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沙姜的形态

沙姜的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厘米;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白沙蒿的形态特征

头状花序多数,直 径2~3毫米,呈复总状花序排列,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包卵形,长3毫米,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花10余个,外层雌性,能育,内层两性,不育。瘦果微细,无毛,咖啡色,外表附着一层白色胶联结构的多糖物质,占种子重量的20%,遇水极易溶胀,与沙粒连成团,形成自然大粒化种子,便于吸水贮水,易于发芽出苗,条件适宜时,三天即可发芽出苗,种子千粒重0.8~1.0克。

沙姜的原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厘米;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沙果的形态

小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嫩枝密被柔毛,老枝暗紫褐色,无毛,有稀疏浅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初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灰红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5-5厘米,具短柔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早落。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在小枝顶端;花梗长1.5-2厘米,密被柔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长;花瓣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3毫米,宽4-7毫米,基部有短爪,淡粉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 (-5),基部具长绒毛,比雄蕊较长。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厘米,黄色或红色,先端渐狭,不具隆起,基部陷入,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沙田柚的形态特征

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

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连冀叶长9-16厘米,宽4-8厘米,或更大,顶端钝或圆,有时短尖,基部圆,翼叶长2-4厘米,宽0.5-3厘米,个别品种的翼叶甚狭窄。

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长1.5-2厘米;雄蕊25-35枚,有时部分雄蕊不育;花柱粗长,柱头略较子房大。

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横径通常10厘米以上,淡黄或黄绿色,杂交种有朱红色的,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红或鲜红色,少有带乳黄色;种子多达200余粒,亦有无子的,形状不规则,通常近似长方形,上部质薄且常截平,下部饱满,多兼有发育不全的,有明显纵肋棱,子叶乳白色,单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

沙参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萝卜状,[2] 茎高40-80厘米,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少无毛的。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椭圆形,狭卵形,基部楔形,少近于圆钝的,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或近于无毛,长3-11厘米,宽1.5-5厘米。

花序常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极少具长分枝而为圆锥花序的。花梗常极短,长不足5毫米;花萼常被短柔毛或粒状毛,少完全无毛的,筒部常倒卵状,少为倒卵状圆锥形,裂片狭长,多为钻形,少为条状披针形,长6-8毫米,宽至1.5毫米;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特别是在脉上,长1.5-2.3厘米,裂片长为全长的1/3,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长1-1.8毫米,无毛;花柱常略长于花冠,少较短的。

蒴果椭圆状球形,极少为椭圆状,长6-10毫米。种子棕黄色,稍扁,有一条棱,长约1.5毫米。花期8-10月。2n=34。[3] 花萼被毛的变化颇大,大部分个体有短毛,有时却为柔毛,也有为粒状毛,更有少数无毛的。所有这些变化都是连续的。本种的鉴别特征是叶无柄,花序假总状或狭圆锥状,花梗短,花萼大多被毛,裂片长钻形而全缘,基部最宽。[1]

生姜的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

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约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沙枣的原形态

1.沙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m。枝干受伤后流出透明褐色胶汁。常具亮棕红色硬利,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栗褐色,光滑;皮孔明显,点状横裂。单叶互生,薄纸质;叶柄长0.5-1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8.5cm,宽0.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被具银白色鳞片,后部分脱落,下面银白色,有光泽,密被白色鳞片;侧脉不明显。

花1-3朵生于叶腋,两性,稀单性;花被筒呈钟状或漏斗状,先端4裂,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有香味;花盘先端无毛;雄蕊几无花丝;花柱长于雄蕊,先端环状弯曲。果实椭圆形,长约1.5,粉红色,被银白色鳞片。花期5-6月,果期9月。

2.东方沙枣 与上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花枝下部的叶片阔椭圆形,宽1.8-3.2cm,上部的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两端钝;花盘无毛或有时微被小柔毛;果实大,阔椭圆形,长1.5-2.5cm,栗红色或黄色。

