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女人脱发的原因是什么 雾霾等环境污染加剧

女人脱发的原因是什么 雾霾等环境污染加剧

近几年,雾霾天肆虐、汽车尾气的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也让我们的头发承受了更多的伤害。遭遇雾霾天气,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果头发长时间暴露在雾霾天气下,有毒气体侵蚀头发毛囊,会造成严重脱发。此外,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激素活性改变而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内分泌的紊乱是引起脱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脱发是为什么

一、遗传因素

脂溢性脱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家族遗传,发病患者的头发中双氢睾酮的含量很高,高水平的双氢睾酮会造成部分毛囊不断变异、萎缩和坏死,进而导致头发生长周期缩短,形成脱发。

二、饮食结构的改变

我们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一些头发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乏。比如,谷物的精加工会让谷物丧失了维生素B的含量;蔬菜的过度烹饪也会让营养流失;新鲜、生的绿叶蔬菜摄入量越来越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而人体要消耗这些碳水化合物需要大量的维生素。

三、食品安全

油炸食品、罐头、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食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等“垃圾食品”,还有我们难以分辨的转基因食品,恰恰是我们生活中形影不离的。此外,近些年曝光的各种“黑心食品”也是导致脱发等身体疾病的原因。

四、雾霾等环境污染严重

近几年,雾霾天肆虐、汽车尾气的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也让我们的头发承受了更多的伤害。遭遇雾霾天气,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果头发长时间暴露在雾霾天气下,有毒气体侵蚀头发毛囊,会造成严重脱发。

五、生活工作压力过大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经济危机的威胁,让现代人的神经越来越紧绷,压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上班族的就业、升迁、结婚、子女教育等都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这些压力都会让我们的神经长期紧绷,造成植发神经紊乱,导致脱发。

雾霾天气对交通影响严重

雾霾天气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有关,同时对交通影响严重,“雾闪”曾导致京广铁路一度断电。

入冬以来中东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达到10—20天。像河北的南部,山东的西北部、四川的东部有5—10天的能见度不足500米。

气象专家对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作了分析,对从2004年以来,对天气大气环流等做了分析,主要原因从气象角度来讲,1月份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由于风速小,大气条件比较稳定,特别容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外在秋冬季节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有二次加剧效应,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天气的发展,甚至导致重污染现象。

雾霾天气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有关,应该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多部门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据悉,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于交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首先对于交通运输,受雾霾天气影响的地方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封闭,海上交通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火车,雾霾引起的“雾闪”导致京广铁路断电,临时停车或者延误事件时有发生。对于人体健康,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期间卫生部门统计各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也有所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1—4成。

雾霾天跑步可以吗

雾霾天气极易导致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和肺功能下降,参加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所以雾霾天气是不可以跑步的。

我们进行户外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呼吸新鲜的空气锻炼身体,但是雾霾的天气使得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粉尘和污染物,已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的严重的影响。

在雾霾天气是不建议户外长跑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长跑,那么在长跑时请顺风,这样空气的粉尘和污染物一直的进入你的呼吸道,从而引起呼吸疾病。请尽量的避开早晨上班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原本雾霾的天气,再加上出行的车辆过多,排除了大量的汽车尾气,空气中的污染更加严重。

专家表示,在雾霾天气下,易感人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雾霾天气极易导致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和肺功能下降,平时有锻炼习惯的应停止户外跑步和散步,最好不要进行心肺功能锻炼,如高强度的跑步等。因为剧烈运动时,身体内吸进的有害气体会比平常多。同时,雾霾天气下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易诱发心绞痛、心衰等病症的发生。

不论什么天气,有些人锻炼身体从不间断。其实,有毅力是好事,但天天坚持也未必正确,比如雾霾天锻炼就有些得不偿失。雾霾天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变得不易扩散与沉降,使得污染物大部分聚集在人们经常活动的高度。

