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人如何急救
休克病人如何急救
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即意识持...)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3、注意给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是非正常的低体温导致的后果。可导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病人应给予降温。
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患者自觉烦闷急燥, 心神不定。)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5、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
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病人的护理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采用去枕平卧,消除休克的致病因素,病情观察要仔细、准确做好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经诊断为休克的病例应立即做好输液准备,建立静脉通路,以确保迅速、有效的补充循环血量,输液常需从两条静脉通路同时输入:一条静脉快速输液,另一条静脉循环滴注各类抗休克需控制滴数的药物。如病情不好转可进行静脉切开加后输液,快速纠正休克。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包括义齿)
根据病情常规吸氧(鼻导吸氧氧流量为3~5L/min,面罩吸氧氧流量5~10L/min),间歇吸痰,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加强心脏收缩力,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3.采用去枕平卧
头稍偏向一侧,将下肢适当抬高(角度10°~30°)有利于静脉回流。
4.消除休克的致病因素
如过敏性休克,应避免致敏性药物的再次接触,离致敏原。对于内脏大出血,穿孔要及时治疗去除病因,否则所有抗休克措施很难起效。
5.病情观察要仔细、准确做好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及时禀报医生。
(1)生命体征的变化,能直接反映病员病情的发展趋向
所以护士必须准确监测、记录,为协助医生开展抢救工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
(2)神志及皮肤色泽和肢端温度的表现
经治疗,病人从烦躁转为平静而合作,或从淡漠而能应答自如,都是脑循环改善的征象。皮肤苍白、发凉表示周围血管收缩;皮肤、黏膜发干,四肢发冷,表示微循环淤血缺氧;皮肤转暖红润,表示休克好转。
(3)尿量能正确反映组织灌流情况
如:尿量不足300ml/h应加快输液速度,尿量过多,则应减少输液速度。
(4)定时作血气分析及pH测定
根据需要了解化验正常值,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此过程动脉穿刺的基本功很重要。
(5)寒冷可加重休克,对抢救休克不利
因此室内温度要保持恒温20℃左右,但不应在体表加温,要保持正常温度。
(6)对已诊断明确的病人
有剧烈疼痛的病员应给予镇静止痛,以免发生神经性休克。
老人休克急救的方法有哪些
休克的急救措施,最好的办法就是:眼疾手快,思想灵活。
(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3)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
(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5)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介绍
1.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保持其安静。
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稍予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
4.有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6.对某些明确原因的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但要注意定时放松,在转运中必须有明确标志,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者,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
早期休克的临床表现:病人表现精神兴奋、烦燥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差变小,每小时尿量少于30毫升。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的介绍了,这些方法都是很简单实用的,但是对于患有容易休克的疾病来说,急救是挽救生命最重要的措施,因为休克的时候是很突然的,无法得到医生的帮助,这个时候全凭急救措施来拯救患者。
休克病人如何急救
【现场急救】
1.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病人,松懈病人衣扣,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方(如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者,则应取半卧位),有严重休克的,头部放低,脚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者可稍微提高床头;注意保暖,但勿过热,有时可给热饮料如浓茶或姜汤一杯;有条件的可吸氧。针刺人中、十宣穴,或加刺内关、足三里。密切观察心率、呼吸、神志改变,并作详细记录。
2.出血,应立即止血。
3.即送医院抢救。
附:青霉素过敏休克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休克,必须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除休克的一般抢救外,可立即注射(皮下或肌肉)0.1%肾上腺素,成人一次用量为1毫升,儿童为0.5毫升,必要时可静脉或心内注射,若休克症状不见缓解,可每半小时重复注射一次,直至脱离危险为止。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休克的急救治疗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休克的危害。休克的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量不足,组织和细胞的血液灌注虽经代偿仍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瘀滞、脏器功能障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休克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从代偿性低血压(组织灌注减少)发展到微循环衰竭,最后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死亡。
休克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休克的急救方法只需五步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休克病人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把颈部垫高、下颌托起,使头部后仰。同时,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2、采取合适的体位
休克病人首先应取平卧位。如病人呼吸困难,可先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利于呼吸;两下肢略抬高,利于静脉血回流。
3、注意病人的体温
