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医感冒类型
常见中医感冒类型
一、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二、风热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
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孕妇常见的三种感冒类型
1.风寒感冒。
起病很急,身体发热,畏寒怕冷,有时候会打寒战,不会流汗,但是有鼻塞的症状,会流鼻涕,也会咳嗽,有白色稀痰,会头痛,全身也会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2.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是发热,有汗,鼻塞,流黄鼻涕,咳嗽严重,有较浓的黄痰,头痛,口渴,喉咙肿痛,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薄黄或者黄厚、舌质红等。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症状比风热感冒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胃寒怕冷打寒战、高热、头痛剧烈、全身酸痛、身体无力、鼻塞、流鼻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小孩感冒类型
1、发烧、怕冷、盖了棉被还觉得冷,并且伴有头疼、鼻塞、流鼻涕的情形,没有咽喉痛以及出汗的症状,属于伤寒性感冒。
2、这一类型的感冒与第一型感冒有一点相当大的不同是病人会有“咽喉痛”的症状,临床上常见发烧症状明显、怕冷则相对不明显,一般又头痛、鼻塞打喷嚏的症状,咳嗽咳出的痰则比较粘稠、甚至呈黄色,这种感冒中医称为“风热感冒”。
3、高烧不退、全身疲倦、食欲不振,甚至影响到肠胃系统,舌苔呈黄色,这一类感冒属于“暑湿型”。
4、痛、发烧的情形则不明显,咳出来的痰是黄色的。
区分感冒类型
“流感”与“感冒”
“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流感influenza”,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
“感冒common cold”,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气管炎等疾病。
感冒有哪几种常见类型
一、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胡椒可主治因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即将胡椒加红糖、姜丝,与可乐一起煮开后服用,对于预防感冒效果很好,口味也佳。
二、风热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解热消炎胶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寒包火感冒
寒包火的感冒(表现为流清涕,大便干燥,咽部红肿,发热)和风热感冒(表现为喉痛、面红、舌苔黄等)可以靠喝苦丁茶来泻火、清热,缓解感冒的一些症状,如咽喉肿痛、头疼、眼睛肿胀等,但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还是要吃银翘解毒丸、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四、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五、时行感冒
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解热消炎胶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氨咖黄敏颗粒、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常见感冒类型的临床症状
一、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用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二、风热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
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感冒诊断标准
感冒类型鉴别
1.外感症状 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周身不适等。
(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
(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鼻塞流涕黄稠,咽痛或红肿。
(3)咽部肿痛与否常为风寒、风热的鉴别要点。
2.汗出
(1)发热、汗出、恶风者属表虚证。
(2)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者属表实证。
3.咳嗽、咳痰 咳嗽的程度、时间与规律;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是否易咳出。
4.胃肠道反应
有无纳呆、恶心呕吐、腹泻。
5.用药后反应
若服药后出现大汗淋漓、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为虚脱,立即通知医生。
中医感冒类型:
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感冒常以风夹寒、夹热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但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不退,喘促气急,唇甲青紫,甚则咯血,部分患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厥,出现传变。
暑湿感冒: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暑热感冒: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等症状。
体虚感冒:易反复感冒,感冒则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气短,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小儿感冒的4个常见类型
第一型:“伤寒”型的感冒
发烧、怕冷、盖了棉被还觉得冷,并且伴有头痛、鼻塞、流鼻涕的情形,没有咽咙痛以及出汗的症状,这是属于“伤寒”型的感冒,常用的中药有紫苏叶、杏仁、荆芥、防风、桂枝、麻黄、桔梗、前胡、羌活等,这些中药有一个特点就是含有挥发油的成分,挥发油可以改善周边血液循环、发点汗,达到所谓的“解表”、去风寒的作用,其实,也可以简单地用姜汤来治疗这一类型的感冒。
第二型:“风热”型感冒
这一类型的感冒与第一型(风寒)感冒有一点相当大的不同就是病人会有“咽喉痛”的症状,临床上常见发烧症状明显、怕冷则相对不明显,一般有头痛、鼻塞打喷嚏的症状,咳嗽咳出来的痰则较黏稠、甚至呈黄色,这种感冒中医称为“风热”型感冒,可以用菊花、连翘、桑叶、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等具有“天然消炎成分”的中药来治疗。
第三型:“暑湿型”感冒