而且,一些有害物质与水汽结合,会变得毒性更大,如二氧化硫变成硫酸或亚硫化物,氯气水解为氯化氢或次氯酸,氟化物水解为氟化氢。因此,雾霾天空气的污染比平时要严重得多。

雾霾天如何预防疾病

雾霾天的增多,让口罩、空气净化器、润喉糖成为了热销产品。曾在2003年非典期间“名声大噪”的N95口罩,由于其较好的防护效果,再次成为人们选购的重点。据媒体报道,雾霾天气时,某大型网络商城“N95”口罩的搜索指数飙升了1162.6%,成交指数上升1012.5%。其中,北京地区的搜索和成交比例最高,就连一次性口罩都面临断货。

在北京一家大型家电市场,记者看到,空气净化器被摆在显著位置,各式各样的有近20台,价格从1000元—4000元不等。销售人员正在向消费者介绍其中的一款产品,不少人都感兴趣地上前询问相关信息。家电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净化器卖得非常好,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来买的很多。”空气净化器在网上的销量也很惊人。记者在网络商城中输入关键词,可搜索到近500种各品牌产品,一款“明星产品”的销量更是超过了一周千台。

近两年雾霾为何席卷全国,特别是一向被认为宜居的江南等地也未能幸免?环保部环评常聘专家库成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认为,可能有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东部地区的污染就在逐年加重。今年1~3月,中东部地区也出现了雾霾天,只是没这次严重,关注度没有这么大而已。”彭应登说,从多年数据来看,经济发展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显现出累积效应。

从来源上看,雾霾的南、北方差异并不大。《绿皮书》显示,中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其来源包括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地面扬尘等。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彩亭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人不理解南方冬季不集中供暖,为何雾霾还如此严重。其实,火力发电导致的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都是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包括南京等地集中进行的秸秆焚烧,也对当地空气中PM2.5的增加负有一定责任。

其次,天气因素不利扩散。李彩亭说,雾霾是污染与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至今为止,全国各地降水普遍较少,且多是无风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彭应登认为,南方湿度较大也不利于PM2.5的扩散。不过,相对而言,北方更易出现沙尘天气,会进一步加重污染。

最后,雾霾区域化明显。这是近两年雾霾的特点之一,跟城市发展的规模化、密集化不无关系。彭应登认为,这体现出了城市发展过程的种种问题。“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留下足够的缓冲带,城市内部也存在过密的问题。一旦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就会导致污染物的堆积,加重累积效应,并阻碍污染物的正常扩散,临海城市也会受影响。”彭应登说,越来越大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间绿化带的不断被蚕食,都将成为日后空气污染加重的隐忧。

有些病最怕碰上雾霾天

雾霾天导致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就诊人数都有所增加。各科专家表示,面对雾霾侵袭,很多病更易找上门。

感冒在雾霾天更易发作。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其抵抗病毒、细菌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因此,雾霾天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会增多。再加上雾霾高发的夏秋之交,降温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也导致这段时间去医院看感冒、发烧的患者骤增。此外,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专家建议,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每天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预防感冒。咽部痛痒时,温热的茶水和汤都能缓解。

过敏遇上雾霾天更严重。PM2.5中大多含有毒物质,通过鼻腔吸入人体,会直接损伤鼻腔组织,引发并加重过敏性鼻炎。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表示,有人表现出明显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干咳等。要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侵扰,在雾霾天外出,最好戴上医用N95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洁手脸,并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雾霾天染发更伤身。发表在英国权威杂志《材料》上的研究显示,染发剂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仲胺,与烟草、烟雾或空气中的废气反应,会形成强致癌化学物亚硝胺,并可能在皮肤和头发中停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染发后如长期待在烟雾环境里,应勤洗头,及时去除吸附在发丝上的有害物。雾霾天出行最好戴帽子,进屋后马上脱外套,减少室外脏空气对身体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PM2.5等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很直接的。”309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卫国表示,每当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后,309医院呼吸科就诊人数就会明显增多,其中很多都是患有老慢支等基础疾病的老人。中日医院干部诊疗科主任陈欣也发现,连续几次的雾霾天气,使得门诊中出现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多位专家均表示,虽然目前医学领域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能说明PM2.5 将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但他们认为,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气管黏膜杀灭病毒、细菌和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原本身体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则会因此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喘憋等不适,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陈欣主任告诉记者,除了导致慢性疾病加重外,微小颗粒物进入肺泡,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诱发急性症状,造成感染。有数据显示,欧盟国家中,PM2.5致使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了8.6个月。

