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误区3:散装食品一定比包装好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误区3:散装食品一定比包装好
家里人口少时,购买散装食品可避免包装食品未吃完就已过期的尴尬。但很难辨认散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万一过期了,你也很难辨认,因此要多注意。
坐月子禁忌七大饮食误区
饮食误区一:月子期尽量少喝水,否则人要发胖水肿。
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便秘,去水肿只要低盐就能达到目的。
饮食误区二:生完孩子马上大补,唯恐奶水不充足。
这在过去食品种类不丰富、缺油少粮的年代,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看来,大可不必。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生完孩子后前两周内最好不要进食人参鸡,因为人参可能造成伤口出血,不利于愈合。
饮食误区三:为了恢复体形和美容,拼命吃水果。
可以适量吃水蜜桃、香蕉和樱桃等含丰富铁质的水果,但是瓜果类的水果性偏凉,食用后可能导致恶露排出困难。
饮食误区四:过分忌口,一切腥膻之物都不敢吃。
产后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促进乳汁分泌,主副食都应多样化,仅吃一两样食物是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的。
饮食误区五:产妇不能吃盐。
产后出汗较多,乳腺分泌旺盛,产妇体内容易缺水和盐,因此应适量补充盐分。
饮食误区六:一天吃十个鸡蛋。
鸡蛋的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太多不仅吸收不了,还会影响对其他食物的摄取。一般产后每天吃二三个鸡蛋就足够了。
饮食误区七:汤比肉有营养,拿汤当主食。
肉比汤的营养远远丰富得多,坐月子拿汤当主食的做法很不科学。
日常食品解毒术
今天,还有多少食品能保证自己绝对无毒呢?本文为您准备了一些日常必备食品的“解毒术”,掌握了它们,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家人吃进去的东西都是健康安全的。 速冻食品 毒源:菌落总数超标、标签标注不规范。 解毒术: 1.冷冻条件要过硬。购买速冻米面食品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卖场冷柜的冷冻温度。如果卖场冷冻环境达不到持续-18℃,就不要再考虑购买了。 2.慎买散装食品。尽量不买散装食品,因为散装食品容易受到污染,较难达到食品卫生要求。 3.不买带冰屑的。包装袋内应没有冰屑,
如袋内有较多冰屑的话,有可能是产品解冻后又冻结造成的,食品质量已经受到影响。 4.千万别疏忽标签。速冻食品的标签除了常规的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配料表等要求外,还应标明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 熟食、香肠 毒源:幽梨酸、微生物、亚硝酸盐超标 解毒术: 1.定点购买好习惯。千万不要在路边小贩处购买散装熟食制品,最好到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的商场或超市去买。专卖熟食酱肉的直营店、老字号是最好的选择。 2.鲜艳色泽非好事。卤制品的色泽鲜艳其实并不是质量好的表现,因为那鲜艳的颜色很可能是色素带来的。 3.包装说明看仔细。一定要仔细留心包装袋:一是留心注明的储存条件;二是看产品包装,应密封、无破损、无胀气;三是注意产品标签,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标准、配料表、净含量等。 膨化食品
毒源:菌落总数和糖精钠指标不合格
解毒术: 1.注意品牌的选择。要选那些品名、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和保质期等标志标注齐全的产品,并尽量到一些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大超市购买。 2.及时留心新信息。国家和各地的工商检验部门定期会进行一些检测,我们要随时注意这些有关信息,以避免买到黑名单上的产品。 3.外表仍然很重要。欧美国家有相关规定,要求膨化食品一律充装氮气,因为氮气清洁、无毒、干燥,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不变味、食用安全。但我国无相关法规,有不少厂家用的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含水量比正常空气高,并且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还可能将机器内注入的润滑油化作雾态,喷入包装袋内,附着在包装袋内壁,粘在膨化食品上。所以在购买膨化食品时,若发现包装袋上标注有充装氮气的字样,就可以放心了,如果包装已漏气,就不要选购了。 4.膨化食品忌“裸露”。应尽量选择购买密封包装的膨化食品,散装销售的膨化食品由于裸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酸败和卫生指标超标。
