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越多越好么
蛋白质越多越好么
通过多年健美运动的营养监控发现,在健美运动员中,普遍存在着“宁可多吃蛋白质,也不可少吃”的观念,所以许多健美运动员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胸,牛肉,蛋清摄入偏多。有些健美爱好者为了保证肌肉生长所需的蛋白质,1天吃40个鸡蛋,外加1斤牛肉或者鸡胸肉,还要在训练后吃蛋白粉。
健美运动真的需要吃这么多蛋白质吗?是不是蛋白质吃得越多,肌肉生长状况就越好呢
回答是否定的。蛋白质对于健美运动员增肌和赛前减脂期间保持瘦体重非常重要,但是也不是多多益善。研究显示,1.6~2克/公斤体重的摄入就可以满足增肌需要,而过多的摄入并不能带来肌肉的超量增长。以75公斤的健美爱好者来说(图1),他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最多150克,如果按照每100克牛肉蛋白质约为20%,草鱼约为18%,每个蛋清含蛋白质约3.5克来计算,分别需要牛肉750克,或者草鱼835克,或者鸡蛋清43个。如果1天吃40个蛋清,1斤牛肉的话,1天摄入的蛋白质就约为190克,再加上每天主食中摄入的蛋白质,蛋白质显然明显超出需要量。以一名75公斤的健美爱好者为例
多吃蛋白质对身体有什么损害
首先使身体“酸化”,更加容易疲劳。由于蛋白质本身也参与供能,因此多余的蛋白质作为“燃料”给燃烧掉了,并且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身体更加疲劳。
其次,不利于体脂的控制。由于肉类食物在摄入蛋白质的同时,也会摄入大量脂肪。我们来算这样一笔账:一名75公斤的健美爱好者,他每天需要摄入蛋白质为150克,如果是从牛肉或者鸡蛋摄入的话,需要摄入牛肉750克,或者草鱼835克。这个数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多的,我们姑且让他吃下这么多的食物。但我们还会发现,他脂肪的摄入量也是非常多的,牛肉来源脂肪摄入为18克左右,草鱼来源为43克左右。由此可见,单纯从肉类里摄取蛋白质,即使选择低脂肪的肉类,脂肪摄入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更不用说选择猪肉、肥牛、带皮鸡肉等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了。所以,还是需要正确地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还要尽量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蛋白质来源。
最后,由于蛋白质本身还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所以,过多的蛋白质摄入还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许多健美爱好者肝功能受损,也可能和长期过量摄入蛋白质密切相关。
那么,健美爱好者就会询问专业的运动营养师,究竟怎样安排蛋白质的摄入呢?怎样快速计算自己每天所需要摄入的各种肉类、蛋白粉、鸡蛋等蛋白质呢
例:一名健美爱好者,体重80公斤,平时喜欢吃牛肉,羊肉和鸡胸肉,不爱吃鸡蛋。
首先,蛋白质摄入约为130~160克,如果安排牛肉、鸡胸和乳清蛋白粉(蛋白质含量约为80%)三种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的话,那么每天可以吃乳清蛋白25克,牛肉200克,鸡胸肉200克,另外,剩余的印克蛋白质完全可以从主食,如馒头中得到足够的补充。这样,一天的蛋白质补充就完成了。
此外,在计算蛋白质摄入的时候,熟练掌握食物之间的交换技巧,可以大大加快计算蛋白质摄入的计算过程:如每100克瘦牛肉可以和100克瘦羊肉互换,还可以用5~6个鸡蛋清代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乳清蛋白粉是需要算入一天总蛋白质摄入的,比如,25克乳清蛋白里含有大约20克蛋白质。
降低癌症发病率误区
误区一:需要多的营养就重要
从种类上来说,我们需要40多种营养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有的是以克记的,有的是以微克记的。比如蛋白质,普通人需要60—90克,重体力劳动者需要上百克。钙需要800—1000微克,铁15—20毫克。但是不是我们需要量多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呢?当然不是,比如蛋白质需要几十克,它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物质,我们的免疫力需要蛋白的支持;而15毫克的铁不足,同样会形成缺铁性贫血等,影响孩子的发育。
误区二:营养不是越多越好
“营养”不能缺乏,但绝不是越多越好。还以蛋白质为例来说明“营养”适量的重要性。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如果摄入蛋白质不够,就会影响身高、体重以及智力等多方面的正常发育。因此许多人除了食物摄入蛋白质以外,还吃一点蛋白粉等。