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形成雾霾的主要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形成雾霾的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女人脱发原因

1、遗传因素

脱发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父母脱发的,往往也会造成子女脱发。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能说可能性大了一些。

2、营养失调

头发的生长发育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脂肪摄入过多时,也会影响头发的生长,甚至引起脱发。

3、内分泌紊乱

相信大家都知道。头发的生长是有内分泌有关系的,因此,如果出现内分泌异常或者是患上了甲状腺素缺乏的话,则是会引起脱发的。

雾霾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1. 雾霾的化学组成成分极其复杂

雾霾是指各种源排放的污染物(气体和颗粒物如CO、SO2、NOx、NH3、VOCs、PM),在特定的大气流场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细粒子,并与水汽相互作用导致的大气消光现象。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总称,学名为大气细粒子。PM2.5组成极其复杂,几乎包含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涉及30000种以上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氨盐、有机物、碳黑、重金属等),真是“小粒子、大世界”。PM2.5直接排放少,以排放源一次排放的气体通过物理和光化学过程生成的二次粒子为主。

2. 雾霾的较大影响

雾霾中PM1~2.5影响较大,PM2.5~10即出现沙尘。雾霾造成气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1)PM2.5浓度的增加可能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的原因。PM2.5影响大气辐射平衡,导致地面越来越冷、大气越来越热,严重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加剧区域大气层加热效应、增加极端气候事件。2)细粒子污染是全球性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从1975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除欧洲以外,细粒子浓度都在明显上升。PM2.5浓度的增加会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3)霾含湿度比较高,可以直接传染细菌和病毒。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PM2.5污染会增加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改变人体免疫结构。中科院研究已经基本证明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正相关。北京市近年肺癌患病率显着提高,2012年平均每天确诊104个肺癌病人。对广州市肺癌致死率与灰霾关系的研究表明,考虑7年滞后期,肺癌致死率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7。

3. 北京强霾主要成因

1)天气原因主要包括静风稳定天气加上高湿、混合层薄、逆温强度大等气象条件。受低压辐合或均压场的影响,天气系统较弱,近地面大气稳定,风速较小,并以弱偏南风为主,湿度较大,且逆温层厚度大(500m-1km)、强度强(逆温温差5~10℃),进一步阻碍了空气对流,导致区域和局地排放的污染物迅速累积,空气污染严重。2)近周边沙尘区域输送,京津冀近周边的沙尘层引发污染,输送至本地,与本地的污染大陆性气溶胶混合,加重污染;3)局地排放,包括:一是大量机动车排放造成硝酸盐上升;二是周边输送来的燃煤SO2排放造成硫酸盐上升;三是光化学产物、局地烹饪、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4)大气纬向环流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北半球平流层升温,使污染物向北半球中纬度区域聚拢,使中国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加剧。

4 中国的雾霾污染复杂和严重

2013年1月京津冀共计发生五次强霾污染过程。北京共计22天PM2.5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75μg/m3),27天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只有4天晴好天气(日均值35μg/m3)。 PM2.5小时最高值达到680μg/m3。天津共计21天PM2.5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只有5天晴好天气。石家庄共计26天PM2.5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只有1天晴好天气,两个城市PM2.5小时最高值超过690和1000μg/m3。京津冀背景地区兴隆的PM2.5共计6天超过国家2016年二级标准, 北京及京津冀空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长三角及珠三角空气污染形势同样十分严峻。

