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技巧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技巧
一、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1、先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1)、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即“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即“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淤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硬结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
(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他部位)。每周按左右轮换注射部位(如大腿注射可以一周打左边,一周打右边)。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厘米。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2、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1)、选择好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2)、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90°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体瘦者和儿童以45°角进针注射,体胖者以90°角注射。
(3)、注射后迅速拔出针头,拔针时不能改变方向,用干净棉球压迫注射部位5~8秒,但不要揉。整个注射过程,保持肌肉放松。若单次注射剂量大于40u,分两次注射在同一部位注射最好间隔1月以上。
二、胰岛素的注射技巧:
1、要对患者做好心理诱导
对于年幼的患儿,可以通过分散其注意力或游戏疗法(如先给毛绒玩具打针)等来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采用放松训练等激励式疗法。
2、先备饭菜再注射胰岛素
糖友一般应在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而且要保证30分钟后可以进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准备好饭菜之后,再打胰岛素,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危险情况的发生。
3、减轻注射时疼痛的技巧
(1)、胰岛素需放至室温下;(2)、待消毒皮肤的酒精挥发;(3)、注射器中无气泡;(4)、进针要快;(5)、进针和拔针时别改变方向;(6)、肌肉放松;(7)、更换注射部位;(8)、尽量减少注射器重复使用次数。
4、注射后立即拔针不可取
在操作中发现,注射完毕后立即拔出针头可能会发生漏液的现象,使胰岛素利用度降低,影响降糖效果。对此,《注射技术指南》指出:“当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在皮肤内应置留至少10秒钟再拔出。”
5、重复使注射器的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出现毛刺、倒钩,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所以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如经济条件差可重复使用,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只能本人重复使用;(2)、注射器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3)除了干净的皮肤及胰岛素瓶塞外,不要让针头接触任何其他物品,否则需更换;(4)针头弯了或钝了后不应再用;(5)不要用酒精擦拭针头;(6)尽量减少重复使用次数,反复使用不要超过10次或3天。
6、废弃针头不要乱丢
注射后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头均属于医疗污染锐器,不合理的处理不仅会伤及他人,还可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待针头拔出后,应立即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将针头或注射器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弃。如果没有专用废弃容器,可以用加盖的硬壳容器等不会被针头刺穿的容器替代。
经常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以参考以上介绍的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技巧,能帮助你轻松驾驭胰岛素哦。
使用胰岛素笔的注意事项:
1、注射时间
首先注射前要确定吃饭时间,确保在吃饭前30~45分钟注射。准备好酒精棉球、针头、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意胰岛素笔和胰岛素一定要是同一厂家的产品,以免不匹配。再次核对胰岛素的剂量。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或者预混50/50、70/30胰岛素均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呈牛奶状。如果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或者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黏附在瓶壁上,则药物不能再使用。
2、注射区域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区域。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能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
3、保存
注射完毕后应套上内针帽,旋下针头,将废弃针头丢弃,戴回笔帽。同时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一般来说,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可储存在2℃—8℃环境下(冰箱内),开启后装入胰岛素笔内的笔芯在室温下(<;25℃)可保存1个月左右。患者要特别注意胰岛素笔芯不能冰冻,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
4、胰岛素笔的排气
新换上的笔芯,由于推进螺旋与笔芯尾端接触不紧密,如果不排气则注射剂量不足。方法是笔尖向上,转动计量环1~2个单位,推键一次,如此反复,至笔尖有液体流出。换新针头后也应排气。
5、胰岛素笔针头可使用多次
我们的经验是一个针头可使用多次,只要不折不堵就可以用(限单个患者自用)。但反复使用易出现液体外流、注射时疼痛、针头堵塞等现象影响用药效果,甚至损坏胰岛素笔,因此建议患者针头不宜使用次数过多,应适时更换。
6、胰岛素笔针头不用酒精消毒
因针头本身有一层硅保护膜,注射时能减轻疼痛,用过一段时间以后更换新针头即可。如果用酒精消毒针头,注射时反而产生疼痛感,且针头本身是无菌的,消毒无异于画蛇添足。注射时要注意皮肤消毒,酒精挥发干后再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可以运动吗 注射短效胰岛素后运动诱发低血糖
糖尿病人注射短效胰岛素之后,运动的时候增加了血糖消耗,加之注射部位血液循环加快,胰岛素吸收也会加快,就容易诱发低血糖症状出现。因此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小时左右是不宜参加运动的。
打胰岛素要注意什么 其他注意事项
1、同一品牌的胰岛素只能和特定的注射笔搭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和笔芯只能您自己用不可借给他人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2、如果注射的是预混胰岛素,在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笔放在手心,水平滚动10次,然后用手夹住胰岛素笔上下摇动10次,充分混匀胰岛素。
糖尿病4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治疗
1、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患者 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起病急、血糖高。这种情况应该及早的控制高血糖,消除症状,帮助病人学习糖尿病基础知识,学会观察病情,并及时的调整饮食结构,正确用药开始治疗、及时预防并发症。
2、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必须进行全天候的血糖监测,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迅速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特别是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通过住院,可以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并学会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自行调整胰岛素用量,通过合理的治疗,加上合理科学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将来摆脱注射胰岛素的痛苦,摆脱糖尿病的并发症,象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3、血糖忽高忽低病情波动大或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者通过住院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找出病人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调整治疗方案,对症下药。同时,患者可以得到科学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及生活起居,消除导致血糖波动的各种诱因,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4、糖尿病人在手术期(包括小手术在内)、妊娠期间或者是在妊娠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同时与专家及时联系,在专家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意事项
(一)胰岛素制剂学会正确使用便携血糖计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三类。
