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OL最常陷入的九大养生误区
细数OL最常陷入的九大养生误区
养生误区一:洗肠、断食,排毒养颜
良多人显明保持洗肠美容,目标是让本人的身体里不宿便,不蓄积毒素,防止了社交场所的为难,皮肤也会变得透明有光泽,比单纯外用化装品后果好。
不习惯这种办法的人,能够抉择断食的方式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饭,只吃生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样可以起到消除身材毒素的作用。
错!中医也讲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种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还有年龄放血排毒的说法,但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木,终极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
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脾胃虚寒,吃水果等凉的东西胃里会发生胀气。如果你是超负荷工作者,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身领会涌现乏力、眩晕、低血糖症状,对健康会有影响。
养生误二:塑身内衣,不费劲就能领有好身材
听听电视购物栏目上,塑身内衣的导购小姐怎么说?身体的脂肪是可以挪动的……再看看最早风行塑身内衣的日本,第一批拥趸者现在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体还坚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时的样子。你说谁能招架这样的引诱?
错!塑身亵服紧绷绷地“绑”在身上,既影响了畸形的血液循环和汗液排泄,又会导致外阴湿润,细菌滋生。尤其是�女长期穿紧身衣,不仅会影响发育,还会诱发乳腺增生或囊肿等疾病。
所以,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很多主要脏器,如子宫、卵巢等,长时间穿束身衣会使肌肉紧绷,生理功效受到影响。束腰还可能影响下肢血液轮回。如果一天有8个小时“塑身”,处在腹腔缺氧的状况下,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摄生误区三:留神饮食跟锤炼即是减肥
假如你以为只有做好这两项就足以保障体重降落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你或者疏忽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减肥而导致的睡眠问题。
芝加哥大学研究睡眠的伊维•凡•科奥特博士说:“体重超标和患肥胖症最多的也是美国人。也许我们应当斟酌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胃口失调。”每个人都有其所需的正常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少于这个时间哪怕这个差仅为一小时就会导致其体内荷尔蒙失调。
在对这些睡眠不足者的血液进行剖析化验后发明,他们血液中把持人食欲的瘦素含量减少。当我们的进食量到了一定的水平,瘦素就会“告知”我们已经吃饱了。
与此同时血液中血浆饥饿激素含量增多。血浆饥饿激素的作用是,当我们的身体热量供给不足时它就会发出饥饿信息,这样就促使咱们开端进食。
养生误区四: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样,喝多了岂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人体摄取的水分除了经由排汗或呼吸时排出外,仍需经过肾脏来代谢,如果水喝得太多,肾脏排水量增加,会增长肾脏的累赘,易让肾脏功能衰竭,反而易影响肾脏的健康;而且,体内的电解质会因为被太多的水稀释,引发电解质不均衡的危险。
许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却忽略了在日常饮食中也会摄取水分,比方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饮料都带有水分,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因此,天天喝的水必需低于1600到1950毫升,否则就会饮水适量,肾脏病或心脏病患者甚至须要限水,免得危及性命。
养生误区五:饭后立刻刷牙
错!口腔学专家最新研讨认为,饭后即时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名义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品,会使珐琅量变松软,保健误区。
这个时候刷牙轻易造成珐琅质的侵害。时光一长,牙齿的珐琅质就逐步减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齿实质过敏症,吃货色时牙齿就会呈现酸、痛的症状。因而,口腔学专家提示,进食后最好用净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养生误区六:裸睡比拟健康
专家认为:裸睡只是舒畅罢了,跟健康一点儿关联也没有。穿衣服睡觉固然会影响排汗及皮肤散热,但人体皮屑终日都在剥落,而皮屑是尘螨和霉菌的养分起源,被单和床单上必定会有一些微生物,光溜溜地躺在床上,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触皮肤,裸睡反而可能增添沾染的危险。
养生误区七:中药趁热喝
个别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刻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时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女性保健,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养生误区八:不活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对那些一周中将3到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结束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养生巨匠多纳•理查德森•尤尔说:“这种情形是不会产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彼此转化。”
佐治亚州立大学运动迷信教学华特•汤普森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资,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滞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是否成破呢?