5.雾霾问题治理的难度

以北京大气灰霾溯源为例,北京PM2.5大约30~40%来自原始排放,20~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40%来自区域输送。北京治霾要“三分之一靠天气,三分之一靠自己,三分之一靠周边”。北京本地排放主要包括大量机动车排放造成的硝酸盐、光化学作用产物、局地烹饪和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而280m高空的SO2浓度远远高于8m的浓度分析表明,北京SO2来源于周边燃煤排放带来的硫酸盐输送。局部区域气候条件分析,北京城区大量污染物通过低空气团来自于东南方向的近距离输送。京津冀近周边的沙尘层输送至北京,与本地的污染性气溶胶混合后加重污染。

因此,北京市虽然能努力降低自身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却无法解决周边污染物排放与传输。对北京雾霾有直接重大影响的除了本地的汽车尾气之外,还有天津的工业废气气团和河北的燃煤排放。

6.雾霾可以提前预测预警并缓解

对大气污染物跟踪检测表明,北京奥运会时段的大气污染物粒子非常少,PM1~2.5不足50ug/m3。单双号和黄标车限行可将PM1~2.5控制在100ug/m3以下,而在汽车未限行时段这一数据可达200ug/m3。同样对今年1月份的第四次强霾过程分析表明,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燃煤排放的硫化物贡献超过100ug/m3,占当时污染物浓度的一半。这些情况说明,在容易起霾的静稳、逆温气候条件下,考虑外来污染物的大气环流,可以通过提前预测预警来加强局地污染控制,减轻北京等地区的大气污染。今年1月份的5次强霾事件可以通过预警和临时防治措施减缓3次。

7. 雾霾污染的防治建议

1) 根治雾霾污染需政治智慧。正像联产承包、分产到户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问题,经济特区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商业发展问题,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一样,根治大气需要在国家管理体制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 必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地区同处一个气候带,形成一个大的污染团,根治大气污染需要区域联防联控。这需要突破现有以行政单位各自为政的管理制度。欧共体协同治理酸雨和大气污染,美国南加州联防联控遏制光化学大气污染都是成功的范例。可以考虑成立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将该区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试点“特区”。

3) 防治雾霾要加强法治。仅靠政府部门、工厂企业和居民团体自觉自律维护大气环境显然不够,要逐步制定落实相应的法律规章,依法治污才有可能长治久安。具体来说,要强化电厂脱硫脱销的监控,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彻底现象。同时应建立第三方数据检测,加强管理油品质量。

4) 要制定多种污染物减排的一揽子计划,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仅降低PM2.5是不够的,应减排所有的污染气体与颗粒。不能只关注硫化物减排,氨气的减排也很重要。由于PM10(粒径小于10?m的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而PM2.5浓度高居不下,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应以细粒子减排和多种污染物联合控制为主,并在源头上控制CO、SO2、NOx,VOCs和NH3的排放。在电力行业,同时控制SO2、NOx、VOCs及粉尘有助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5) 一次污染源控制要各有侧重。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大力消减PM2.5形成前的主要气态物SO2、NOx、CO、NH3和VOCs的排放。控制SO2的重点在工业、采暖和燃煤电厂。NOx的控制重点依次为机动车、燃煤电厂和工业。CO的控制重点依次为机动车工业和燃煤电厂。VOCs应以机动车、无组织(餐厨、干洗店等)排放和工业为主。另外,北方城市的冬季由于受到大规模燃煤采暖的影响,SO2、NOx、CO、PM较非采暖期相比,呈上升趋势,应在冬季采暖时段加强对这些污染物的控制,而VOCs则在全年都要控制。

6) 区域源控制应以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为重。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大第三产业比例,降低高能耗第二产业比例。产业结构布局方面,尽量将高污染企业迁至区域的下风场地区或高海拔地区,这有利于一次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同时加强环保监管措施,控制新排放源的加入。