①速(短)效胰岛素制剂:有普通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该类胰岛素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胰岛素是惟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③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四)胰岛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
②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③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
④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含量匹配。
⑥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短、中效胰岛素,市场上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可按患者情况选用。
⑦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因此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胰岛素笔可以使用短效、中效或预混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二)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1)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0.5h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4~8U,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
(三)胰岛素的副作用
①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要注意识别S0m0gyi现象,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②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④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⑤肥胖。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⑥食欲增加。
⑦双下肢浮肿。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如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可不必处理,如一直不能消肿,也可以应用6542等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如果有肾脏病应该及时治疗。
③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低血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
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会引发低血糖。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
糖尿病人打胰岛素或致脂肪增生
在接受常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40%在治疗时要使用胰岛素。然而,多次调查都发现,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远不如口服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究其原因,一则由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都病情较重,血糖更难控制;二则因为胰岛素注射方法的不规范,导致控糖效果下降,甚至出现副作用。
在胰岛素治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中,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最多见,也更受患者重视;脂肪增生问题则为大多数人所忽视。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4个城市的三甲医院中,脂肪增生平均患病人数超过五成。
脂肪增生本身不算大问题,一般也不会导致直接的身体损伤;但脂肪增生可能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国外调查发现,有脂肪增生的人使用胰岛素的量,要比没有增生的人多;有脂肪增生的人,血糖控制比没有脂肪增生的人要差。数据显示,增生人群要比不增生人群平均多使用11个单位的胰岛素。
相对于低血糖等副作用,脂肪增生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脂肪增生和针头反复刺激脂肪组织有关,通常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时间越长,在一个部位注射次数越多,重复使用针头的频率越高,脂肪增生的几率也就越大。因此,只要尽量做到轮换部位注射,尽可能勤换针头,就能有效避免增生问题。特别是偏胖人群更要注意,因为临床发现,体质指数(BMI为体重/身高的平方)高的人,发生脂肪增生的机会也较高。然而,根据较早前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胰岛素注射技术现状调查,中国约41.1%的患者在同一部位内注射过于频繁,仅22%的患者规范轮换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的规范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则要求这次的注射点和下次的注射点之间大概隔两个手指的距离,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现象,应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直至上述现象消失。
胰岛素注射位置能随便选吗
正确方法要知道
正确的注射方法是将常用注射部位分区后交替注射,以腹部为例,可以将腹部皮肤以肚脐为界分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区,每个注射区域再以2 平方厘米作为一个注射区。注射时应按照顺序在四个注射部位选择不同的注射区域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同一部位的反复注射,可以使注射部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
根据种类选部位
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即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定期检查注射部位
即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淤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硬结大小,避开硬结注射。
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例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他部位)。每周按左右轮换注射部位(例如:大腿注射可以一周打左边,一周打右边)。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不要立即拔针
在临床操作中发现,注射完毕后立即拔出针头可能会发生漏液的现象,使胰岛素利用度降低,从而影响降糖效果。对此,当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在皮肤内应置留至少10秒钟再拔出。注射后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头均属于医疗污染锐器,不合理的处理不仅会伤及他人,还可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胰岛素笔的安装
糖尿病病人的经常性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物外,还常采纳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然而,天天几次在家中给病人注射胰岛素,既要正确地把握剂量,又要做好注射用具的消毒,这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近年来,胰岛素笔为病人解决了上述困难,并减轻了病人注射时的疼痛。
胰岛素笔又称诺和灵笔,使用时装上诺和灵笔芯(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和诺和针头即可注射。
胰岛素笔的安装步骤是:
(1)旋开笔帽,拧开笔芯架。
(2)检察笔芯是否有破损,并将其上下颠倒摆动数次,使笔芯中的胰岛素分布均匀,呈白色混悬液。
(3)将笔芯装入笔芯架,拧紧。
(4)装上诺和针头,备用。
注射方法是:在病人餐前半小时,将“剂量选择环”挑唆到2u(两个单位),将笔树立树起,右手大拇指推“注射推键”见有一滴胰岛素出现在针头端,表示排气成功。然后将“剂量选择环”挑唆到你所需注射的单位剂量(遵医嘱)。用络合碘消毒注射部位(手臂三角肌、腹部、大腿均可)后,垂直或呈45度角进针,皮下注射,均匀推入。注射后,针头应停留在皮下6秒钟以上再拔针,拔针后用棉签按压数秒。注射后要按时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万一出现饥饿感、乏力、头痛、心悸、手足震颤、恶心等低血糖反应,可立即进食糖水或糖类食品。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胰岛素笔应储存于2摄氏度-8摄氏度的冰箱内(不要太接近冰格),幸免阳光直射或骤冷骤热。
注射器、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胰岛素泵、胰岛素笔是胰岛素注射装置发展史上的“四部曲”。其中,注射器是传统的胰岛素注射装置,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普遍使用。价格便宜是它的优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要求较高的注射技巧,出门在外携带不方便,注射时疼痛感较强等。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虽无需针头,但高压气流会给皮肤带来损伤,而且价格昂贵。胰岛素泵是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连续提供胰岛素,类似于传唿机大小的装置,特别适合1型糖尿病患儿,但缺点是价格昂贵,给药管道容易堵塞,注射部位存在潜在感染和炎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