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可以传染的 当心3大胃癌症状
胃癌是可以传染的 当心3大胃癌症状
胃癌是可以传染的
癌症不能直接传染,但导致癌症的细菌可以直接传染。有一种细菌就是在你和别人一起吃东西的时候被感染上的,而且这种细菌已经被确定为导致胃癌的第一致癌因素,它就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很强,它常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只要你和这个人夹了同一盘菜吃,都有可能被感染。好多上了年纪的人给小孩喂东西吃的时候会自己先咬碎了再给孩子吃,这是我们中国家长特有的习惯。
然而,婴幼儿感染幽门螺杆菌大多正是由于大人口对口喂食造成的医学研究标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明显的聚集现象,家里如果有一个人带有这种细菌,几乎家里所有人都会被感染上。中国人喜欢一家人在一个盘子里夹菜,不光是夹给自己,还给别人夹菜吃。这种习惯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所以,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适当改变用餐方式,从一双公筷开始,预防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降低引发胃癌的风险。
警惕“草莓鼻”
有研究数据表明,全人类大约一半的人体都携带幽门螺杆菌,只是它没有被引起重视或是携带者根本不知道而已。而且,幽门螺杆菌是难以根治的。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如果第一次根除失败我们就要在体内重新培养这些幽门螺杆菌,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根除,所以,对于幽门螺杆菌来说,如何避免被感染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你出现鼻子有些发红,而且毛孔比较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草莓鼻”,那可要警惕了。以前出现这种“草莓鼻”或是酒糟鼻都要去皮肤科检查,看是否和螨虫有关系。但现在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也可以引起皮肤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导致鼻头变红、鼻子的毛孔变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人有可能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如何预防胃癌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认识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少食或不食腌制食品,以减少亚硝胺前身物质的摄入。食品保藏以冰箱冷藏为好。
2、多食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豆类食物和牛奶,以及鲜鱼肉蛋,提倡食用大蒜、绿茶。
3、少食烟熏、油炸、油煎的鱼、肉,以红烧或清蒸为好。
4、低盐饮食,减少食盐摄入量。
5、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进食不宜过快、过烫。
6、不饮烈性酒,不吸烟。
7、精神开朗,情绪乐观。
8、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进行胃镜或X线胃肠摄片检查。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普治。
癌症 治愈
1.恶性淋巴瘤:
50%的早期淋巴瘤能被治愈
恶性淋巴瘤过去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绝症,但随着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恶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50%。其中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达80%以上。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使用免疫化疗后,50%的早期淋巴瘤患者能被治愈,而一半的患者在得病5年后依然可以健康生存。
2.大肠癌:
80%的早期肠癌可被治愈
统计数字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同步上升趋势。大肠癌与胃癌相对照,有“此消彼长”的趋势。曾经,中国是胃病大国,那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现在,物质丰富时代带来的现实是,胃癌患病率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增长。专家发现,大肠癌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高脂、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再加上久坐少动是最大的致病因素。
作为恶性肿瘤,大肠癌的治疗仍旧是手术、药物和放疗的“三部曲”。而对早期发现的肠癌来说,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而且,手术的创伤也不大。对于非常早期发现的肿瘤,腹腔镜手术就可以完成。
3.肺癌:
低剂量螺旋ct有助早发现
肺癌之所以是“杀伤力最大的肿瘤”,就是因为它通常很难早期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
近年来,医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有效治疗肺癌的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如果及时手术治疗,5年和10年生存率可达85%和50%以上。
4.宫颈癌:
可通过疫苗注射预防的癌症
宫颈癌是最容易被治愈的癌症。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而且,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的癌症疫苗就是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的高治愈率无疑让人类对战胜癌症的事业充满了更大的信心。
5.乳腺癌:
最适合个性化治疗的癌症
乳腺癌是让所有女性倍感恐惧的癌症。它不仅危及生命,还让女人面临性别特征的残缺问题,是身体和心理杀伤力很大的恶性肿瘤。但现在乳腺癌已成为治愈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如果早发现、早治疗,70%的女人仍能重新拥有健康。而且现在的医学发展水平已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保乳,让手术痛苦和对身体的损害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6.皮肤癌:
夏季更高发的癌症
皮肤癌是白种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最近几年我国的发病率上升。值得欣慰的是,皮肤癌是很容易治愈的恶性肿瘤,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专家发现,皮肤癌的发生与酸性的身体内环境有关。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能有效预防皮肤癌。
