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海螺要去头防止中毒

吃海螺要去头防止中毒

螺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简介

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营养成分(100克)

热量100.00千卡,蛋白质15.70克,脂肪1.20克,碳水化合物6.60克,维生素A26.00微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40毫克,尼克酸1.80毫克,维生素E7.58毫克,钙722.00毫克,磷118.00毫克,钠153.50毫克,镁143.00毫克,铁7.00毫克,锌4.60毫克,硒37.94微克,铜1.05毫克,锰0.72毫克,钾167.00毫克。

营养分析

1.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2.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黄疽,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者食用。也适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食物相克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食用提示

每次约50克

食用指导

1.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佳。

2.死螺不能吃。

3.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

食疗作用

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

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海螺内脏可以吃吗

海螺内脏不能吃。

1、在海螺头的部分,一般有两个俗称海螺脑的东西,是两个小球球似的东西,在海螺肉里面,那个如果吃多了就会头晕而且恶心。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

2、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还有海螺的尾部,也不能多吃,就是别支持海螺的尾部,那个部位吃多了也无益。

3、需要注意的是,脉红螺和海螺都是食肉性贝类,所以食用的时候,香螺要去除肉上的绿紫色的青筋,脉红螺要去掉肉上白颜色的脑。去除的部位都是毒素聚集的部位,如果食用时不去除上述部位,容易引起头晕等不适症状。

4、海螺的内脏和性腺都不能吃,如果吃多了,会让人感觉迷糊。海螺、蚬子、蚶子等贝类的内脏在味道上并没有特别的味道。常见的海鲜贝类虽然味美,但它们的内脏对于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很低。原则上,贝类的内脏不适合食用。

吃海螺不可大意

海螺产于我国沿海浅海海底,以山东、辽宁、河北居多,产期在5~8月。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吃海螺不可大意

吃海螺时如果方式不恰当,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早已确认的,前两年也发生过吃海螺中毒的事件。因此,海螺虽好吃,但在食用方法上一定要注意。

1、海螺肉除了用来爆炒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种吃法,既能品出螺肉鲜香,又能吃出不同风味。但是须注意的是,螺肉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2、在煮之前,海螺的“头”一定要去掉。因为海螺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在于它的肉,而是脑神经分泌的物质,所以只要在烹制过程中把海螺的头部去掉就可以了。

3、就是少量食用,尤其是寒性体质的人,更不宜多吃。但假如因吃海螺发生了食物中毒也不必惊慌,严重的可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轻微的不必治疗休息两天就可以了,一般不会遗留什么后遗症。

海螺因肉厚味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海螺一天吃几个合适

海螺一天吃几个合适大海螺一天吃5个左右吧,小海螺适量。

不建议过多的慑入,任何东西物极必反,另外人的身体是需要很多种微量元素的,都是需要慑入的。

海螺多少钱一斤不同的海螺不同价格。

大海螺一般是三十多一斤。

花螺一斤价格在10—26元。

吃海螺的注意事项吃海螺必须去头

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食用前需去掉头部。吃海螺方式不当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早已确认的。但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物质并不在海螺的肉中,脑神经分泌的物质,所以只要在烹制过程中把海螺的头部去掉就可以了。

吃海螺必须煮熟

海螺体内容易隐藏病菌和寄生虫,因此食用前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留意与海螺相克的食物

海螺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因此,食用海螺前后2小时内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

为什么吃海螺中毒 大海螺煮多长时间

煮大海螺看似简单,却不好把握火候,时间过短会不熟,时间过长会使大海螺变老不好吃。对此,专家介绍,其实煮大海螺的最佳时机很好把握。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煮出来的大海螺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煮熟了的大海螺,在吃用大海螺时要去头。大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头部。

海螺哪些地方不能吃

海螺里面有些部位是不能吃的。海螺不能吃的部位:

1、在海螺头的部分,一般有两个俗称海螺脑的东西,是两个小球球似的东西,在海螺肉里面,那个如果吃多了就会头晕而且恶心。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

2、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还有海螺的尾部,也不能多吃,就是别支持海螺的尾部,那个部位吃多了也无益。

3、需要注意的是,脉红螺和海螺都是食肉性贝类,所以食用的时候,香螺要去除肉上的绿紫色的青筋,脉红螺要去掉肉上白颜色的脑。去除的部位都是毒素聚集的部位,如果食用时不去除上述部位,容易引起头晕等不适症状。

4、海螺的内脏和性腺都不能吃,如果吃多了,会让人感觉迷糊。海螺、蚬子、蚶子等贝类的内脏在味道上并没有特别的味道。常见的海鲜贝类虽然味美,但它们的内脏对于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很低。原则上,贝类的内脏不适合食用。

海螺哪些部位不能吃

在海螺头的部分,一般有两个俗称海螺脑的东西,是两个小球球似的东西,在海螺肉里面,那个如果吃多了就会头晕而且恶心。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

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还有海螺的尾部,也不能多吃,就是别支持海螺的尾部,那个部位吃多了也无益。

需要注意的是,脉红螺和海螺都是食肉性贝类,所以食用的时候,香螺要去除肉上的绿紫色的青筋,脉红螺要去掉肉上白颜色的脑。去除的部位都是毒素聚集的部位,如果食用时不去除上述部位,容易引起头晕等不适症状。

海螺的内脏和性腺都不能吃,如果吃多了,会让人感觉迷糊。海螺、蚬子、蚶子等贝类的内脏在味道上并没有特别的味道。常见的海鲜贝类虽然味美,但它们的内脏对于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很低。原则上,贝类的内脏不适合食用