7) 雾霾治理要科学先行。由于我国的PM2.5来源复杂,形成原理不清,观测分析设备落后,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此时,切勿盲目采用国外监测技术及照搬国外调控标准。应抓紧时间进行基础研究,加大科学投入,并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制定出一套详尽完备的PM2.5减排控制方案。

8) 雾霾治理需要公众参与。公众行为是面源强度大小的最重要控制因子,首先是所有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小到餐饮出行,大到择业置产,都到要考虑到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只有全社会每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才有可能保障我们有干净的空气呼吸。

王跃思研究员还就区域总量控制与分配原则、区域补偿机制、减排任务与责任、激励机制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8.解决雾霾的观点

1. 雾霾问题是中国环境破坏的警世钟。此次强霾污染应引起深刻反思,拷问全中国的发展模式。严重的空气和水土污染是中国工业化带来环境破坏的警世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拦路虎。应将此视为伦敦毒雾、日本工业污染、美国洛杉矶光污染事件之后第四次大型环境事件。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和生存的第一条件。持续得不到根治的雾霾污染将否定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和政治成果。

2. 环境修复与治理革命比能源革命更为紧迫。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主要是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能源革命是手段而非目的。在中国,环境修复与治理革命比能源革命更为紧迫。

3. 治理雾霾要跳跃式将环境保护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不能仅依靠行政手段,要提升全民道德水平。应像日本和欧洲一样,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社会道德高度,让任何破坏环境的人和企业成为谴责与监督的对象。这样的全面参与才能打赢环境治理的战争。

4. 要重视榜样的作用,中南海和高层国家机关落实零排放,给地方和企业做出表率。建议使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标志性国家机构的运行达到污染物零排放。

5. 新的国家治理要主抓精细化执法与管理。中国经济粗放发展的背后,是制度与管理的粗放。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同样,再好的制度缺少管理都是空话。中国国家治理不能只讲改革,而是要在改革的基础上,抓好精细化执法与管理。应将环境精细化执法与管理列为与改革开放一样的大事,像抓计划生育一样去落实。

6. 不能光依赖行政手段,还要利用经济手段,使减排变得有利可图。火电厂的除尘、脱硫、脱硝技术都已成熟,但在煤电价格倒挂使得电厂亏损的情况下,火电厂不具备在环境治理上的投资能力。同样,中国进口原油的品质越来越差而油品在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炼厂进行升级改造,而在因国家对成品油价格控制导致炼厂亏损的情况下,炼厂本身也没有能力来投资减排设备。电力与成品油价格改革也应该是雾霾治理的一个重要举措。

7. 推行“谁污染谁买单”的政策,加强行政执法,同时严格财务监督,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把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转嫁到百姓身上。在“污染收费”方面,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的经验,譬如,英国伦敦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而这部分收入全部用来改善公共交通。

8. 雾霾治理要协同区域生态圈规划,明确联防责任。环境保护要以生态圈来做规划,而不能局限于行政圈。环境政策应在全国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考虑各地的环境容量、承载能力和可接受成本等因素来区别落实,将全国性的政策地区化。区域之间的联防联控必须要建立在明确的责任基础上,否则无法操作。

9. 联防联控,不仅需要区域间联合、城市群间控制,更需要打破行业壁垒。需要包括环保部、交通部、气象局、工信部、卫生部、发改委、科技部、大型国有能源公司等在内的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平级之间的通力合作,转变目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切实做到相关数据充分共享、治理措施共同制定、排污执法协作配合。

10. 雾霾可以预警,但治理还要从根本出发。爆表型强霾可以通过预测预警、提前关掉污染源避免。但这只是暂时的措施,只能暂时消减排放,雾霾污染的治理需要治本。

11. 要从城市治理角度治理雾霾。雾霾暴露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要解决有以下措施:1)促进城市能源清洁化,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全面落实煤改气和煤该电,必须用煤的地方要加强污染控制;2)城市交通减排。交通污染各种治理措施都要上,包括发展天然气汽车和LNG载重卡车,推广城市电动汽车;3)关注城市周边农村和中小城镇的能源使用与污染排放,加强能源使用的科学性,减少排放。

