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怎么预防 补充葡萄糖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预防 补充葡萄糖
对易于出现低血糖的应该及时补充葡萄糖,可通过喂养来补充。在分娩1小时后每个钟头喂食五到十毫升浓度为10%的葡糖糖液。若不能喂养的特殊情况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
针对早产儿、体重过轻、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要立马注射葡萄糖液,浓度要维持在5%到10%之间。此时葡萄糖液浓度和分量不应注射太多,以便把握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稳定增长。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护理 健康教育
新生儿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的低血糖较为常见。但严重的、反复发作的、持续时间久的低血糖,易发生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影响智力。因此,应大力宣传新生儿的正确哺乳方法,尤其是有可能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婴儿,应注意病情观察,注意及时哺乳或补充葡萄糖。对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已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出院后还应定期复查血糖2年。
小儿黄疸怎么办
1、给宝宝补充葡萄糖水
新生儿出生后最好在两餐(母乳或奶粉)之间补充葡萄糖水,或者直接和在奶粉里面给宝宝喝,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黄疸发生,一般出生后的前几天及时补充葡萄糖水会有很好的作用。
2、尽早给宝宝喂养,尽早排胎便
早期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最好是采用多次少量喂奶,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在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轻黄疸的程度。
3、给新生儿补充充足的水分
多给宝宝喝水,多喂母乳,这样便于宝宝排尿,排尿有利于胆黄素的排泄。
4.多给宝宝照照自然光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也不要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最好多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因为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对黄疸会有些帮助,但是妈妈要注意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宝宝娇嫩的皮肤。
新生儿要警惕低血糖
一、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
1、低血糖症常发生于出生时糖原储备不足或继发于高胰岛素血症,由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糖原储备不足,除非他们接受维持性的外源性葡萄糖输注,否则易发生低血糖症。
2、由于胎盘功能不足而导致宫内营养不良(表现为小于胎龄儿)的新生儿,也缺乏糖原储备,如果持续存在围产期窒息缺氧,他们所有的糖原储备将在无氧酵解中被迅速消耗,糖原储备不足的新生儿在生后最初几日的任何时间可发生低血糖症,尤其是喂养时间间隔延长或摄入营养素不足的新生儿。
3、新生儿大脑发育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如果来源不足或生成障碍,就容易导致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造成的后果严重,轻者智力发育迟缓,重者可出现智力低下、白痴,甚至发生脑性瘫痪等疾病。血糖浓度越低,脑损伤程度越重。因此,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症一般指:足月儿出生3天内全血血糖<1.67mmol/L(30mg/dl);3天后<2.2mmol/L(40mg/dl);低体重儿出生3天内<1.1mmol/L(20mg/dl);1周后<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目前认为凡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三、怎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呢?
1、产妇提前补充葡萄糖
剖宫产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与孕妇禁食时间长和术中补盐多于补糖有关。对此,术前给孕妇注射5%~10%葡萄糖,可提高其产时血糖浓度,有利于改善宝宝对糖的需求。
2、产妇要合理进食
孕妇合理进食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程前后应适当进食,少食多餐,以富含热量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果汁、藕粉、稀面条、稀饭等。当产妇因情绪紧张、焦虑而缺乏食欲或畏惧进食时,可给予5%~10%葡萄糖静脉注射。
3、尽早开奶
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应及早开奶,尽可能在产后30分钟就给孩子喂奶,同时产妇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尽早进食,以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4、及时哺乳
及时哺乳是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重要一关。对足月儿,一般生后半小时即可哺乳,如无奶需多吸吮,及时纠正并使其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对半乳糖血症婴儿,应停止给乳类食品,而给予不含乳糖饮食。对亮氨酸敏感的婴儿,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对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症的婴儿,应限制蔗糖。对有糖原代谢病的婴儿,可坚持喂奶,以保证营养与能量。
5、定时监测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在早期(血糖在1.7~2.2mmol/L之间)往往无症状,但可能引起脑的损伤。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必须加强血糖的监测,最早1次应在出生后的30分钟进行,随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第1、2、4、6个小时各检查一次。如果发现血糖低于2.2mmol/L就应给予补充葡萄糖。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糖代谢的特点,容易产生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糖(neonatal hypoglycemia)指血糖值低于正常同年龄婴儿的最低血糖值,低血糖易引起脑损伤,导致低血糖脑病,造成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此要积极防治。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1.早开奶 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24h内每2小时喂1次,夜间不少喂。
2.补充葡萄糖 对可能发生低血糖者,生后1h即开始补充葡萄糖。喂(或鼻饲)葡萄糖液10%葡萄糖液,每次5~10ml/kg,每小时1次,连续3~4次。
3.输注葡萄糖 体重低于2kg、窒息儿、复苏困难或时间长者,应尽快给予5%~10%葡萄糖液2~6ml/kg。此时输注葡萄糖液浓度不应太高,以防止高渗血症和高血糖症。
4.血糖监测方法
(1)纸片法:临床上常用纸片法、微量血糖仪取足跟部毛细血管微量血检测血糖及静脉血监测。要求生后1、3、6、9、12、24h早期定时监测或入院新生儿当时及定时监测。
(2)评分法:天津市儿童医院提出应用电子计算机就其内在低血糖危险因素(日龄、体重、胎龄、感染及缺氧)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数式Y=-0.18295×1-0.90382×2-0.0519×3 5.6895×4 5.10437×5,用此式对新生儿进行评分,Y≥-33.80474者判为低血糖高危儿,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血糖发生率。从310例新生儿测定中准确度高,错判率为2.42%,可以试用。