高烧不退、全身倦怠、食欲不振,甚至影响到肠胃系统(有腹泻、呕吐的症状),舌苔呈现黄色,这一类型的感冒是属于“暑湿型”,在炎热的夏季比较常见,可以用的中药有香薷、金银花、藿香、佩兰、厚朴、黄连、扁豆等具有清热化湿作用的中药来治疗。
第四型:咳嗽较多型感冒
这一类型感冒的症状表现以咳嗽、痰多为主,头痛、咽喉痛、发烧的情形则不明显,如果咳出来的痰是黄色的,可以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鱼腥草、紫苑来改善,如果痰呈白色,则可以用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枳实、竹茹、陈皮等中药来治疗。
风寒感冒可以吃板蓝根吗 风寒感冒怎么办
针对感冒而言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西医将感冒统归于上呼吸道感冒,故而使用抗身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中医感冒有多种类型,单就风寒感冒,中医一般主张使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多用辛味药物来疏散外感风邪,用温性药物来减轻或者消除寒性病症。风寒感冒常用的中药有麻黄、荆芥、苏叶、生姜等辛温解表的药物;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等,具体方药的运用,需要专业医生通过辨证论治后对症下药。
区分感冒类型
流感”与“感冒”
“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流感influenza”,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
“感冒common cold”,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气管炎等疾病。
紫苏泡脚有什么用 紫苏泡脚可以治感冒吗
根据情况看。
紫苏有解表散寒的功效,而泡脚也有去寒气的功效,所以紫苏泡脚对于风寒感冒是有一定功效的,但引起感冒的类型有很多,除了风寒感冒以外,还有风热感冒、署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对于这些感冒类型,紫苏泡脚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所以紫苏泡脚一定要对应好感冒类型使用,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热感冒夏天感冒常见类型之一
热感冒大多是由着凉引起的。很多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么热的天还会着凉?回答是,肯定会。贪凉是许多人应对天热的本能反应,殊不知,也许当你从户外满头大汗地回家,从冰箱里拿出冷饮大吃大喝时,也许在你开着空调或吹着电扇打了一个小盹儿时,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感冒就找上你了。这是由于体表或局部环境突然由热转凉,血液的温度大幅变化,引起鼻子和嗓子暂时的反射性缺血,此时人的抵抗力会大打折扣,使感冒病毒得以长驱直入。事实上,休息不够、暴食冷饮、长期在密闭空调房中的人最宜患上感冒。
患上热感冒的内因如下:
1、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
2、昼长夜短,闷热天气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
3、夏天,许多人食欲减退,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影响了蛋白质的摄取。
4、由于天气热,一些人不愿运动,减少锻炼时间。
引起夏天感冒的外因如下:
过度贪凉。如有的人热得满头大汗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有的人爱在树阴、通道纳凉或露宿受了风寒;有的人睡觉吹电扇或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夏天感冒如果没有引起并发症,如头部或其他部位特别疼痛,或是长时间连续高热,患者只需吃点解热镇痛药,再加上足够的休息,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能痊愈。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因为夏天人们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再加上感冒时容易发烧,而发烧是人体与病菌抗争的过程,会消耗大量体液。睡眠对治疗热感冒也有帮助。
中医辨别感冒有五大类型
一、风寒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
二、风热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
三、暑湿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
四、暑热感冒:发热,偶尔怕风,心烦、汗出口干,喉咙疼,流稠涕,咳浓痰,舌苔较薄,脉象主要为浮脉或数脉。
五、时行感冒: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感冒常见类型
感冒常见类型
风寒型感冒
感冒鼻塞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热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解热消炎胶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时行感冒
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解热消炎胶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寒包火感冒
寒包火的感冒(表现为流清涕,大便干燥,咽部红肿,发热)和风热感冒(表现为喉痛、面红、舌苔黄等)可以靠喝苦丁茶来泻火、清热,缓解感冒的一些症状,如咽喉肿痛、头疼、眼睛肿胀等,但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还是要吃银翘解毒丸、莲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孕妇常见的三种感冒类型
1.风寒感冒。起病很急,身体发热,畏寒怕冷,有时候会打寒战,不会流汗,但是有鼻塞的症状,会流鼻涕,也会咳嗽,有白色稀痰,会头痛,全身也会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2.风热感冒。主要症状是发热,有汗,鼻塞,流黄鼻涕,咳嗽严重,有较浓的黄痰,头痛,口渴,喉咙肿痛,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薄黄或者黄厚、舌质红等。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状比风热感冒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胃寒怕冷打寒战、高热、头痛剧烈、全身酸痛、身体无力、鼻塞、流鼻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身体免疫力会下降,加上怀孕后呼吸道黏膜容易充血、水肿,更容易发生呼吸道的感染;并且孕妇怕热,出汗多,到低温的环境中就很容易着凉,也容易被空气中存在的感冒病毒所感染。所以孕期孕妇容易患上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