但实际上,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吃多了就意味着浪费,多余的蛋白会代谢出去。而且,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质也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加速骨骼中钙的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误区三:食物分好与坏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专家的观点,把食物分成好和坏。有的食物被说是垃圾食品,有的则被称为万能食品。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观点。在营养上,我们把食物分成了五大类,首先是谷类和薯类,第二类就是动物类的食物,第三类是就是谷类和坚果类的,第四类就是蔬菜、水果,第五类就是纯能量食物。它们每一类都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误区四:食物越贵越好
食物并非越贵越好。一枚鸡蛋提供的能量要比一只鲍鱼高,蛋白质的含量差不多,脂肪、胆固醇的含量鸡蛋要比鲍鱼高,鲍鱼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鸡蛋的两倍多,鲍鱼的钙、铁、硒要比鸡蛋的多好多,但鸡蛋中的维生素A、B1、B2都比鲍鱼多,尼克酸含量差不多,维生素C两者都没有。
从数据来看,鲍鱼和鸡蛋的营养成分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个别营养素的含量有所差别,但价格差别就大了。一只鲍鱼的价钱可以买好几斤鸡蛋,所以并不是越贵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越多。
误区五:四条腿的比不上没腿的
坊间流行一种说法:“四条腿的比不上两条腿的,两条腿的比不上一条腿的,一条腿的比不上没有腿的”。四条腿的指猪、牛、羊,两条腿的主要指鸡、鸭等,一条腿的指蘑菇等真菌类食物,没有腿的指鱼等水产品。
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四条腿、两条腿和没有腿的都属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铁的含量差不多,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不太受欢迎,但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几种食物都高。蘑菇虽然脂肪和能量低了很多,但它的蛋白质、铁、硒、维生素A的含量都比另外三种食物少。
误区六:鸡蛋黄胆固醇高
很多人关心胆固醇的问题,我发现身边不少人吃鸡蛋的时候,都不吃鸡蛋黄,认为它会使胆固醇增高。其实,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胆固醇,我们内部的胆固醇是 1000毫克,从外部摄入的是500毫克,一个鸡蛋黄只含有胆固醇50毫克。而动物内脏,比如我们吃的卤煮里的内脏所含胆固醇量远远高于鸡蛋黄,很多人往往不吃鸡蛋黄,却狂吃一顿卤煮,你的胆固醇摄入更易超量。
日常喝水要提防几大误区
误区之1:矿泉水中矿物质越多越好
当前百姓对矿泉水的认可程度很高,但有些百姓认为“矿泉水中的矿物质越多越好。”这种观点并不科学。其实水中个别矿物质的含量超标对人体也是不利的。另外,也并非所有的矿泉水都能作为饮用水,有的矿泉水要经过科学处理才能饮用。
误区之2:纯净水可作为家庭用水长期饮用
由于纯净水很干净,所以长期饮用会带走人体内的一些微量元素,特别是容易造成人体内钙的流失,更谈不上补充微量元素。所以纯净水不宜作为家庭用水长期饮用。特别是儿童不应长期饮用纯净水。
误区之3:自来水烧得越开越好
几乎所有老百姓都知道自来水烧开了饮用最好,但并不是烧得越开越好。烧自来水时,一般不宜太沸,如果太沸,容易产生氯化物等一些有害物质。有时烧水时,先揭开盖子再熄火,容易使一些有害物质随水汽排出。
因此,建议人们一定要科学、安全的饮用水。
pa+++越多越好吗
是的。
防晒霜的pa+++越多是越好的,代表防止晒黑的时长越长,其防止晒黑的程度就越高,阻挡的紫外光线也就越多,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也就越小,而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长期使用pa+++越多的,一般用到pa++就好了,到时间再补涂,若是外出旅游或者要经历长时间的暴晒,那么用pa+++越多的当然就越好了。
立夏挂蛋是什么意思 立夏吃鸡蛋吃得越多越好吗
并非越多越好。
鸡蛋的经验价值高,但是鸡蛋不是吃越多就越好。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盛、导致肥胖。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而蛋白质过剩会使尿素制造系统负荷过重,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很可能会出现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吃豆制品越多越好
误区一、吃豆制品越多越好:
黄豆中的蛋白质能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过量摄入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吸收量的90%,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贫血状态。所以,尽管豆制品富含营养,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还是以适量为宜。
误区二、热油炒菜香:
当油温高达200摄氏度以上,不仅植物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将被氧化,而且会产生一种叫做 “丙烯醛”的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极为有害。另外“丙烯醛”还会使油产量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炒菜还是用八成热的油较好。