很遗憾,体育运动也不会使脂肪转化为肌肉。一个运动俱乐部的成员拉尔-斯兹曼斯克说:“虽然脂肪不会转化成肌肉,但若想占有发达的肌肉就必须进行拉力锻炼,这样才干去除体内的过剩脂肪。”
养生误区九:早睡早起身体好
跟着年纪增加,与睡眠有关的褪黑激素分泌时间愈早,所以白叟家会偏向早睡、早起,较合乎天然生理时钟。年轻人(尤其是仍在发育的青少年)只要依照自己的生理时钟作息即可。
但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由于晚上11点到清晨1点是体内成长激素分泌时间,这时候若不睡觉,正在发育的年轻人会长不高,成年人则容易变老。
上班族女性勿踏三大养生误区
【误区一】通过洗肠、断食进行排毒养颜
很多明星为了排毒养颜,都会选择洗肠的方式,清楚身体的毒素,既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也让皮肤更加透明有光泽。不习惯用洗肠方法的人也可以选择断食的方法,在一周里面定期选择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蜂蜜水,以排清身体毒素。误区分析:洗肠会让肠管变粗,如果经常洗肠的话还会导致肠管麻痹,导致一些人为引起的疾病。另外,使用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不同人不同体质,有些人脾胃虚寒,如果不吃饭而整天吃水果等凉性食物,会导致胃胀气。如果是需要大量体力进行工作的人,断食会让身体乏力、出现眩晕、低血糖的症状。
【误区二】天然芦荟是“补品”
随着社会污染增多,人们养生都十分讲究注重绿色和天然,天然的食品和护肤品都受到了人们的无限青睐。芦荟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和美容佳品。误区分析:人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同时对于芦荟来说,在500多个品种的芦荟里面只有十多种能够入药,而且可以食用的仅仅只有几个品种。因此,人们不能盲目将“补品”“健康食品”“美容佳品”的高帽扣在所有芦荟的头上,而且也不能乱吃芦荟当进补。要知道,芦荟里面含有的芦荟大黄素容易导致人们腹泻,不同品种的芦荟性质也会相差甚远,不同体质的人食用后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误区三】饭后立刻刷牙可以保护牙齿健康
不少人从小就被灌输饭后要刷牙漱口,将残渣清除,可以保护牙齿的健康。尤其是小孩子们,每天都被强迫着去刷牙。也有一些白领们在聚餐后,在别人忙着准备下一轮娱乐活动的时候,他们就不慌不忙地在洗漱间拿出牙刷刷牙。误区分析:从口腔专家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饭后立刻刷牙不仅无法保护牙齿健康,还有可能损害牙齿。因为在牙冠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在吃饭后,尤其吃了酸性食物,会就是牙齿的珐琅质变得松软,此时进行刷牙就会对珐琅质造成损害,久而久之,饭后刷牙的习惯就会让牙齿的珐琅质变得越来越少,同时还会让人的牙齿变得异常敏感。进食的时候会产生酸、软、痛等情况。最科学的饭后刷牙时间应该是在饭后的1-2个小时。
OL养生要有度走出三大养生误区
1、“动”的机会,绝不放过
在几乎所有的“养生控”眼里:运动是健康的,运动会令人精力充沛、骨骼健壮、身材匀称、远离疾病、延缓衰老……运动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每天都会早早起床去跑步;晚上入睡前还跳绳、转呼啦圈;节假日就去跳健美操、打球,风雨不改;上下班,能不坐车就不坐车,宁愿把腿走酸也不把腰坐粗。
专家点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组织器官的供血,改善代谢功能,有助于健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提倡运动导引。但运动要适量,讲求适合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也要顺应四时变化。过度运动,伤害身体,损伤肌肉关节,甚至引发疾病。“过劳耗气”也是中医的观点。运动的适量、适时、适合是其“度”的要求,过之则有害无益。因此,运动要讲究科学。
2、“吃”的时候,逢油必洗
“油”对于养生控来说,如同大敌一样恐怖,因为,味道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被抛弃于宇宙中了,健康、苗条才是王道!于是,在他们的菜谱里,能不吃肉就不吃肉,能免油就免油,能不调味就不调味,能喝液体就只喝液体。如果遇上在外应酬的饭局,你会发现,细到每一根菜,他们都会用开水反复地洗上几遍,细致程度好像“此菜有毒”!
