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抢走了我的头发
电脑抢走了我的头发
从事电脑工作的人脱发者较多,原因是这类人用脑时间较长,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头发生长相关的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极易被栓塞,从而使头发的营养供应出现障碍,导致头发脆性增加而易发生脱落。要防止脱发,关键在于科学用脑,具体措施是:
第一、调整好使用电脑的时间在电脑前每工作半小时,就应暂时休息片刻,可以离开电脑屏幕,向远处眺望几分钟,转动转动头颈,或者干脆闭目几分钟。
第二、养成按摩头部的好习惯每日早中晚3次按摩太阳穴和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并且用双手的食中指沿额角和头部正中线做由前向后捋按,次数不限。
第三、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平时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多食杂粮,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并保证大便通畅。
第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论工作有多紧张,每日8小时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尽量保证睡眠质量,使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得到适时的调节。
触电怎么急救 现场救护中的注意事项
1.抢救过程中应适时对触电者进行再判定
(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循环),应采用“看、听、试”方法在5~7s钟内完成对触电者是否恢复自然呼吸和心跳的再判断。
(2)若判定触电者已有颈动脉搏动,但仍无呼吸,则可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隔5s钟吹气一次(相当于每分钟12次)。如果脉搏和呼吸仍未能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用“看、听、试”方法再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前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2.抢救过程中移送触电伤员时的注意事项
(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图方便而随意移动触电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2)移动触电者或将其送往医院,应使用担架并在其背部垫以木板,不可让触电者身体蜷曲着进行搬运。移送途中应继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可中断抢救。
(3)应创造条件,用装有冰屑的塑料袋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触电者心、肺、脑能得以复苏。
3.触电者好转后的处理
如触电者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仍有可能再次骤停,救护人应严密监护,不可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触电者恢复之初,往往神志不清、精神恍惚或情绪躁动、不安,应设法使他安静下来。
头发长短并不会影响智力
头发因为生长在脑袋上,所以很多人认为它会和大脑抢营养从而影响到智力,所以长头发的人就中招了,也就有着头发越长的人越笨这种说法出现,事实上头发和智力并没有关系,所以这句话是不成立的。
有些人会说头发越长,大脑提供的营养物质越多,所以人就会变笨,但是头发其实只会在生发时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其他时候并不会消耗营养,即便是短头发,在头发生长是也会和大脑抢营养。
此外,有人认为头发会将大脑中一些决定智力的物质新陈代谢而出,所以会影响到智力,但是,头发在从毛囊生长出来之后便会成为毛干,而毛干本身是已死亡的角质细胞,所以它并不存在新陈代谢的问题,因此这一说法同样是错误的。
还有一点便是,头发和大脑抢营养导致人智力下降,完全是不科学的,因为人即使过了生长期之后,骨骼、肌肉、器官、血液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营养物质,大脑同样如此,而比起大脑消耗的营养物质,头发生长所消耗的,几乎为零。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头发越长的人越笨这一说法的致命点,那便是头发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营养物质的是毛细血管,并非是很多人所认为的大脑,因此说头发越长的人越笨,这种说法在根本上便存在错误。
硬要将头发和身体一些功能扯上关系,那么只能是中医所说的血液,或者身体散热了,因为中医说“发为血之余”,而头发长会让头发覆盖头皮的面积变大变厚从而影响到散热,当然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而已。
其实,除了头发越长越笨这一说法外,关于头发还有很多的谣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关于头发谣言你中了几枪。
触电急救的八字方针
1、迅速
所谓“迅速”,就是要争分夺秒、替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电源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迅速拉开电源刀闸;用绝缘竹杆挑开断落低压电力线,如遇高压电力线断落,要迅速用电话通知供电局停电,然后才能抢救。
2、就地
所谓“就地”,就是必须在触电现场附近就地进行抢救,切忌长途运载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或供电局抢救,否则势必耽误了抢救时间,造成抢救无效死亡。
从医学理论来说:人的大脑只能耐受缺氧5~8分钟,小脑为10~15分钟,延脑为20~30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抢救,就会使触电者昏迷不醒,大脑缺氧,引起脑水肿等一系列病症。从临床(临场)上来总结,以触电者心跳及呼吸停止起计算,如果5分钟内能及时抢救,救生率是90%左右;如果在10分钟内及时抢救,救生率是60%左右;如果超过15分钟抢救,救生希望甚微。由此看出,抢救触电者应该就地进行。
3、准确
所谓“准确”,就是人工呼吸操作法的动作必须准确。如果不准确,要么是救生无望,要么是把触电者的胸骨压断。
4、坚持
所谓“坚持”,就是只要有l%的希望,就要尽 100%的努力去抢救、广东最长时间的一例,救了7个小时才把触电者救活。那么,要抢救到什么程度才能罢手呢。一般来说,只要五个象征出现了,就可以宣布抢救无效死亡:
一是心跳,呼吸完全停止;二是瞳孔放大;三是血管硬化;四是出现尸斑;五是尸僵。如果其中还有1~2个条件尚未出现,还应坚持抢救。如果自己无法确定,待医生到来后鉴定。
乌头碱的救治要点
1、毒理对抗:关键是使用阿托品要遵循早期、足量、反复并维持阿托品化的原则,及时进行心脏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脏损害并迅速给予处理。
2、心脏损害的保护: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和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各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室性早搏见,常为多源性、多形性,室早二联律、三联律也较常见;室性早搏利多卡因治疗疗效好。
3、并发症的处理:并发症的处理关键是正确处理肺水肿、脑水肿、心律失常与稀释毒素间的矛盾。大量输液是抢救的措施之一,一方面患者禁食需补充热量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以稀释毒素。
心脏病急救方法
心脏病急救方法
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迅速采取十大抢救措施:
1、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3、挤压心脏重建循环
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
4、抢救药物及时应用
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碳酸氢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应用。
5、心电监护不可或缺
心电监护仪的监测要贯穿于抢救全过程,即使复苏成功也要继续监护,应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护至少48~72小时。