休克病人体温降低、怕冷,应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但感染性休克常伴有高热,应予以降温,可在颈、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浴等。
4、进行必要的初步治疗
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成人可用鲁米那钠0.1克肌注。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如杜冷丁50毫克肌注。但若休克原因不明,尤其是怀疑有腹内脏器穿孔者,用止痛剂可掩盖其症状而易误诊,应慎用。
5、注意病人的转移和运送
医院外或家庭抢救条件有限,对休克病人搬动越轻、越少越好,尽量避免长途运送。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给病人吸氧及静脉输液。
对休克患者进行现场急救
第一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休克病人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把颈部垫高、下颌托起,使头部后仰。同时,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第二步:采取合适的体位。休克病人首先应取平卧位。如病人呼吸困难,可先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利于呼吸;两下肢略抬高,利于静脉血回流。
第三步:注意病人的体温。休克病人体温降低、怕冷,应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但感染性休克常伴有高热,应予以降温,可在颈、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浴等。
第四步:进行必要的初步治疗。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成人可用鲁米那钠0.1克肌注。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如杜冷丁50毫克肌注。但若休克原因不明,尤其是怀疑有腹内脏器穿孔者,用止痛剂可掩盖其症状而易误诊,应慎用。
第五步:注意病人的转移和运送。医院外或家庭抢救条件有限,对休克病人搬动越轻、越少越好,尽量避免长途运送。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给病人吸氧及静脉输液。
幼儿休克要怎么做
小孩休克怎么急救
休克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引起的严重综合症。它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创伤引起的功能紊乱之后,也可发生在大量流血、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失水、烧伤、严重感染、过敏性反应以及某些药物的毒性作用之后。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它们的症状基本上是相同的,症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器官和组织缺血。病儿脸色苍白、四肢发冷、全身无力、口渴、出冷汗、呼吸急促而浅、小便减少、有时呕吐、精神不振、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如果未及时抢救,病儿就逐渐进入意识不清的状态而死亡。
小儿休克怎样急救?
让患儿平卧,解开衣服、领扣、裤腰带。患儿周围空气要保持流通,环境安静。脸色苍白者,卧时应把头放低,保暖,服一些温糖开水或盐水。可针刺或用手指甲压嘴唇正中穴(人中穴)使之苏醒,必须刻不容缓地将患儿送到医院急救。
患者的饮食护理。学会正确护理休克病人,对于休克患者的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饮食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或给予鼻饲。
创伤性失血休克要怎么办
急救处理
1.止血、止痛、包扎
①止血:在创伤中主要因大出血而引起休克,首先要控制出血量是创伤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一般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②止痛:疼痛可引起休克,在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度冷丁50~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副作用,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
2.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病人,有效循环血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静脉选择近心端穿刺,对穿刺困难者应及时静脉切开。一般选用一条静脉用作扩容,给予少量生理盐水,以备输血或输入平衡液,还可输一定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等,另一条则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品。
3.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异物,遇有喉头水肿或昏迷患者舌后坠可用舌钳夹出。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改善缺氧状态。
怎么判断是否发生休克
休克发生时,患者往往出现皮肤湿冷、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表情冷漠、体温下降,这是微循环血流不足的表现。此外,患者伴随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是心脑缺血的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要特别警惕,这是休克的预兆。有些伤者在送院急救途中表示自己“太困、发冷”,其实这往往就是休克的前兆,提示患者症状很危险。
怎么判断是否发生休克?
还可试试下面的办法:压迫前臂或下垂前臂时,正常人手背的静脉会怒张鼓起,而休克时则无此现象;压迫正常人的指甲背部,放松后血色即恢复,如果按压3秒后不见血色恢复而呈紫色者,这是休克的表现。休克病人往往会出现口渴、尿少和血压测不到等。
休克是一种全身性严重反应,严重的创伤如骨折、撕裂伤以及烧伤,出血,剧痛以及细菌感染都可能引发休克。休克时间过长,可进一步引起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所以一定要争分夺秒送院急救。
休克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液分布性休克。遇到休克病人,如能立即找出休克原因,予以有效的对症处置最为理想。然而在紧急情况下,有一些病不能马上明确原因,立即采取措施,同时立即送院救治。
做好休克患者的防护工作很重要
一、学会正确预防休克
1、对有可能发生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活动性大出血者要,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行气管切开。需后送者,应争取发生休克前后送,并选用快速而舒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病人头向车尾或飞机尾,防行进中脑贫血。后送途中要持续输液,并做好急救准备。
2、严重感染病人: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如坏死肠段切除。
3、必须充分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补足血容量,全面了解内脏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还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休克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措施。