专家点评:饮食过于油腻,摄入的脂肪过多,会导致脂肪代谢异常,血脂增高,导致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等。但适量的脂肪又是机体所必需的,其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许多机体所需的物质的成分中需要脂肪,脂肪也是提高能量的主要物质。现代研究表明,适量胆固醇有助于防止肿瘤的发生。过于消瘦,免疫机能减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等物质都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导致疾病,不能偏废,饮食要平衡。
3、没有“美容院”,就活不下去
在很多女性白领看来,最时尚的养生方式就去整天往美容院跑。在那里,有最贴心的美容指导。于是,追求完美的养生控,会无怨无悔地往外掏钱。最近见腰部长肉了?不要紧,蒸几天桑拿又排毒又减肥;内分泌有点混乱?不怕,拔个火罐、做个推拿,打通“任督二脉”;肠胃有点不适、脸色暗淡?没事,吃几天“断食餐”,排排毒!
专家点评:目前,不少美容院所采取所谓保健方法,不排除有夸大功效之嫌,对人的身体状况缺乏医学科学的认识,也会出现各种不良的效果。女性的美容,重点是以内养外,许多外在的问题,如面色无华、雀斑、黄褐斑、痤疮等都与内分泌、代谢功能、血液循环等有关。中医认为,女性以血为本,以内养外。所以,单纯外用方法不一定能解决美容的问题,还是要调理好内在的功能失调,内外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养生误区
误区一:工作太忙,退休后再养生保健
对于养生,有些人认为:“现在工作太忙,没有功夫养生,养生保健等到退休以后再说!”专家对此分析说,不管什么人,生命过程大致都是相同的:人总是从健康变成亚健康,然后出现躯体的功能紊乱,再变成器质性病变,最后发生脏器损害、脏器衰竭,最终走向死亡……世界上有两件事情往往是一去不复返的:一个是青春,一个是健康。一个没有时间养生,或者不注意养生保健的人,终有一天要住院的。因此,养生应该从没有病的时候开始,因为有了病再养生就来不及了。
“动脉硬化是老年病,我还年轻,等我老了再说吧。”对于动脉硬化,时下不少白领抱着这样的态度。医生指出,动脉硬化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时不“护心”,到60岁后再保养就来不及了。曾有一项资料说,美国在越战和朝鲜战争时解剖战死士兵的尸体,发现十几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血管已经有粥样斑块了。如今,人们营养过于丰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发心梗了,所以护心要从早做起。
专家介绍,形成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遗传(如家族史)是无法干预的,譬如男性容易得心血管病、女性容易中风、老年人容易发病等;但是否吸烟、肥胖、高血压、胆固醇升高等是可以干预的。简言之,从今天开始,“管住嘴,迈开腿,不抽烟,少喝酒”。
误区二:胡吃懒动,热衷寻找灵丹妙药
专家透露,遇到过不少貌似注重养生保健的人,一场一场听讲座、做笔记,却从不把听来的养生保健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有的认为养生保健的关键就是找灵丹妙药,有的干脆直接说“医生,你给我开一张方子吧,我吃药就是了”。
专家表示,养生并无灵丹妙药,唯有真正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比如说人人都知道要控盐控糖控油,可现在的白领应酬多、聚餐多,盐糖油摄入超标。怎么办?自己买菜回家做饭。
有网友提问道:“请问久坐不动的白领应该注意什么?”专家回答,“那你动呀”,却被告知“没时间”。不少白领的工作性质决定其白天上班连续数小时坐在电脑前,有些人下班回到家后也面朝电脑、电视而坐,不注重运动。其实,久坐对健康的损害比吸烟还大。运动则能帮助降压、降糖、降脂。有的白领抱怨没时间运动。专家表示,把工作、生活中的事务“二八开”,真正值得百分之百投入精力的也就20%。“白领们不妨这样分分看,问问自己‘你真的有那么忙吗?’、‘时间真的那么少吗?’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心态不好让我们疲于奔命。”
误区三:三高患者,爱吃高价补益膏方
眼下“冬令进补”风潮席卷中国,但膏方是否适合所有人?需要打个问号。