12. 煤炭领域的排放尤其要控制。煤炭曾是中国能源的立命之本,现在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首要根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重点考虑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减排。煤炭不可能彻底清洁燃烧,但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措施包括:

a) 要将煤炭消费总量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加强煤炭的清洁化利用。

b) 在发电和非发电两个领域控制煤炭燃烧的污染物排放,加强全过程管理。煤炭行业本身的开采、洗选、运输、销售过程排放很少,排放主要来自4个下游行业(钢铁、发电、建材和化工),一般工业锅炉和民用。燃煤电厂的减排技术已经成熟,关键是抓投资、抓落实。然而,只抓电力,不抓其他近50%的非发电用煤是不管用的。集中式发电好管,其他行业的分散污染源难管。对这些污染源,环保部门应加强投入实习全过程监管。火电行业的脱硫、脱硝、脱汞投资巨大,应有合适的电价给予补偿。

c) 改变传统思路和部署,鼓励南方地区从国外进口煤炭,避免长距离运输。同时要加强进口煤含硫量监管,制定准入标准。

13. 大力发展天然气。天然气是改善中国能源结构的最重要抓手,只有天然气能规模化地替代煤炭。在国内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近期还不具大规模替代煤炭的能力的前提下,要多进口天然气,加速东西伯利亚的俄气来到中国。

14. 提升油品质量,推进更严格排放标准的实施,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油品质量和标准不匹配的问题已成为雾霾中氮氧化物排放的主因。大型城市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早日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机动车保有量的有效控制。

15.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要中央给压力、地方来推动、全民都参与。雾霾问题显示了中国环境、资源、土地、生活消费的全面“透支”。雾霾同时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常态化的长期努力来加以解决。要有中央、地方、社区、行业、企业、民众五个层面的全面参与。任何一个层面的缺席,特别是老百姓的积极参与,都很难保证治霾工程的成功。

空气污染导致死胎率增加

据报道,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称,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会导致死胎率增加。

科学家指出,一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每增加4毫克,死胎的风险就会相应地增加约2%。特别是在流产或死胎率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城市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如今,死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仅2015年就有200万婴儿出生时毫无生命迹象。

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大气污染燥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气体的体积都大约是0.02%。各种自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时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喷射到大气中,造成火山喷发地区烟雾弥漫,毒气熏人;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积火灾也会增加二氧化碳和烟粒的含量等等。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之酸雨

任何形式的降水,包括雨、雪、雹,当它们的含酸度高于大自然的正常情况时,为酸雨。

大气酸性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大气酸性降水对水体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城市中建筑物和材料以及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我国的酸雨危害区呈蔓延扩大之势,已接近国土面积的40%。水体的酸化会对水中生物的食物链产生影响,还会将多种有毒的金属元素迁移到水环境中。酸雨对古文物和金属等也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酸雨使得表面涂料失去光泽,变质脱落。

大气环境污染之沙尘暴

在广袤的耕作区,由于植被破坏、土壤风蚀,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伴随的大风尘粒卷入空中而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出现。

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形成后,会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通过污染大气等方式,致使农作物有的绝收;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严重影响。降尘会对城市的大气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大气环境污染之霾

当前造成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各种污染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从能见度理论和我国大气能见度与气溶胶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以东部能见度显着变差为特征的区域霾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气溶胶的显着增加导致的。影响霾的气溶胶组成复杂,其中细粒子对能见度和霾的影响较大,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较大。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动性增强。

大气环境污染之光化学烟雾

根据排放源的不同,大致可将光化学烟雾分为城市型光化学烟雾、工业区型光化学烟雾和区域型光化学烟雾。由于光化学污染与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所以一年当中光化学污染通常在夏秋季节较为严重。

光化学烟雾就是大气环境污染之一,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等均有严重危害。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的哮喘发作,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恶化,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大量的流行病统计表明,光化学烟雾与呼吸道系统发病及死亡率、眼病等有关,同时亦是某些癌病产生的重要诱因。