6、治疗“室颤”迅速妥当
迅速恢复窦性心率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应即刻用200焦耳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
7、血气尿量动态观察
在抢救的全过程中,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血尿常规、水电酸碱以及各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8、减低代谢要降体温
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急性缺氧,必然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出现脑水肿。此时应积极降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降温应及早进行并以头部降温为主,一般降至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加用冬眠药物。
9、集中治疗纠正异常
心脏复苏成功后,仍不能松懈,应进一步强化治疗,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及急性肾衰与继发感染等。
10、保护脑肾预防猝死
心脑肾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脑复苏是心脏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部分患者虽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转的脑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抢救措施除降温外,还包括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高压氧疗以及防治抽搐(常用安定静脉注射)。
如何抢救触电伤者
1、症状较轻者: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实施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2比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1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也应按2比15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7、如果触电者有皮肤灼伤,可用净水冲洗拭干,再用纱布或手帕等包扎好,以防感染。
触电者抢救秘笈
1、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先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
2、切断电源拨开电线时,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得中途停止,一直等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由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电脑族易掉头发
首先,当电脑在开机的状态下,会产生静电,静电又会使漂浮在空气中的很多粉尘和污物如飞蛾扑火般“投身”到荧光屏上。这其间,大量的灰尘理所当然的会落在与电脑近在咫尺的操作者的脸部和头部的皮肤上,从而使他们的皮肤变脏、毛孔堵塞,面部易生痘痘,同时也会对操作者头部的毛囊产生很大的刺激。久而久之,电脑操作者就会出现干性头发越来越干,而油性头发则会越来越油的恶性循环。
再来,操作电脑的人,注意力会过度集中,使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方面,导致自主神经的紊乱令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很容易被栓塞;另一方面,导致头皮局部的血管收缩功能失调,使供血随之减少,最后造成了毛囊的营养不良,从而形成脱发。
头发的生长可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退化期及休止期,头发处于休止期是最容易脱落的,而休止期脱发是指有些属于生长期的头发,提早进入了休止期而令脱发量大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压力大、睡眠不足等。而韩丹长期把游戏当任务,经常半夜起床上网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其精神焦虑、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了休止期脱发。
可在这个电脑正在取代人脑的时代,我们又确实离不开电脑,这时候如何做到让电脑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答案是:科学用“脑”!不仅是电脑、也包括我们的大脑。
用电脑保持清洁最重要
为防止电脑静电对头发和肌肤的危害,每天开机前,最好用干净、干燥的细绒布把荧光屏擦一遍,以减少灰尘的附着。下班后也要及时洗澡或清洗面部和头发。
会用脑更要会养脑
电脑前每工作半个小时,可暂时休息片刻,好让自己的大脑得到短时间的放松。
养脑时间有保证
尽量保证睡眠质量,使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得到适时的调节。
按摩—让头脑更清醒,让秀发更坚固
每日早中晚按摩太阳穴和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并且用双手的食中指沿额角和头部正中线做由前向后捋按次数不限。这样做,不经可以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更可以舒缓头部的紧张神经,让您的头脑更清醒。
多喝绿茶、果蔬汁
它们是天然的“人体清洁剂”。绿茶中所含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且绿茶中还含有较多的脂多糖,它可以改善机体的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人体。而新鲜的果蔬汁,尤其是不经炒煮的果蔬汁,更具清楚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的效果。
脑出血是如何引起的 脑出血来临前有哪些特别信号
脑出血通常都是突然发生的,脑出血早期可能出现5个信号:
1、突然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
2、突然一侧或双侧眼睛看不清东西
3、突然出现没有原因的严重头痛
4、突然昏迷
5、突然行走困难、头晕、身体不能平衡
当身体出现以上一个或多个症状时,应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识别是否发生中风,“中风120”三步识别法,就是将医疗急救电话号码“1-2-0”作为一个可以方便记忆的中风快速识别工具。这些数字转化为三个识别中风的方法: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抢救。
电击伤急救方法有哪些呢
电能无所不在,电击引发的伤害也时有发生。不懂安全用电常识、自行安装电器、或者家用电器漏电,这些都可能引发电击事故,轻则胳膊“麻”一下,重则触电受伤甚至死亡。
触电发生时,对受伤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首先要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拉触电者,这样自己也会立即触电而伤,再有人拉这位触电者也会同样触电,因人体是导体,极易传电。
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对于轻症患者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对于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在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比如有时触电后伤者会被弹离电源几米远,甚至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此外,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应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为了预防触电,应做到以下几点:家用电器最好接有地线;掌握家电知识,自己不拆卸安装电器;发现电线、开关等有问题时,请专业人员修理;别在已破电线上搭晒衣物;远离大风刮断的高压线至少10米远;禁止在潮湿的地板上修电器。发现有“霹雳”的火花声时,立即关闭电源。
以上就是急救电击伤者的具体方法,希望大家重视起来,提高抢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