豆制品 毒源:菌落总数超标、防腐剂不符合标准要求
解毒术: 1.超市购买最放心。现在豆腐也有品牌了,要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或者去规模较大的超市,选择有包装的豆制品。 2.最好选择当天的。因为豆制品对生产日期的要求很高,所以要特别注意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销售单位的储存环境是否满足产品包装上明示的储存条件,最好选择当天生产的。 3.“以貌取物”的标准。鉴别豆制品质量好坏还有一个“以貌取物”的标准:好的豆腐块型完整,软硬适度,没有焦味,不脱皮、不红、不糊、不酸,质地细嫩、有弹性、无杂质;豆干呈白色或淡黄色,细腻有弹性、无杂质、无残渣、不红、不酸;素鸡的色泽淡黄色,柔软坚实有弹性,切开后,刀口发光,内无裂缝,不碎、不糊;豆腐皮应该具有豆腐特有的香味,没有破张,没有破洞,质地柔软、坚韧、厚薄均匀、没有杂质,拎起一角不会折断;油豆腐的色泽金黄,有香气,皮薄、空心、有弹性,内呈蜂窝状,冷却后不干瘪。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误区4:拒绝甜食
糖是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它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据研究表明,少量食用水果布丁、低脂冰淇淋等,可使心情愉快。
孕妇装着装的误区
误区一:妊娠末期凑合穿
炎热的夏季,穿衣服一定要尽量减少对自己身体的束缚。孕妇本身就比其他人代谢旺盛,出汗较多,若排汗不畅,就很容易引起皮疹、皮肤感染等问题。如果买到化纤材质的衣服,其透气性不好,而且容易摩擦产生静电,对孕妇的皮肤和健康都很不利。
专家建议:怀孕期间的衣着,最主要是穿起来要舒适,所以吸汗而透气的棉质衣物是最好的选择。有了身孕后,孕妇会发现自己经常尿频,因此一件松身、方便上厕所的孕妇装会比较适合。
误区二:为掩人耳目系腰带
系腰带,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对于怀孕的准妈妈们,这却是不利的。小小的一根腰带,可能给胎儿造成巨大的危害。很多未婚准妈妈,为了不让别人看出自己已怀孕,于是就拿腰带使劲勒紧腹部。
专家建议:子宜选择腰部有松紧带或是系带的,这样可以进行自由调节。但注意不能系得过紧,以免使增大的子宫不能上升而前凸,造成悬垂腹,导致胎位不正、难产。此外,也不能紧紧地束缚腰部及腿部,否则容易影响下肢血液循环,有碍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误区三:穿紧身牛仔裤
怀孕5个月前,孕妇的肚子不是很明显,但其实已经有点突出来了。这个时候如果穿牛仔裤的话,会增加孕妇外阴部和腹部与裤子的摩擦。加上很多牛仔裤都是紧身的,面料也不透气,因此可能使女性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外阴炎和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另外,盛夏时,牛仔裤的金属纽扣长时间和腹部皮肤接触,容易诱发接触性皮炎。因此,孕妇不宜穿紧身牛仔裤。
专家建议: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高。这个不利因素,使妊娠期妇女成为下肢静脉曲张多发患者。因此准妈妈们每天面临的痛苦有:疲劳、坐立不安、足部浮肿静脉曲张等。为了防止静脉曲张,除了减少站立时间,孕期使用连裤袜和紧身裤对预防静脉曲张也有一定帮助。
误区四:衣着灰暗令人萎靡
穿灰暗色的衣服,令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状态不好。精神萎靡的话,会影响孕妇的心情,同时也会间接影响丈夫及身边其他人的情绪。因此,皮肤稍微黑的人,宜穿暖色调鲜艳一点的衣服,如红、绿和紫罗兰色。在搭配上,可以考虑用浅蓝+深灰色,再配上鲜红、白、灰色,这样也是适宜的。此外,穿上黄棕色或黄灰色的衣服,脸色会显得明亮一点;若穿上绿灰色衣服,脸色会显得红润一点。
专家建议: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缘故,南宁人的皮肤普遍偏黑。而皮肤偏黑的人穿暗灰色会显得灰头土脸,整个人提不起精神。因此南宁的孕妇在衣着上,应该以鲜艳为主。但是如果在撇开情绪的影响外,根据孕妇个性和时尚的需要,适当考虑其他的着装也是可以的。
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
1、高钙牛奶比一般牛奶好?