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

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雾霾天多发外出需多注意

为什么雾霾天在北方深秋、初冬季节最多?彭应登指出,和这个季节本身温度低、湿度高,容易形成雾天有很大的关系。南方则在湿度大的季节,易发生雾霾。此外,大城市更容易有雾霾,以北京为例,不到10%的城区面积集中了全市90%的人口和机动车,让污染物高度累积。再加上三面环山的簸箕形地形决定了污染物不易扩散,太原、兰州这种北方半盆地结构都是如此。

专家建议,雾霾天多发外出需多注意:

1、别进行剧烈活动。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时肺活量增加,会导致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出门戴上口罩能阻挡部分污染物。

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3、老人、孩子、孕妇、心脏病人、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对污染比较敏感的人群,阴霾天最好减少外出活动。

4、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5、买房最好在近郊。从健康角度来说,老城区并不宜居。随着郊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引导大家分散居住,是减少家居环境空气受到污染的一个重要方法。

脱发的六大原因

1、遗传还是主要因素

脂溢性脱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家族遗传,发病患者的头发中双氢睾酮的含量很高,高水平的双氢睾酮会造成部分毛囊不断变异、萎缩和坏死,进而导致头发生长周期缩短,形成脱发。

2、我们的饮食结构改变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一些头发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乏。比如,谷物的精加工会让谷物丧失了维生素B的含量;蔬菜的过度烹饪也会让营养流失;新鲜、生的绿叶蔬菜摄入量越来越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而人体要消耗这些碳水化合物需要大量的维生素。

还有些女孩子痴迷于减肥,过度节食,也能直接诱发脱发。再比如有些人比较挑食,不吃蔬菜和水果,也会影响头发健康。

3、食品安全威胁头发健康

从前,我们的饮食里面没有化学制剂,而现代人的生活中却充斥着大量催熟剂、防腐剂等,这些东西会影响营养吸收,破坏头发的营养均衡。油炸食品、罐头、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食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等“垃圾食品”,还有我们难以分辨的转基因食品,恰恰是我们生活中形影不离的。此外,近些年曝光的各种 “黑心食品”也是导致脱发等身体疾病的原因。

4、雾霾等环境污染加剧

近几年,雾霾天肆虐、汽车尾气的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也让我们的头发承受了更多的伤害。遭遇雾霾天气,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果头发长时间暴露在雾霾天气下,有毒气体侵蚀头发毛囊,会造成严重脱发。此外,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激素活性改变而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内分泌的紊乱是引起脱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5、生活工作压力山大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经济危机的威胁,让现代人的神经越来越紧绷,压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上班族的就业、升迁、结婚、子女教育等都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这些压力都会让我们的神经长期紧绷,造成植发神经紊乱,导致脱发。

6、电子产品成为脱发助推器

中德的科研团队曾对500名脱发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除遗传因素外,吸烟、上网、玩游戏、刷微博、熬夜对男性脱发的影响更大,每天平均使用电脑时间越长的男性越容易脱发。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也让我们的头发承受了诸多伤害。

此外,孕期、产后、青春期、更年期、经期等特殊时期,人体因为激素水平改变,头发也会出现不同变化。此外,不正确洗护、过度染烫、吸烟饮酒等也是脱发的重要原因。

戴口罩能防雾霾吗 戴口罩防雾霾室内还要戴吗

防雾霾室内也要戴。

很多人戴口罩的习惯都是在室外戴口罩,到达室内之后就会把口罩取下。但是,雾霾对于环境的影响也会污染室内环境,如果,室内雾霾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只有短暂室外出行期间戴口罩对于健康意义并不大。

