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头上的穴位有什么好处呢
按摩头上的穴位有什么好处呢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1)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2)推坎宫。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
开天门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3)揉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4)揉高骨。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
于眼睛疲劳的解决方法,一般也是有很多的,常见的就有:药物治疗、食物治疗等等,这些对于眼睛疲劳也是非常有效的。其实对于眼睛疲劳的缓解方法还有一种,那就是穴位的按摩。针对这个现象,下面就来具体说说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这个问题。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中医推荐在用眼一两个小时的时候经常对自己的眼睛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的保护眼睛的。
1、按摩、揉按眼保健穴
眼保健穴位分为近端和远端穴位,在眼睛周围和近处的穴位称为近端穴位;在躯体、四肢等部位的穴位称为远端穴位。常见又容易找到的近端有四白、承泣、攒竹、鱼腰、丝竹穴等。譬如说,眉毛上就有3个很好用的护眼穴位,古人觉得眉毛如鱼,攒竹穴在两眉头塌陷中;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塌陷处;眉毛尽处则是丝竹穴。
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
2、按摩太溪穴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是肝经等都是联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间的通道中。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推荐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这个穴位,不宜过于酸胀,3分钟即可。其次是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即可,感觉以中等强烈的酸胀为宜。
3、按摩耳穴
经常按摩耳穴,对保护视力也有较大帮助。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耳垂(女性佩戴耳环的位置),轻轻地揉按即可。
关于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一般就有眼保健穴、太溪穴以及耳穴等等。了解到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就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起这一方面来,当自己出现眼睛疲劳的时候,不妨停止工作休息一下,尝试一下穴位的按摩,这对于眼睛疲劳的缓解是非常有效果的
大病初愈要调养,中医如何来帮忙? 养生保健常按摩穴位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除了内服中药之外,大病初愈也可以按摩穴位来保养;医师建议,由于平常工作太忙、太劳累,也容易老化比较快,或是大病之后都可能发生五劳七伤六极的问题,民众应该要注意养生保健,平常可按摩穴位,常用穴位有肚脐附近的关元、气海,以及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与三阴交(足内踝尖上三寸)。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就应该禁用。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推三关
三关位于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指、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循行路线,内侧为三阴经循行路线,“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半月板轻度损伤能自愈吗 半月板轻度损伤怎么治疗
在半月板存在轻度损伤时,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可先用保守疗法进行辅助。
按摩穴位治疗
常见的按摩穴位有:膝眼穴、足三里穴、曲泉穴、鹤顶诸穴等。
按摩足三里穴详介
操作手法:
1.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2.采用屈膝坐位,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1分钟内,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足三里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时间约5分钟左右。
胃溃疡按摩疗法有哪些
—、消除腹胀按摩法:按摩穴位有三焦俞、膈俞、肝俞、胃俞、脾俞、大椎、肩井、命门、肾俞各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病人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病人的膈俞至三焦俞穴—段的膀胱经内侧线。按摩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病人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赖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病人的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其大椎和命门穴。按摩者用食指、拇指、中指和掌根分别捏拿病人双侧的肩井穴至肾俞穴之间的腰背肌,同时可做适当的捻转动作。