如何吃海鲜防止中毒

1、海鲜后喝茶长结石

吃完海鲜不宜喝茶的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

提醒: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2、鲜虾不可白灼着吃

任何海鲜都只有在高度新鲜的状态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类的菜肴。水产海鲜与肉类不同,它们体内带有很多耐低温的细菌,而且蛋白质分解特别快。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时,虾体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质也已经部分变性,产生了胺类物质,无论怎么样都达不到活虾的口感、风味和安全性,当然也就不适合白灼的吃法了。

提醒:不过,冰鲜的虾可以高温烹炒或煎炸,同时也能呈现出美味噢。

3、鲜维C同食会中毒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蛤、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小,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合价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

提醒: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30个梨或10个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绿叶蔬菜,才会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C。如果经过加热烹调过程,食物中的维生素C还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吃海产品的同时食用水果或青菜,只要不超过上述的量是没有危险的。金属类元素容易沉积在海鲜的头部,所以尽量不要吃虾头、鱼头。

4、节炎患者忌多吃海鲜

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相关推荐

黄螺的制作技

1.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佳; 2.死螺不能; 3.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海螺掉。

田螺怎么清洗才干净 田螺的注意事项

将鲜活田螺放入一容器中,加入清水(水中可滴入少许香油)静置半天,使田螺自然吐净体内杂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剪刀剪掉田螺的尾、尖部,并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将洗净的田螺放入开水中,煮开后捞出备用(煮时可加入葱、姜、料酒等调味品,用以除田螺的异味)。在80℃以上的开水中就能杀死寄生在螺肉里的幼虫。 经过前两步的加工,接下来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的不同口味,烹制出各种口味的田螺佳肴。但是一定注意:必须使田螺烹透、熟透,至少煎炒20分钟以上,以防止痢疾和寄生虫感染。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

海螺能蒸着

可以。 海螺法是非常多的,有些人在海螺的时候喜欢将海螺的肉分离出来,直接煮着,有些人则喜欢爆炒海螺最为原始的法就是直接蒸着,保留海螺的营养不流失,保持海螺的原汁原味,在的时候在搭配很多的蘸料食用,味道是非常鲜美的。

海螺肉怎么做好 海螺蒸着还是煮着

海螺蒸着最好,营养口味不会流失。大海螺上笼屉蒸15分钟,小海螺蒸10分钟就可以了。蒸好后切姜沫,老醋,少许糖、鸡精。 海螺法有很多,一种是不把螺肉分离出来煮;一种是把螺肉先用牙签等尖锐的工具分离出来再煮,普遍认为口感最好的时候是10-15分钟。海螺的做法有很多,即可水煮、汆汤,亦可爆炒、凉拌。 海螺的做法: 1、螺肉可爆、炒、烧、汆汤、打卤、或水煮后佐以姜、醋、酱油食用; 2、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3、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部。

海螺怎么清洗干净 海螺有哪些食用禁忌

海螺是寒性食物,因此体质为疲弱虚寒的朋友们在使用海螺的时候注意用量,避免过多使用产生身体上的不适。 另外在食用海螺的时候一定部的一个白色物质,因为海螺部有一块儿白色物质是含有一定毒素的,如果我们食用了它会产生晕目眩的中毒情况,对身体有所损伤。

海螺煮多长时间

水开后煮5分钟左右。 一般常规大小的海螺冷水下锅煮,先用大火煮,开锅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左右即可,如果海螺的个较大可以酌情煮久一点。煮海螺一定掌握好时间,时间过长容易煮老了,起来不鲜嫩,而且肉质发硬、嚼不动。

海螺哪个部位不能

1、海螺的内脏 海螺时,海螺尾部黄色的东西掉,它是海螺的内脏,主海螺的肠子,也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这个地方多了胆固醇增高,对身体不好,所以的时候最好摘除。 2、海螺的苦胆 它位于海螺的背部绿色的区域,这个部位不起来就会有苦味,把螺肉身上绿色的线条掉,这样食用口感会更加鲜美。 3、海螺的部位 海螺有两个俗称“海螺脑”的东西,像两个小球状的东西,这个东西多了就会晕恶心,所以的时候也一定掉。

海螺注意什么 海螺有什么食用禁忌呢

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如果我们在食用海螺的时候,没有把海螺掉,那么也是会导致我们出现中毒症状的,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有着极大的危害的。海螺方式不当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早已确认的。但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物质并不在海螺的肉中,脑神经分泌的物质,所以只在烹制过程中把海螺掉就可以了。 海螺体内容易隐藏病菌和寄生虫,因此食用前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另外,我们在生活中食用海螺的时候,千万不喝冰水哦,不然会给我们人体的肠胃健康造成许多不必

田螺了有什么好处 食用田螺需注意什么

①田螺体内含有一定的病菌,还有很多的寄生虫,所以在食用螺类的时候一定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最好。 ②死田螺也不能,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③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海螺掉。因为田螺性寒,所以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老人和孩子等,都应该有所节制,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胃寒者应忌食,以防危害身体。

花螺煮多久时间才熟 花螺什么地方不能

花螺脑是两个类似小球球东西,一般有两个,位于海螺的位置。在食用花螺肉时,如果多了海螺脑会引起恶心晕,严重的还会导致呕吐,这是因为海螺脑中分泌出的物质是能导致中毒的,所以在烹制过程中务必海螺掉。 除了花螺的部,花螺的尾部也不宜多。 花螺的内脏和性腺也都不能,如果多了花螺的内脏和性腺,人会感觉到迷糊不清醒。对于一般的海鲜来说,它们自身的内脏对于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不强,很有可能存有有毒物质在内脏里,多食可导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