相关推荐

雾霾的危害

1、易于诱发传染疾病 雾霾天气时,会导致近地层的紫外线辐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增多传染病的可能性。雾霾的出现使我们的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带有更多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状况的出现更易于传染病扩散和疾病发生。众所周知,中国每年都会有大范围、危害性强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环境恶化造成的,其中雾霾诱发传染病的原因之一。 2、引发大量疾病 雾霾成分中含有许多的有毒气体及直径很小的生物气溶胶粒子,它们能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对人们的呼吸系统有很

雾霾天不戴口罩的危害

霾和雾相似,常人不易分辨。雾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水分达到90%以上,较潮湿。霾的水分含量一般低于80%,相对干燥。水分含量界于80%—90%之间,称为“雾霾天气”。雾颜色较白,霾颜色发暗,或呈灰黄色。 雾霾天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混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霾天还会使人们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人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

雾霾对老年人的危害有多大呢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尤其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气空

雾霾天应停止户外锻炼

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2.5。在雾霾天气下,易感人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雾霾天气极易导致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和肺功能下降,参加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可能适得其反。平时有锻炼习惯的应停止户外跑步和散步,最好不要进行心肺功能锻炼,如高强度的跑步等。因为剧烈运动时,身体内吸进的有害气体会比平常多。同时,雾霾天气下气压较低,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如果剧烈运动,易诱发心绞痛、心衰。建议大家选择相对温和的室内项目,如瑜伽、普拉提等。 在严重雾

对于雾霾的十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到底雾还霾? 误区:自从“雾霾”这个词出现后,每当出现能见度降低的天气时,人们就分不清雾还霾了。 真相:没错,把雾和霾分开科学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雾和霾其实两种东西。雾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一种自然现象,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对健康危害更大。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以2014年十一期间的雾霾为例,北京的雾霾刚形成时湿度比较大,以雾为主。但由于没有风,也就没有扩散条件,污染物基本处于静止稳定的状态

女性不孕的外在因素有哪些

女性不孕的原因?一、年龄增大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开始下降,30岁之前女性最佳的生育时段,而30岁以后,女性不孕的机率加大。 女性不孕的原因?二、环境污染 生活在今天环境污染不可避免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噪音污染,怀孕需要安静的环境和稳定的情绪,长期生活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中会降低受孕机率,导致 不孕;其次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汽车尾气工厂排放,雾霾,被渗透了污染源的水源,这些都造成不孕的外在因素和环境因素。 女性不孕的原因?三、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包括阴道疾病和子宫疾病,如常见的刮宫所造成的

雾霾对肺的危害有哪些啊

1、上呼吸道感染 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2、支气管哮喘 雾霾天气时,大气污染程度较平时重,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尤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

雾霾如何造成的

由于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我国多地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爆表,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也一度达到600,在雾霾天气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不断增多,它的形成主要与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如大量的工厂排放、汽车尾气排放,这些污染源在温度饱和和静稳天气的助推下得到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二次污染源 当前国内许多省市监测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均经过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而形成的“二次源”;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也多数来源于二次污染。 监测数据显示,苏浙沪等南方省市空气中的PM2.5浓度整体处于

染发要注意什么

1.中老年人染黑发往往从发根染起,染发面积大且频繁,加上老年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更易引起过敏、癌症等各种疾病。 2.年轻人染发最好以挑染为主,尽量不要贴合头发根部染发,避免染发剂与头皮接触,减少有害物质渗入头部的危险。 3.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不宜染发,头、颈、脸部有外伤、皮肤病或在皮肤测试过程中发现异常的人、患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疮疖、皮肤溃疡、血液病及肿瘤的病人,更要远离染发。 4.如果一定要染发,最好间隔3个月以上,并且不要频繁更换染发剂。 6.染发后当天不要洗头,染发剂尽量不要接触头皮,可以在发际、

雾和雾霾有什么区别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部分地区将阴霾和大雾天气放在一起,共同作为灾难性天气预报。 (1)雾:比较纯净的水蒸气造成的可见度降低的天气显现称之为雾。 (2)雾霾:当大气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的其他物质,比如粉尘、烟雾、微金属颗粒等悬浮颗粒较多的时候,就会形成霾。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