3.洒果沙枣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片窄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枝具明显的棘针;花盘先端有毛,萼筒漏斗形或钟形;果实较小,长5-10mm,乳黄色或橙黄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沙梨的形态

乔木,高达7-15米;小枝嫩时具黄褐色长柔毛或绒毛,不久脱落,二年生枝紫褐色或暗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长卵形,先端圆钝,鳞片边缘和先端稍具长绒毛。

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7-12厘米,宽4-6.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刺芒锯齿。微向内合拢,上下两面无毛或嫩时有褐色绵毛;叶柄长3-4.5厘米,嫩时被绒毛,不久脱落;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边缘具有长柔毛,早落。

伞形总状花序,具花6-9朵,直径5-7厘米;

总花梗和花梗幼时微具柔毛,花梗长3.5-5厘米;苞片膜质,线形,边缘有长柔毛;花直径2.5-3.5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褐色绒毛;花瓣卵形,长15-17毫米,先端啮齿状,基部具短爪,白色;雄蕊20,长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稀4,光滑无毛,约与雄蕊等长。果实近球形,浅褐色,有浅色斑点,先端微向下陷,萼片脱落;种子卵形,微扁,长8-10毫米,深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1]

沙参的植物形态

沙参是《中华本草》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沙参为桔梗科植物沙参、杏叶沙参、轮叶沙参、云南沙参、泡沙参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注:《全国中草药汇编》描述沙参为同属植物的根。)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之功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1、四叶沙参:四叶沙参四叶沙参(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主根粗肥,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黄褐色,粗糙,具横纹,顶端有芦头。茎常单生,少有丛生,除花序外不分枝,无毛。基生叶成丛,卵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偶有5~6片轮生,外形变化很大,由卵形、披针形至条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粗锯齿、细锯齿至全缘,叶越宽,齿越粗。夏季开花,花序圆锥状,下部花枝轮生,顶部花枝有时互生;花萼光滑而小,杯状,先端5裂,裂片条状;花冠蓝色,窄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浅裂;雄蕊5;雌蕊1,下部具肉质花盘,花柱细长,突出花冠外,柱头2裂,子房下位。蒴果球形而稍扁,孔裂,含有多数种子。

2、杏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细毛。主根粗肥,细长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广卵形;茎生叶互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或窄卵形,长3~7厘米,愈向上部叶愈窄小,边缘有粗细不等的锯齿。夏季开花,宽相近,蓝色。蒴果近球形。

白沙蒿的形态

头状花序多数,直径2~3毫米,呈复总状花序排列,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包卵形,长3毫米,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花10余个,外层雌性,能育,内层两性,不育。瘦果微细,无毛,咖啡色,外表附着一层白色胶联结构的多糖物质,占种子重量的20%,遇水极易溶胀,与沙粒连成团,形成自然大粒化种子,便于吸水贮水,易于发芽出苗,条件适宜时,三天即可发芽出苗,种子千粒重0.8~1.0克。

洋姜的形态特征

茎直立,株高2~3米。扁圆形,有不规则突起,地下块茎是不规则的多球形、纺锤形,皮红、黄或白色。品种按块茎的皮色而分。叶基部对生,茎上部互生,长卵圆形,先端尖,叶面粗糙,叶背有柔毛,边缘具锯齿,绿色。叶柄上有狭翅。头状花序多个,生于枝端,黄色,外围舌状花,不易结实,管状花黄色。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个具毛的扁芒。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菊芋性喜稍清凉而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块茎在0~6℃时萌动,8~l0℃出苗,由于菊芋的地下块茎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发新株,故常被误认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温。在18~22℃,日照12小时的条件下,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块茎能在25~30℃的冻土层内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产量。

黄精哪个品种好

现在黄精的品种主要有5个,一般是鸡头黄精、姜形黄精、蝶形黄精、热河黄精和卷叶黄精,按形状和味道分为鸡头黄精、姜形黄精、蝶形黄精,以鸡头黄精为例,因其外形酷似鸡的头部而得名,整体形状为圆锥形,按味道又分为甜黄精和苦黄精,其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所以如果是要购买黄精,可以买姜形黄精。

