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穴位长按可长高

哪些穴位长按可长高

一、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增高

1、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2、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3、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二、怎么按摩穴位可以增高

1、点按印堂穴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默地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一共36次。

以下所有穴位,除率谷、风池、膝眼外,都用此方法。

2、点按上星穴

位置: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1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一样。

3、点按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二耳尖连线之交点

方法: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百会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4、点按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两率谷穴上,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或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前揉9次,向后揉9次,再向前揉9次,再向后揉9次,共36次。

中医穴位按摩促进增高

5、点按风池穴

位置:颈后,枕后粗隆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其余4指放在后头部。两拇指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外揉9次,向里揉9次,再向外揉9次,再向里揉9次,共36次。

6、点按大椎穴

位置:低头时,用右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这就是第七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

方法:右手中指按在大椎穴上,同时用力,方法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研究证明,90%以上的女孩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在11-13岁之间,男孩为13-15岁之间,一年之中孩子长得最快的月份是春天的4~5月。孩子的饮食,一定要做到多品种,注意主副食、荤与素、粗细粮的合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保持饮食均衡。其中要特别保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因为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都是帮助孩子长高的主要营养素。

1、黑大豆

大豆是公认的高蛋白食物,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要数是黑大豆了,而且黑大豆的热量低,多吃不怕发胖。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饭,或者磨成黑豆浆。如果孩子反感黑大豆,可以吃花生。

2、鸡蛋

一般孩子都不会抗拒鸡蛋,尤其是蛋白质丰富的蛋清(蛋白)。鸡蛋是高蛋白质食物,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食物了。尽管蛋黄的胆固醇较高,但是只要控制每天食用鸡蛋的数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每天吃鸡蛋控制在1-2个。

3、牛奶

想要孩子长高,牛奶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因为牛奶中含有有利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钙。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以摄取到成长期必需的钙质。但也会有的孩子不太喜欢牛奶里头的奶腥味,如果家中孩子不喜欢喝牛奶,不妨让他和酸奶,吃奶酪。

4、菠菜

菠菜中富含铁和钙,正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需要补铁和钙,可以多吃菠菜。但是许多孩子都很抗拒菠菜,直接按照大人口味做成的菠菜,孩子往往不爱吃。所以可以把菠菜切碎,混到饭团里面。

5、沙丁鱼

沙丁鱼中富含蛋白质和钙。沙丁鱼中的钙比其他海藻类中含有的植物性钙更容易消化吸收,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此外凤尾鱼、银鱼、胡瓜鱼等连骨头带肉一起吃的海鲜类都是很好的食物。

6、胡萝卜

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蛋白质的合成。但是胡萝卜有股特殊的味道,尤其是大块的胡萝卜,味道更浓,孩子不爱吃。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吃胡萝卜,可以考虑混合苹果榨成汁。还可以把胡萝卜切成小丁,假如其他配料,做成炒饭。

7、橘子

橘子酸酸甜甜的,相信没有孩子不爱吃橘子。橘子富含维生素C,可以帮助钙的吸收。而像草莓、菠萝、葡萄、猕猴桃等其他水果,也富含维生素。平时可以把这些水果做成沙拉或者甜品给孩子吃。

长痘按什么穴位

长痘按什么穴位

1、额头痘按什么穴位

集中额头,且呈现细密点点型的小痘痘,原因与运动量少,心肺功能不足等有关,要养成温和的运动习惯,避免烟酒。按摩穴道可增加免疫功能、清热润燥,并改善肌肤出油长痘。

1.1、曲池穴:手肘弯曲,位于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顶端,手指按压会有酸麻感。

1.2、鱼际穴:4指向内弯曲,大拇指根部有块肌肉明显突起,穴位在突起肌肉的中间。

2、眉心痘按什么穴位

长在眉心的痘痘通常很大颗,与心脏活动力减弱有关,例如作息不规律、日夜颠倒、用脑过度、长期熬夜、心事烦躁等。

2.1、少府穴:无名指与小指往下延伸线的交点,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2.2、后溪穴:手握拳,位于小指外侧,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尽头处。

3、鼻翼痘按什么穴位

长在鼻子周围的痘痘,通常有心情郁闷、坐立不安现象,也反映了肝胆问题,如消化不良、便秘或是胃胀气。按穴能帮助排便与放松,也应避免吃生冷或辛辣的食物。

3.1、光明穴:足外踝骨往上约7指幅处。

3.2、蠡沟穴:内踝往上约7指幅处。

4、下巴长痘按什么穴位

4.1、曲池:适合于痘痘颜色鲜红,有痒痛感,且易口渴喜欢喝水的人群,中医上属于“肺经风热”,点按曲池有助于祛肺经风热。

4.2、太冲:按摩太冲有疏肝解郁之效,尤其适合很多女性长痘患者,长期情志不舒导致长痘。也可以自太冲推至行间穴进行按摩。

4.3、足三里:适合肠胃湿热长痘的人群,多见嗳腐吞酸、不喜欢喝水,长期便秘人群,多按揉足三里可以改善痘痘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哦。

4.4、三阴交:女性经期前容易长痘,是内分泌失调的征兆,导致痘痘的多发,常按摩三阴交可以有效改善月经,有利于痘痘的消失。

简单的祛痘方法推荐

1、牛奶祛痘法

你可以这样做:每天喝一大杯鲜奶,一定要新鲜的哦!不要用奶粉泡。你坚持个一两个月,肌肤自然就会变得好了,牛奶从内到外改善你的肌肤状况,帮你消灭痘痘!