二、消除疼痛按摩法:按摩穴位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各穴。
按摩方法:让病人仰卧,按摩者坐在病人身体的右侧,先用轻快的—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自病人的剑突下至中脘向左沿着肋弓推按,往返按摩5~1O遍,然后按揉其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病人的足三里穴。最后用手掌轻拍病人的胃脘部3~5分钟。
三、止呕按摩法:按摩穴位有内关、手三里、肩井、合谷各穴及两胁部。
按摩方法:让病人坐在椅子上,按摩者分别对其内关、手三里、肩井、合谷等穴进行用力的按揉,然后用双手揉搓病人的肩臂和两胁,以使其局部的经络通畅。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 前顶穴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双手举过头,手掌心朝下,手掌放松,自然弯曲,手指尖下垂,大约成瓢状,中指指尖触碰部位取穴。
2.先将左手的中指按压在穴位上,再把右手的中指按压在左手中指的指甲骨文,双手中指交叠,并同时向下用力按揉穴位,有酸胀,刺痛的感觉。
3.两只手轮流在下按摩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1-3分钟。
来完月经后怎么调养 月经后怎么调养
食疗:生地百合饮
生地10 克,百合10 克,沸水泡饮。生地是滋补肝肾的常用中药,现代研究表明,有止血、抗真菌等作用,还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此款茶饮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可于月经干净后饮用10天。 按摩穴位:太溪穴
太溪穴是补肾、清虚热的常用穴位。对改善潮热、盗汗、消瘦、失眠有佳效。每次每侧按揉5分钟,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酸胀感即可。
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可在每次月经干净后按揉10天。
食疗:陈皮茯苓茶
陈皮10克,茯苓15克,用沸水泡饮。陈皮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积气。
茯苓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达到利水,可以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这款茶饮具有健脾化湿、祛痰减肥的功效,可于月经干净后服用10 天。 按摩穴位:丰隆穴
丰隆穴是祛痰湿的第一穴,有健脾化痰湿、和胃降逆的功效。现代研究显示治疗高脂血症(中医称为痰湿),针刺双侧丰隆, 2周后空腹血脂大多数恢复正常。可在每次经后的一周进行按揉。
每次每侧5分钟,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食疗:当归丹参饮
当归10克,丹参10克,用沸水泡饮。当归是中药中的补血圣药。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除烦安神的功效。此茶有补血活血,行经止痛的功效。可于月经干净后服用10天。 按摩穴位: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重要穴位。肝不开心,太冲穴会显现出一些信号,例如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可以疏解情绪、宽胸理气。
每次每侧5分钟,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可在每次月经干净后进行按揉,直至下次月经来。
食疗:党参红枣茶
党参15克、红枣3枚,用沸水泡饮。党参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
红枣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是女性补血的好食品。这款茶饮具有益气养血,美容养颜的功效,适合在经后服用一周。 按摩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的地方,具有培补元气,调理经脉,温经散寒的功效,是强身保健的重要穴位。
可在每月经后一周进行按揉或艾灸。按揉每次5分钟,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艾灸每次5~10分钟,局部皮肤潮红即可。每天一次。
乳腺增生按摩穴位有用吗
1、乳腺增生按摩穴位有用吗
乳房于每个女性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与此同时乳房也是非常脆弱的,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仅给女性朋友带来一系列的健康损害,同时也会使得患者倍增心理压力。其中乳腺增生的问题尤其常见,建议平时多进行穴位按摩,帮助缓解乳腺增生的病情。乳腺增生按摩穴位有用吗
乳根穴通俗来解释就是乳房发育生长的根本穴位,能够起到承托乳上部肌肉物质的作用,对于帮助乳房提拔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乳根穴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缓解因为乳腺增生导致的乳房胀痛的情况,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有需要的女性朋友可以尝试下乳根穴的按摩,它主要是位于女性胸部乳头下方位置。
2、乳腺增生病因
乳腺在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会有增生和复旧的改变。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可以出现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
3、乳腺增生临床表现