木姜子的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10米;树皮灰白色。幼枝黄绿色,被柔毛,老枝黑褐色,无毛。顶芽圆锥形,鳞片无毛。

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膜质,幼叶下面具绢状柔毛,后脱落渐变无毛或沿中脉有稀疏毛,羽状脉,侧脉每边5-7条,叶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纤细,长1-2厘米,初时有柔毛,后脱落渐变无毛。

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8毫米,无毛;每一花序有雄花8-12朵,先叶开放;花梗长5-6毫米,被丝状柔毛;花被裂片6,黄色,倒卵形,长2.5毫米,外面有稀疏柔毛;能育雄蕊9,花丝仅基部有柔毛,第3轮基部有黄色腺体,圆形;退化雌蕊细小,无毛。果球形,直径7-10毫米,成熟时蓝黑色;果梗长1-2.5厘米,先端略增粗。花期3-5月,果期7-9月。

相关推荐

沙姜的功效与作用

沙姜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对它有着更多的了解,在选择它治疗疾病的时候,也都知道它对我们有着怎么样的帮助,使得能够正确使用。 沙姜的功效与作用: 沙姜的功效: 沙姜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沙姜别名山柰、三萘子、三赖、山辣,沙姜的功效是行气温中、消食、止痛,沙姜的作用是治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沙姜用药禁忌是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沙姜。 名称:沙姜 类别:温里药 别名:山柰、三萘子、三赖、山辣。 药用部位:根茎。 性味:温;辛。 归经:归胃经 功效: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经期能吃沙姜

沙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山柰或者是叫做山辣,沙姜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沙姜能够起到抗癌的功效,此外沙姜对于肠道平滑肌有很好的作用,沙姜还有抗菌等功效。 沙姜一般指山柰,山柰,别名沙姜、山辣。以根茎入药,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主产广东、广西和云南,四川从广西引种种在米易县试种获得成功。 1.抗癌作用 1985年KosugeT,等报道以山柰根茎中分得的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酯是一种细胞毒素成分,对人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cells)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黄精的副作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精的禁忌:黄精味甘,性平,作用缓慢,可作久服滋补之品.但其性质滋腻,易助湿邪,因此脾虚有湿、咳嗽痰多及中寒泄泻者均不宜服。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黄精的毒副作用:临床曾有少数病人服用黄精糖浆后轻度腹胀,饭后服则可避免的报告.黄精粗制剂局部搽剂时,未见有不良反应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黄精的介绍。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

沙姜怎么做好吃

一、沙姜鸡 材料:整鸡、沙姜、葱、盐、糖、料酒 做法:1、鸡处理好清洗干净剁成块,后用盐和料酒的混合液腌20分钟。 2、沙姜洗净去皮切碎末,葱切葱花。 3、锅中倒油,烧热,放入腌制好的鸡,炒至变色。 4、把鸡推到锅的一边,搁置;放入沙姜炒香。 5、将鸡混合沙姜一起炒匀,接着加一点糖和水,盖上锅盖焖至鸡肉熟透。 6、最后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PS:焖制的时候如果怕会粘锅可以不加盖,但要注意加水避免锅烧干了鸡肉还没熟。 二、沙姜猪手 材料:猪手1只、沙姜半斤、葱、香菜、盐 做法:1、将猪手竖着切成两半,用清水洗

沙姜与生姜一样吗

沙姜与生姜虽然同是姜科植物,但是二者无论是用途还是功效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沙姜 通常我们所说的沙姜,是姜科植物沙姜的根茎部分,在南方比较多见,多被用来做香料,如五香料,也可以用来调配卤汁。 沙姜中含有植物挥发油,具有散寒祛湿的功效,还可开胃消食、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腹部冷痛、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的人群。 生姜 而生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是植物姜的根茎部分,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生姜根据收获季节分为嫩姜和老姜,嫩姜既可做调味品,又可炒菜,还可用来做成姜糖;老姜主要就是用来调味了。 生姜具有杀菌解毒、预防