近年来,市面上推出不少“高钙牛奶”、“高钙奶粉”,让消费者趋之若鹜。但高钙牛奶真的比一般牛奶好吗?
真相:一般牛奶的补钙效果可能更好。
专家认为,牛奶之所以被视为钙质最佳来源,是因其中的钙与磷,呈现钙质最易吸收的比例。一旦在牛奶中加入过多钙质,反而易导致钙、磷比例不平衡。所以,高钙牛奶并非一定“钙高一筹”,人体也不见得能照单全收。
对策
专家提醒,正所谓“过犹不及”,任何营养素的摄取都应秉持“适当均衡”的原则,才是正确的保健之道。想要补钙时选用一般牛奶就好。
2、吃素是最健康的饮食方法?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除了拒绝吃肉之外,还摒弃一切蛋白质食物,有些人选择这样的饮食习惯是为了减肥,而有些人则认为吃荤不利于健康。他们认为自己的饮食方法是“健康饮食”。
真相:请重视蛋白质的补充,它们对你很重要。
素食者的饮食习惯尽管属于一种“健康饮食”,但也是一种“偏食”。拒绝吃肉,会造成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即使补充了豆类等的植物蛋白,其吸收和利用都远不及动物蛋白。
对策
素食者不应将牛奶之类的乳制品排斥在外,应适量食用乳制品。此外,经常喝豆浆,吃黄豆、紫菜和谷物,都能对补充钙起到重要的作用。即使你厌烦油腻食物,但适量摄入有益的脂肪不但有益于健康,还能够起到防癌的作用。
3、油炸食物脂肪永远是垃圾食品?
不夸张的说,有些人是一谈油炸食物色变,并且坚决的认为油炸食物就一定是不健康的食物,它在减肥禁忌食物和不健康食物的排行榜上永远上榜首。
真相:过度油炸可以是健康食物,这不是笑话。
先来看看油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食物被扔在热滚滚的油里,食物中的水分慢慢煮沸并被挤出来,慢慢流入油中。等到水分炸干,就会自然形成一层保护,让食物吸收最少量的油。
同时,一部分油在渗入食物中的过程中形成一层脆脆的皮。油温太低更容易吸收脂肪。做天妇罗时,如果油温偏低,只会让这份美味变得油乎乎而难以下咽。本来只需要1/3杯油,结果却生生吸走1杯。
所以,油温可得盯死了。最后,在吃之前,将刚捞起锅的食物用纸巾吸掉表面的油,就会又健康一点点了。
对策
作为一种偶尔食之的东西,油炸食物也可以很健康。只不过一定要适量,且与蔬菜搭配着来吃。在油的选择上也需慎重:低饱和脂肪是重要标准,比如花生油、黄豆油、菜籽油,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一步步地来处理,会让你的油炸食物达到最健康状态。
4、吃鸡蛋会提高胆固醇?
鸡蛋虽是健康食品,但是在得到一部分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鸡蛋里的胆固醇含量太高,经常吃鸡蛋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鸡蛋里的蛋黄更是让许多人敬而远之。
真相:鸡蛋里的胆固醇和你身体里的胆固醇没有关系。
之所以会有种种的误会,全都要怪它们同名同姓,都叫胆固醇,但事实上它们根本是两码事。食物胆固醇存在于类脂肪的原子中,一般存在于和动物有关的食物中,例如鸡蛋,然而它对你血液中的胆固醇没有太大影响。你的身体会制造自己的胆固醇,无需外界提供。
真正刺激你身体制造胆固醇的是饱和和反式脂肪。鸡蛋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一只大鸡蛋中只含有1.5克饱和脂肪,只不过是一汤勺黄油中的一小部分。
对策
贸然将鸡蛋请出餐桌不利健康,也无法预防胆固醇提高,反而与一个能提供13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好东西擦肩而过。
5、大米白质量才高?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大米白质量才高!