花生油、橄榄油的冒烟点约为160摄氏度,炒菜时只有将油温保持在冒烟点下,才能吃出健康,否则多好的油也起不到作用。
误区三、调味佐料多多益善:
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生姜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娈性和毒性,如饮食中过量使用调味品,轻者有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感觉,重者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因此,日常饮食中以尽量少的调味佐料为好。
误区四、瘦肉不含大量脂肪:
一般来说,瘦猪肉的脂肪含量是各种肉中最高的,达25%—30%,而兔肉最低,仅为0.5%—2%。鸡肉(不带皮)的脂肪含量也比较低。牛肉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0%以下,但如果是肥牛,即便是里脊部位也布满细细的脂肪点,脂肪含量甚至超过猪肉。
误区五、多吃植物油利于长寿:
人群调查和实验证明,动物脂肪摄入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植物油摄入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确实低一些,但奇怪的是,两类人的寿命并没有大的差别。经调查,原因是植物油摄入高的人癌症发病率比较高。如果多吃植物油,最好能够补充摄入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
误区六:要补钾就想起香蕉:
芋头中所含的钾,比香蕉多50%左右。事实上,所有薯类都是钾元素的绝佳来源。只要把一碗大米饭换成同样淀粉含量的土豆,摄入的钾就能增加10倍!排尿量较大的人,如糖尿病人、肾结石病人、痛风病人、高血压病人等,以及吃咸味太重的人,很容易损失过多的钾,吃薯类替代主食实在是个好主意。而在绿叶蔬菜当中,钾含量超过香蕉的比比皆是,比如菠菜、芥兰、莴笋叶、空心菜、苋菜、紫背天葵等。
误区七:补钙喝豆奶,喝前却从不摇一摇。
喝豆奶时,盒子底部形成了大量的深沉物,你就把它扔了——一大堆对你有益的钙也进了下水道。
豆奶中添加的钙对骨骼非常有益。但它容易沉淀,然后再让它重新溶回到豆奶里相当困难。研究表明,加钙的强化豆奶只能释放所加钙量的25%到79%,这取决于钙加入的形式和添加的方法。喝豆奶前摇一摇将令你吸收更多的钙质。
误区八:热衷吃素,每晚煮大量的蔬菜
把富含水溶维生素(如维生素B簇,维C和叶酸)的食物扔到开水里煮,会溶解出一些维生素。如果是喝汤或吃炖菜那没关系,但如果把煮的蔬菜沥干了吃,可就不太妙了。一项丹麦的研究发现,花椰菜水煮5分钟后,只能保留45%到64%的维生素C;而蒸花椰菜可以保留83%到100%。
关于吃菠菜补铁,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在菠菜和其它富含铁的植物里,含的是非血红素铁,只有大约2%至20%的非血红素的铁能被吸收。相对而言,在动物食品,尤其是肉类里的铁叫血红素铁,也只有15%到35%能被吸收。鸡肝里含的最多(13毫克),接下来是牡蛎(4.5毫克)和牛肉(3毫克)。
误区九、加了添加剂的食品一定有害:
比起烟和酒来,食品添加剂对健康成年人造成的危害微乎其微。只要遵守国家有关限量规定,现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都是相当安全的,而且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水果吃越多越好吗
任何一种水果吃太多,无论体质再好,身体都会受不了。
1.例如苹果,虽然我们常说“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但吃过量会伤脾胃。
2.荔枝吃多了会降低消化功能,影响食欲,产生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现象;
3.杏过量食用会上火,诱发暗疮;
4.瓜果类由于水分多,吃多了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5.荔枝、龙眼吃多都容易上火、燥热。均衡饮食不仅要注意“质”,更重要的是在乎“量”,所以吃时记得用脑,仔细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水果吃越多越好吗
水果吃再多都没事?
虽然按单位重量算,水果热量比米饭低,但因其口感好,容易吃多,一不小心,糖分摄入就超标了。比如有人一天吃上2~3斤,这样过度的吃对健康影响很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水果200~300克,中国只有30%左右的人能达标,所以针对吃得不够的人,推荐多吃水果,但最多也不要超过500 克,一天吃2~3种即可。孕妇、高血糖等特殊人群,如果进食水果过量,有可能导致血糖异常波动。
吸收水果的营养与时间有关系?
“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铅”源自英国的一句谚语,其实吃水果的时间与吸收水果营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你的肠胃功能正常,吃水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不过高键建议早上吃水果确实比较好,因为国人早餐的质量不佳,通常缺少蔬果类食物,营养不够全面,水果的加入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
水果当饭能减肥?