7.胃癌:
从传染病到慢性病的转变
我国一直是胃癌的高发区。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持续增高中,15%的患者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胃癌的治愈率也与是否早期发现有关。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胃癌也是治愈率超过60%的疾病。
wh0的调查发现: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而在我国,60%的胃病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问题。有些专家甚至把胃癌称作“传染病”,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中国人的“共餐”习惯有关,专家建议外食族应养成分餐或使用公筷的好习惯。
温馨提醒:癌症现在已经不是绝症了,很多癌症都可以通过科学治疗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最关键的还是要靠病人的配合。
胃不舒服当心胃癌发生
很多人都会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可是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这一症状并不是很在意。而近年来调查的数据表明,由于自己的不注意更是造成了胃癌的患病人数逐渐的上升。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更是要了解胃癌。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发病率占全球的42%左右。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死亡率为23.2%,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预计到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还将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面对严峻的胃癌发病形势,要加大胃癌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增强人们的防癌、控癌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是胃癌高发的重要因素
胃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迄今为止其确切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已认识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胃癌的发病与饮食不合理、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摄入过多的食盐、熏烤食品、富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腌制品、发霉变质的食物,以及男性、肥胖、嗜好烟酒、三餐无规律、吃饭过快、喜欢吃烫食等,均可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此外,精神压力大,情绪无法释放,经常熬夜都会引起身体的变化,造成免疫力下降,也成为胃癌的诱因。
有些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巨大胃粘膜皱襞症、残胃等癌前疾病,这些疾病久治不愈,胃癌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当胃粘膜出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时,极易发展成胃癌。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患者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中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在发展中国家约63%的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胃不舒服别不当回事
俗话说“十胃九病”,是说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所以,生活中有些人胃部不适也不当回事,随便在药店买点药吃吃。对此,杨川杰提醒,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对于胃病我们要引起足够的注意,不能因为其没有胃癌的症状就对此不在意,等到我们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患上癌症。对于胃病我们要正确的对待,积极的进行治疗,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给胃癌带来可乘之机。
胃病与胃癌是近亲
胃病与胃癌是近亲 肿瘤科医院癌症治疗专家称胃病与胃癌是近亲,这是为什么呢?癌症治疗专家称胃部疾病患时间长而不治的话,很可能导致病变,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肿瘤科医院癌症治疗专家介绍,60%的胃病患者被发现胃癌时都感觉似乎是一夜之间得的。不就是老胃病吗?怎么突然变成胃癌了?胃病恶变,似乎总是不知不觉。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
胃癌到底会不会传染呢
传染性疾病的传染过程是需要传染源、媒介和其流行性等条件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所以证明胃癌不会传染,就需要从这些条件入手。当然,首先要明确的是胃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胃癌是由胃部上皮细胞恶变而无限增殖引起的一种疾病;而传染病指的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和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其特点是具有病原体、流行性和传染性。
严格说来,胃癌并不具有传染病的这些特征,从癌症与传染病的本质区别上就可以证明出“癌症真的会传染吗”这一问题的答案——癌症不会传染,也从而解除家属的担忧使之全身心的照顾病人。
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微生物为主,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是寄生虫;胃癌则只是胃上皮的细胞自身癌变,以致无限增殖。据多年的临床调查得出:胃癌并未在某地区引发流行,也并未见有传染病例,因此可以证明胃癌不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最容易得癌症的器官
肺。无论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为什么肺部会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吸烟。据统计,30%的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肺癌。此外,由于致癌物质可以经肺吸收,造成全身危害,因此会诱发喉癌、食管癌、口腔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等。第二是环境污染。有关数据表明,空气污染是诱发肺癌的原因之一。环境污染对人们肺部的伤害不亚于吸烟。