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特点,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尚未哺乳的妇女,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月经前乳腺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并伴有触痛。35岁以后妇女主要症状是乳腺肿块,乳疼和触痛较轻,且与月经周期无关。
咽喉炎按摩穴位有哪些
1、用中指指端点揉廉泉(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翳风(耳垂后下缘凹陷处)、下关穴(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各100次。
2、用力拿捏大鱼际(手掌内大拇指根部肌肉丰实处)、少商(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处)、合谷穴(虎口上)各20至30次。
3、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50次。
4、拿捏太溪(足内侧,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太冲穴(足背第1、2趾缝间向上1.5寸处)各30至50次。
5、用拇指螺纹面推下桥弓(耳后翳风至锁骨上窝中成一直线)左右各10次。
6、用力拿捏风池穴(后发际颈椎两侧凹陷处)10次。 7、用中指指端按压廉泉、翳风穴,各振动1至2分钟。 注:上述疗法每天按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7、按揉廉泉穴(位于下巴顶端再往里2厘米)用拇指指面按揉100次,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8、按揉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2厘米)用食指与拇指同时按揉两侧人迎穴100次,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9、按揉天突穴(胸骨上窝凹陷处)用中指指端按揉100次,方向尽量向下,避免刺激食管,手法轻柔。
10、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11、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12、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卵巢囊肿按摩穴位有哪些
1每天需按的穴位有:环跳、八髎、三阴交、肾俞。这些穴位每天按一次就可以了,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力度要适中,以酸疼为宜。肾俞穴位尤其不可过重。最好用食指的关节按比较好。如果在按摩时听到肚子里有咕噜的声音,说明本来堵塞的穴位被打开了,也就意味着囊肿会好了。我当时按摩了半年,复查囊肿消失了。(按摩时,当感觉到被按的力度时就吐气,吐气可以让按摩的力度更好的进入穴位,松开穴位时呼气。)
2、用双手四指向下轻按鼠溪淋巴结(4-6遍)。
3、站在客人右侧,在卵巢处四指用指腹顺时针打圈至腰际(做完一侧做另一侧)动作轻柔服帖。
4、手重叠按压脐周。
5、双手掌放于卵巢部位推至脐两侧,掌根相对推至腰后,点按膀胱经带回鼠溪轻压并舒缓腹部。
6、双手掌交替从卵巢部位向胸部推按。
7、以神阙穴为中心,双手顺时针打圈。
8、点按穴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急脉(由轻到重感觉到脉搏跳动便可放松)并舒缓腹部。
9、将双手搓热在卵巢部位震颤,在放于子宫处震颤。
10、两手平放卵巢处推向腰部两侧腹股沟再拉回点按中极穴。
11、双手轻抚腹部,顺时针打圈放松。
脾虚按摩什么穴位能改善
脾虚按摩穴位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平时也要多吃一些补脾的食物,不能只靠按摩穴道。对脾虚有治疗作用的穴位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胫骨处,膝盖下三横指的位置,平时可以多按摩,按摩的时候要稍微用力感觉到胀痛,这个穴位是健脾的穴位。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这个穴位按摩有健脾的作用,可以调节脾虚。该穴位位于足内侧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如果找不准,多按摩足底也可以。
脾虚是中医的常见概念,导致脾虚的原因很多,对于男性朋友而言,更多的是肝气郁结导致的脾虚。由于肝火旺脾虚的症状是及时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肝火旺引起的脾虚,患者有消化功能减弱的症状,特别是食欲变差,而且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症状时就应引起重视。由于不同类型的脾虚的症状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出现有脾虚的症状时就应及时进行治疗,进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卵巢囊肿按摩穴位有哪些
每天需按的穴位有:环跳、八髎、三阴交、肾俞。这些穴位每天按一次就可以了,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力度要适中,以酸疼为宜。肾俞穴位尤其不可过重。最好用食指的关节按比较好。如果在按摩时听到肚子里有咕噜的声音,说明本来堵塞的穴位被打开了,也就意味着囊肿会好了。我当时按摩了半年,复查囊肿消失了。(按摩时,当感觉到被按的力度时就吐气,吐气可以让按摩的力度更好的进入穴位,松开穴位时呼气。)用双手四指向下轻按鼠溪淋巴结(4-6遍)。
站在客人右侧,在卵巢处四指用指腹顺时针打圈至腰际(做完一侧做另一侧)动作轻柔服帖。手重叠按压脐周。双手掌放于卵巢部位推至脐两侧,掌根相对推至腰后,点按膀胱经带回鼠溪轻压并舒缓腹部。双手掌交替从卵巢部位向胸部推按。以神阙穴为中心,双手顺时针打圈。
春季怎么防春困 经常按摩穴位
养成按摩穴位的习惯,可以有效的舒经活络,促进血液畅通,增强抵抗春困的能力,可以按摩的穴位有太阳穴,风池穴,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每日按摩一次,每次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