膏方是指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为“冬藏”而服用的调理品。但现在很多“三高者”也热衷吃补益膏方。甚至在某些人看来,膏方不上万,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身价。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当医生给他们开好膏方后,一看价格七八百元,反应都是“太便宜,给我开贵点的药,吃了更滋补”。但许多都市人群更需要的是消脂排毒、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等治法,而非滋补治法。
换言之,即便冬季要进补,也需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补法各不一样。如易反复感冒的人是卫虚,需要补卫阳;经常遇冷即腹泻的人是脾虚,需要补脾阳;倦卧腰痛,小便清长的是肾虚,需要补肾阳等等。也就是说饮食保健和中医治病一样,也需要辨证施膳。
误区四:乱服药膳,万人同吃阿胶米仁
专家提到,不少都市白领喜欢自行保健。许多女性一到冬天喜欢服用阿胶,有时里面还加入芝麻、核桃、枣泥等。阿胶确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对血虚、出血及阴虚燥热之女性是佳药。但阿胶是用驴皮熬制而成,有些阿胶里还加入牛皮、马皮熬制而成。这些皮类其性滋腻,有碍消化,脾虚便溏之人则不宜服用。因此,医生开方时会与帮助其消化吸收的药物配伍,以免形成呆滞;而自己盲目服用时则要注意是否对症,避免碍滞脾胃等问题的发生。
眼下还有很多宣传说米仁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抗癌,于是很多人常年食用。“我在门诊上有一位病人,就是一年四季吃米仁,连吃两年,结果现在他的肚子是天天拉。米仁是寒凉之性,一年四季吃的话违背了自然规律,到了冬天本来应该养阳,但继续吃米仁,导致脾阳受到了损伤,所以胃肠道受损。”教授说,如果一直想吃米仁,也有办法“摆平”,比如在做饭的时候先放米仁再放点温性的大枣、糯米进去。
误区五:预防肥胖,中年女性每天吃素
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中年女性,都害怕吃肥肉,原因是害怕发胖,也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是天天吃素。
专家提醒说,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食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但一点都不吃带脂肪的肉,也不利于健康。在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相反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是一把“双刃剑”,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体内缺乏胆固醇,就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促进细胞老化,导致未老先衰。因此,对体力劳动者来说,应该吃一点肥肉。对一般血脂不高的人而言,在日常膳食中也要吃一点含有胆固醇类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健康长寿。
误区六:迷野山参,患“人参滥用综合征”
不少人以为,天天吃人参等补品就是养生。专家曾经遇到过一位退休的干部,他的女儿很孝顺他,给他买了很多高丽参,并告诉他每天吃一到三克。他认为自己很虚,要好好地补一下,结果每天吃9克。吃了一个月以后,不仅满嘴溃疡,还出现上火、烦躁、便秘、失眠等症状,结果住进了医院,花了一万多元。
还有的人迷恋所谓的“野山参”,可是大部分号称“野山参”的其实是“移山参”。就好像一些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是“洗澡蟹”一样。移山参是将培殖参移到山上,沾了一段时间的“山气”而已。真正的野山参性味是平性的,任何人都可以吃。
人参有很多种,服用要对症。生晒参是属于平性的。市场上能看到很多切得方方正正的红参,红色是因为反复加工而导致的,加工过程当中表面因为不断蒸,来回晒,其价格要比生晒参贵很多贵,原因是加工费上去了。经过加工,人参性味就变温了,因此红参适合的是气阳虚的寒阳之人。白参是新鲜的人参用水烫完以后再用糖泡,然后干燥而成,这种人参的性味偏于寒性,对于热性的体质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力量并不是很强。高丽参是朝鲜过来的,性温。还有美国进口的生晒参适合气阴虚的人。文教授笑着说,自己吃的话人参条、人参须都实惠又方便,药性和大块的人参一样。人参虽为滋补佳品,但作用有所不同,需要对症。中医认为,虚则补之,虚还分气虚、血虚、五脏虚症,不虚则不需要补,不虚就没有必要吃人参。长期或过量服用人参会出现兴奋、烦躁,失眠、头痛、腹胀、血压升高等“人参滥用综合征”。故不要随意服用人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适当服用。