有些人晚上不吃饭,光靠吃水果来减肥。高键解释道,单靠水果减肥不科学。一来水果的营养不均衡,水果虽然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但也缺乏脂肪、蛋白质和脂溶性维生素,长期拿水果当饭来减肥,容易营养不良和贫血;二来许多水果的热量并不低,单一的水果减肥如每天只吃苹果或者梨,靠的是食物的不适口性,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反弹得会更厉害。因此,不提倡用水果减肥。
刮油食物越吃越瘦 蛋白质
蛋白质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有利于调整人体组织液的浓度平衡,有利于水分的代谢以及燃烧脂肪,蛋白质在水解成胺基酸的同时会结合一部分水分,从而有利于消除人体的水肿。
蛋白质分子量较大,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较长,它会提高小肠内葡萄糖产量,进而使大脑意识到饱和,从而自动抑制食欲,减少进食。
一般来说,可以从鱼类以及瘦肉上面来摄取补充,因为这两种肉比较贴近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
蛋白质补太多 加重肝肾负担
去健身房健身的人常听到这样的话:“补充蛋白质就要多吃蛋清,一天10个,别吃蛋黄。”有种说法是人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很多人也照这话去做。这种说法是不是正确呢?
吃多少鸡蛋要根据年龄来
据专家介绍,蛋白质的补充,要看两方面。一是年龄,青年人一天1-2个鸡蛋,老年人每周3-4个,并且最好只吃半个蛋黄。二是运动量,国际上一般认为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0.8克的蛋白质。18-45岁男性,从事极轻体力劳动,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70克;若从事极重体力劳动,则需要110克。
鸡蛋营养多种食物可替代
“我们总认为鸡蛋营养丰富,可以多吃,这一观念源自三年自然灾害,当时蛋白质摄入来源极为匮乏”。现在物质丰富了,太多的食物能提供蛋白质。比如,2两牛肉或鱼肉含蛋白质约20克,2两豆腐约含10克,1个鸡蛋或一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在10克。另外,主食里,2两面条也含8-10克蛋白质。一天三顿饭,很容易就达到人体需要量。“以现在的饮食结构,每人一周4-5个鸡蛋足够了。
多余的蛋白质反有害
多余的蛋白质并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相反,它会加重肝、肾等器官负担,长期的高蛋白饮食还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出现“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表现为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光吃蛋黄或蛋清都不好,蛋白质不光存在于蛋清中,蛋黄里也有大量优质蛋白,还有胆固醇、脂肪、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非常高,两者一起吃,所提供的营养才丰富。
蛋白粉对于健康人来讲就更没有必要了。“只有体弱多病、严重营养不良,高烧等疾病引起的食欲低下,孕产妇等人群,可适当吃蛋白粉。”专家提醒,健身的人,运动后一定不要立即吃肉类、鸡蛋等酸性物质,而要补充足够的水,吃些蔬菜水果。补充蛋白质要在运动一个小时以后。否则使体内乳酸分泌过多,更疲劳,不利健康。
睡眠越多越好吗
有的人认为睡眠有益于健康,因此睡眠是越多越好。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适当的睡眠有益于健康,但是如果过度睡眠,则只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睡眠是人体健康的调节器,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学习之后,人的精神与身体达到高度紧张的失调状态,这时适当的睡眠就会缓解这种紧张,使人同复到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轨道上来。可是如果睡眠无度,在人体毫无倦怠的时候长时间睡眠,身体处于无活动状态,就会导致全身肌肉张力的减退,使心脏的收缩能力减弱,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影响人体的正常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肥胖,并容易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据一项调查显示,一天睡10个小时以上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一天睡八九个小时的成年人要高出10%左右。
由此可见,睡眠并非越多越好,要养成科学健康的睡眠规律,少睡懒觉。
温馨提示
一天正常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8个小时左右,这样最有益于健康。
米越白质量越好吗
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米糠去除程度越高,米越白。但是大米表层薄薄的米糠其实是营养最丰富的,去除的越彻底,营养损失亦越多。米糠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许多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缺乏。
另外,市场上过于白的精制大米不建议购买,有可能是经过漂白的,没弄好会吃出问题来的。
月子期间吃鸡蛋是否越多越好
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鸡蛋虽然对产后妈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鸡蛋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如果每天吃太多鸡蛋,不仅难以吸收蛋白质,还影响其他营养的补充,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过多,在肠道中会发生异常分解,产生大量氨、羟、酚、吲哚等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使人出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腹部胀闷等症状。
另外,会影响新妈妈营养的全面吸收与消化。如果单纯过多进食鸡蛋,会严重影响新妈妈的胃口,进而影响到其他食物的摄取,不利于身体对多种营养的全面吸收。
最后,蛋黄胆固醇含量太高,过量摄入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反而害了妈妈。