2、芦荟黄瓜祛痘法

你可以这样做:你先去菜市场买回新鲜的芦荟,切小片敷在长有痘痘的地方,10分钟后把芦荟取下。黄瓜去掉皮并榨成汁,洁面之后,把黄瓜汁涂抹在脸上,大概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黄瓜不仅能祛痘,还能够消除痘印哦!

3、黄连祛痘法

你可以这样做:先去中药行买好黄连,并打成粉末,再加入适量的纯净水,一起混合均匀。先把脸部清洗干净,就把面膜涂抹在脸上,3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即可。

4、酸乳酪祛痘法

你可以这样做:每天可以多喝鲜乳酪或益力多,让益菌在肠内清除垃圾,帮助拍出体内的毒素,如果能加上绿茶粉,效果会更加好呢。

祛痘的日常注意事项

1、不要情不自禁用手摸脸,摸脸会造成细菌在脸上滋生,从而产生青春痘。头发的不洁有时也容易刺激脸部肌肤,从而长出恼人的痘痘。

2、被子、床单、枕头、洗脸毛巾等要时常保持清洁。在阳光下曝晒是最好的消毒,因为紫外线具有杀死细菌的效果。

3、喜欢吃甜食而不能控制是造成长青春痘的重要因素。糖分多的蛋糕及碳水化合物点心最容易造成青春痘。另外,花生等果仁类也应尽量少吃。

4、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身体及肌肤都有良好效果,每天3分钟体操,是保持美丽肌肤的绝对秘诀。

5、快餐、零食等垃圾食品,容易造成便秘。爱吃宵夜不仅对胃不好,而且会造成便秘,会引来痘痘。

6、多吃一些蔬菜,因为吃红萝卜、菠菜、青椒、椰菜花等可以增强对细菌的抵抗力,当然均衡的饮食也很重要。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各种辣椒酱的做法

做法

1- 将辣椒和蒜洗干净,晾干水!(一定要晾干!)菜刀和砧板也洗干净,晾干

2- 辣椒和蒜的比例可根据个人的喜好。 然后将辣椒和蒜分别剁碎。

3- 打碎到自己觉得满意的程度就行了。 小编看了一年朋友圈就是做不出她的味道,现做

牛肉酱直播您也瞧瞧。微信:18670043535(←长按可复制)

4- 将打碎的蒜和辣椒拌一下,然后撒盐。

5- 加高度酒。 不用放太多,放多了辣椒酱的汁就比较多一点,适量放一点就可以了, 小编看了一年朋友圈就是做不出她的味道,现做

牛肉酱直播您也瞧瞧。微信:18670043535(←长按可复制)

6- 将辣椒酱拌匀就可以了!做的时候记得戴上一次性手套,不然手会被辣椒辣的很难受哦!

7- 最后,就装到瓶子里,封好!封存一个月就可以吃了!记住中途可别打开瓶子哦! 小编看了一年朋友圈就是做不出她的味道,现做

牛肉酱直播您也瞧瞧。微信:18670043535(←长按可复制)

做好的辣椒酱,放在柜子里保存就行了,不用放冰箱。吃上一年都不会坏的!时间越长还会越香呢!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每次取食辣椒酱的器具,也不能沾有水或者油,不然碰到水或油的辣椒酱会变质的。

那些穴位按摩能长高

想让孩子长高,除了加强营养、注意锻炼外,家长还应该多给孩子按摩几个关键的穴位。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摩简便易行,孩子容易接受。

方法/步骤

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

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

按一穴位能长寿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代表穴,也是最重要的长寿穴之一。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身体虚弱的人,可常艾灸足三里进行养生保健。

足三里位于小腿上,当腿弯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了。足三里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老人按延缓衰老。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敲打足三里来调整。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或中指做按压,每次5~10分钟,感觉该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持之以恒,可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女性按缓解痛经。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以感觉酸胀为宜;宫寒痛经还可用艾条悬灸。此法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男性按缓解胃痛。工作压力大常导致胃病频发。可采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先点按足三里,再将拇指尖端与穴位处皮肤成45度角向上方按摩,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持续按摩2~3分钟,多数胃痛可缓解。

孩子用可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脾气差,是由于体内微量元素(锌、钙等)缺乏,或铅元素过高导致的。这时可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健脾,脾胃好有助于调节微量元素水平,纠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现象。按摩时间3~5分钟,力度不要过大。

想宝宝长高多按摩这些穴位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按压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