误区七:盲目求贵,夸大冬虫夏草作用
中药里有些名贵药材贵比黄金,冬虫夏草就是其中的一种。
但冬虫夏草真的有那么强的作用吗?吃多少才能达到宣传的“提高免疫力、抗癌”等作用?工薪阶层勒紧裤带,每天给患癌的家人吃2根虫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古书有记载和研究显示,冬虫夏草治疗疾病所需要的剂量是——每天吃9克才能达到效果。普通的虫草一般6根左右1克,大的4根左右1克。那么每天至少要吃36根虫草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冬虫夏草的有较高的蛋白质成分,和动物类食材放在一起烹调才容易溶解而被人体吸收。所以古人有道名菜叫“虫草炖老鸭”,中药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功效
误区八:“冷肢女”,把郁滞当阳虚治疗
现场互动环节,一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白领表示:“我是一个特别怕冷的人,经常手脚冰凉,我听别人说怕冷是因为阳虚,我是不是因为阳虚而怕冷?需要吃什么补一补?”
专家表示,这名年轻女子提出的话题正是眼下都市女性中一个相当常见的养生误区——“冷肢女”就是阳虚,虚了就要补。
其实,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虚证可能性较大,30岁以下的女性四肢不温,九成以上不是因为虚,而是因为郁滞。即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导致女性气机阻滞、脉络不通,其表现往往是四肢肘膝以下冷感,尤以手足不温明显,但胸腹不冷。如果是真正的阳虚之人的话,应该是手脚冷,全身也冷。
“冷肢女”是由于素体阳气内郁,不能交接与四末;加之冬季的寒冷,使脉络凝滞不通所致。这类女性大多还会伴有痛经等症状出现。因此,对于这类体质的调理是不能以补益为主的,而是需要用透邪解郁,疏理肝脾等方法;如有痛经者可配合暖宫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来调理。如柴胡、白芍、枳实、香附、川芎、当归、艾叶、甘草等。
误区九:吸烟影响,只是伤害肺部器官
一项在全球14个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血压位列全球死亡危险因素榜榜首。而在我国,榜眼是“吸烟”,这和另外几个国家有所区别。为此,现在中华医学会戒烟的策略有所改变,通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从心脏科医生开始推广戒烟。
专家表示,人人都知道抽烟引起肺部疾病,却不晓得抽烟第一个影响的是心脏。最近松江一医院救治了一名只有20岁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检查下来,这位年轻人冠状动脉里面斑块并不多,但就因为他前几天连抽了几包烟,而香烟里面的一种物质可以直接让冠状动脉痉挛。
专家曾经抢救过一个心肌梗死的病人,他在新天地里喝咖啡时,一阵烟味飘过来,当场胸口就闷了。当然这个事情是一个相对比较少的小概率事件,但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影响就是百分之百。“我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也不想当那万分之一吧,所以大家请戒烟限酒。”崔松说道。
误区十:争强好胜,A型性格最伤“心”
渴望成功是很多职场白领的梦想。生活中时不时会听到CEO猝死的新闻。电视娱乐节目《非诚勿扰》里,也有很多男嘉宾立志35岁前要赚满一个亿、公司五年内要上市等。而普通白领们,有的是为CEO所迫,有的想成为CEO取而代之,因此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锁事上……
专家分析,这一类白领通常具有现代心理学认为的A型性格。殊不知,这类争强好胜、苛求自己、终日忙碌、不知放松的A型行为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他表示,“心病也需心药医”,善养身者,必先养心,心脏病患者要加强心理调节,乐观精神可能有助于减缓动脉硬化的过程。“心态一定要好,不要觉得成功就等于幸福,这个是无法画等号的。”
