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学礼仪
怎样帮助孩子学礼仪
一、如何让孩子学成礼教
春节时我国传统节日,所以有很多传统的礼节和习俗。所以家长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像孩子传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礼教。孩子若是在将来的道路上懂得谦虚和礼貌。那么必定被人青睐。下面就以春节为例。来讲讲该如何让孩子学成礼教呢?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最佳时机。第一孩子有时间,第二家长也有时间。第三是外部气氛也很适宜。有些家长对礼教并不重视。这大概也是因为自身对传统也知道的不多。所以导致不重视。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懂礼貌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孩子的品德。
过年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要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引导孩子认识中华文化,享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了什么是过年,孩子们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
家长要注意餐桌礼仪。我们平时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大人一般都比较惯孩子:孩子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吃饭之前要跟孩子讲好,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让孩子学着去关心别人。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它们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春节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让孩子做到举止得当、彬彬有礼。家里来了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有礼貌的,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客人走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同送客。客人走时,要送到门口跟客人道别,并邀请客人下次再来。
本来传统美德就是尊老爱幼的。老人对孩子做到了爱幼。对孩子呵护有加。但是反过来。孩子就不一定尊老了。这是不公平的。作为孩子信任的家长,你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要经常提醒孩子。长幼之间应当如何相处。有何贵局等等。这样孩子的交际能力也会大有进步的。
莫用传统美德束缚你的孩子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有着无数优良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也可以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助手。但是要注意,父母们想要运用传统美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添光助彩,还需要运用正确的方式,错误的方式只会成为约束孩子健康成长的借口。
1.如何去对人有礼貌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多的正能量,帮助他们收获友谊等课堂知识之外的宝贵知识。父母如何帮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助于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但是文明礼仪并不是指对所有人都大声问好,或是强制要求孩子对每个人都文明有礼。
问好通常都在迎面三米以内问好即可,没有必要相隔十几米也要孩子打招呼,遇到陌生人也没必要要求孩子打招呼。当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等问题时,不能要求孩子礼让或是示弱,而是要争取自己的正学权力,这是自立自强良好性格培养的基础,盲目要孩子一味退让,不利于他性格当中的自信培养。
2.孔融让梨的不良后果
中华传统美德当中有一个德育小故事,讲的是孔融把大的梨让出来,自己吃小的梨的故事。现实生活当,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大的,家人却要求孩子孔融让梨,最后导致孩子养成撒谎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事情上,父母更应该学会怎么给孩子分梨,而不是让梨。当只有一个大梨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谁把房间打扫干净、整洁,谁就得到大的梨,这样就会让孩子明显,只有表现得更优秀,才能得到更大的梨。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有教养的孩子不乱疯
很多家长给孩子立下很多条条框框,其中就包括“有教养的孩子不乱疯”,这一点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伤害。童年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有权力好好玩,疯一般地玩,而不是什么事都要守规矩,过多的规矩只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4.主动帮助老人
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以前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不再可靠,过于强调孩子要帮助有需要的老人可能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在“扶老人险和委屈奖”出现时,人们已不能再简单地教孩子主动帮助老人,应该先学会自我保护的情况之下寻求帮助或是支援,孩子扶老人行为或是帮老人行为可能造成孩子短暂或是终生的心理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想要孩子受欢迎你要教会他这四点
据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将来成功的几率普遍比不受欢迎孩子成功的几率要高。受欢迎其实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一个人如果受到周围人的欢迎,那么他就会拥有很多一般人没有的特殊能力,这些能力将对他们将来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怎么让你的孩子变得受欢迎。
1.不要护犊子
很多父母爱子心切,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一定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即使明明是孩子的错,有的父母还是会帮孩子开脱罪责,还会用“他还小,还不懂事。”或者“他只是个孩子,你都是大人了,应该要让让孩子,这点错就算了。”这样的言辞来护着孩子,可是护得了一时却护不了一世,父母有没有想过,等孩子长大以后,要用什么理由来护着孩子呢?所以说,如果孩子犯错,教导孩子要积极地承认错误就好。
2.学会基本的礼仪
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有的孩子不懂事,看到长辈也不知道问好,有的父母就会纵容孩子,孩子不问好就不问吧,也没多大的事情,但其实,就是在这一点小事之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懂不懂礼貌。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小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即使孩子不想跟长辈问好,也必要通过教育等手段让孩子向长辈问好。学会基本的礼仪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人的尊重。
3.尽量不要打扰别人
想要受到大家的欢迎,首先就不能做一些让别人觉得讨厌的事情,父母最好要让孩子在和他人合理、平等的交往的同时也要学会不去打扰别人,给别人一个空间,没有人是想要被打扰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会打扰到别人的事情呢?比方说,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弄出噪音影响别人休息;在别人看书的时候,唱歌影响别人思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的。
4.做个好榜样