胃。胃癌是世界上第4位最常见的癌症,而每3个病例中就有2个是男性。除了盐、盐腌食物、红辣椒、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动物食物等是胃癌发生的原因外,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也可导致胃癌发生。另外,“共餐”也会增加胃癌直接诱因———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机会。“因此,甚至有人把胃癌归为了传染病。”乳腺。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发生因素主要有: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等。
肝。肝癌是世界上第6位最常见的癌症。目前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类和豆类,同时,长期饮酒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食管。食管癌是世界上第8位最常见的癌症。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吃烫的食物,比如常饮热茶等。此外,吸烟、肥胖、食用加工肉类等因素是直接诱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大肠。这是世界上第3位最常见的癌症。红肉、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导致大肠癌。此外,炎症性肠病也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
膀胱。膀胱癌是世界上第10位最常见的癌症。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该癌发生的风险。
胰腺。胰腺癌是世界上第13位常见癌症,是癌症中“富贵病”的代表,肥胖和糖尿病都会导致该病发生。
淋巴。淋巴和造血系统的癌症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这组癌症与肝癌并列为世界第6位高发癌症。环境污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是导致该癌发生的原因。
肾。肾癌是世界上第5位最常见的癌症。身体肥胖度、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以及吸烟这三个因素可导致该癌发生。
宫颈和卵巢。分别是世界上女性第2位和第7位最常见的癌症。引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等。
胃癌会传染吗
专家指出胃癌不会像其他病菌一样,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即使发生性关系,也不会通过性途径传染给另一人。原因很简单,癌症不是传染病,它不能把致癌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传入到他人体内从而引发癌症。即使把癌细胞植入到其他人体内,它也无法存活。因为对自己而言,他人的癌细胞就是一种异物,机体可以通过强大的免疫排异能力,将他人的癌细胞杀死。因此可以绝对的讲,胃癌不会传染最简单的道理是肿瘤不是传染病,它不能把致癌基因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他人身体内而引发肿瘤,即使把肿瘤细胞移植在他人体内也是难以成活的,因为存在着排异反应。
但是,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家庭会发生一名以上的肿瘤患者?这种家族中肿瘤发生的相对聚集性并非传染所致,主要与遗传及共同的致癌因素有关。所谓传染,简单地说,就是某种疾病从一个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
关于胃癌传染吗?我们首先要知道传染的条件。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临床资料证明,癌症病人本身并不是传染源。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从癌症病人身上取下的癌组织直接种植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能成活生长。尽管目前认为某些癌症的发生与某些病毒有关,如: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但至今还不能证实感染上某些病毒就一定地得某种癌症的说法。
另外,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会引发胃癌:
近年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有关。1994年who已将其列为第一类胃癌危险因子。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胃癌发病率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hp感染者胃癌危险性较非感染者增高6倍。同时发现胃癌高发区,hp感染年龄提前。我国兰州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已达40%~50%,福建长乐市5岁以下儿童竟达50%,明显高于低发区。在正常胃黏膜中很少能分离到幽门螺杆菌,而随胃黏膜病变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增高;测定胃癌病人的血清,发现其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胃癌的危险因素。hp参与胃癌的发生,其机制是多方面的。hp本身的代谢可以产生一些毒性物质,如尿素、磷脂酶等,这些物质可以降低局部环境的酸性并导致上皮细胞损伤,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另外hp感染造成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使氧自由基增多及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导致dna损伤及细胞凋亡。多项研究表明hp感染者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细胞凋亡刺激上皮细胞增殖或导致胃黏膜萎缩,是胃癌发生的主要环节。胃癌患者的hp感染率各家报道不一,除与检查方法和抽样人群不同有关外可能尚与胃癌的病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有关。asaka等发现早期胃癌hp 阳性者为9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也高于晚期胃癌患者。
胃癌会传染给别人吗?通过上述的介绍,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由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那类人群容易患上胃癌等癌症,只有了解这些常识才能对胃癌的预防起到帮助性的作用。
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家庭感染
导致胃癌年轻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染,当家里有一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时,很有可能交叉感染给家里的其他成员,而幽门螺杆菌会大大增加胃癌出现的风险。