冬季养生避开5大养生误区
误区一: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生理学角度看,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误区二:关紧门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门窗紧闭,以为这样屋内温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误区三:戴口罩防感冒
实际上,鼻子吸进的冷空气在进入肺部时已经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与生俱来,并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使人的耐寒力明显提高。戴口罩人为地阻止了这种生理功能本应得到的锻炼,使人的抵抗力变差,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误区四:喝白酒可御寒
不少人以为喝白酒可以御寒。实际上,人喝酒后,受酒精刺激,血管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所以会有发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尤其是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反而会感觉冷。棉袄、羽绒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御寒能力,是因为它们能减少热量的流失,而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本身不但不会产生热量,反而会造成热量的挥发。
误区五:从室外进屋先暖手和脚
许多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时,首先把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边烤或用热水泡,其实这一冷一热的骤然交替对手脚极为不利,很容易使手脚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手脚相互摩擦,使表皮温度自然回升,然后再用热水泡,放到取暖器边烤。
白领养生要走出三大养生误区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日趋激烈,年轻朋友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冲击,大家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养生。白领养生真的非常关键,但其中却有不少养生误区存在,这些养生误区会直接影响到养生的效果。对照现在时尚的养生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误区存在。
在“健康”成为一个流行词的当下,养生已逐渐融人们的生活作息之中。为了养生、为了健美,有的人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去尝试各种道听途说的“妙招”,心甘情愿当起了“养生控”。那么,一些令白领们推崇的养生方式,是否真的对健康有益呢?
1、“动”的机会,绝不放过
在几乎所有的“养生控”眼里:运动是健康的,运动会令人精力充沛、骨骼健壮、身材匀称、远离疾病、延缓衰老……运动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每天都会早早起床去跑步;晚上入睡前还跳绳、转呼啦圈;节假日就去跳健美操、打球,风雨不改;上下班,能不坐车就不坐车,宁愿把腿走酸也不把腰坐粗。
2、“吃”的时候,逢油必洗
“油”对于养生控来说,如同大敌一样恐怖,因为,味道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被抛弃于宇宙中了,健康、苗条才是王道!于是,在他们的菜谱里,能不吃肉就不吃肉,能免油就免油,能不调味就不调味,能喝液体就只喝液体。如果遇上在外应酬的饭局,你会发现,细到每一根菜,他们都会用开水反复地洗上几遍,细致程度好像“此菜有毒”!
3、没有“美容院”,就活不下去
在很多女性白领看来,最时尚的养生方式就去整天往美容院跑。在那里,有最贴心的美容指导。于是,追求完美的养生控,会无怨无悔地往外掏钱。最近见腰部长肉了?不要紧,蒸几天桑拿又排毒又减肥;内分泌有点混乱?不怕,拔个火罐、做个推拿,打通“任督二脉”;肠胃有点不适、脸色暗淡?没事,吃几天“断食餐”,排排毒!