沙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

沙姜虽然名字中带有“姜”,但其实并不是姜,只是吃起来带有生姜的点点辛辣味,所以被人们称为沙姜沙姜和生姜同属于姜科,但在烹调中的作用和食疗功效都有很大的区别。 作用不同—— 生姜味辛辣,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因为其味清辣,只将食物的异味挥散,而不将食品混成辣味,宜作荤腥菜的矫味品,亦用于糕饼糖果制作,如姜饼、姜糖等。 沙姜也有辛辣味,但比生姜要淡一些,而且沙姜不仅能去腥,还有提鲜增香的作用,这是生姜所不具备的特点。沙姜尤其适合用于各种肉类食材的烹调,也可以用于配

沙姜爆炒八爪鱼

沙姜爆炒八爪鱼 所需材料八爪鱼300g沙姜适量红椒适量黄椒适量白糖适量鸡汁适量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生抽适量 沙姜爆炒八爪鱼做法步骤详解 1葱姜水取半锅水,放入葱结和姜片,煮至沸腾后捞出。 2煮在水里放八爪鱼煮30秒。 3捞出断生后即可捞出,再移入冰水中激一下。4腌将八爪鱼从冰水中捞出,擦干,放入白糖,盐,鸡汁略微腌一下。 5拌匀用筷子搅拌均匀。 6沙姜沙姜去皮切片。 7切条红椒,黄酒切成条。 8起油热锅起油。9炒沙姜片倒入沙姜片炒香。 10八爪鱼放入八爪鱼爆炒。 11加入红椒,黄椒当八爪鱼略微有点焦黄的时候

沙姜的做法大全

说到沙姜,它是广东人的挚爱。沙姜不仅起到医疗的作用;而且具有美食搭配之美称。那么,沙姜的做法大全有什么呢?比如:沙姜鸡、沙姜凤爪等。 一、沙姜鸡 材料:鸡1只,色拉油2大匙,食盐1茶匙,葱3根,料酒2茶匙,白糖1/2茶匙,沙姜4粒 步骤: 1、光鸡洗干净,剁块。用盐和料酒腌20分钟。 2、沙姜去皮剁碎,葱切葱花 3、热油锅,把鸡爆炒至变色 4、把鸡推到锅边,爆香沙姜和葱白 5、把鸡和沙姜炒匀 6、放糖炒匀,盖上锅盖焖至鸡肉熟透。 7、最后撒上剩余的葱花炒匀即可。 小诀窍: 沙姜:学名山奈,往往用于炖肉,入

沙姜的宜忌人群

沙姜几乎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一种调料,无论是老人、小孩、孕妇还是哺乳期的妇女,均可食用沙姜。因为沙姜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对这类人群有益。 如果是有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胃寒、风湿关节痛的人群,多吃沙姜可缓解身体的不适。但最好不要一次吃太多,避免起到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应少吃沙姜,因为沙姜辣味比较重,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更要警惕的是,阴虚血亏人群不宜食用沙姜,会使体质更加虚弱;如果是肝气郁结所致的内火旺人群,也不宜食用沙姜,容易产生口感、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沙姜粉是用来干什么的

沙姜粉其实也是一种增味剂,是和辣椒粉、胡椒粉等一样的作料。但是沙姜粉的味道可能比辣椒粉还要浓一些。它不仅可以用来增加食物的鲜味,还且还可以用来制作沙姜鸡或者是沙姜猪蹄等等。沙姜粉还具有驱虫的作用,如果家里有小虫子,可以撒一些在角落,这是可以起到杀虫的作用的。特别是床板上有虱子的话,放一点在床底,就可以起到驱虫和杀菌的作用。 副作用 无明显副作用。 禁忌人群 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不宜食用沙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