以上五个因素是导致胃癌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癌症的青睐,年轻人一定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更要关注胃部健康,定期进行胃部检查。
三大癌症会传染要注意预防
有些癌症会“传染”,因为这些癌症的根源是传染病原。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了,此外,幽门螺杆菌和肝炎病毒也分别是引起胃癌和肝癌的重要病因。”这三种导致癌前病变的病毒或细菌都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更要注重预防。
防宫颈癌:30岁后定期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使用避孕套、限制性伴侣数、推迟首次性生活时间和首次生育年龄等有助预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开展子宫颈筛查,宫颈癌死亡率能够显著下降50%。
防胃癌肝癌:分餐制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建议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最好实行分餐制。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重要原因,很多肝癌病人前期都感染乙肝病毒。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能起到间接预防肝癌的作用。
此外,还应戒烟限酒、低盐少油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有些癌症会“传染”,因为这些癌症的根源是传染病原。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了,此外,幽门螺杆菌和肝炎病毒也分别是引起胃癌和肝癌的重要病因。
此外,还应戒烟限酒、低盐少油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胃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因,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有16万,近年来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待患者自行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如能在早期或中期就诊实属幸运。
胃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8%~11%,目前早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率为90%~100%,术后5年生存率达90%~99%。
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影响胃癌晚期能活多久的最主要因素。就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而言,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大多要依靠药物治疗,即化疗及中药治疗。
胃癌是消化道肿瘤中对化疗比较敏感的一种,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法主要有单剂化疗和联合化疗,联合化疗的效果优于单剂化疗。但晚期胃癌的最佳化疗期限尚不清楚,因为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其治疗毒性也在逐渐增加,对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无明显作用。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
警惕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
目前普遍认为,虽然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不及结肠癌和直肠癌,但胃癌的家族史仍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胃癌具有明显的家庭性聚集倾向,有专家指出:家族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2~3 倍。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可能由染色体畸变引起,这种染色体畸变可遗传给后代,但这种遗传并不是直接的癌症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的倾向。
胃癌是否有遗传性研究提示,遗传和免疫在胃癌的形成中起着一定作用。免疫监视功能缺陷可增加对胃癌的易感性,当细胞免疫缺陷时,易导致肿瘤的发生。尤其当胃粘膜受损后,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突变的细胞开始增值,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那么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北京最好的肿瘤医院专家介绍,目前认为,这可能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的,正常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各种致癌因子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使得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上均与正常细胞不同,这种染色体的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使其下一代具有患癌的可能性。但是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并不是一定就会得癌症,只是得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大些而已。
了解了胃癌是否有遗传性之后,即使有胃癌家族遗传史的人也不必恐慌,因为癌症虽然有遗传性,但不一定会得胃癌。要正确有效的预防胃癌,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样才会降低得胃癌的几率。
胃癌会传染吗
从传染病上来讲,胃癌是不传染的,胃癌不会像其他病菌一样,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原因很简单,癌症不是传染病,它不能把致癌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传入到他人体内从而引发癌症。即使把癌细胞植入到其他人体内,它也无法存活。
因为对自己而言,他人的癌细胞就是一种异物,机体可以通过强大的免疫排异能力,将他人的癌细胞杀死。因此可以绝对的讲,胃癌不会传染最简单的道理是肿瘤不是传染病,它不能把致癌基因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他人身体内而引发肿瘤,即使把肿瘤细胞移植在他人体内也是难以成活的,因为存在着排异反应。
了解上述知识后,你尽可放心,不必再担心自己被传染上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