最后专家告诉都市白领们,合理的养生并不是看哪种方法觉得可以就一窝风地去尝试,合理的养生需要遵循中医养生原理,最好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少走弯路,避免弄巧成拙。
补钙易陷入五大误区
1、认为蔬菜不补钙
不少人在饮食补钙上,很少注意补充蔬菜。他们以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本身还含有不少钙呢。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蓝、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K是骨钙素的形成要素,而骨钙素对钙沉积入骨骼当中是必需的。
2、认为骨头汤会补钙
骨头里面的钙绝不会轻易溶出来。有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要想用骨头汤补钙,只有一个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炖上一两小时。醋可以有效地帮助骨钙溶出。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一定不要用高压锅,最好用砂锅来炖,避免在骨头汤中溶出过多的铝。
3、相信豆浆是高钙食品
营养学家经常劝告,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豆浆作为替代。的确,在很多方面,豆浆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食品,但从钙含量上来说,它却远远比不上牛奶,差的不是一倍两倍。这是因为,大豆钙含量虽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浆之后,含量就稀释得很低了。喝一杯豆浆,不过是吃几十粒豆子而已,其中的钙很少。豆浆对骨骼的真正好处,在于它可以提供植物雌激素,减少更年期妇女的钙流失。
4、认为海带可以补钙
不少媒体文章都告诉你,海带里面的钙很多——但只限于干海带。可是干海带谁能大量吃呢?
一旦吸了水,钙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带里面的海藻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妨碍钙的吸收,因为它们可以和钙形成牢固的复合物,裹挟着钙一起“穿肠而过”。但海带也不是毫无裨益,它是典型的成碱性食品,经常食用,对减少体内钙的流失有一定帮助。
5、饮料和补钙一点关系都没有
为了改善口感,饮料中大多含有磷酸盐,而磷酸盐会严重地妨碍钙的吸收,促进钙的流失。可乐是其中害处最大者——因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齿和骨头泡在可乐当中,它们就会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钙吸收。所以,凡是需要补钙的人,都要严格控制甜饮料的数量。茶水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其中含磷量低,还有促进骨骼牙齿坚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对骨骼健康是有益无害的。但要小心所谓的“茶饮料”,它们的颜色可能是焦糖色素染成的,并不能提供茶的好处。
女性养生不要走进6大误区
女性养生误区1、长期用冷水刷牙
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最适应35~36.5摄氏度的温度,如果经常用冷水刺激牙齿将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冷水刷牙”的习惯上。
女性养生误区2、高跟鞋的美丽错误
高跟鞋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女性的青睐。但鞋跟在7cm以上的高跟鞋使人体重心自然前移,给膝关节造成了压力。研究发现:膝部压力过大是导致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身体重量过多集中在前脚掌上,趾骨也会因为负担过重而变粗。科学证明,过高的高跟鞋还是跟腱和脊椎骨变形的罪魁。
女性养生误区3、超负荷的卫生棉条
忙碌的你在量少的日子里也许会忘记体内卫生棉条的存在。长时间不更换棉条容易导致阴道炎症以及其他妇科疾病。卫生棉条的最长负荷时间是8小时,所以睡前务必要更换新棉条。
女性养生误区4、忽视常规妇科检查
最新医学报道发现:近5年,及早发现的宫颈癌死亡率降低了70%。妇科癌症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妇科分泌物检查很重要。医生建议所有18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已有性经验的女性,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妇科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分泌物化验和盆腔检查。
女性养生误区5、整天工作,没有休息
长时间从事一种工作会让人感到无聊,而无聊恰恰让身体感到疲惫。每天都应该尽可能地为自己找点儿乐,例如:看看笑话,翻翻休闲杂志,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让自己偶然做做白日梦等一些能让自己轻松的事情。
女性养生误区6、健身房里的马大哈
最好准备专门的健身软底鞋或厚棉袜,因为潮湿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隐藏和滋生细菌,如足癣和足底疣。类似的还有公共更衣室和泳池的拖鞋,虽然都已消毒,但还是穿自己的最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