳性,或阴性后又转阳性,都有恶变可能。
2、X线胸片:恶性葡萄胎者常可发生肺部转移,因此对咳嗽、咳血者,必须作肺部检查,可见棉团状的阴影布于肺部各处,尤多见于右肺下叶。但无肺部病变者,不能排除侵蚀葡萄胎。
3、诊断性刮宫:如仅有阴道流血,其他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时,可作诊断性刮宫,若刮到少量蜕膜或坏死组织,不能排除侵蚀性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的区别
良性葡萄胎病变局限于宫腔内,不侵入肌层,胎盘绒毛高度水肿,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壁水泡,内含清亮液体,有蒂相连,形似葡萄。
恶性葡萄胎又称侵袭性葡萄胎,和良性葡萄胎主要区别是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层出血坏死,甚至向子宫外侵累及阔韧带或阴道。
恶性葡萄胎好治疗吗
怀孕的过程本就比一般的女性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不仅要注意孕期的保健,还要预防和面对孕期可能的意外。而葡萄胎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孕期的意外。那么恶性葡萄胎能不能治好呢?目前对恶性葡萄胎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的方法。其次对于不要求再生育或40岁以上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葡萄胎的绒毛脱落后随血循环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破坏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肿,为恶性葡萄胎的一大特点。
这种特征便于用为划分良、恶性葡萄胎的界限。如前所述,正常妊娠的滋养上皮细胞也能进入母体血循环,而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但并不造成任何破坏性病损,良性葡萄胎的绒毛上皮当然也可脱落随血运到身体其他部位,犹如任何破坏性炎栓子的游走和定居,但不起局部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进入血循环而绒毛不造成所在部位破坏性病灶者属于良性,反之即为恶性。目前认为,恶性葡萄胎患者如能做到 三早,其治疗效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如第I期子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早期绒癌、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愈率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
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现在也有可能治愈,早期的微小肝癌五年治愈率已可达到70%以上。有的肿瘤即使已经到了晚期也有治愈的机会,如晚期绒癌的五年治愈率,第III期的病人为83%、第IV期病人也可达53%。随着人们防癌抗癌意识的增强,对防治恶性葡萄胎知识的不断掌握,加之目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许许多多的恶性葡萄胎患者已经治愈,成千上万的葡萄胎病人正处于康复期中,这些勇于与肿瘤抗争并取得胜利的人们,这些生存下来并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的人们便是肿瘤可治的最好见证。
恶性葡萄胎预防
1、高危患者预防性化疗或减少恶变发生。
2、由于葡萄胎是一种因妊娠引起的疾病,只要做好计划生育,落实避孕措施,减少妊娠次数就可免患葡萄胎,尤其是40岁以上妇女尽可能不再妊娠,因为高龄妊娠不仅葡萄胎的发生率高,而且容易发生恶性变。
3、发生葡萄胎后要提防术后恶变。葡萄胎刮宫术后严密观察hcg的变化是提防恶变的最主要的措施。
4、刮宫术后12周以上,hcg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或曾一度降至正常水平后又迅速升高,在排除残余葡萄胎与再妊娠后,提示患者已处于恶性葡萄胎的早期阶段,应及时给予化疗。
5、预防葡萄胎术后恶性变,迄今尚无理想的办法,但对有恶变倾向的高危患者预防性化疗有可能减少恶变的发生。
6、年龄大于40岁、子宫明显大于经月份达到或超过5 个月大小、hcg值异常升高大于105iu/l及家庭偏远难以随访者,可采取预防性化疗。
7、预防性化疗应于刮宫前2~3天开始。对刮宫术中发现葡萄胎以小水泡为主,或病理检查发现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者,或刮宫术后hcg下降到一定高值后,不再继续下降者,可采取选择性化疗,也有减少恶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