通过这篇文章介绍的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预防方法,希望妈妈们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为了我们的宝宝健康成长,妈妈们应该要在平时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这样有助于你们更好的照顾宝宝,建议你们可以多去理解一下它的重要性。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办 新生儿低血糖预防很重要
对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如母亲是糖尿病的小儿、早产儿、巨大儿、患感染性疾病等,应该从出生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喂5%-10%葡萄糖液,每次5-10毫升,1小时1次,连续3-4次。如果无呛咳及呕吐,生后2-3小时可喂奶,从少量开始,在第一天,每2小时喂奶1次,逐渐增加奶量及延长喂奶时间至每3小时1次。
当然,正常新生儿也应该尽早开始喂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 注意事项
为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在出生后半个小时内就要哺乳。这么做既帮助妈妈早开奶,又避免了宝宝饿肚子。若母乳不足或因疾病不能母乳喂养,就要在出生6个小时内人工喂养牛乳,也可喂葡萄糖或白糖水10-30毫升。对患糖尿病妈妈所生的新生儿或早产及患病的新生儿,应定时查血糖含量,低于标准便应及时喂食葡萄糖,如已出现症状就需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
新生儿低血糖如何护理 保证多次足量喂养
早期多次足量喂养,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关键措施。母乳是婴儿最佳营养食品和饮料,应首先母乳喂养,如母亲尚未泌乳,可在生后半小时给予10%葡萄糖液口服,反复多次直至泌乳后改为母乳喂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直接哺喂母乳;吸吮吞咽功能差者,可采用鼻胃管喂养。
孕妇血糖高对胎儿的影响 对新生儿的影响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
2、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3、可造成婴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心肌病等。
孕妇糖尿病要预防哪些新生儿疾病
1、畸形:新生儿主要的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
导致畸形的原因可能是:①早期妊娠孕妇糖代谢障碍未得到适当治疗,使处于器官形成时期的胚胎得不到正常发育环境。②早孕期服用降糖药片。例如文献中有服用优降糖或降糖灵(甲磺丁脲及双胍类)致畸的报道。所以患糖尿病的妇女计划在近期怀孕时,需停服降糖药片,改用胰岛素治疗。目前我国糖尿病孕妇胎儿畸形率比国外报道低。近10年我们收治糖尿病孕妇53例,婴儿均无先天畸形。
2、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期胎儿受高血糖长期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这种婴儿出生时脐血胰岛素水平明显比正常婴儿高,出生后几小时内就要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可使脑细胞受损。为了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症,提早喂糖水或静脉点滴10%葡萄糖40毫升加地塞米松2毫克。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糖尿病孕妇胎儿肺发育延迟,往往象早产婴儿那样肺部不成熟,致使新生儿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这种病尤其多发生在孕妇未临产行剖腹产的婴儿。婴儿出生后不久表现呼吸困难,死亡率高。
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性 低血糖严重可造成脑损伤
新生儿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大,低血糖可以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比轻度缺氧性脑损伤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新生儿低血糖的标准是血糖低于2.2mmol/L,但实际上血糖低于2.6mmol/L就可造成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发病越早,血中葡萄糖数值越低,存在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智力低下、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如果延误诊断,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死亡。
小儿低血糖症的治疗
1、紧急处理
病情危重,初步检查符合低血糖的病儿,在采取各项化验标本后,要立即静脉输入25%葡萄糖液。症状控制后改用10%~15%葡萄糖液,并逐步减慢输入速度。此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给糖量,以使血糖维持在40~120mg/dl为度。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尿糖,避免血糖过高出现糖尿,引起利尿。
2、长期处理
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对低血糖高危的新生儿,如胎龄小样儿、糖尿病母之婴儿等,应于出生后监测血糖数值。临床情况许可时,尽量自生后4~6h开始喂奶。此后每2~3小时喂奶1次。
对于新生儿低血糖,预防是首要因素,这比治疗更为重要。孕妇合理进食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程前后应适当进食,少食多餐,妈妈可多吃热量的流食、半流食,例如果汁、藕粉、稀面条、稀饭等。
小儿低血糖症的危害有哪些
新生儿低血糖发病越早,血中葡萄糖数值越低,存在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智力低下、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如果延误诊断,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死亡。
新生儿低血糖最多见于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的小儿。因为小儿在出生前一直处在母亲体内血糖较高的环境中,以致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出生后,小儿体内胰岛素仍处于亢进状态,故于生后数小时内,小儿血糖急剧下降。另外早产儿、双胎、体重极低的新生儿肝脏内肝糖原贮存量都较少,如不提前喂奶,易发生低血糖。患重病的小儿葡萄糖消耗增加,易致低血糖。此外有些遗传性疾病也可引起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多在出生后24~72小时出现,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小儿在生后几小时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开始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较多,软弱无力,哭吵要吃奶等。如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可出现嗜睡、抽搐、昏迷、呼吸增快、呼吸暂时停止等严重表现。
因为新生儿低血糖存在时间越长,越易影响小儿智力,所以母亲要尽早给小儿喂奶,不能吃奶者要静脉补充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对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小儿及双胎、早产、体重极低、患重病的小儿要定时查血中葡萄糖数值,如果血糖低于2.24mmol/l,不等出现症状就要开始治疗,可以喂食葡萄糖。出现症状时,应静脉补充葡萄糖直至血糖稳定在2.24mmol/ 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