按哪个穴位可以长高

个子比较矮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高些,想让孩子长高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适量的运动锻炼,另外,也可以试试按摩的方法,那么,按摩哪些穴位可以长高呢?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增高

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怎么按摩穴位可以增高

头颈部

1、点按印堂穴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默地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一共36次。

以下所有穴位,除率谷、风池、膝眼外,都用此方法。

2、点按上星穴

位置: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1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一样。

3、点按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二耳尖连线之交点

方法: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百会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4、点按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两率谷穴上,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或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前揉9次,向后揉9次,再向前揉9次,再向后揉9次,共36次。

中医穴位按摩促进增高

5、点按风池穴

位置:颈后,枕后粗隆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其余4指放在后头部。两拇指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外揉9次,向里揉9次,再向外揉9次,再向里揉9次,共36次。

6、点按大椎穴

位置:低头时,用右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这就是第七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

方法:右手中指按在大椎穴上,同时用力,方法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相关推荐

影响宝宝长高穴位

穴位对于宝宝的长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穴位摩,经络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摩简便易行,孩子容易接受。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5遍,对调理孩子消

什么穴位长高

1、摩印堂穴能长高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用力压约9秒,也以心里默默地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照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一共36次。 什么穴位长高 2、摩率谷穴能长高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在两率谷穴上,同时用力压约9秒,或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前揉9次,向后揉9次,再向前揉9次,再向后揉9次,共36次。 3、摩风池穴能长高 位置:颈后,枕后粗隆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方法:

脸上长痘什么穴位

1、脸上长痘什么穴位之额头痘 集中于额头,且呈现细密点点型的小痘痘,通常与运动量少、心肺功能不足等有关,养成温和的运动习惯,避免烟酒。经常穴位增加免疫功能、清热润燥,并改善肌肤出油长痘。 曲池:手肘弯曲,位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顶端,手指压会有酸麻感。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2、脸上长痘什么穴位之眉心痘 长在眉心的痘痘通常很大颗,与心脏活动功能减弱有关,如作息不规律、日夜颠倒、用脑过度、长期熬夜、心事烦躁等,最好晚上10点前就寝,11点前睡着,让肝脏获得休息

这九大穴位不长斑

气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0厘米。 膻中: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取穴。 脾俞: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地机:阴陵泉穴下10厘米。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下巴长痘什么穴位

承浆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每天不拘时摩承浆穴5到6次,每次3到5分钟,坚持两个月左右,以见到明显效果。摩承浆穴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原因有两个。其一,刺激承浆穴,以刺激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脸上起痘痘,是胃火上炎的表现之一。清胃火,是改善痘痘的有效途径。因此,摩刺激承浆穴,以通过清胃火的办法,来实现对痘痘的治疗。

女性长穴位告别痛经

经前揉揉“三阴交” 对于每个月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摩“三阴交”穴位。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方法是用一侧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大约1分钟左右,以自己感到有酸胀感为宜。这样做的方法作用原理是能让经血下行。所以要在经前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会让瘀滞的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经期揉“十七椎” 如果月经已至,则在经期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

摩11穴长寿

摩耳轮 动作要领:用两手拇指、食指捏住左右耳轮,自上而下搓摩,以耳部发热发胀为好。 作用:有聪耳明目、活络通窍的作用,且对全身健康都有好处。 掐睛明穴 动作要领:用拇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同时食指点两眉间的印堂穴,谓“一手点三穴”。点掐时闭气不息,点至自觉气满时为止。点时一松一紧,点压1~2分钟。 取穴方法:正坐闭目,目内眦角上方1分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治疗眼疾、神经性头痛,也治打嗝。 揉太阳穴 动作要领:用两手拇指或食指肚,住两侧太阳穴,先做顺时针方向揉动8次,再做逆时针方向揉动

脸上长肝斑什么穴位

坚持摩一些穴位能帮助治疗这些面部色斑,如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9个穴位。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 地机:位于阴陵泉穴下10厘米。 关元: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中下10厘米。 气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 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指宽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膻中: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

摩9个穴位脸上不长斑

老生气容易长斑 色斑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滥用化妆品、情绪波动等。中医理论认为,多数色斑为痰、淤、湿、毒等邪气在表皮淤积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褐斑和雀斑。 黄褐斑也叫肝斑,主要为鼻梁两侧、两颊或前额淡黄色到深褐色的成片色斑,育龄女性较多。西医认为,黄褐斑与肝肾疾病、消化道疾病、盆腔炎、内分泌失调、妊娠等因素有关,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发生。中医则将黄褐斑分为脾虚、气滞、血淤、寒凝等多种类型。其中血淤最常见,女性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多血块等,因此有“无淤不成斑”之说。 黄褐斑与情志相关,

想要孩子长高这四个穴位

1、足三里 它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每天3-5分钟。中医养生认为,摩足三里穴位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 2、百会 它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连线的交叉点。每天揉2分钟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3、涌泉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5分钟,补肾。 4、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家长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