除了教育宝宝,父母也要最好榜样,如果父母自己就是一个不受周围人欢迎的人,孩子又怎么能做到呢?其实父母身教的力量是大于言传的,说得再多,不如直接做给孩子看。只要父母做好榜样,相信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的。
礼仪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意义
公共场所礼仪涵盖面较广,对幼儿而言,要做到初步了解就算达到要求了,进一步的要求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做到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
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与礼仪亲密接触,是帮助他们建立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
学习礼仪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的,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做到发言举手、会认真听完别人的话,与别人一起活动(超过3个人)需要服从活动的规则,不能擅自改变规则或任性;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要轻轻地进行,尽量避免制造噪音;学会和他人在意见分歧时商量解决,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的演出时,保持安静、不吃零食、不乱扔东西,演出结束后,懂得鼓掌表示感谢。
让孩子对礼仪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还要注意讲究幼儿礼仪教育的科学原则。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幼儿礼仪教育不仅要重视影响幼儿礼仪行为的一些显性的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父母、同伴等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仪表、语言等的表率作用。
把礼仪培养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因为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所以,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宝宝发脾气如何应对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冷静地守在他的身边,轻轻抚慰,或者给他倒杯水,等着他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帮助孩子理顺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哪里难受?”“你希望妈妈做些什么?”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这也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语言来调节情绪的方法。小孩都爱听故事,讲一个爱发脾气的小动物如何不受大家欢迎的故事吧,让孩子理解,原来乱发脾气还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此外,家长也需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经常对别人乱发脾气。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无论好坏,都可以在家长身上看到影子。一个乱发脾气的孩子,家中一般都能找到一个“榜样”。当然,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一定是父母,也有可能是长期跟孩子生活的祖辈或者照顾孩子的保姆。
孩子厌学怎么办 养成自主习惯
现在的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过分的宠溺,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做到自主,学习上往往更容易出现遇到困难就厌学,因此,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一个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习惯对孩子学习十分重要。
四步让孩子化身为礼仪达人
1.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优秀也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则是通过长时间的养成才有的。因此,父母们想要孩子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要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首先,父母要教会孩子最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等。让孩子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中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比如要时时提醒孩子,让他们坚持文明礼仪;再是要对孩子的这些良好习惯给与鼓励和表扬,让孩子觉得自己这样做很自豪,从而拥有正确的少年观和价值观。
2.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很多情况之下,孩子们是有文明礼仪的,但是如果遇到一点小问题,情绪上有点小激动,孩子们的文明礼仪就全丢了,为一点小事急得面红耳赤。因此,家长们要教会孩子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时刻保持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不是在人前就是一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孩子,到了陌生环境之中就是一个不懂文明礼仪的孩子。
3.父母做孩子的好榜样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父母和家庭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都是不讲文明礼仪的人,那孩子就会看什么学什么,也不会是一个有文明礼仪的孩子。相反,父母都是文明有礼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感恩,懂得助人为乐,这样子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4.要让孩子多生活实践
很多父母有着这样子的苦恼,就是孩子看上去像是一个懂得有礼的孩子,可真的到了大场合,孩子就太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这是什么原因呢?家长平时给孩子生活实践的机会太少了,要多让孩子去超市、街市、展厅等地方,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学会如何使用文明礼仪,从而做到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懂得文明礼仪的好孩子,而不是在家里做做表面功夫,到了实际生活中就露出原型。
幼儿练习跆拳道的好处有哪些
一. 健体:强身健体的作用不言而喻。各种踢腿、手臂的上格、下截、拉伸等动作,可使幼儿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增强,肌腱、韧带、肌肉的弹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强幼儿的体力和柔韧性。
二. 启智:跆拳道可给大脑许多良好的刺激。练习过程不单是骨骼肌肉的收缩,而是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大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因此非常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提高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三、 育心:孩子们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会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勇敢精神。
四. 知礼: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通过师生之间的互敬、活动时的敬礼仪式幼儿之间的相互礼让等,让孩子们理解“礼”的含义,知道怎样做才是礼的表现。
跆拳道训练能使少儿具备:认真、吃苦、礼仪、诚信的优秀品质;令儿童及青少年更懂得服从与忍耐,非但不会让学习者“好斗”,反而会令学员更加谦虚与礼貌,兼备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