4、轻度的头昏:可搀扶着走一定时间,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稍重的没有走动能力的,可让患者平躺,衣领松开,头部略放低,然后抬高患者下肢作轻微的抖动,患者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5、必须注意的是:不论患者休克程度轻重如何,在急救时不要给患者喝任何饮料或服药,要待其清醒后才让其喝些温开水,并特别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和休息。
二、学会正确护理休克病人
1、休克病人应用心血管活性药:应从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5~30分钟监测—次,并按药量浓度严格掌握输液滴数,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况。在用药同时严格防止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抗过敏,抗感染。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3、对休克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是很重要的: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有支气管痉挛可给氨茶碱、氢化可的松,药物剂量遵医嘱执行,如出现喉头梗阻时,行气管切开。
4、立即做常规检查:休克病人根据病情立即抽血验血常规、血型、血钾、钠、氯、CO2结合力和血浆蛋白,红细胞比积等,以做为抗休克治疗的用药依据。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有呼吸困难者禁用吗啡),抗过敏,抗感染。
3、给氧,鼻导管给氧2-4L/分,每4小时清洗导管一次,保持通畅,必要时可用面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给呼吸兴奋药。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必要时可做静脉切开,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按病情掌握药量、滴速,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有支气管痉挛可给氨茶碱、氢化可的松,药物剂量遵医嘱执行,如出现喉头梗阻时,行气管切开。
6、早期在扩容疗法同时可酌情应用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药物提升血压,一般维持在80-100/60-70mmHg即可,不可过高,当血容量补足时,也可用血管扩张药,如异丙肾、苄胺唑啉等。输入此类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尿量,避免药液外溢至血管外。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准确记录。
(1)密切观察P、R、BP的变化,根据病情15-30分钟测量一次。
(2)体温每四小时测一次,低于正常时要保温,高温时应给予物理降温,避免体温骤降,以免虚脱加重休克。
(3)观察意识,当中枢神经细胞轻度缺乏氧时,病员表现烦躁不安或兴奋,甚至狂燥,随休克加重,由兴奋转抑制,病人表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对此病人应适当加以约束以防意外损伤,亦可使用镇静剂,但需注意血压。
(4)注意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如面色苍白常表示有大出血,口唇或指甲发绀说明微循环血流不足或淤滞,当胸前或腹壁有出血时,提示有DIC出现,如四肢厥冷表示休克加重应保温。
(5)注意尿量、颜色、比重、PH值,病情重或尿少者应留置导尿,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如每小时在15ml以下或尿闭,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防急性肾衰,保持尿管通畅,预防泌尿系逆行感染。
(6)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如脉速,末稍紫绀伴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提示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测中心静脉压,可做为调整血容量及心功能之标志。休克期CVP在10厘米水柱以下应补充血容量,不宜使其超过12-15cm水柱,否则有发生肺水肿危险,如CPV高于15cm水柱,而休克尚未纠正者,应给予强心药。
(8)休克病人根据病情立即抽血验血常规、血型、血钾、钠、氯、CO2结合力和血浆蛋白,红细胞比积等,以做为抗休克治疗的用药依据。
8、按时做好褥疮护理及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饮食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或给予鼻饲。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什么
休克急性综合征急救应该采取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利于静脉血回流,有呼吸困难的头部和躯干抬高点利于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休克伴昏迷者方法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大限度仰,同时头偏向侧,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休克急性综合征急救注意给体温过低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伴发高烧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安者给予适当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注意病人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离家近医院。
一般急性休克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血流量和血压都会下降,影响到心脑血管自动调节的功能,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心脑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的神志昏迷。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休克,都应该及时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避免由于延误造成终身遗憾。
休克急救的方法
二、急救
1.若为严重的创伤时,应立即止血、止痛、包扎、固定。
2.平卧于空气流通处,下肢抬高30°,头部放低,并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头,以利静脉血液回流。
3.保持呼吸通畅,松解腰带、领带、及衣扣,及时清除口鼻中呕吐物。
4.方便时立即吸氧,保持安静,止痛,保暖,少搬动。
5.意识清楚时,给热茶、姜汤水。
6.运送途中平稳,少搬动,头低脚高,保暖。
7.疼痛时,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或强痛定50mg,吸氧,补液;过敏所致者立即停用致敏药,平卧,头低足高,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或异丙嗪50mg,或地塞米松10mg,就地抢救;心源性休克者原则不不能搬动,应吸氧,胸外按压心脏,速请医生;感染性休克者安静平卧,头低足高,尽快送急救站、医院治疗。
8.抗休克裤广泛使用于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急救转运。头、胸外伤引起的休克慎用。心脏压迫和张力性气胸禁忌使用。
9.尽快消除病因,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抢治时,不能墨守“先抢救后手术”的常规。例如:控制内脏大出血,修补脏器穿也,切除坏死肠管,整复肠扭转,引流体腔大量脓汁等都应及时处理。补充足够的体液容量,输血、输液是根本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