真相:米越白营养越少。
专家分析: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也就是说,米糠去除程度越高,米就越白,但营养损失也越多。事实上,米糠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对策
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B2,因此,米并不是越白越好。买米时尽量挑些没那么白的、饱满的米。
6、肉骨头汤补钙更好吸收?
很多人喜欢用肉骨头汤补钙,这样做对吗?
真相:肉骨头汤含钙不高
专家分析:很多骨折的病人都听过这样的劝告,煲骨头汤最补钙!其实肉骨头汤中含钙并不高。实验数据显示,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但肉骨头汤脂肪含量却很高,因为有骨髓。
对策
中国营养健康协会推荐成人每天需要钙摄入量为800毫克,骨折的病人需要的更多,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应当用含钙量高的牛奶或钙制剂补钙。
7、新鲜蔬菜比冷藏蔬菜更健康?
新鲜蔬菜和冷藏蔬菜哪个更新鲜,很多人都会说是前者,新鲜蔬菜真如其名那么新鲜吗?
真相:新鲜蔬菜不一定比冷藏蔬菜新鲜。
冷藏和新鲜那个好,取决于新鲜蔬菜到底有多“新鲜”
如果是指刚从菜地里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吃到的蔬菜大都没有那么新鲜了,而通常都是储存了几天之久,其维生素也在储存的过程中逐渐地损失掉。相反,超低温快速冷冻的蔬菜就能保持更多的维生素,因为蔬菜采摘之后即速冻,就能很好地防止了维生素的流失。
对策
刚从菜地里采摘下来的蔬菜应该趁当天吃,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输,通常已经过了1天时间,应当放在冰箱里保鲜。
8、喝矿泉水对人体更有益?
也许你会觉得矿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更好。
真相:矿泉水容易受污染。
很多人说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更有益。但是矿泉水也会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质(如汞和镉)的污染。荷兰科学家对16个国家出产的68种不同品牌的瓶装矿泉水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矿泉水更容易受到危险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染,其中蕴含的致病微生物要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尽管这些细菌可能并不会对健康人的身体造成太大的威胁,但对那些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说,瓶装矿泉水中的细菌可能会造成相当大的危险。
对策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更安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9、深色鸡蛋比浅色鸡蛋营养价值高?
挑鸡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跳深色一点的,深色鸡蛋会更好吗?
真相:鸡蛋营养价值与蛋壳颜色无关。
深色往往是健康和营养价值高的代名词,但鸡蛋壳的颜色只与母鸡的品种有关。鸡蛋营养价值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母鸡的健康状况以及每日所喂食饲料的质量。
对策
挑鸡蛋要挑新鲜的,新鲜鸡蛋的蛋壳比较粗糙,摇晃时音实,贴蛋壳, 无晃动感,哈一口热气时有轻微的生石灰味。
糖尿病人能吃味噌吗
其实,如果能接受正确的治疗,饮食控制的辅助治疗相对来说会简单一些。但是,也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各种饮食的注意事项。那么,糖尿病人能吃味噌吗?糖尿病可以吃味增,但是也要注意以下饮食误区。
误区一: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
有些糖尿病病人一旦被确诊后就什么都不敢吃了。每天只吃一些所谓的低糖食品,如豆面、莜面、杂面、燕麦等充饥,希望以此控制血糖。其实这些食物的含?
糖量都在60%~70%左右,只是难以吸收。长时间进食这些食品,易导致病人的营养障碍,使病人日渐疲乏、消瘦、身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误区二:只控制主食,副食可以多吃?
副食中如肉、蛋、奶等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对于糖尿病病人尤为活跃,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养生保健,比较注意饮食的健康,就不会在患糖尿病后出现不知所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一些饮食知识,并且养成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不但能预防糖尿病,还能辅助糖尿病的治疗。此外,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的控制治疗也是有益的。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误区2:有机蔬菜就是健康的
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间在营养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有机农业允许使用有一定危害的植物源农药,故未必比普通蔬菜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